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人物 | 孔德成(下)

日期: 2024-03-16
浏览次数: 125
19372月,由孔德成主持纂修的《孔子世家谱》告成,这是继孔德成结婚后,孔府里迎来的又一个喜事。此次修成的《孔子世家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孔氏全国合族大谱。从民国九年(1920年)开始纂修,经十七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方大功告成。


这次大修族谱,开始是在陶夫人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老太太召集合族公议拟定孔氏行辈二十字,咨部备案。”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老太太令族长传谕六十户调查各户世系,造册呈送,预备修谱。”
1928年,在民国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的支持下,成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8岁的衍圣公孔德成任总裁,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村庄、街道设立通迅处。
1930年,夏历十月初十日正式告庙开馆,除了孔德成任总裁外,日常工作则由孔传堉及四十员中的孔印秋、孔继伦主持,办公地点设在大堂、二堂、三堂。
纂修家谱,历来被孔氏家族当作“家门大典”。认为“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强化宗法,保持门阀的重大盛举。清顺治年间六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兴燮说,修谱可使“世系详而渊源决,可以作孝,合远为近,合散为聚,即分而千其人百其人胥以吾一人之心视之,可不谓仁焉!长长幼幼,弟也。为大宗,为小宗,粲乎秩然,费敢以冒越也。”嘉庆九年(1804年)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在题《郯城孔氏支谱》时说:“从来尊祖者必敬宗,敬宗者必收族。收族于谱,犹收族于庙也。盖收族于庙而宗庙严,收族于谱而子姓秩,奠世系而昭穆辨。谱之所关,大矣哉!”所以,每次修谱,都是由宗子衍圣公亲自主持,对于参加修谱人员,都必须经过慎重推选。
为了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修谱伊始就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查。如民国这次修谱,在一开始,孔府便以宗子孔德成的名义发布了《宗府布告》,布告说:
“为合修全国族谱事,恭照谱牒之作,上而尊祖,下而收族,至重事也。况我家藉,承圣泽,世沐国恩。千年衍麟绂之祥;百室共螽繁之庆。屡届甲子未获大修,今合全国人丁益众,亟宜缵承旧绪,裒益新编,式联敦睦之情,因备献征之载。为此选择族彦之取吉于本年冬十月初十日开馆。”
至于这次修谱,所制订的有关规定和遵守的事项,大概有如下十五条:
一、家门故事,每逢甲年大修谱牒,甲午年又有小修。小修时填造格册,清謄二部,一存宗府,一藏家庙,为大修之底册。自清乾隆甲子重修,至今已历三甲子,将近二百年,六十户中半未小修,二十省族人难联一编,则此次合修年久易讹,地远难核。凡族人与斯事者尤宜加意精详,共襄重举。
二、我宗族大丁多,昭穆难辨,自昔派定嘉名美字,合族同遵。六十五代以上率共知矣,自六十五代宗子曾定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又议定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命名。
三、谨遵前谱条规,凡养异姓为子者,赘壻冒姓者;子随嫁母携来同居者;流入僧道者;及下贱者;不孝不弟干犯名义者俱不准入谱。该户首户举及各支派族人,须秉公查核,不得瞻徇滥收,亦不得挟嫌故斥,有一于此许知见者,首告宗府从严议处。
四、族中有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名儒硕彦、言行卓然可传者,各该亲房当送事绩以备核采立传。更有乡居侧陋,虽美弗彰或身故无传,声名将泯,尤望诸族人各据所知,亟为表扬,以无失发潜德幽光之意。
五、各处交到谱册,由收掌清立号薄,妥为收藏,关防慎密,责在提调监修,不得听族人藉言,他手错讹取出添减。
六、编次以谱册为主,谱册有者不可遗漏,谱册无者,不可增添。尚谱册错讹,实有所据,须查明改正,亦不得知伪沿伪,藉口误在原册,漫不经心。
七、謄录须楷书正字,不可从俗减写,亦不可误以同音之字,致上代小字与下代大字不对。
八、校阅当念谱牒之重,一名一字不可稍涉鲁鱼。每编成一卷,即以原册对所编之稿,每謄清一卷,即以编册对所謄之真,每印出一页,又即以清册对所印之章,始终细密,毋率毋怠。
九、督刊须勤赴作坊查验,期于铅字端正,纸墨精良,印刷时,会同提调、监修、收掌,照应切数印完,随印退版。尚查点不同,有滥行私印及各卷中有复页少章之弊,皆督刊之咎也。
十、各处谱册,发编、发校、发謄、发印皆由收掌登记,谨其授受,不准编校、各员謄印诸人,携带一册一页出馆。
十一、谱印完,宗子将告庙。全谱一部存府,以备查考,族长府存一部,在馆常务职员各给一部。此外,各户各支各派族人,有愿请全谱、几部支谱几部者,须预先交价,静候发给。
十二、六十户户首户举,所领全谱或本户支谱,须于更替时即行交待。十三、此次修谱,各处族人有捐款至五百元者给全部一部,并将其名题于卷首,不没其尊祖敬宗注重族谱之意。
十四、修谱经费,各地族人均按字数摊款,总无户派之别,远近之分,以昭大公。
十五、谱馆自初开以至告竣,凡一切出入款项逐一算明,合计部数,清开条目,附载谱端。
19372月,修谱工作完成。
这部巨谱分为4集,长达108卷。全谱刊印312部,每部154册。卷首有孔德成写的序文:“孔氏之有谱,自宋元丰始也,其后六十年一大修,著为例,比清乾隆甲子重修,距今百数十稔矣。支派之蕃衍,人事之递嬗,年湮世远,散漫无稽,斯可憾已,岁戊辰乃承先母陶太夫人命,集族耆彦公议重修体例,率旧而所录加扩焉,盖旧谱以博采难周,仅志鲁籍六十户时为之也,今则交通便而声气易达,爰举流寓外省者并录之,因而兼以创矣,惟创也。而征集考覈,以至编纂其繁迹,有信蓰于前者。故七历寒暑,而始告成。呜呼!难已事既蒇将以付梓,余忝属主鬯乃薰沐告庙,更为族人申以言。……圣祖作师垂教,三世祖阐而述之道之,行如日月,经天矣厥后代,有闻人或以学显或以行著,悉附传于谱,后之人履其庭读其书,其可不懔懔,弗荷弗构之戒而思善其继述乎,矧道之隆污天下兴亡系焉。自世运陵夷,邪说纷起,宗法失而伦常敦,社会风俗,江河日下,君子忧之,则缵绪翼教,导民正规,非他族人任也。虽远有通塞,通或晦于一时,而抱坚守白,不磷不缁,终必克昌于天下,此尤览谱思训,所当騐于心,而体于躬者,然则所谱也,又岂徒昭世统而已耶。昔归震川记其家谱,谓求其所以为谱者,归氏学圣人之道者也,言深且旨而况圣人之后哉。吾族人其家有以知所勉矣。”
除孔德成的序文外,并附新旧《序》10篇。列有《事宜》、《榜示》、《凡例》、《仪注》和《姓源》、《宗派总论》、《嫡裔考》、《伪孔辨》及各种《世系》图表等资料。谱中包括孔子世系、中兴、二十派六十户及中兴祖前、后流寓的支派。详细记载了孔子之后两千多年中,孔氏家族历代裔孙们。
谱成仪式在孔庙的诗礼堂举行。一部新修的族谱置于香案之上,孔氏宗子“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首先到崇圣祠、报本堂告祭。告文曰:
“七十七代孙奉祀官德成等敢昭告于始祖(考妣)、二代祖(考妣)、三代祖(考妣)、四十三代祖(考妣)神位前,曰:荷神之庥,新谱告成,敢具牲牷用申虔告。”(《孔子世家谱》卷首)然后到诗礼堂鞠躬四拜。执事者奉谱一部授给孔德成,孔德成跪接。族众以次进跪领接家谱,然后依次向孔德成作揖行礼。礼成,宗子孔德成和各地族人代表合影留念。然后,孔府设筵于大堂,偏酬馆员及族人。在修谱过程中,曾效力于谱牒者,甚至于作坊工匾均有赏犒。
1937年,日军侵我中华,10月,济南岌岌可危。
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的馆长王献唐,预感到馆内珍藏的大量珍贵文物书籍,如不迅速转移,将落入日军之手或毁于战火。转移到哪里去呢?王献唐颇费思量。最后,王献唐觉得转移到曲阜孔府较为安全,这是考虑到日本也有尊孔的习俗,短期内曲阜不致遭遇战火,这里应是山东最安全的地方。王献唐立即与孔德成取得联系,孔德成深明民族大义,深知文物之珍贵,不顾危险,慷慨应诺。
王献唐马上派图书馆的编藏部主任屈万里,担当这批文物的押运任务。屈万里辞别家人,冒着枪林弹雨,置生死与度外,经兖州到曲阜,将文物藏于孔府内。屈万里是山东鱼台人,与孔德成同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很容易地进行沟通。
后王献唐又将另一批珍贵文物从济南运抵曲阜。计古籍善本4382659册,名人字画143182件(轴),金石器物734件。后来,王献唐与屈万里又携文物离曲阜,经郑州抵汉口,转宜昌、渡三峡、入万县,最后到达四川歌乐山,才算暂时安顿下来。
193712月,时局越来越紧张,日军逼近山东。
蒋介石急电韩复榘,退出山东时,一定要带着孔德成,不能使孔德成落到日本人手里。韩复榘又电告驻兖州的二十二师师长孙桐萱,令他马上带孔德成南下。本来,省政府先前打算迁曲阜抵挡一阵,但局势发展紧急,容不得再等,只能尽快南迁。
孙桐萱接电后,当夜十点钟赶到孔府,找到孔德成,告诉他:日本人快过黄河了,请你马上处理一下家中的事务,立刻动身南迁。并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同时派了四个护兵跟着他,怕他藏起来。
刘长厚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孔德成想不通,祖庙无人奉祀,家中无人代理,夫人怀孕在身,路途不便,摆出了如此等等不愿离家的理由。孙桐萱对他是只有快走一条路,走便好,不走也要强走。孔德成无可奈何,只好喊起孔霅光来,说明中央来意,拜托其大叔掌握府内外一切家务,代理奉祀官。让其伯母袁氏分担内务,重大问题由族长、四十员、老师庄陔兰、王毓华协商办理,直到四点多钟孙桐萱急着走,孔德成才草草收拾,带着夫人,两个女仆,两个男仆陈景荣、吴建章,老师吕金山,秘书李炳南上汽车走了。日后来信说在路上生了个女孩,起名维鄂,达重庆又生一男孩起名维益。”
19381月孔德成内迁武汉,国民党军委和文化界行动委员会举行欢迎会,印维廉发表《从孔德成南来说到孔子民族的思想》一文。该文推崇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盟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尊孔。”并称“孔子的民族思想,一直到现在还不曾丧失了他的时代精神。”
在武汉,孔德成发表了抗日宣言。后武汉陷落,又转往重庆,被安排到这个战时“陪都”里。蒋介石特在歌乐山为其修建了奉祀官府,并且让他参加国民党参政会。
1946年抗战结束后,9月初,孔德成迁往南京,住在琅琊路五号一座二层楼房里。同时,在南京还设有孔德成的“奉祀官办事处”,办事处设在中华门里一巷子里,办事处主任是他的老师吕金山,秘书由他的私人秘书李炳南兼任,庶务由夫人孙琪芳的表兄陈壮飞掌管,会计是梅慕贤,稍后一些时候到南京的王毓华老师也算作办事处职员,还有从重庆带去的厨师张同治。在南京,孔德成除了是国民政府委任的“特任大成至圣奉祀官”外,还是一位“国大代表”。虽是代表,但每次开会,无论好话坏话,从来没人听他讲过什么……
曲阜方面。在孔德成走后,孔府的府务有孔令煜代管。
孔令煜,字霅光,号一庵。孔德成结婚的时候,孔令煜担任喜事总理。他曾就读于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历任山东省运河船捐局局长,山东省财政厅科长等职。19376月,他由济南搬来孔府的红萼轩居住。
孔令煜是孔府本家中最近的一支,他的曾祖父孔庆銮,是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的亲弟弟。孔庆銮生二子,长子繁洙、次子繁沂。孔繁洙生三子,长子祥棫、次子祥榛、三子祥楫。孔繁沂生三子,长子祥桓、次子祥桢、三子祥棣。
孔繁沂的次子孔祥桢生有三子,长子令煜、次子令灿、三子令烜。孔令煜在孔府本家中支分最近,年龄较长,素有威望,又一直住在孔府。没有分出府外,所以,在日寇侵华,曲阜沦陷前夕,奉祀官孔德成挈眷南下,一切府务由孔令煜代理。
孔令煜自1937年冬到19474月,管理府务十年的时间,可称得上治家有方,口碑不错。尤其是在日寇侵占曲阜伊始,为了保护曲阜民众不受是日寇蹂躏,事前将孔庙、孔府开放,让曲阜城的老百姓进里避难,在群众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19461月,曲阜第一次解放。孔府成立了“孔府工人会”,会员有一百多人,正、副会长由全体差役、工人推选产生。这时,孔府的代理人孔霅光仍住在孔府主持工作,每逢有重大事情,工会与他商量决定行事。政府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对孔庙、孔府、孔林实行开放。并成立了孔子祀田整理委员会,负责孔府祀田的普查、清理工作,将祀田重新登记造册,贯彻减租减息的政策。
19473月,解放军撤离曲阜。5月,孔德成偕夫人孙琪芳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孔令煜遂辞任退居(一说为孔德成罢免)。
孔德成回到孔府后,他立即召开了全体管事人员会,有人建议将解放军占曲阜时使行的减租减息,反攻倒算,孔德成坚决不同意。为了防止管事人员私自去找佃户退粮,又把这个决定写成布告在曲阜张帖。
布告说:“取消收租中的‘斗尖’‘地皮’‘合子粮’等剥削制度,减轻佃户的负担。这部分收入原属佣人管庄人员,所以对相应规定管庄人员粮食按原额由孔府粮库内支发。二、销毁过去打人的皮鞭、大板、黑红棍等刑具。三、取消各佃户庄的集市税收。四、外省外县的土地移交当地政府管理。本县祀田作为办理博物院金……”
孔德成决定成立“府务委员会”,管理孔府的日常事务,并召开了第二次府务委员会会议。
府务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会计处,总务处,庶务处,招待处,承启处,林庙供应处,林庙管理处,祀田征收处等。取消了以前各厅、房的公府官衙制度,改为行政机关制度。同时对所有孔府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整,制订了各项制度,其中包括8小时工作制。实行祀田收租制度的改革。
府务委员会的主任是孔灵叔,秘书是孔思庭、孔纯洁,以后又增加孔瑞泉、孔雨含等人。如有重要事情,可以直接请示南京孔德成,一般事情可以通过府务会议商定解决。如遇有关孔庙、孔林祭祖问题,以及孔氏家族问题,再请孔庭族长孔传垲和孔庙三等首领官孔广沾等人,共同商议解决。
当时,因形势所迫,孔德成并没有打算在曲阜长住下去,只是处理完府务后,又匆匆地离开了家乡。孰料,这一别竟是永远的诀别,此后,再也没有来过家乡。
1947年,离开曲阜不久的孔德成,大概看到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呈落日迟暮之势,开始担心起孔庙、孔府珍藏的文物古器来。他连连呈文内政部,函请转呈行政院转饬山东省政府,拨车将曲阜圣庙的礼乐古器装运南京,待形势定局,再作进一步安排。
曲阜方面。孔灵叔接到孔德成指示,也开始忙活起来,把文物古器整理装箱,准备发运。共装:五供五箱,十供十箱,博钟一箱,特钟一箱,特磬一箱,编钟八箱,编磬四箱,历代衣冠一箱,击蛇笏、象牙笏各一件(在前箱内),历代文卷共三箱……编号造册,加封上锁,运往兖州,准备由兖州用火车转运南京。
孔灵叔抓紧发电与兖州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李玉堂联系,以尽早办妥运送事宜。孔灵叔电文道:“本府存有商周十贡及历代乐器均为祀圣重要文物,为数不甚少,拟于最近期内装箱运京,以策安全……贵总司令察照,设法拔付铁皮火车一辆,以便派员押运赴京,妥为保存。是否可行,请示复为荷。”李玉堂很快复电:“祀圣重要古物核与军运条例不符,此项运费无法列入军运费报销。”李玉堂以不符合军运条例为由,未予安排火车皮。孔灵叔没有办法,只好“押运古物赴兖州送天主堂保存。”
19486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曲阜。1948年,兖州解放,713日解放军查获法国天主教堂的这批物品,经查实属孔府所有。为安全起见,将其中二十多箱贵重文物,如“十供”“五供”等,用大马车运往东部老根据地,其余运回孔府。
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派张云天、陆大荒、李季陶等专家陆续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曲阜县文教科科长王新台派人协助清点,并进行造册登记。济南解放后,又将这二十多箱文物运往济南。抗美援朝战火燃起后,为保障安全,将这批文物又保藏在千佛山石洞中,直到1955年才又重新运回曲阜。
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退到台湾。他走的时候,运走了大批黄金和文物珍宝。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嫡孙,在他身上承袭着孔子的神圣血脉,而被视为“国之重宝”,理所当然地被带到了台湾。孔德成离开大陆的时候,还不到30岁。时间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海峡阻隔,音信难通,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漫长的孔氏家族史上,又出现了一位客死异土他乡的孔子嫡系后裔。


BLOG / 相关微博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2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七)编者按用生命付出,与死亡赛跑,为国家挥洒青春,为人民坚守岗位,这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写照。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青年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抗疫如抗敌,救援如救火。让我们通过马文浩的日记来了解一线抗疫情况。2020.2.24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区合并的通知,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大别山医疗中心来自山东的全体援鄂医务成员都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重症二组的肩上。因为今天不光我们所在的西区监护室自己病人的转出、出院、和常规治疗,还要迎接来自东区监护室的9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入。这也是山东对口支援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全体危重症专业人员的首次“大会师”。 早上六点四十出发,我们小组的全体人员提前一个小时20分出发,提前一个小时10分到达工作岗位。刚处理完我们本科室病人的常规治疗和其他检查工作不久,自8点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转入,紧接着第二位病人转入,第三位病人转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转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重症东区监护室全部病人的转运,无一意外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次危重症病人转运工作。默契、团结,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中有序。这是我们小组在完成这次艰巨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术和有条...
3
2020 - 12 - 21
今日冬至 | 新阳后,便占新岁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习俗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吃汤圆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
4
2025 - 04 - 05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上午九时,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先生恭读祭文;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孔子博物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曲单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代表依次敬献花篮;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上午十时,领导和嘉宾们来到尼山书院前,参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诗歌会,伴随着悠悠雅乐,曲阜师生代表吟唱《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在书院上空回荡,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礼敬先师。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缅怀先师。    上午十时三十分,领导和嘉宾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鸿蒙圣开-乙巳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礼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
5
2020 - 03 - 02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周记(一)说明由于黄冈疫情依旧严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原有的《抗疫日记》栏目改为《抗疫周记》;我们将选取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彭门弟子马文浩的在一周内的工作感触与记录,于每周周天推出。编者按生命的美好,在于他的永不服输;人性的光辉,在于他的无私奉献。山东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奋勇挺进“大别山”,在湖北大地上,谱写着抗疫战歌!2020.2.26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两个病区合并后,重症患者数量也多了一些。在这其中,有一位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多处插管(呼吸机气管插管、双侧胸腔引流管、导尿管、鼻肠管、中心静脉置管等),而且病情不稳定。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我们不得不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给患者去做胸部CT。CT科室距离我们病区较远,途中需要转运多次电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脱管,或者出现其他病情变化,对于患者和我们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为此,我们护理团队几乎全员上阵,携带了大量便携设备和药品,做了充分的准备,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结束后,队员们大汗淋漓,浑身被汗水浸透,实在是有些劳累。但是每当我们看到患者们的面容,想起家人、领导、同事们的嘱托与鼓励,又让我们重新充满了斗志,再次整装上阵。△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所幸,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壮大,扩充到了十一人(含一名护士长),其中包括五名男生。我们...
6
2021 - 02 - 04
今日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一,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习俗一、祭灶王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民间传说,每年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据说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祭灶二、扫尘土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
7
2020 - 03 - 06
安先生和我的师生情缘臧知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要本文由苏州大学教授臧知非所著,记叙了“我”求学于安作璋先生的种种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我”对于安作璋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体现出浓浓的师生情。我的学术生涯,和安先生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从1985年4月第一次拜谒安先生,至2018年4月,33年间,或诣府请教,或电话请示,向安先生请教受学,我的进步和安先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对安先生的向慕,始于本科期间。这要从我的读书经历说起。1978年,我考入徐州师范学院(现在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那时的我,对历史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什么爱好。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文革”中的农村中学完成,谈不上文化课学习。1974年初中毕业以后,因为是“右派”子女,没有资格上高中(当时高中按照家庭成份推荐入学,地、富、反、坏、右是黑五类,黑五类子女没有推荐资格),只能回到生产队作一个“半劳力”社员,务农半年后,在先父学生的帮助下以走后门的方式到离家40华里的农河中学读高中。当时实行“开门办学”,在“农业学大寨”的旗帜下,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干农活,农业机械(当时主要是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水泵)倒是学了一些,其他文化课实在是不堪一提。对于历史只是在“评法批儒”过程中,接触过片段,知道一些所谓“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根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简称)上的评法批儒...
8
2021 - 02 - 18
今日雨水 | 润物细无声雨水简介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当天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每年公历2月18-20日。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习俗回娘屋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拉干爹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接寿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