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诗情——序《写意敦煌》 (葛玉莹)

日期: 2018-09-08
浏览次数: 375

诗书画印咏敦煌


画意诗情——序《写意敦煌》

 

葛玉莹

 

      题记:为吴泽浩先生画集写序,这是第二次。我思考着这篇序应该怎样写,怎样写出一篇不一样的序。2018年6月1日上午拜访吴府,想从聆听吴先生《写意敦煌》的故事中得到启迪。为创作《写意敦煌》,吴泽浩先生两度去敦煌,那一步一趋的虔诚,那一笔一划的临摹,那一勾一折的速写,那一墨一彩的色泽,那一韵一律的抒怀,那一字一辞的致敬,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写意敦煌》里。我在先生叙述的激情里感动着,感动着他的家国情怀,感动着他的格局境界,感动着他对艺术的诗意追求,感动着他对先贤英烈的敬畏崇拜……在这种感动中,我的序言也随之呼之欲出了。

诗书画印咏敦煌

吴泽浩写意敦煌  (张博)


诗书画印咏敦煌


阅读的不仅仅是一本画籍

更是一部沉重历史叠层的积淀

欣赏的不仅仅是一坊画展

更是一帧从远古铺延过来的长卷

浏览的不仅仅是一页页画面

更是一集娓娓道来的艺术纪录片

评鉴的不仅仅是一辑辑画意

每一幅都是丹青史上最具魅力的呈现

 

先生写意着敦煌春秋

先生笔力着豁然勤勉

党河日落时的深情步履

铿锵起一曲新时代的西出阳关

我见证了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我动容了一次激情奋涌的壮严

我汲蘸一份虹彩的多姿

我序语一页韵律的委婉

 诗书画印咏敦煌

汉唐雄风莫高佛窟  (张博)

诗书画印咏敦煌

吴泽浩先生的画笔下

英雄永远是最光辉的样板

一个爱国者历史和现实的情怀

此刻全部凝聚在了画笔的笔端

 

丝绸之路的坐标铭刻曾经的开拓者

最清晰的是风沙兼程中走来的张骞

西域传说里种种不可知的秘密

两度出使的博望坚韧起千阻万险

驼铃悠悠岁月的承载

大漠漫漫季节的孤烟

葡萄美酒的豪情里

更多的是壮士们一去不再复返

 

卫青的北风朔马胡霜塞鸿

上演过最震撼的战争奇观

霍去病是匈奴王庭的心头之病

追奔逐北西规大河封狼居胥山

飞将军戍边的烈烈雄风

至今纷扰着李广难封的争辩

苏武十九载风霜雨雪的磨砺

旌节了英名流芳百世永传

诗书画印咏敦煌

敦煌史略  (张博)


诗书画印咏敦煌

 

这一幕幕都是英雄演绎的千秋大剧

旷世伟业激动着后来人由衷的颂赞

从此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为汉郡

更遥远的疆域已扩展到瀚海之畔

从此琳琅满目的河西走廊

织进了中华锦绣的优美图案

从此敦煌迎来了

属于自己的明天

 

敦煌醒了,醒在当醒之时

敦煌焕发出最丰富的的容颜

敦煌醒了,醒在激情万丈的时代

敦煌寄托了先人们最深邃的期盼

 

先生书写敦煌也书写了自己

书写出自己最壮丽的人生诗篇

先生写意敦煌也写意着未来

启迪人们怎样的艺术才能灿烂

艺术史有一些非常光彩的时刻

三危山建窟正值东晋永和八年

次岁王羲之们曲水流觞的修禊

铸就了兰亭序集的瑰丽经典

 

敦煌没有辜负马蹄声咽的吟诵

敦煌用自己的方式向历史宣言

敦煌经历的故事有时一言难尽

敦煌意义了飞天飞姿的恒远

反弹琵琶的旋悦舞动成绝妙

壁画窟窟寂寞成艺术的峰巅

度过了黑暗终究可以黎明

曲线了的追溯有时由近及远

诗书画印咏敦煌

吴泽浩敦煌八咏  (张博)

诗书画印咏敦煌

 

我们应该心祭一位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有着他独特的贡献

他就是沙州起义领袖张议潮

用自己的爱国赤诚力挽狂澜

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

收复了河西十一州一百年的沦陷

吴泽浩先生用敬仰虔诚的笔墨

把先贤雄姿绘做天空中一道闪电

 

我们还不能忘记关山月常书鸿

我们也不能忘记于佑任张大千

自觉走近敦煌守护敦煌

感受敦煌的人们都被敦煌感染

我们不能忘记所有的艺术朝圣者

把所有的情绪都留在敦煌里蔓延

壁画彩塑已成了天籁之音

莫高窟把控着雷霆万钧的键盘

 

一个大写的人大写着责任和使命

画笔里永远是大写的楷范

不应忘却的记忆永远有先生的记忆

风云际会的历史永远是先生的关注点

甲午海祭的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

铁铸抗战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长征路上的第一桥第一山第一滩

群英谱里的红军个个动地惊天*

 

你不能不为之感动

你不能不为之感叹

你不能不重新审视艺术

你不能不重新认识画坛

你能从先生身上读到优雅

你能从先生身上领略浩然

你能从先生浓淡起伏的笔墨中

悟出对祖国对历史对人民的眷恋



画意诗情——序《写意敦煌》 (葛玉莹)

河西走廊速写  (张博)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诗书画印咏敦煌

 

*《甲午海祭》《铁铸抗战》《长征路上》是吴泽浩先生的三本画集的书名。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READING / 相关阅读
2018 - 09 - 08
点击次数: 375
画意诗情——序《写意敦煌》 葛玉莹       题记:为吴泽浩先生画集写序,这是第二次。我思考着这篇序应该怎样写,怎样写出一篇不一样的序。2018年6月1日上午拜访吴府,想从聆听吴先生《写意敦煌》的故事中得到启迪。为创作《写意敦煌》,吴泽浩先生两度去敦煌,那一步一趋的虔诚,那一笔一划的临摹,那一勾一折的速写,那一墨一彩的色泽,那一韵一律的抒怀,那一...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
2
2020 - 02 - 20
抗疫日记 | 援鄂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篇的主人公是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彭门弟子马文浩。让我们根据他所分享的内容,走近战“疫”第一线。工作感受 根据马文浩的介绍,虽然全国各省(除湖北外)的病例增长数量已经下降连续十几天,但湖北的疫情局势仍然相当严峻,我们需要有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当提到第一天正式投入工作时的情景,他说道:“今天上班第一天,整体感觉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但目前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不过明天会转过来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同时,他也提到,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整体感觉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全身冒汗,汗水流个不停。此外,由于所在医院尚未配备护工与保洁人员,也需要他们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到工作的环境,马文浩说:'因为整个大别山医院还在修建当中,没有修建完毕,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好;人员、物资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来自各个医院,千差万别,需要重新学习、熟悉。”不过,他也相信随着人员与物资的不断到位,这些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山东的医疗队十分感激。他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病患,对咱山东这边救援队都感谢;一个做维修工作的黄冈当地人,看到我们之后,谢不离口,甚至能在眼里看出他的那种感激。”工作日记致敬逆行...
3
2020 - 11 - 21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视频观看请点击下列文字: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今年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先贤探索晒书、曝书之法,肇始于周汉。每年农历七月七,都有晒书的传统。古人晒书是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护书籍,又逐渐涵养了独特的书籍文化。那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这些典籍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经典、活化经典呢?闪电新闻独家推出《大家话经典》专栏,众多知名文化使者分享他们的晒书感悟,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活化经典!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 “看到孔子研究院的成果中有《论语》和《孔子家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闪电新闻独家专访时谈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情形。“这两本书,《论语》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孔子家语》相对来说就陌生一些。事实上,《孔子家语》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记载的内容和《论语》性质相同,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杨朝明院长介绍到,《孔子家语》的字数超出了...
4
2023 - 08 - 14
1、以曲阜为核心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完整无缺的考古链是中国唯一特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大的类型看,基本归纳为三个大类别:一是仰韶文化,二是大汶口文化,三是龙山文化。根据这三类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基本并行,亦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结构和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得出的结论;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及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能够证实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是龙山文化,这一文化类型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即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最初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或者说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是从哪个区域开始并带动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域父系文明的全面确立呢?具有这种过渡时期性质的文化遗存,只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毫无争议的,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无可争议的同类文化遗存与之相媲,这也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多年来被教科书认定为填补考古文化中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空白的基本意义所在。因此说,传说时代早期所标定的记忆符号应该是起源于大汶口文化区域。曲阜处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的核心地带,其各个时代文化的典型遗址大都分布在曲阜及其周围地...
5
2024 - 01 - 28
曲阜,有许多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这里有多类文化资源,其中古建筑是曲阜尤为重要的突出亮点。广为人知的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庙宇——孔庙,天下第一家——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等等;还有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尼山书院、洙泗书院等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还有历史上已失的许多古建筑不太为人所知,这些建筑,曾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建筑符号意义。如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座宫殿——大庭屋庐;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座台榭——牛首亭;西周时期鲁国的宗庙——鲁太庙;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灵光殿;宋代最著名的道教建筑群——景灵宫等等。这些已失的建筑或建筑群,有的仅有遗址可循,有的只有通过文献记载的碎片链接才能知道它们曾经确实地存在过。一、大庭屋庐、大庭氏之库大庭屋庐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建筑物,它始建于传说时代的太昊时期,太昊的“昊”字从日从天,谓日出光明之意,为东方“太阳”部族崇拜的领袖。故《帝王世纪》云“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世称太昊”。自先秦成书的《世本》《吕氏春秋》等著作将太昊、伏羲连称,视为一人,后世便合二为一,惯称太昊伏羲氏。《尚书正义》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风姓,母曰华胥,以木德王,即太皞也。”《淮南子·天文训》称:“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淮南子·时则...
6
2024 - 03 - 16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3]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4]利而国危矣。万乘[5]之国弑[6]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7]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9]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Mencius went to see king Hui of Liang. The king said, “Venerable sir, since you have not counted it far to come here, a distance of a thousand li, may I presume that you are provided with counsels to profit my kingdom?Mencius replied, “Why must Your Majesty use that word ‘profit?’ What I am provided with, are counsels to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these are my only topics. ...
7
2024 - 07 - 13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1]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2]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3]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The king Xuan of Qi asked, “Was it so, that the park of king Wen contained seventy square li?”Mencius replied, “It is so in the records.”“Was it so large as that?” exclaimed the king.“The people,” said Mencius, “still looked on it as small.”The king added, “My park contains only forty square li, and the people still look on it as large. How is this?”“The park of king Wen,” w...
8
2024 - 07 - 13
国花人们生活在当前政通人和国安世泰的盛世,茶余饭后不免聊点民间话题,有时也涉及到推选一种名花出来作为国花,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个喜爱莳花艺草的美好传统。鲜花是万物中最美好的形象,人间最优美的象征,以花来作为某个城市的市花已不乏其例。以花象征国家,古代也有先论,解放前也颇有推选国花之议,竞选的名品记得最后集中于牡丹与梅花二种,在这两种名花之间,我是倾向于以牡丹为国花的。我在少年时代,记得三伯父家有一个花的庭园。我在他的小园中认识了凌霄花、栀子花、玉兰花等不少花名,而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芍药和牡丹花。记得谷雨时节它开始开花,玫瑰色的花瓣簇成一个碗口大的花头,着实好看!待我长大后又去荷泽看花,那时被当作药材培植了一大片芳丛,香风似从那金黄色的花须中缓缓散出,真是沁人心脾。解放后再去洛阳王城公园看花,印象又有不同,当时虽然只剩下三十多个品种,在我已感到姹紫嫣红,美不暇接,形成争奇斗艳的奇观。那每一朵花蕾都十分圆润饱和,似乎正等待着东风的吹拂,蜂蝶的登场,置身于这样一个锦簇玉裹的世界,这才体悟到人对自然的皈依,达到目迷神驰、心神荡漾的美境。八十年代初,再到洛阳城,这里的牡丹已发展到二百三十多种,不仅王城公园大片栽植,而且扩大到植物园、牡丹公园、南关公园、西关公园等地,即使随便走进一个工厂、学校,以至于家庭院落,都可以看到牡丹的踪迹。洛阳市政府将牡丹命名为市花,并规定每年的四月十五日为洛阳...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