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仲文集 | 三阕《钗头凤》

日期: 2024-07-13
浏览次数: 97

三阕《钗头凤

——贺话剧《钗头凤》重演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公元1155年的暮春,残阳照壁,也照射着一片雄肆飘逸的湿润墨迹,诗人陆游题写了这阕《钗头凤》新词。
诗人的愤懑太深了。前一年,他在礼部考试中,名列第一。当时,卖国求和的秦桧,把他的功名夺去,妄图加在他孙子秦埙身上。这在表面看,似是功名利禄之争,而实际上,陆游目睹岳飞遭害、山河破碎、国土沦亡的悲惨局面,再也遏制不住心头的怒气,一下子倾泄在他的试卷上,大谈恢复的雄策,所以才触怒了权奸秦桧……
诗人来到沈园,本为排遣一下满腔积郁,不料,却在宫柳碧桃丛里,碰上了一对游春的情侣。那女伴踪影衣香,使他不禁喃喃自语:“好生面熟呵!”再向前移近几步,他脱口惊叫起来:“这不是琬妹吗!”——这正是他早就急切盼望见到的人呵。
唐琬也是猝不及防,不想在这里碰到前夫。顿时间,思绪万千,惊异、悲切、欣喜交织于一起。在刹那间的惊慌之后,唐琬恢复了平静,她指着陆游向自己的丈夫赵士程介绍:“这是我的表兄陆务观。” 又回头招呼随身的侍女取出黄封官酒和菜肴款待陆游。这时的陆游,更加触景增慨,十年阔别,心潮一下涌来,遂取笔题词,以表达他的哀怨。
他回忆起十年前的元宵佳节,随舅父在唐家观灯,秋天里,表妹唐琬又约他一块赏菊。手巧心慧的唐琬,还缝制了花鸟绣枕,将一同采来的菊瓣塞进枕囊,以象征他们的爱情。就在这一年,他们结合成婚了。
婚后的甜蜜生活未久,封建礼教的法规,束缚着这对年轻的夫妇。唐琬的姑父母对年轻夫妻的恩爱表示不满,尤其婆母更是嫉恨如仇。老两口经常把陆游叫去斥责:“就这样贪恋夫妻之爱,荒废读书吗?”其实陆游的书读得并非不勤,指责分明是逼迫陆游与唐琬离婚的借口。这对耿直傲岸的陆游,实在难于接受,他只好假作离婚,而把唐琬偷偷地安置在别馆之中。这一隐情,不料又为陆母所察觉,再一次威逼唐琬重嫁到赵家。这对年轻夫妇的爱情悲剧,就此遗恨终生了。
唐琬沈园游春之后,回到赵家,彻夜不能成眠,直到天已透曙,晓风吹干她的泪痕,才抽出一页朱丝鸾笺,迅疾写下她的答和新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幽怨向谁倾诉,真情向谁吐露?天明了还不敢当人啼哭,咽泪强欢。她既不能忘情于陆游的知遇于前,又无法求宽慰于赵士程之后,她只能在诗词中与陆游同声悲诉。就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不胜封建礼教的重压,终于在窒息的环境中,抑郁地死去了。
陆游的恢复之志未酬,爱情的创伤又实在太深,为他们造成这一悲剧的是封建制度的罪恶。44年以后,陆游已是75岁的“放翁”了。在一个暮春季节,他重访沈园,面对着颠狂柳絮,曾经鼓励和劝勉过他的伴侣已成永诀,陆游十分悲悼,吟咏了“城上斜阳画角哀”那非常有名的诗篇。……
时间如逝水流波,历史的尘封竟然启开了。我所缅怀仰慕的爱国诗翁和沈园,忽然置身在我的面前:柳是那样的绿,花是那样的鲜,亭台历历,那不是沈园吗?题壁赋诗,投钗相赠的那不是陆游吗?志高情真、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那不是唐琬吗?还有那面目可憎的陆母唐氏,一个虚伪礼教的化身,一切神权、族权和宿命论的刀斧手!如果说这些都是幻梦吧,人物的音容,服装的色彩又那样清晰逼真;若说我面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吧,我身边坐着的,分明是生活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的人们,和一些充分享受着自由爱情的青春伴侣,而且时间已过去了802年,他们正为陆游的悲歌而回肠荡气。历史的帷幕突然一落,人物不见了,出现在舞台上的却是谢幕人,他们是剧中扮演人马超和颜美怡等天津市话剧团的演员们。此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出戏剧,导演和演员们把沈园搬到了海河之滨,时间是1957年,这是诞生在天津的一出很好的历史剧,剧名就叫做《钗头凤》。



当然,作为南宋屈辱偏安的历史,已经永远不返了;但是,作为爱情悲剧发生的原址——沈园,却为人们永远缅怀凭吊。人们怀念沈园,不仅因为在南宋时它已是富有亭台之胜的名园,更主要的是凭它追怀陆游其人,向往他那再创神州的雄心和他那矢志铁马金戈的生活,并对他们的不幸爱情和凝在壁间的墨痕,寄于深切的同情。后代的不少诗人,都曾到这里瞻望讴歌,并把不少诗束投赠给沈园。
1962年的清秋10月,一阵晨风吹送来一位老诗人。他轻轻地跨进沈园,环顾着宫墙的四壁,又凭吊了新栽的梅桃和青松。沈园的后代人赠给这位诗人一册《陆游》作为纪念。只见那位老诗人缓步踱近曾经是“惊鸿照影”的一泓秋水,低回思索了好一阵子,才微声地发出了一阵吟哦:
“宫墙柳,今乌有,沈园蜕变怀诗叟。秋风袅,晨光好,满畦蔬菜,一池萍藻。草,草,草。”“‘沈家’后,人情厚,《陆游》一册蒙相授。来归宁,为亲病。病情何似?医疗有庆。幸,幸,幸!”
老诗人吟咏似已成熟,便取纸挥笔录写下来,末一行款署了“郭沫若”三个字,留赠给沈园家的后人。
沈园已是历史上的陈迹。远在悲剧发生后的40年间,就已三易其主,“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沈园旧观早已难再了。然而,每当人们走进这历史的陈迹中,看到那些陈旧的破砖碎瓦,还难免引起悲怆怀旧之感。在感叹中,更觉得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



相关弟子 / STUDENT More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20 - 02 - 18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二)用心阅读,用爱分享2月15日,济南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护师、彭门弟子马文浩,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奔赴疫区,并于当晚安全到达。2月16日中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战前”第一次碰头会。培训2月16日下午,医疗队紧接着进入培训阶段。当天下午的主要内容为自我防护与防护用具的使用。因为医用物资宝贵,很多防护用具并没有在练习中真正使用。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据悉,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经培训后,将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区与疫情战斗。据山东广播电台报道,该病区原由山东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有十二张重症病床。第十一批医疗队培训完成后,充实原有医护人员,重症病床将增加十八张,总计三十张,从死神手中抢人。致敬逆行者,武汉加油!部分图片来源于山东广播电台头条号编辑:韩振终审:李筱
2
2024 - 03 - 09
孔子博物馆春节开放活动圆满收官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9851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7011人次,已然成为“东方圣城、孔子故里”的热门打卡地。孔子博物馆提前研判,召开春节假期开放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开放工作方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服务供给,保障节日期间运行平稳。节日期间,讲解接待共计142场/次,服务观众1834人。从细致入微的设施维护到信息咨询、助老助残、母婴关爱等贴心服务,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孔子博物馆通过打造年节文化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春节开放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孔子博物馆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反响热烈近日,孔子博物馆“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式开展。本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共四个单元,第一部分龙行千年包括龙起东方和龙藏百器两个单元,第二部分年至圣府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三单元敬神祭祖和第四单元欢庆祈福。通过130余件(套)馆藏文物讲述年味里的中华文化。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孔子博物馆配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蒸壮、写春联、印门...
3
2019 - 03 - 19
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共同上台为研学基地揭牌3月16日上午,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曲阜市机关招待所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廷善、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博物馆馆长孔德平、中国孔子网总编王承山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中国孔子网副主编杨光向来宾介绍了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彭庆涛等专家先后致辞,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孔子网在曲阜设立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刘廷善说,新时代是一个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时代,在曲阜彭门创作室成立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有利于发挥曲阜圣人之乡的优势,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朝明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细致阐释了在彭门创作室成立研学基地的重大意义,并代表孔子研究院表示了对基地建设的支持。  孔德平对研学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彭庆涛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表示钦佩,并赞许以彭庆涛领衔的彭门创作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王承山主编介绍了中国孔子网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曲阜当地领导和各界同仁为中国孔子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王君毅高度评价了彭庆涛的学术成就,并认为彭门创作室一定能将研学基地建设好,同时表示了尼山圣...
4
2020 - 02 - 19
抗疫日记 | 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三) 抗疫日记 | 临危受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系列的主人公是彭门弟子马文浩及其济南市儿童医院的同事们,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近战“疫”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15日,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按照上级要求,迅速组织一批援鄂队伍。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马文浩早早就报了名,此时马文浩成为山东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他将与其他的同事共同奔赴疫情的第一线。驰援前的准备接到通知后,六名援鄂英雄迅速到达医院。由于提前做好了援鄂的准备工作,护理部张兆芳主任提前列好了生活用品清单清单,并派专人进行采购,分装。∆援鄂队员理发∆同事对援鄂英雄叮嘱∆行囊临行前,济南市儿童医院院党委为逆行的六位英雄举行出征仪式,党委书记盖中涛表达了对英雄的信心与担心之情。身为彭门弟子的马文浩能作为一名医生支援前线,彭门人为之感到骄傲,同时马文浩此行牵动着彭门老师及师兄弟的心,大家纷纷为他点赞加油!“同事来送行的人很多,护士长张会芹、周娟、刘敏……还有好多人,得知我要去支援,她们立马从家里赶过来,给我送行”马文浩说。∆山东援鄂第十一批医疗队机场列队奔赴一线到达湖北地方安排了酒店住宿,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酒店的所有中央空调一律停止使用,队员们可...
5
2024 - 03 - 09
温阳乡校大成殿重修竣工仪式举行2024年2月24日,韩国孔子文化中心总裁朴洪英一行出席了温阳乡校大成殿的重修竣工仪式。与会者包括国会议员李明洙、牙山市市长朴庆贵、牙山市议会议长金熙英等相关人士,以及该地区儒林百余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成均馆元老、温阳乡校前任典校、牙山的精神支柱李兴馥会长,尽管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在朴洪英总裁及在场众人的搀扶下,也出席了此次仪式,为在场来宾以及儒林众人带来了感动与鼓舞。温阳乡校建立于朝鲜时代,经历了壬辰倭乱的大火摧毁,于1610年重建至今。在1982年,曾进行过一次对大成殿和明伦堂的重修。此次大成殿的修缮工程于2023年5月启动,最终于2024年1月底竣工。  “龙经济”活跃济宁文旅市场龙年春节,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迎来众多游客,文旅市场红火。古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大年初一,新年首趟龙船搭载着百余名游客向龙拱港进发,开启新春“寻龙之旅”。龙拱港依运河支流龙拱河而建,相传远古时期有巨龙从天而降,拱出一条沟壑,行云布雨,水流溢满成河,从此旱魔降缚,灾民得救。游客乘船找寻古老的传说,祈福龙年风调雨顺。春节期间,济宁每天举办多场文旅活动,为中外游客奉上文化大餐。曲阜孔府过大年暨明故城夜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三孔景区“寻龙”“汉服秀·游三孔”、孔府皮影春节专场《年宝大贺岁》等活动精彩纷呈。“‘龙经济’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6
2019 - 10 - 13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
7
2020 - 02 - 20
抗疫日记 | 援鄂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篇的主人公是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彭门弟子马文浩。让我们根据他所分享的内容,走近战“疫”第一线。工作感受 根据马文浩的介绍,虽然全国各省(除湖北外)的病例增长数量已经下降连续十几天,但湖北的疫情局势仍然相当严峻,我们需要有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当提到第一天正式投入工作时的情景,他说道:“今天上班第一天,整体感觉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但目前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不过明天会转过来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同时,他也提到,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整体感觉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全身冒汗,汗水流个不停。此外,由于所在医院尚未配备护工与保洁人员,也需要他们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到工作的环境,马文浩说:'因为整个大别山医院还在修建当中,没有修建完毕,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好;人员、物资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来自各个医院,千差万别,需要重新学习、熟悉。”不过,他也相信随着人员与物资的不断到位,这些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山东的医疗队十分感激。他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病患,对咱山东这边救援队都感谢;一个做维修工作的黄冈当地人,看到我们之后,谢不离口,甚至能在眼里看出他的那种感激。”工作日记致敬逆行...
8
2020 - 11 - 21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视频观看请点击下列文字: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今年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先贤探索晒书、曝书之法,肇始于周汉。每年农历七月七,都有晒书的传统。古人晒书是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护书籍,又逐渐涵养了独特的书籍文化。那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这些典籍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经典、活化经典呢?闪电新闻独家推出《大家话经典》专栏,众多知名文化使者分享他们的晒书感悟,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活化经典!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 “看到孔子研究院的成果中有《论语》和《孔子家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闪电新闻独家专访时谈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情形。“这两本书,《论语》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孔子家语》相对来说就陌生一些。事实上,《孔子家语》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记载的内容和《论语》性质相同,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杨朝明院长介绍到,《孔子家语》的字数超出了...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