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长春”牌坊

日期: 2019-04-17
浏览次数: 586



     “万古长春”牌坊,位于孔林神道中段,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著名地标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该坊为全石质结构,庑殿顶,六柱五间五楼,整体造型灵透俊秀。大型石坊在台基之上,两侧对称建有大型碑亭,与两边的古柏相映生成了一幅富有历史的沧桑、充斥着高贵华丽而又不失庄重稳妥的画面,美轮美奂。



“万古长春”牌坊




     “万古长春”六柱五间的建制,历史上除皇家庙陵拥有外,曲阜是唯一,也是绝无仅有。同时期的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牌坊也不过如此,也难怪,谁让它是圣人陵寝前的建筑呢! 

     牌坊,亦称牌楼,旧时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样式繁多,不一而足,作为我国古建形制之一,起始较早。就结构而言,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衡门”。《诗·陈风·衡门》就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记载,那时仅仅作为陋室调侃的标志,并不具备后世那种炫耀的资本。而随着历史的进程,陋室衡门的建筑形式一个不小心有了质的飞跃,成为显赫的标志性建筑。如此,您可知道牌坊是如何一路向人们走来的吗?

     牌坊的肇因,滥觞于汉时的石阙。阙,原本是先秦时期宫廷前的标识性建筑,至汉时逐渐成为显示官爵、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曲阜汉阙画像石可窥一斑)。正如汉代班固《白虎通义》所言:“阙者,别尊卑也。”颇时置于官衙府第或都城的主要建筑前的主要道路入口处,并兼收了先秦时期“谤木”纳谏的社会功能。因通体为石质构筑,故称之为石阙。

     到隋唐时期,城市化发展成为社会主流,商品贸易活跃,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为了便于管理,城市中于是就有了大小约等的用于居住单位的“里坊制”,如同棋盘。里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相对独立封闭。由于历史上称谓的惯性,坊门称之为“阙门”,门上皆榜书坊名加以识别。如该坊里人家出现了值得炫耀或褒扬之事,常常里坊阙门上或进一步家门上悬牌旌表,但多以褒扬封建伦理道德者为主,诸如节孝、忠信之类。《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就有不少:“诏树阙门闾”、“表其门”的记载。如同现今的“道德模范村”、“好媳妇之家”之类。于是,“树阙门闾”的坊门就成为了弘扬正能量牌坊形制的直接源头。

     宋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经济生活进一步繁荣发展,商业活动的需求迫使原来的“里坊”居住体制被打破,护卫里坊的墙体也轰然倒塌消失。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坊门”,虽然脱离了墙体,其形状与文化内涵却完整地继承下来。此时并对牌坊的形制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坊门是由两根高过门顶的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因门柱端置有陶瓦防雨、柱出头染成黑色,故时称“乌头门”,俗称“棂星门”。由于乌头门依然保持了旌表功能,从此便有了旌表门第的意思,自成一体的牌坊就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建筑类型。但该时的牌坊皆为木质结构,不宜久存,早已湮没在喧嚣的史河中,我们只能在史籍中触摸感知。

     明清时期,牌坊的文化内涵已完全被“旌表建坊”所取代,演变为一种固定的专用建筑模式。成为突出榜书歌功颂德或旌表教化风尚最高荣誉的“标榜牌”。它表达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人生理想与最高追求,或者说是终极目标。从而牌坊被赋予了炫耀标榜、追思纪念、褒奖功德、风俗展示、美化装饰、地标导向等诸多功能,且形成一套完整的定制。建筑形式也有了很大发展,双柱、三柱、四柱等形制的牌坊得到普遍而广泛地应用。牌坊上的装饰雕刻也日臻精美,额坊上起楼筑顶,柱体坊间雕龙画凤,甚至连斗拱、屋檐之上也无不镌刻纹饰,其褒美颂德功能也有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



“万古长春”牌坊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牌坊的建制规定是: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享用“六柱五间十一楼”的礼遇,其他一般臣民最多只能用“四柱三间七楼”。另外,牌坊的建立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经过当地官府的审批,有的还必须得到皇帝的恩准。不是谁想立就能立的,有钱也不能任性。

     “万古长春”牌坊,雍容华丽,巍峨壮观自不必说,一目了然。在现代人的概念里有一误区,那就是:孔林神道是自二林门至明故城的延恩门,全程长约三里。其实在明代神道扩建之时,起始点为万古长春坊前的文津桥至现在的二林门。文津桥作为孔林神道的入口地标,已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存为二十世纪末原址重建。而坐落于神道中间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万古长春”牌坊,则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雨完好地保存下来。当然,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时此坊也曾命悬一线。

     “万古长春”其意来自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明人根据其说言简意赅的总结出“万古长春”四字标榜于坊额。孔子既然成为救星级人物,那只有“万古长春”才能与其相匹配。从此,一架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牌坊横空问世,这倒是孔子生前始料未及的。

     孔子从历史的阴霾中一路走来,被各路权势高手打扮,身居庙堂,面南而坐,至尊至圣。可以说历史把他变得光怪陆离,面目全非。那么,孔子的学说与后世儒家思想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国传统之儒学,是以孔子学说为起点,历经汉代儒、法两家的融合改造,一番浓墨重彩后,产生了神圣不可取代的“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主导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又经后世演绎丰富形成一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统治者与御用文人往往打着孔子的招牌教导民众,子曰如何如何,为我所需地来曲解孔子。至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马屁话,今人有几个当真?但要明白这不是孔子的错。从孔子生平来看,他不是一位为了自身利益而圆滑世故、苟安偷生、摇尾乞怜、附炎趋势、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之人;也不是点石成金、掌握真理、拯救世界、主导宇宙的上帝之辈。他对统治者好话不多,斥责不少,完全不是后世儒者的做派。



“万古长春”牌坊




     不过,精神的归精神,物质的归物质,艺术的归艺术。今天看来,牌坊上凝重端庄的文字和纷繁复杂的雕刻代表了彼时的艺术水准。牌坊的建立可是当时国家级重点工程,所需资金有皇家划拨公帑、官员赎罪的银两、泰山祭祀的税银三股财源聚集而成,山东巡按等亲自督工来完成的。正是有了主流社会的重视与参与,该坊的建筑艺术才达到这样的历史高度。它不仅仅是孔林墓地庄严肃穆的地标,也是我国神道牌坊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萃宝。



     “万古长春”牌坊,位于孔林神道中段,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著名地标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该坊为全石质结构,庑殿顶,六柱五间五楼,整体造型灵透俊秀。大型石坊在台基之上,两侧对称建有大型碑亭,与两边的古柏相映生成了一幅富有历史的沧桑、充斥着高贵华丽而又不失庄重稳妥的画面,美轮美奂。

“万古长春”牌坊


     “万古长春”六柱五间的建制,历史上除皇家庙陵拥有外,曲阜是唯一,也是绝无仅有。同时期的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牌坊也不过如此,也难怪,谁让它是圣人陵寝前的建筑呢! 

     牌坊,亦称牌楼,旧时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样式繁多,不一而足,作为我国古建形制之一,起始较早。就结构而言,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衡门”。《诗·陈风·衡门》就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记载,那时仅仅作为陋室调侃的标志,并不具备后世那种炫耀的资本。而随着历史的进程,陋室衡门的建筑形式一个不小心有了质的飞跃,成为显赫的标志性建筑。如此,您可知道牌坊是如何一路向人们走来的吗?

     牌坊的肇因,滥觞于汉时的石阙。阙,原本是先秦时期宫廷前的标识性建筑,至汉时逐渐成为显示官爵、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曲阜汉阙画像石可窥一斑)。正如汉代班固《白虎通义》所言:“阙者,别尊卑也。”颇时置于官衙府第或都城的主要建筑前的主要道路入口处,并兼收了先秦时期“谤木”纳谏的社会功能。因通体为石质构筑,故称之为石阙。

     到隋唐时期,城市化发展成为社会主流,商品贸易活跃,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为了便于管理,城市中于是就有了大小约等的用于居住单位的“里坊制”,如同棋盘。里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相对独立封闭。由于历史上称谓的惯性,坊门称之为“阙门”,门上皆榜书坊名加以识别。如该坊里人家出现了值得炫耀或褒扬之事,常常里坊阙门上或进一步家门上悬牌旌表,但多以褒扬封建伦理道德者为主,诸如节孝、忠信之类。《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就有不少:“诏树阙门闾”、“表其门”的记载。如同现今的“道德模范村”、“好媳妇之家”之类。于是,“树阙门闾”的坊门就成为了弘扬正能量牌坊形制的直接源头。

     宋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经济生活进一步繁荣发展,商业活动的需求迫使原来的“里坊”居住体制被打破,护卫里坊的墙体也轰然倒塌消失。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坊门”,虽然脱离了墙体,其形状与文化内涵却完整地继承下来。此时并对牌坊的形制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坊门是由两根高过门顶的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因门柱端置有陶瓦防雨、柱出头染成黑色,故时称“乌头门”,俗称“棂星门”。由于乌头门依然保持了旌表功能,从此便有了旌表门第的意思,自成一体的牌坊就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建筑类型。但该时的牌坊皆为木质结构,不宜久存,早已湮没在喧嚣的史河中,我们只能在史籍中触摸感知。

     明清时期,牌坊的文化内涵已完全被“旌表建坊”所取代,演变为一种固定的专用建筑模式。成为突出榜书歌功颂德或旌表教化风尚最高荣誉的“标榜牌”。它表达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人生理想与最高追求,或者说是终极目标。从而牌坊被赋予了炫耀标榜、追思纪念、褒奖功德、风俗展示、美化装饰、地标导向等诸多功能,且形成一套完整的定制。建筑形式也有了很大发展,双柱、三柱、四柱等形制的牌坊得到普遍而广泛地应用。牌坊上的装饰雕刻也日臻精美,额坊上起楼筑顶,柱体坊间雕龙画凤,甚至连斗拱、屋檐之上也无不镌刻纹饰,其褒美颂德功能也有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

“万古长春”牌坊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牌坊的建制规定是: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享用“六柱五间十一楼”的礼遇,其他一般臣民最多只能用“四柱三间七楼”。另外,牌坊的建立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经过当地官府的审批,有的还必须得到皇帝的恩准。不是谁想立就能立的,有钱也不能任性。

     “万古长春”牌坊,雍容华丽,巍峨壮观自不必说,一目了然。在现代人的概念里有一误区,那就是:孔林神道是自二林门至明故城的延恩门,全程长约三里。其实在明代神道扩建之时,起始点为万古长春坊前的文津桥至现在的二林门。文津桥作为孔林神道的入口地标,已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存为二十世纪末原址重建。而坐落于神道中间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万古长春”牌坊,则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雨完好地保存下来。当然,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时此坊也曾命悬一线。

     “万古长春”其意来自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明人根据其说言简意赅的总结出“万古长春”四字标榜于坊额。孔子既然成为救星级人物,那只有“万古长春”才能与其相匹配。从此,一架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牌坊横空问世,这倒是孔子生前始料未及的。

     孔子从历史的阴霾中一路走来,被各路权势高手打扮,身居庙堂,面南而坐,至尊至圣。可以说历史把他变得光怪陆离,面目全非。那么,孔子的学说与后世儒家思想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国传统之儒学,是以孔子学说为起点,历经汉代儒、法两家的融合改造,一番浓墨重彩后,产生了神圣不可取代的“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主导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又经后世演绎丰富形成一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统治者与御用文人往往打着孔子的招牌教导民众,子曰如何如何,为我所需地来曲解孔子。至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马屁话,今人有几个当真?但要明白这不是孔子的错。从孔子生平来看,他不是一位为了自身利益而圆滑世故、苟安偷生、摇尾乞怜、附炎趋势、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之人;也不是点石成金、掌握真理、拯救世界、主导宇宙的上帝之辈。他对统治者好话不多,斥责不少,完全不是后世儒者的做派。

“万古长春”牌坊


     不过,精神的归精神,物质的归物质,艺术的归艺术。今天看来,牌坊上凝重端庄的文字和纷繁复杂的雕刻代表了彼时的艺术水准。牌坊的建立可是当时国家级重点工程,所需资金有皇家划拨公帑、官员赎罪的银两、泰山祭祀的税银三股财源聚集而成,山东巡按等亲自督工来完成的。正是有了主流社会的重视与参与,该坊的建筑艺术才达到这样的历史高度。它不仅仅是孔林墓地庄严肃穆的地标,也是我国神道牌坊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萃宝。
READING / 相关阅读
2019 - 04 - 17
点击次数: 586
“万古长春”牌坊,位于孔林神道中段,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著名地标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该坊为全石质结构,庑殿顶,六柱五间五楼,整体造型灵透俊秀。大型石坊在台基之上,两侧对称建有大型碑亭,与两边的古柏相映生成了一幅富有历史的沧桑、充斥着高贵华丽而又不失庄重稳妥的画面,美轮美奂。     “万古长春”六柱五间的建制,历史上除皇...
2018 - 07 - 17
点击次数: 476
李东阳与曲阜《南溪赋碑》 在曲阜孔庙十三碑亭院内大成门两侧,各有棚室建筑,是旧时祭祀孔子时张贴人员分工责任的地方,称之为“榜棚”。其东北部的榜棚下层,镶嵌有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南溪赋》。该赋镌刻在二石之上,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刻立。东石高74厘米,宽81厘米;西石高68厘米,宽66厘米。赋文开篇写到:南溪者,故衍圣公以敬所居,而因以为号者也。余过而赋之,以遗其子衍圣公闻韶。单...
2018 - 06 - 17
点击次数: 232
从《吼哈》看王学仲先生的艺术思维作者:彭庆涛       拜师于王先生门下虽然时间不长,但与先生接识受益也已有十数年了。每观先生之新作,无论是诗、书、画、文,皆觉意境深远,细读之,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似乎蕴含着某种哲理,又似乎内充着一股无形的力量,也似乎蕴蓄着那种文人的“士气”、“稚谑”、“超形”和“机趣”。读了先生所赠长篇小说《吼哈》顿...
2018 - 06 - 17
点击次数: 131
历史超越对书家素质的要求 彭庆涛      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一个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审视书法作品的线条节奏、结体韵致时,能触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震颤的心弦会随即发出清响与其和鸣,整个身心会完全沉浸在超然的境界之中。从这一点讲,它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写字,它有着对书写工具(软性毛笔)的高难度技巧驾驭、造型元素(汉字的字型与结构)的巧...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2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七)编者按用生命付出,与死亡赛跑,为国家挥洒青春,为人民坚守岗位,这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写照。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青年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抗疫如抗敌,救援如救火。让我们通过马文浩的日记来了解一线抗疫情况。2020.2.24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区合并的通知,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大别山医疗中心来自山东的全体援鄂医务成员都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重症二组的肩上。因为今天不光我们所在的西区监护室自己病人的转出、出院、和常规治疗,还要迎接来自东区监护室的9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入。这也是山东对口支援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全体危重症专业人员的首次“大会师”。 早上六点四十出发,我们小组的全体人员提前一个小时20分出发,提前一个小时10分到达工作岗位。刚处理完我们本科室病人的常规治疗和其他检查工作不久,自8点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转入,紧接着第二位病人转入,第三位病人转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转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重症东区监护室全部病人的转运,无一意外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次危重症病人转运工作。默契、团结,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中有序。这是我们小组在完成这次艰巨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术和有条...
3
2020 - 12 - 21
今日冬至 | 新阳后,便占新岁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习俗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吃汤圆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
4
2025 - 04 - 05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上午九时,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先生恭读祭文;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孔子博物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曲单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代表依次敬献花篮;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上午十时,领导和嘉宾们来到尼山书院前,参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诗歌会,伴随着悠悠雅乐,曲阜师生代表吟唱《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在书院上空回荡,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礼敬先师。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缅怀先师。    上午十时三十分,领导和嘉宾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鸿蒙圣开-乙巳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礼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
5
2020 - 03 - 02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周记(一)说明由于黄冈疫情依旧严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原有的《抗疫日记》栏目改为《抗疫周记》;我们将选取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彭门弟子马文浩的在一周内的工作感触与记录,于每周周天推出。编者按生命的美好,在于他的永不服输;人性的光辉,在于他的无私奉献。山东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奋勇挺进“大别山”,在湖北大地上,谱写着抗疫战歌!2020.2.26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两个病区合并后,重症患者数量也多了一些。在这其中,有一位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多处插管(呼吸机气管插管、双侧胸腔引流管、导尿管、鼻肠管、中心静脉置管等),而且病情不稳定。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我们不得不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给患者去做胸部CT。CT科室距离我们病区较远,途中需要转运多次电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脱管,或者出现其他病情变化,对于患者和我们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为此,我们护理团队几乎全员上阵,携带了大量便携设备和药品,做了充分的准备,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结束后,队员们大汗淋漓,浑身被汗水浸透,实在是有些劳累。但是每当我们看到患者们的面容,想起家人、领导、同事们的嘱托与鼓励,又让我们重新充满了斗志,再次整装上阵。△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所幸,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壮大,扩充到了十一人(含一名护士长),其中包括五名男生。我们...
6
2021 - 02 - 04
今日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一,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习俗一、祭灶王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民间传说,每年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据说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祭灶二、扫尘土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
7
2020 - 03 - 06
安先生和我的师生情缘臧知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要本文由苏州大学教授臧知非所著,记叙了“我”求学于安作璋先生的种种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我”对于安作璋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体现出浓浓的师生情。我的学术生涯,和安先生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从1985年4月第一次拜谒安先生,至2018年4月,33年间,或诣府请教,或电话请示,向安先生请教受学,我的进步和安先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对安先生的向慕,始于本科期间。这要从我的读书经历说起。1978年,我考入徐州师范学院(现在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那时的我,对历史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什么爱好。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文革”中的农村中学完成,谈不上文化课学习。1974年初中毕业以后,因为是“右派”子女,没有资格上高中(当时高中按照家庭成份推荐入学,地、富、反、坏、右是黑五类,黑五类子女没有推荐资格),只能回到生产队作一个“半劳力”社员,务农半年后,在先父学生的帮助下以走后门的方式到离家40华里的农河中学读高中。当时实行“开门办学”,在“农业学大寨”的旗帜下,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干农活,农业机械(当时主要是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水泵)倒是学了一些,其他文化课实在是不堪一提。对于历史只是在“评法批儒”过程中,接触过片段,知道一些所谓“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根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简称)上的评法批儒...
8
2021 - 02 - 18
今日雨水 | 润物细无声雨水简介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当天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每年公历2月18-20日。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习俗回娘屋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拉干爹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接寿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