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人物|孔纬

日期: 2023-08-14
浏览次数: 90

导读

           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程度与否,可与这一地区出现的名人多少直接相关。曲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地区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象群星一样,闪烁在中国历史的上空。



孔纬


孔纬,字化文,孔子四十代孙。唐宣宗朝状元。

《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说:孔纬“父遵孺,华阴丞,纬少孤,依诸父温裕,多与有名者游,故才誉早成。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擢进士第。”孔纬的父亲孔遵孺是华阴县的县丞,死于华阴任上。孔遵孺去世的时候,孔纬年龄尚小,他的叔父温裕官至天平节度使,堂叔孔温业做过吏部侍郎、太子宾客。孔纬藉叔叔们的余荫,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年龄不大,便有了名声。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孔纬参加省试。帖经、杂文、时务策三场考试下来,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孔纬高中榜首。后又经过吏部考试,孔纬被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掌校勘典籍。

孔纬任秘书省校书郎不久,“东川崔慎由表置幕府。从崔,铉淮南复从。”(《曲阜县志·孔纬传》)孔纬又在剌吏崔慎幕下为官,崔慎改任河东节度使,孔纬乃旧相随。懿宗咸通四年(863年)五月,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杨状出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臣之一。他奏请任命孔纬为长安尉,主管长安县的治安。

僖宗初年,孔纬出任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佐官,职司监察。

“纬器志方雅,疾恶如仇,中外闻风,不绳而自肃。”(《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孔纬虽然儒雅,但疾恶如仇。他上任后,百官闻风而悚,不绳而自肃,奸邪之辈更是望而生畏。

不久,孔纬由御史中丞,迁为户部侍郎,从户部侍郎转为兵部侍郎,后又转为吏部侍郎。吏部职掌官吏的铨选,居六部之首。自唐懿宗以来,官吏的选拔便不以真才实学,私情、贿赂成风。孔纬做为吏部的长官,走他后门的人络绎不绝,光是达官贵人送来的请谒信,就堆满了他的几案。孔纬对此一概回绝,一律遵照制度办事。这样就得罪了一批达官贵人,他们对孔纬进行诋毁和诽谤。在这种状况下,孔纬被调离吏部,做了一位太常卿,职司皇家的宗庙文化。

孔纬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候,国势颓败,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造反频发。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在长坦聚众起义。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率众起义响应。义军迅速壮大,席卷大地。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黄巢麾军攻潼关,向长安逼进,唐廷惊恐万状。僖宗出城西逃,辗转入蜀。孔纬随驾扈从。

入蜀后,僖宗委任孔纬为刑部尚书,兼理户部事务。但“宰臣萧遘,在翰林时,与纬情旨不协,至是因户部取不充,移之散职,改太子少保。”(《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中和三年(883年)四月,在官军和沙陀贵族李克用的围攻下,黄巢被迫撤出长安。翌年六月,黄巢退至狼虎谷(今莱芜西南),部众丧失殆尽,绝望自刎。在蜀的僖宗君臣闻讯大喜,动身还都。中和五年三月,僖宗的车驾进了长安城。虽然黄巢的义军被镇压了,但大唐的天下从此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历数宦官田令孜之罪,而激怒了田令孜,于是,田令孜率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等讨伐王重荣,结果被王重荣打败。沙陀贵族李克用,乘田令孜的中央军战败之机,进军长安,田令孜慌忙下令焚烧长安,劫持僖宗西逃陈仓(今陕西宝鸡)。孔纬再次扈从相随至陈仓。朱玫耻为田令孜驱使,遂与王重荣结盟,联名上书,请诛田令孜以谢天下。田令孜害怕,深夜劫持僖宗逃至兴元(今陕西汉中)。

过了几天,忽有诏书传来,命孔纬为御史大夫,率百官赴兴元。孔纬受诏,忙去见宰臣萧遘、裴澈。萧、裴二人因怨怒田令孜,不愿前往,称病不见孔纬。孔纬又命属吏督促百官上路,他们以没有朝袍、朝笏为由拒行。“纬曰:吾妻疾旦暮尽,丈夫岂以家事后国事乎,公善自谋,吾行决矣。往见李昌符曰:诏书再至,而群臣顾未行,仆大夫也,不敢后,愿假兵护送天子所。昌符具资装送之。”(《曲阜县志·孔纬传》)孔纬到了陈仓,听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来迎驾。孔纬判断,朱玫此来,不怀好意,必有反叛企图,建议皇帝:“关邑阸狭,不足驻六师,请帝幸梁州,即日去陈仓。”(同上)果然不出孔纬所料,僖宗一行刚离开,朱玫的大军便包围了陈仓。

可以说,孔纬为保护僖宗的安全离开,立了大功。僖宗一行到了褒中,诏拜孔纬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改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孔纬成了僖宗的宰臣。朱玫被杀,京城收复,僖宗还都,诏拜孔纬为尚书左仆射,特赐“持危启运保乂功臣”;还赐他铁劵,恕十死罪;又赏给他天兴县一座庄园,长安城善和里一座府邸。

“僖宗崩,充山陵使,僖宗祔庙,纬准故事,不入朝。昭宗遣中使召赴延英令,依旧视事,进加司空。以太学焚残,乃兼领国子祭酒,完治之。蔡贼秦宗权伏诛,进阶开府仪,同三司,位司徒,封鲁国公。”(《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僖宗驾崩后,唐昭宗李晔即皇位,仍器重孔纬,甚至被封为鲁国公。

孔纬崇尚礼义,刚正不阿。有个叫李顺节的人,颇得昭宗信用,为天武都头领浙西节度使,旋即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当朝宰臣,号称“天武相公”。李顺节去中书省受百官祝贺,掌礼仪的官员问孔纬,是否让百官列队,孔纬说,李顺节本官仅是一个都头,无需列队。等到李顺节趾高气扬地来到中书省时,见百官没有列队,心中大为不快。第二天朝会,李顺节委婉地问孔纬为何不列队,孔纬道,早就知道阁下不满。公卿百官,天子之廷臣。列队见宰臣,辅臣居首,是尊敬长官的意思。阁下统领天武健儿,而在政事厅受百官列队拜谒,能自安吗?若用此仪,等阁下高升,去了“都头”二字就可以了。

曲阜历史人物|孔纬

“帝将郊,见两中尉内枢密请朝服,有司白,中人无朝服助祭之礼,少府监亦无素制冠服。中尉怒,立令制造。下太常院,礼官举故事,亦称无中尉朝服助祭之文,谏官亦论之。纬奏曰,中贵不衣朝服助祭,国典也,陛下欲以权道宠内臣,则请依所兼之官而为之服,帝召谏官谓之曰,方举大礼,为朕容之。于是内官以朝服助祭。郊礼毕,进兼太保。”(《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昭宗准备祭祀宗庙,有宦官扈从,他们要求穿朝服助祭。有人援引前例,说宦官不能穿朝服助祭,少府监也没有给他们穿的冠服。宦官火了,立令制造。太常礼院也上书称,大唐帝国从无宦官穿朝服助祭之礼,谏官也弹劾宦官无礼。一时间,唇枪舌战,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大的冲突即将发生。孔纬见状,为了平息双方矛盾,避免事态进一步地发展,便上书说,宦官不得穿朝服助祭,这是国典所定;陛下若要他们参加,可依他们所兼的官职做朝服。昭宗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折衷方案。祭典礼毕,昭宗下诏,孔纬兼太保。

大顺元年(890年)夏,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等上疏,请求讨伐作乱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群臣都说国祚未安,不宜动干戈。宰臣张浚力主讨伐,昭宗举棋不定,便问孔纬是何想法,孔纬说:“浚言万世之利,陛下所顾一时事尔。臣见师渡河,贼必破。今军中费尚足支数年,幸听勿疑。”(同上)于是,昭宗依孔纬的建议,决定出师讨伐李克用。

谁知,出征不利,大败而归。张浚“罢相贬官”,孔纬也被贬为检校太保、江陵(今属湖北)尹、荆南节度观察使,还未离京,又贬为均州(今湖北均县)剌史。张浚、孔纬偷偷派人给汴州节度使朱全忠送信,请他出来说请。于是,昭宗诏令张、孔二人可以不就职,随便去个地方寓居。孔纬去了离京师很近的华州(今陕西华县)。

乾宁二年(895年)五月,“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三镇犯阙,杀宰相韦昭度、李谿。帝以大臣朋党,外交方镇,思用骨鲠正士,遣中使趋华州召纬入朝,以疾未任上路,六月授太子宾客,其夕改吏部尚书,翼日拜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修奉太庙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阶爵功臣名位,食邑并如故。旬日之内驿骑敦促,相望于路。纬扶疾至京师,见帝呜咽流涕,自陈衰疾不任事,乞归田里。帝动容,令合门使送纬至中书视事。不旬日沙陀次河中同州王行约入京师谋乱,帝出幸石门,纬从驾,至莎城,疾笃。还京,家人召医视,纬曰,天下方乱,何久求生,不肯服药。九月卒,赠太尉。”(同上)

宣宗、昭宗是唐代的两位喜好儒术的皇帝,孔纬在科举考试中夺魁,与他是孔子第四十代孙的身份,不无关系。

孔纬生活的年代,正是地方势力膨涨,藩镇割据的动乱时期。孔纬步入仕途后,他并没有在乱世中随波逐流,明哲保身,而是奋起搏击,力挽狂澜。他称的上是一位有才干的忠谔之臣。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249
    2024 - 07 - 13
    2024年7月10日,2024年暑假集体办公会议在彭门创作室召开。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老师,创作室成员郭云鹏、李懂浩、孙加兵、王伟臣、金之昊、宋志轩、王俊毅、尹一航、王炜、刘晓阳参与会议。该次会议主要包括三部分,由学术部部长孙加兵主持。第一部分:先由媒体部部长尹一航做出2024年上半年媒体部的工作总结:在2024上半年,媒体部的工作水平整体上升,每位同学按时发送推送,且在校对推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断减少。另外,尹一航也指出了媒体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比如网站上传不及时。尹一航完成工作总结后,孙加兵就媒体部工作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完善除推送以外的工作。随后,学术部部长孙加兵做出了2024上半年的学术工作总结:“论语故事”课题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且主要撰写人员完成了一定的创作;“曲阜通览”课题初稿完成,且审核通过。随后,彭庆涛老师讲述了“曲阜通览”课题的写作缘由和课题的具体进程。第二部分:由李懂浩、孙加兵做出了2024年的暑假工作安排。李懂浩进行了掌故知鲁的写作安排,同时给出了一些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孙加兵具体分配了“论语故事”课题的写作任务,并对撰写人员加以勉励。第三部分:师生交流会,彭门创作室的同学分享2024上半年的学习和生活体会。最后,彭庆涛老师、郭云鹏先后做出会议总结,本次会议圆满完成。
  • 点击次数: 67
    2024 - 07 - 13
    国花人们生活在当前政通人和国安世泰的盛世,茶余饭后不免聊点民间话题,有时也涉及到推选一种名花出来作为国花,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个喜爱莳花艺草的美好传统。鲜花是万物中最美好的形象,人间最优美的象征,以花来作为某个城市的市花已不乏其例。以花象征国家,古代也有先论,解放前也颇有推选国花之议,竞选的名品记得最后集中于牡丹与梅花二种,在这两种名花之间,我是倾向于以牡丹为国花的。我在少年时代,记得三伯父家有一个花的庭园。我在他的小园中认识了凌霄花、栀子花、玉兰花等不少花名,而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芍药和牡丹花。记得谷雨时节它开始开花,玫瑰色的花瓣簇成一个碗口大的花头,着实好看!待我长大后又去荷泽看花,那时被当作药材培植了一大片芳丛,香风似从那金黄色的花须中缓缓散出,真是沁人心脾。解放后再去洛阳王城公园看花,印象又有不同,当时虽然只剩下三十多个品种,在我已感到姹紫嫣红,美不暇接,形成争奇斗艳的奇观。那每一朵花蕾都十分圆润饱和,似乎正等待着东风的吹拂,蜂蝶的登场,置身于这样一个锦簇玉裹的世界,这才体悟到人对自然的皈依,达到目迷神驰、心神荡漾的美境。八十年代初,再到洛阳城,这里的牡丹已发展到二百三十多种,不仅王城公园大片栽植,而且扩大到植物园、牡丹公园、南关公园、西关公园等地,即使随便走进一个工厂、学校,以至于家庭院落,都可以看到牡丹的踪迹。洛阳市政府将牡丹命名为市花,并规定每年的四月十五日为洛阳花会,年复一年,竟然成了闻名中外的牡丹花都,我在山西、河北北部山区,都发现过野生的牡丹花。《酉阳杂俎》记载唐代裴士淹使幽冀,从汾州众香寺院中,把白牡丹移至了都下。不过,唐代习惯都把牡丹称为木芍药,在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中,就赞美了倾国的名花与倾城的妃子,李白在诗中发出了赏名花对美人双美俱并的赞叹,这就使得牡丹的声价与品格在百花中不断升高,而独占鳌头。但是我真正对于牡丹品格美的发现,既不是在洛阳,也...
  • 点击次数: 61
    2024 - 07 - 13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1]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2],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Mencius, having an interview with the king Xuan of Qi, said to him, “If you are going to build a large mansion, you will surely cause the Master of the workmen to look out for large trees, and when he has found such large trees, you will be glad,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answer for the intended object. Should the workmen hew them so as to make them too small, then Your Majesty will be angry,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not answer for the purpose. Now, a man spends his youth in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of right government, and, being grown up to vigour, he wishes to put them in practice; if Your Majesty says to him, ‘For the present put aside...
  • 点击次数: 47
    2024 - 07 - 13
    翅羹、窝汤杂想漫游港澳两地的粤菜馆,无不炫示“生猛活鲜”的四大特点,以此为招徕顾客的广告。为此,他们就要竞相炫耀饲养品种的丰富程度,玻璃池档内游动着奇形怪状的海鱼,铁笼里纠结盘曲着形形色色的毒蛇,惊恐乱窜乱撞的果子狸,以及锁着的飞禽野物。顾客指明要吃哪一种,就可以验明正身,当场宰杀,使我感到粤菜风行中外,吃着味美,但却是一门非常“残酷的烹调艺术”。也许少年读书,受了点“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影响,加之随着一位吃素的老祖母长大,与“生猛活鲜”相比,我倒是爱吃“熟弱死腐”的食品。比如豆制系列,不只是臭豆腐我爱吃,臭豆汁我爱喝,即是豆腐、豆腐干、豆腐丝之类都在我的食谱之列。至于黄、绿豆芽,豆瓣制酱都在我的美味系列之中。不过到了港澳是无法回避海鲜的,这不仅有负友谊,光是去吃白粥馒头的店堂太少,即是店主也极不欢迎,我也要点他些名贵莱品,汤式。比如说鱼翅与燕窝,既符合我不杀生的原则,并是海鲜中的珍品,又可博取堂倌的满脸欢迎。有时在不得已情况下我就做出这样的选择。鱼翅位居鲍、参、肚诸种海鲜之首,精于探究的我国古代美味庖厨师真不知怎么发现的翅、窝两大珍品。在任何鱼类中,鱼鳍鱼尾都是弃置之物,唯独轮到了鲨鱼,偏只吃它的翅,而扬弃它的肉,如果谁家买点鲨肉,人家也会目之为贫寒之家。因为鲨肉粗而且腥,既然是这样,有些生物学家也出来为鲨鱼辩诬,说它是并不侵害人类的恶鱼,奉劝渔民捕到鲨鱼时,只割下他的鳍,仍然将之放入大海。既然没有杀生之嫌,又可博得人称高贵翅席的美名,也就心满意足了。我吃鱼翅专点天九翅,形如粉条,嫩鲜可口。鲨鱼的鳍分别为背、胸、腹、臀、尾,都可割取下鳍翅来。鱼翅要经过专门人员的处理,洗擦晾晒各种炮制过程。制作的精到与否,又可影响到翅品质量之优劣,即使是名品,如果不是经过名厨能手做成的翅汤,会使你误认为粉条汤一碗,那就失去美食的价值。只有精能的高级厨师,用上汤轻煨,加上高级的调料,才能烹调...
  • 点击次数: 63
    2024 - 07 - 13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1]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2],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Mencius, having an interview with the king Xuan of Qi, said to him, “If you are going to build a large mansion, you will surely cause the Master of the workmen to look out for large trees, and when he has found such large trees, you will be glad,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answer for the intended object. Should the workmen hew them so as to make them too small, then Your Majesty will be angry, thinking that they will not answer for the purpose. Now, a man spends his youth in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of right government, and, being grown up to vigour, he wishes to put them in practice; if Your Majesty says to him, ‘For the present put aside...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11 - 04
11月3号,彭门创作室在曲阜迎宾馆(机关招待所)召开会议,与中国孔子网一同向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示范教学视频拍摄的各位老师颁发聘书。 会议首先由彭门创作室导师、中国孔子网学术顾问彭庆涛先生总结上一阶段的教学视频录制工作,他对参与此次拍摄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然后彭教授向各位讲师颁发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网络传播中心、中国孔子网下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师”聘书。同时,参与拍摄的各位同学也荣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志愿者”证书。 聘书颁发完毕,各位公益讲师均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视频拍摄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另外,各位公益讲师也都表示志愿加入彭门创作室讲师团,为传统文化研究和普及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拍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学视频部分已经进入后期制作,将于明年向广大在校师生开放,对于中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彭门创作室导师和弟子代表,以及中国孔子网和曲阜鲁扬学校的各位同仁。 为吴兆灵老师颁发聘书为王明鹏老师颁发聘书为颜保华老师颁发聘书为姬晓灿老师颁发聘书为朱宁燕老师颁发聘书为束天昊老师颁发聘书为张勇老师颁发聘书为王新莹老师颁发聘书为刘建老师颁发聘书曲阜鲁扬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志愿者”集体合影
2
2020 - 04 - 04
今日清明 | 悼念逝者清明由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一、祭祖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拜清(清明祭祖)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拜清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二、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
3
2021 - 10 - 13
“彭门讲坛”开讲仪式暨杨朝明导师首讲交流会侧记 2021年10月9日下午,曲阜彭门创作室的“彭门讲坛”开讲仪式暨杨朝明导师首讲交流会在曲阜迎宾馆召开。出席此次交流会的有彭门导师杨朝明先生、彭庆涛先生、孙永选先生、高尚举先生、吴泽浩先生、张仲亭先生以及众彭门弟子。在交流会中,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和中国文化自信进行讲解,并与彭门弟子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交流会是彭门创作室筹备已久的,旨在让彭门弟子和社会大众了解、学习齐鲁文化,将齐鲁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这次交流会,可以提高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树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交流会一开始,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就视频连线著名画家吴泽浩先生和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两位先生为此次交流会致辞并预祝交流会圆满成功,张仲亭先生还赠与杨朝明先生书法作品《望岳》一幅。接下来,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和中国文化自信进行了讲解。杨朝明先生先是讲了齐鲁文化与当前中国实际情况的关系,突出强调了齐鲁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齐鲁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其次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与人的“成人”进行了论述,讲述了“道”对于人的“成人”的重要作用,用“道”去指引人,为人的成才指明方向。最后为学生的成才提出三个阶段——知止、明礼、诚敬。最后是杨朝明导师与彭门弟子现场问答互动,师生间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4
2023 - 10 - 10
西周是礼乐文明的典范,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关于礼和乐的学问很少有人熟知了。孔子试图传习周礼以整饬这扭曲和偏离的社会。于是他遍访礼乐之师,有一次便去了周,拜访到了老子和苌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我愿随孔子一同去周。”鲁昭公赐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据说此番去周他们见到了老子,并且深入探讨了礼的问题。告辞之时,老子欲赠孔子一言:“我听说富贵的人都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则用言辞赠人。我不是富贵之人,无物为赠,只能假当品德高尚之人,用言辞来为你送行。我想说的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关于孔子与老子是否有过交集,有人在时代和年龄上提出了疑问。但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以及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有他们两个交往的相关记载。此外,汉代的《韩诗外传》和《潜夫论·赞学》也都采纳了“仲尼学乎老聃”、“孔子师老聃”的说法。《礼记》中的《曾子问》,有三则是孔子自述“吾闻诸老聃曰”,还有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有学者认为:“现传《礼记》编定于汉朝,儒道两家的对立已甚为明显。著《曾子问》中的四个故事,非传自先秦儒家之旧,则汉初儒家又...
5
2024 - 03 - 09
孔子博物馆春节开放活动圆满收官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9851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7011人次,已然成为“东方圣城、孔子故里”的热门打卡地。孔子博物馆提前研判,召开春节假期开放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开放工作方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服务供给,保障节日期间运行平稳。节日期间,讲解接待共计142场/次,服务观众1834人。从细致入微的设施维护到信息咨询、助老助残、母婴关爱等贴心服务,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孔子博物馆通过打造年节文化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春节开放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孔子博物馆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反响热烈近日,孔子博物馆“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式开展。本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共四个单元,第一部分龙行千年包括龙起东方和龙藏百器两个单元,第二部分年至圣府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三单元敬神祭祖和第四单元欢庆祈福。通过130余件(套)馆藏文物讲述年味里的中华文化。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孔子博物馆配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蒸壮、写春联、印门...
6
2024 - 04 - 13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2],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3],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King Hui of Liang said, “There was not in the nation a stronger state than Jin, as you, venerable sir, know. But since it descended to me, on the east we have been defeated by Qi, and then my eldest son perished; on the west we have lost seven hundred li of territory to Qin; and on the south we have sustained disgrace at the hands of Chu. I have brought shame on my d...
7
2024 - 07 - 13
愧称“名人”最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约我写一篇对台广播的文章,紧接着又接到某些丛书约写序言的不少来函,其他征文求稿者接踵而至,有时还要去出席剪彩致开幕词。记得清代袁枚描写他生活的两句诗,大致是“题诗索序兼征跋,忙煞人间冷应酬”。我过的大体也近于这样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家把我看作了“名人”。自从我在国际间被载人了美国北卡来罗那杰出人物的传记,载入了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的传记,以及聘为世界美术交流协会的常任委员,随之我国北京建立了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也相约载入中国的传记,人们也就尊称我为名人了。“名人”二字似乎人人晓得,但是对于它的定义如何,外国入传名人的标准是什么,至今还不太清楚,似乎很少看到有个确切的解释,所以我也就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名人”。关于古代对名人的解释,在《吕氏春秋·劝学》一篇中,是这样为名人下的定义“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从这个解释看,好像应该是世上较为罕见的人材才配称得起名人,这一条自愧是难于膺选的。曾记得有位古人讲过,“名者,实之宾也”,那么坐在客位的既是宾,坐在主人位置上的应该是实了,于是在战国时代,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名实论”,孔子、管子等都要求名实一致。到了近代的鲁迅,还谆谆告诫不要做空头的文学家和美术家。这又使我想起了郑板桥写给他弟弟的一段话:“名士二字,是诸葛才当受得起,近日写字作画,满街都是名士,岂不令诸葛怀羞,高人齿冷?”照板桥的看法...
8
2018 - 11 - 16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日前,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张仲亭书法作品“《论语》仁句选录”入驻尼山圣境大学堂。在9月份召开的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张仲亭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系列讲话”作品曾一度迎来中外学者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其实,在会议举办地尼山圣境大学堂,张仲亭先生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呈现,其中蔚为大观的便是位于大学堂仁厅的“《论语》仁句选录”。据悉,仁厅作为大学堂中央主厅,和“义、礼、智、信”四个配厅共同阐释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仁”厅两侧有20根巨大包柱支撑,包柱外表金丝楠木上的阳文镌刻便是由张仲亭先生书写的“《论语》仁句选录”。《论语》二十篇中有五十八章的109处谈到仁,本选录作品共计2211字,全面呈现了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孔夫子的哲言通过仲亭公的书写展现给四海友人,书法和哲理在气势恢宏的仁厅中相得益彰,中华艺术和儒家思想在璀璨的灯光下交相辉映,观者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据了解,张仲亭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自幼酷爱书法,学书60余年,以创意举办“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型书法系列展而声名远播。他题写的“天下第一泉”被济南市申请注册成宣传图标;他书写的泰山碧霞祠对联,20多年来一直悬挂在碧霞祠碧霞元君两旁受万人瞩目;特别是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上选用了他的书法《望岳》,成...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