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

日期: 2018-09-06
浏览次数: 274



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

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

彭庆涛


《尚书•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太史公《五帝本纪》也称“蚩尤最为暴”、“蚩尤作乱”云云,尽管如此,综合若干史料,仍能从中品评到蚩尤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

《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索隐》又据《本纪》“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说“蚩尤非为天子也……明非庶人,盖诸侯也”。《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蚩尤是炎帝族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所居之地为邾娄之名。蚩尤之名,亦出邾娄,蚩——邾、尤——娄音近。以其语邾娄,呼之曰蚩尤,既名其族,复名其地,又名其人,经查阅古籍资料可证,最古老的邾娄一名当是曲阜东南的陬地(今曲阜息陬),以后演进为山东邹城东部,滕州东北部,其地望基本一致。蚩、尤二字皆从虫,古文字中为蛇龙之象。当属太昊龙氏集团一族,又曾“宇于少昊”,其主要活动范围,当在少昊族团的区域之内,即以邹鲁为中心的汶泗流域。

《逸周书•尝麦解》载:“昔天之初,诞作上后,乃设建典,名赤帝;分正上卿,名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邦名之曰:绝乱之野”。它记述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著名的战争——涿鹿大战的始末,从中透现出华夏民族肇始时期的一些情节和脉络,并与许多文献记载相契合。大体可以作这样的描述:原始之初,最先“建典”——即建立基本典章制度的帝王,是炎帝。蚩尤在炎帝王朝中,“分正(即司政)上卿”,享有很高的地位。由于蚩尤的势力不断扩大,与炎帝发生矛盾,遂将炎帝逐出曲阜。说明蚩尤的活动范围亦在曲阜及其周围地区。炎帝不甘心被逐,便与黄帝联合起来,与蚩尤部族大战涿鹿之野,杀死了蚩尤。终由黄帝拥立大政,成为天下共主。

《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也符合这一线索,主要突出记述了蚩尤与炎黄二帝关系的三个过程,即神农为帝时蚩尤的崛起、炎黄战蚩尤、炎黄分裂大战。其文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其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若剔除其中对蚩尤的某些偏颇之词,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蚩尤与炎黄二帝关系的时代背景。说明在黄帝尚未取代炎帝之前,蚩尤的势力已大大超过了炎帝,不仅使“神农氏世衰”,而且威胁到“轩辕之时”。这一时态格局的新变化,使炎黄二帝集中矛头对付蚩尤。于是,一场部族内部的更加凶恶猛烈的战争,当是不可避免的了。

发展起来的蚩尤首先与居于曲阜之都的炎帝族矛盾加剧。但毕竟“蚩尤最暴”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因榆罔德”不能驭而起兵伐空桑,遂将炎帝族逐出大庭,直追到“涿鹿之阿”。如《逸周书•尝麦解》所言:“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遂被后世称之为“蚩尤逐帝”。

《郡县志》载:“浊鹿城在修武东北二十三里,山阳公所居。”修武在河南郑州西北,且近黄河,应为炎、蚩大战处所。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亦断为此地。也有人论证说战于黄河下游泗、济浊流充斥之平陆之野,即汶上南旺一带;亦有认为战于钜野一带,等等。尽管诸说具体地点不一,但又均不出鲁西南至豫东之范围,——这片兖豫大平原,才是父系氏族社会的英雄们争夺较量的场所,也是以后的鲧禹治水、夷夏整合与商民族发育的中心地带,是一片古老的文化沃土。

涿鹿大战之后,蚩尤部族遭到残酷的屠戮和流散,诸多文献记载了这悲惨的一幕。如《山海经》屡有黄帝“杀蚩尤”的记载,《黄帝本行纪》说:“蚩尤既死,黄帝迁其类之善者于邹屠之乡,其不善者以木械之”。屠,《说文》:“刳也,从尸,者声”,尸既夷;邹,为“邾娄”之合音;木械,即桎梏,木制脚镣手铐。是说蚩尤死了以后,黄帝将蚩尤族人分而治之,择其善者迁出邾娄之乡,四散各地;对其不服从管理的顽固者,不仅迁徙他地,而且实行强制性的刑管或镇压。这便是神话传说中“分尸蚩尤”的历史内核。《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云笈七笺》卷一百《轩辕本纪》“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梦溪笔谈》卷三“(黄帝)传战,执尤于中冀而殊(身首异处为殊)之,爰谓之“解”(即械,桎梏)。解州(今山西永济)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蚩尤炎黄大战何等的激烈、残酷与悲壮啊!宋山上的枫木之林,是押解蚩尤族团的枷栲而化成的;殷红的枫叶,是蚩尤族团的鲜血染红的;解州大盐池中的卤水之所以通红,那也是因为浸透了“蚩尤血”的缘故。并且传说蚩尤是一条大虫,即使被斩断以后,埋在一起,也仍然会自己结合起来重新复活。因此,蚩尤死后,将身体斩断分而葬之,据说被肢解四处,故有“蚩尤四冢”之说。当然,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四冢”的考证,而应当看到在这种神话传说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意蕴——蚩尤族团生命力的顽强和被解体流亡覆灭的历史真相。蚩尤“四冢”,均在曲阜至河南的东西一条直线上。

《史记·封禅书》载蚩尤陵“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集解》引徐广曰“属东平郡”,《索隐》曰“监,音阚……属东平”。又引《皇览》云“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五帝本纪集解》亦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文中提到两冢:一曰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二曰山阳郡钜野县。据考,昔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乃为之今汶上县南旺镇。《汉书·地理志》“东平陆”注:“应劭曰:古厥国。”明修《兖州府志·沿革志》记:“汶上县,古厥国也,春秋为鲁中都,战国为齐平陆。汉置东平陆县,属东平国。”又《郡国志》亦曰:“东平陆有阚亭,按:东平陆在汶上阚城亭,鲁诸公墓焉,即此地矣。”

汶上南旺镇,为贯通华东和华北的千里运河之脊,地势高亢,明代建有运河南北分水工程,即分水龙王庙;春秋时期的鲁诸公墓均在这里,还有阚城遗址,不远处有中都遗址等。蚩尤冢即在今汶嘉公路以北、济梁公路以西。近年汶上县南旺镇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于蚩尤冢附近发现碑刻两块:其一为蚩尤冢墓碑,碑额刻以二龙戏珠,碑高2.38米,宽0.83米,厚0.31米,正文为“蚩尤冢”三字,为清代所立;其二为蚩尤祠横碑,高0.55米,宽1.10米,厚0.15米,上刻“蚩尤祠”三字,碑背面有“元和”二字,拟为唐宪宗元和年间所立。此二碑的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的可靠性。

南旺蚩尤冢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较多。而位其西南的钜野重聚之冢,是葬蚩尤肩髀(即肩胛骨和大腿骨)的地方。除此之外,清修《阙里志·古迹》又说鲁城西北还有一冢,并且是葬首级的地方,其文曰:“蚩牛冢:蚩牛本炎帝之裔,喜兵好乱,居少昊之虚以临四方。炎帝孙榆罔居空桑,德不能驭,蚩牛起兵伐空桑,逐帝而自立,迁于涿鹿,黄帝兴兵北攻,三年而后擒之,献俘于空桑,身首异处,其身冢在寿张,肩髀冢在钜野,鲁城中之冢则其首也,今曲阜城西北里许高冢,俗呼北禽台,亦曰被擒台,盖献俘之所。”

可见,民间相传蚩尤四冢,据目前资料所证已经三处了,并且均在鲁西南的兖豫平原,涿鹿之野。与以上有关蚩尤的论述形契神合,气象一贯。


READING / 相关阅读
2018 - 09 - 06
点击次数: 577
为什么说黄帝诞生在曲阜寿丘? 彭庆涛黄帝是继炎帝后的部落联盟领袖。有关黄帝的传说,散见于先秦诸子及其以后的多种典籍。有关黄帝的郡望,一说黄帝生于寿丘(今济宁曲阜),一说为甘肃天水,一说为河南新郑。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互证考查的结果认为,黄帝生于寿丘是较为可信的。第一,考古资料引证考古资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黄帝时期应属这一时期,从黄帝对后世的影响看,黄帝当属父系...
2018 - 09 - 06
点击次数: 274
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彭庆涛《尚书•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太史公《五帝本纪》也称“蚩尤最为暴”、“蚩尤作乱”云云,尽管如此,综合若干史料,仍能从中品评到蚩尤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索隐》又据《本纪》“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说“蚩尤非为天子也……明非庶人,盖诸侯也”。《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蚩尤是炎帝族发展起来的一个分...
2018 - 03 - 30
点击次数: 418
彭庆涛关于项羽葬于何处,正史中很少提及曲阜,然而,项羽头颅葬于曲阜应该是最确切无误的史实。《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兵围籍于垓下,籍自杀。楚地...
2018 - 09 - 12
点击次数: 330
伏    羲  彭庆涛伏羲亦作伏牺,《为三坟》作伏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释文又作炮牺;《汉书》作包羲;《易•系传》作庖牺;《帝王世纪》、《拾遗记》作庖羲;《世本》作虑戏;《管子》、《庄子》作虑仪;《诗含神雾》、《尸子》作宓牺。自先秦成书的《世本》、《吕氏春秋》等著将太昊伏羲连称,后世惯称太昊伏羲氏。《尚书•正义》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风姓,母曰华胥,以木德王,...
2020 - 11 - 25
点击次数: 102
析戾太子之狱作者:孟祥才摘要: 戾太子之狱是对晚年的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惨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和“终身制”的皇权的争夺,是权势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汉武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深沉的反思,从而导出治国之策由“多欲”到“无为”的回归,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正文: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较久的帝王之一...
2018 - 06 - 17
点击次数: 280
中国传统农民思维方式与当代农民思想解放彭庆涛 从某种角度上讲,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必须以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志。这种生活水平是以经济指标来计算的,而实现小康社会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指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纵观中国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是农民的思维方式问题。传统农民思维方式是制约农民思想解放的最大障碍,而思想上不能解放是制约农民革命性...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9 - 04 - 05
己亥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岁在己亥,清明吉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2019年4月5日上午,孔林内鲜花雅乐、钟鼓齐鸣,己亥年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清明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至圣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担任主祭官,带领来自韩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安徽、青海、云南、台湾等地的孔子后裔代表500余人,秉持心中之至诚,追缅先人之盛德,齐聚桑梓,恭祭祖灵。孔垂长等祭拜先师            孔林万古长春坊前、大林门至二林门路两旁、洙水桥前,数十面“2019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共祭祖”的旗帜迎风飘扬,洙水桥栏上黄色绸带十分醒目,给参与者强烈的仪式感。数百名参祭人员身着深色服装,佩戴金色胸章,手持祭文和黄菊,早早地聚集在万古长春坊前,静候仪式开始。集体合影后,庄重礼乐声响起,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主祭官孔垂长带领全体参祭人员,沿孔林神道缓缓前进。经由大林门、二林门、洙水桥、享殿到达孔子墓前,列队肃立。       ...
2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七)编者按用生命付出,与死亡赛跑,为国家挥洒青春,为人民坚守岗位,这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写照。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青年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抗疫如抗敌,救援如救火。让我们通过马文浩的日记来了解一线抗疫情况。2020.2.24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区合并的通知,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大别山医疗中心来自山东的全体援鄂医务成员都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重症二组的肩上。因为今天不光我们所在的西区监护室自己病人的转出、出院、和常规治疗,还要迎接来自东区监护室的9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入。这也是山东对口支援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全体危重症专业人员的首次“大会师”。 早上六点四十出发,我们小组的全体人员提前一个小时20分出发,提前一个小时10分到达工作岗位。刚处理完我们本科室病人的常规治疗和其他检查工作不久,自8点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转入,紧接着第二位病人转入,第三位病人转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转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重症东区监护室全部病人的转运,无一意外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次危重症病人转运工作。默契、团结,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中有序。这是我们小组在完成这次艰巨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术和有条...
3
2020 - 12 - 21
今日冬至 | 新阳后,便占新岁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习俗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吃汤圆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
4
2023 - 09 - 03
宝月卿云瞻厥度;奇文妙墨炳其华。这是孔府内悬挂的一副对联。祥瑞的珍宝玉器彰显它的尊贵;奇美的文章妙字突出它的华彩。孔府珍藏的文物数以十万计,不乏金银瓷玉、字画珐琅,但孔府主人自认为最最贵重的藏品,却是一个木质雕刻的圣旨盒。“天下第一家”是人们通常对于孔府的称呼,这个崇高称呼有着独特的历史原因。历代王朝对于孔子的尊崇和礼拜几无间断,孔子的后代也享受着经久不衰的优渥和特权,从而获得了显赫的爵位,丰厚的家资和优厚的待遇。这也使孔府与历代统治者都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孔府与朝廷之间的往来也更频繁和亲密。孔府珍藏的奉天诰命圣旨盒,就是最好的见证。圣旨盒也称“奉天诰命盒”,为清代制作。盒高42厘米,长45厘米,宽21厘米。圣旨盒整体是由底座、内盒、外盖三部分组成。木雕鎏金,底座采用须弥座式,中饰卷云纹,纹饰和谐而舒畅。外盖上则雕满云龙图案,正面刻有五龙:正上方为一正面龙,两边刻着四侧龙,四龙左右两两相对。正面龙下面有一颗宝珠,宝珠下面是层层的云团,在云团中间托起一块蓝底金字的竖匾,匾上题有满汉两种文字:“奉天诰命”。盖底边缘,则满饰汹涌澎湃的波涛。观察整个雕刻画面,会给人一种云龙聚集,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这其中雕刻如此多的龙也同样有着它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帝王也被称为真龙天子。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过记载:“龙,帝之象。”在历史上,有关龙的图案和称谓...
5
2024 - 03 - 03
“凶鸟”的吉宅保定市中心保存着一座完整的巡抚衙门,难得的是除了门外的一对旗杆在“文革”时被折掉,五进院落和带卷棚的大堂基本完好。我在故乡滕州市也看过保存下来形式相近的大堂,我上小学时不知什么原因还被组织旁听过一次县太爷审案。保定市保存下来如此典型古衙门的模型,为日趋现代化的城市留下一点古衙门的痕迹,以之印证一下官署衙门的文学描写,或感受一下保定府的文化古城的味道,真是难得的标本。这两个代表不同级别的衙门没有当作“四旧”破掉,实为万幸,就因为滕县县政府和保定市政府安置在这两个古衙门里,起到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作用。保定古衙门首进院内的甬道两旁是古木翠柏,估计这些翠柏的年龄和古老的衙门差不多是同岁,低头一看地面上不少白色粪便中夹杂着一些鼠爪尾巴之类的杂物;仰头一看,才知是由不少只猫头鹰排出的,它们蹲在树杈间正打瞌睡,尽管是市府大院熙来攘往,文件纷驰之地,猫头鹰白昼照例前来投宿不误。我没有研究过历史上是谁首先把它定为不吉祥之鸟的,似乎从古到今,遇到的总是人人喊打,个个穷追。到了近代也还产生过有的画家因为画了它,曾被判为黑画家。要说古人不知道它是益鸟,也未免非议古人,好像是只有近代动物学家才发现它为食鼠的益鸟似的,实际庄子已经指出过“鸱得腐鼠”的验证。这样看来,原因也就清楚些了,人们大概都有点随同众说的习惯,为了免遭哥白尼式的斥责,对猫头鹰也就人云亦云,谁也不愿为它剖白一下真相了。猫头鹰晚上...
6
2024 - 03 - 17
王学仲(1925-2013),字夜泊,号黾翁、黾子。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黾学创始人,彭门创作室导师,著名诗文书画家、现代文人画创始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瑞雪年景大年初一,推门一看,不觉"啊"了一声,在室内温暖如春,盆花盛开,外面,却是漠漠冻云,舞起团团雪花扑眉盖面而来。一位推门走出的女士,脱口而出说了句"瑞雪兆丰年",就见雪中衬托着满地红色炮衣,更增加了春节的气氛。在记忆中,有不少个元旦大雪,瑞雪兆丰年的景象。我不了解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总觉得瑞雪兆丰年带有瑞雪降吉祥的意思。经过这场大雪,冻死了病虫害,减少了瘟疫,田禾得到保墒,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中国,也就五谷丰登无冻馁之忧了。因此我对着满天飞雪,迎着它那轻盈欢快的舞姿,踏着满地的烂银世界,不觉手足欲舞。在故乡山东的潍坊神祃中,印有一种专门供奉在露天的香台上,叫做"天地三界四方万物真宰"之神,我估计这是民间的天坛和地坛,是专门执掌为人民降福的。除夕之前就要用草席扎好一个天地神棚,神棚门左右,插上翠竹青松,一般的门庭上,也要挂上青松扁香炉。我家老祖母的正房上总贴着"麻姑酒满杯中绿,王母桃春天上红"的对联,炕头上贴着"身体安康",粮囤上贴着"仓龙引起",书桌上贴着"开笔大吉",大门外贴着...
7
2024 - 07 - 13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1]。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2]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3],遵[4]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5],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胥谗[6],民乃作慝[7]。方命[8]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9]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10]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11]何尤?’畜君者,好君也。”The king Xuan of Qi had an interview with Mencius in the Snow palace, and said to him, “Do men of talents and worth li...
8
2021 - 04 - 04
辛丑年清明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祖大典举行新华社客户端济南4月4日电(记者 赵小羽)岁次辛丑, 节序清明,天之朗朗,春意融融。2021年4月4日,曲阜各界孔子后裔代表,以及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代表等近200人,齐聚孔林,隆重举行辛丑年清明曲阜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祖大典。4日一早,参祭人员身着深色服装,手持祭文和黄菊,静候在万古长春坊前。在庄重礼乐声中,在礼生引导下,主祭官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带领全体参祭人员,沿孔林神道缓缓前进,经孔林大门、二门、洙水桥、享殿到达孔子墓前,列队肃立。祭祀仪式由曲阜市民政局局长孔德民主持。孔令玉恭读祭文,并率领陪祭官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理事、曲阜市人大副主任孔凡春,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理事、曲阜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孔庆国,以及全体参祭人员,分别祭奠了先祖孔子、二世祖孔鲤、三世祖孔伋、远祖及中兴祖,通过上香、读祝、献花、跪拜、鞠躬等礼仪表达对先祖的敬意与缅怀。清明祭祖,慎终追远。作为维系孔氏家族网链情感的重要载体,孔子后裔家祭对教育广大孔子后裔传承弘扬孔子思想、凝聚海内外孔子后裔的家族与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为响应民政部门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的号召,确保疫情防控和祭扫安全,保障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今年曲阜仅组织本地部分孔子后裔代表参加祭祖大典,并于4月...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