作者: 彭门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4
点击次数: 566
11月3号,彭门创作室在曲阜迎宾馆(机关招待所)召开会议,与中国孔子网一同向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示范教学视频拍摄的各位老师颁发聘书。 会议首先由彭门创作室导师、中国孔子网学术顾问彭庆涛先生总结上一阶段的教学视频录制工作,他对参与此次拍摄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然后彭教授向各位讲师颁发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网络传播中心、中国孔子网下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师”聘书。同时,参与拍摄的各位同学也荣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志愿者”证书。 聘书颁发完毕,各位公益讲师均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视频拍摄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另外,各位公益讲师也都表示志愿加入彭门创作室讲师团,为传统文化研究和普及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拍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学视频部分已经进入后期制作,将于明年向广大在校师生开放,对于中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彭门创作室导师和弟子代表,以及中国孔子网和曲阜鲁扬学校的各位同仁。 为吴兆灵老师颁发聘书为王明鹏老师颁发聘书为颜保华老师颁发聘书为姬晓灿老师颁发聘书为朱宁燕老师颁发聘书为束天昊老师颁发聘书为张勇老师颁发聘书为王新莹老师颁发聘书为刘建老师颁发聘书曲阜鲁扬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志愿者”集体合影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9
点击次数: 892
彭门创作室联合中国孔子网拍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示范教学视频 近日,由彭门创作室联合中国孔子网组织策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教学视频,在曲阜市各文物景区启动拍摄。本次示范课程由多位山东省教学名师、博士担任主讲教师,由彭门创作室导师、曲阜师范大学孙永选教授现场指导并做点评。本次示范课程讲授的内容为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初中段)。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策划组在曲阜市灵活选择适当的摄制地点,现已在尼山、孔府、颜府、周公庙、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地进行了现场教学拍摄。此次拍摄的示范课程将于今年秋天开学季,通过中国孔子网网站、客户端面向全国投入使用。在首善之区圣城曲阜录制传统文化课程,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行为,将进一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7
点击次数: 654
5月24日下午,华文盛视(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强默,创意部副总监郑丽萍,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张丹一行三人来到彭门创作室。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教授,合作导师孙永选、孟继新、刘岩教授,会见了来自北京的客人,并举行座谈。彭门讲师代表、彭门弟子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中,彭庆涛先生高度评价了华文盛视(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文化创意、科技引领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对强默副总裁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彭庆涛先生就彭门的组成结构、运营模式、过去几年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正在完成的课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希望能够和华文盛视不断增进交流,拓展合作。强默副总裁首先对彭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对彭门的运营理念表示认同。随后,介绍了华文盛视(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公司情况和未来的计划,希望不断推进华文和彭门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会后彭门创作室工作人员陪华文盛视与中国孔子网领导一行游览了曲阜三孔文物景区,体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作者: 彭门创作室秘书处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6
点击次数: 342
6月22日,《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暨课题学术研讨会在曲阜机关招待所开幕。丛书课题组全体成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尼山圣境、三孔旅游、山东画报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华晓宁、尹洪福、李文波等,以及王学仲先生夫人曹凤珍、著名画家于志学、吴泽浩,著名书法家张仲亭等彭门创作室导师参加了开幕式。另有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孔子网、济宁电视台、济宁晚报、曲阜电视台等单位的记者朋友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孔子网王立玲先生主持,《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著名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先生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各出品单位、协作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发言,最后山东画报出版社李文波先生宣布《中华传统礼乐丛书》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三天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据悉,《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先生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先生联合主编,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并特邀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先生、孟祥才先生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由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据介绍,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古代家族礼制》等分册,涵盖了中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的全方面、各层次。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彭门创作室勇立潮头,对中华传统礼乐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细致剖析、形态复原和系统阐释,对重...
作者: 彭门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6
点击次数: 243
吴泽浩,彭门创作室导师,号铁塔轩主,广东汕头人,中国画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济南市文联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第八届济南市政协常委、第九届、第十届济南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三届、第四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第八届济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辞条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吴泽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口袋书》为山东省委宣传部的重点课题,该课题由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彭门冠名导师彭庆涛老师担任主编,高尚举、孙永选、孟继新、刘岩等彭门导师担任副主编,并邀请了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孟祥才、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以及苏州大学臧知非教授担任课题顾问,彭门讲师与彭门一众弟子参与其中。本课题以朱熹所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蓝本,主要内容由原典、注释、译文、今读四部分组成,旨在尊重原典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进行阐释与解读,挖掘其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活在古籍里的经典“活起来”。该课题将以口袋书的形式,由山东画报出版社负责策划发行,以飨广大读者。此次,吴泽浩先生应邀为该课题创作《五圣图》。以下国画图片为著名画家吴泽浩先生应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口袋书》课题所创《五圣图》:△至圣孔子像(吴泽浩创作)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与弟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曲阜,将主要精力用来编纂《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巨著,对中国文化塑造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复圣颜子像(吴泽浩创作)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因此又被称为颜渊,一生追随孔子,未曾入仕。孔子对其喜爱有加,并大赞“...
作者: 彭门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4
点击次数: 264
热烈庆祝“山东省书画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2019年10月23日,山东省书画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大厦会议中心一楼金色大厅隆重召开!省政协领导、省社科联领导,著名书画家吴泽浩等170多位书画艺术家参加,会议决定,由著名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原主席,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任学会名誉会长。
作者: 郭云鹏 张品海
发布时间: 2023 - 07 - 14
点击次数: 31
敧器因其时代相去甚远,且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见,故鲜为人知。但孔子与敧器的故事却广为流传,敧器自身所蕴含的哲理也无时无刻不在警戒着我们。“敧”通“攲”与“欹”,《说文解字》释“欹”一字曰:“持去也。从支奇声。去奇切。支有持义。故持去之攲从支。宗庙宥座之器曰攲器。”敧,有倾斜的意思,所以敧器不盛水时呈自然倾斜姿势。关于敧器,历史文献中有诸多记载,最早的恐怕就是老子的弟子辛文子在《通玄真经·守弱》一篇中的记载,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这样看来,早在远古时期敧器就已经产生。其实,我们再对敧器进行溯源,就会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敧器的雏形,那便是“甀”(一种汲水用的尖底陶器)。《淮南子·氾论训》载:“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甀而汲,民劳而利薄。”《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一文已经证明,这种尖底瓶不能自动汲水,所以古人只能“抱甀而汲”。《淮南子·氾论训》只知“抱甀而汲”之劳,而不知自动倾覆浇水之逸,尖底瓶的浇水方法确实也大大地节省了人力。这样的汲水陶器在考古工作中多有发现,比如陕西博物馆藏的仰韶时期彩陶鲵鱼纹瓶和小口尖底瓶,还有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的仰韶汲水陶壶。这样的话,敧器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了。1989年版《辞海》释敧器道:“原为灌溉用的汲水陶罐,其系绳的罐耳,位于罐腹靠下的部位,空时其重心位于罐耳以上,用绳悬挂时,罐身倾斜,便于打水;到了半满时,由于重心下降到罐耳以下,罐身自动扶正;当水灌满时,由于重心上升到罐耳以上,很易倾覆。这种汲水陶罐略加改型,称为敧器。”这便道明了敧器作为汲水之用的前身。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敧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计时之器,在其上匀速滴水,利用其“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的特性,形成周期性的滴入水、倾倒水、空瓶立正的动作,如此循环往复以用来计时。...
作者: 李金花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9
点击次数: 54
为纪念辛弃疾诞生880周年,“稼轩豪放”吴泽浩中国书画展将于2020年11月17日-2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府学文庙举办。“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南宋词人、将领辛弃疾是济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名士。今年是辛弃疾诞辰880周年,著名中国画家吴泽浩先生用中国画的形式还原辛弃疾的一生及辛弃疾词意,再配以相关诗词及1983年创作的连环画《辛弃疾》,将于11月17日在济南市府学文庙举办“纪念辛弃疾诞生880周年——稼轩豪放·吴泽浩中国书画展”,讴歌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活动于年初被列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系列活动。“ 为什么画这批画,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心力描绘这位古人,因为他在我的心中是一位大英雄,是一位能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我能感受到他的词作里的那种振奋、悲愤、威武、壮怀,能感受到他的忠肝义胆,他也是我最尊崇的古人之一。所以,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用了很大的力气画了这批画。”“在济南工作生活了50多年,这里的人文历史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当中,特别是代表婉约与豪放的‘二安',他们是中华文脉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我们创作中乐于表现,也是不可回避的题材。”“词以抒情、词以言志、词以传史、词以励人。但愿我的词赞、画赞、书赞辛弃疾能给世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与历史的思考。”——吴泽浩展览名称 “稼轩豪放”——吴泽浩中国书画展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联合主办济南府学文庙济南市历城区文联济南市高新区辛弃疾纪念馆海岱书院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7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济南府学文庙(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214号,稼轩祠对面)媒体支持新华社  人民日报  山东分社  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 大众日报 山东卫视 齐鲁晚报山东商报  山东广播电...
117页次14/15首页<...  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