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人物 | 孔德成(下)

日期: 2024-03-16
浏览次数: 123
19372月,由孔德成主持纂修的《孔子世家谱》告成,这是继孔德成结婚后,孔府里迎来的又一个喜事。此次修成的《孔子世家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孔氏全国合族大谱。从民国九年(1920年)开始纂修,经十七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方大功告成。


这次大修族谱,开始是在陶夫人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老太太召集合族公议拟定孔氏行辈二十字,咨部备案。”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老太太令族长传谕六十户调查各户世系,造册呈送,预备修谱。”
1928年,在民国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的支持下,成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8岁的衍圣公孔德成任总裁,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村庄、街道设立通迅处。
1930年,夏历十月初十日正式告庙开馆,除了孔德成任总裁外,日常工作则由孔传堉及四十员中的孔印秋、孔继伦主持,办公地点设在大堂、二堂、三堂。
纂修家谱,历来被孔氏家族当作“家门大典”。认为“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强化宗法,保持门阀的重大盛举。清顺治年间六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兴燮说,修谱可使“世系详而渊源决,可以作孝,合远为近,合散为聚,即分而千其人百其人胥以吾一人之心视之,可不谓仁焉!长长幼幼,弟也。为大宗,为小宗,粲乎秩然,费敢以冒越也。”嘉庆九年(1804年)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在题《郯城孔氏支谱》时说:“从来尊祖者必敬宗,敬宗者必收族。收族于谱,犹收族于庙也。盖收族于庙而宗庙严,收族于谱而子姓秩,奠世系而昭穆辨。谱之所关,大矣哉!”所以,每次修谱,都是由宗子衍圣公亲自主持,对于参加修谱人员,都必须经过慎重推选。
为了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修谱伊始就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查。如民国这次修谱,在一开始,孔府便以宗子孔德成的名义发布了《宗府布告》,布告说:
“为合修全国族谱事,恭照谱牒之作,上而尊祖,下而收族,至重事也。况我家藉,承圣泽,世沐国恩。千年衍麟绂之祥;百室共螽繁之庆。屡届甲子未获大修,今合全国人丁益众,亟宜缵承旧绪,裒益新编,式联敦睦之情,因备献征之载。为此选择族彦之取吉于本年冬十月初十日开馆。”
至于这次修谱,所制订的有关规定和遵守的事项,大概有如下十五条:
一、家门故事,每逢甲年大修谱牒,甲午年又有小修。小修时填造格册,清謄二部,一存宗府,一藏家庙,为大修之底册。自清乾隆甲子重修,至今已历三甲子,将近二百年,六十户中半未小修,二十省族人难联一编,则此次合修年久易讹,地远难核。凡族人与斯事者尤宜加意精详,共襄重举。
二、我宗族大丁多,昭穆难辨,自昔派定嘉名美字,合族同遵。六十五代以上率共知矣,自六十五代宗子曾定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又议定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命名。
三、谨遵前谱条规,凡养异姓为子者,赘壻冒姓者;子随嫁母携来同居者;流入僧道者;及下贱者;不孝不弟干犯名义者俱不准入谱。该户首户举及各支派族人,须秉公查核,不得瞻徇滥收,亦不得挟嫌故斥,有一于此许知见者,首告宗府从严议处。
四、族中有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名儒硕彦、言行卓然可传者,各该亲房当送事绩以备核采立传。更有乡居侧陋,虽美弗彰或身故无传,声名将泯,尤望诸族人各据所知,亟为表扬,以无失发潜德幽光之意。
五、各处交到谱册,由收掌清立号薄,妥为收藏,关防慎密,责在提调监修,不得听族人藉言,他手错讹取出添减。
六、编次以谱册为主,谱册有者不可遗漏,谱册无者,不可增添。尚谱册错讹,实有所据,须查明改正,亦不得知伪沿伪,藉口误在原册,漫不经心。
七、謄录须楷书正字,不可从俗减写,亦不可误以同音之字,致上代小字与下代大字不对。
八、校阅当念谱牒之重,一名一字不可稍涉鲁鱼。每编成一卷,即以原册对所编之稿,每謄清一卷,即以编册对所謄之真,每印出一页,又即以清册对所印之章,始终细密,毋率毋怠。
九、督刊须勤赴作坊查验,期于铅字端正,纸墨精良,印刷时,会同提调、监修、收掌,照应切数印完,随印退版。尚查点不同,有滥行私印及各卷中有复页少章之弊,皆督刊之咎也。
十、各处谱册,发编、发校、发謄、发印皆由收掌登记,谨其授受,不准编校、各员謄印诸人,携带一册一页出馆。
十一、谱印完,宗子将告庙。全谱一部存府,以备查考,族长府存一部,在馆常务职员各给一部。此外,各户各支各派族人,有愿请全谱、几部支谱几部者,须预先交价,静候发给。
十二、六十户户首户举,所领全谱或本户支谱,须于更替时即行交待。十三、此次修谱,各处族人有捐款至五百元者给全部一部,并将其名题于卷首,不没其尊祖敬宗注重族谱之意。
十四、修谱经费,各地族人均按字数摊款,总无户派之别,远近之分,以昭大公。
十五、谱馆自初开以至告竣,凡一切出入款项逐一算明,合计部数,清开条目,附载谱端。
19372月,修谱工作完成。
这部巨谱分为4集,长达108卷。全谱刊印312部,每部154册。卷首有孔德成写的序文:“孔氏之有谱,自宋元丰始也,其后六十年一大修,著为例,比清乾隆甲子重修,距今百数十稔矣。支派之蕃衍,人事之递嬗,年湮世远,散漫无稽,斯可憾已,岁戊辰乃承先母陶太夫人命,集族耆彦公议重修体例,率旧而所录加扩焉,盖旧谱以博采难周,仅志鲁籍六十户时为之也,今则交通便而声气易达,爰举流寓外省者并录之,因而兼以创矣,惟创也。而征集考覈,以至编纂其繁迹,有信蓰于前者。故七历寒暑,而始告成。呜呼!难已事既蒇将以付梓,余忝属主鬯乃薰沐告庙,更为族人申以言。……圣祖作师垂教,三世祖阐而述之道之,行如日月,经天矣厥后代,有闻人或以学显或以行著,悉附传于谱,后之人履其庭读其书,其可不懔懔,弗荷弗构之戒而思善其继述乎,矧道之隆污天下兴亡系焉。自世运陵夷,邪说纷起,宗法失而伦常敦,社会风俗,江河日下,君子忧之,则缵绪翼教,导民正规,非他族人任也。虽远有通塞,通或晦于一时,而抱坚守白,不磷不缁,终必克昌于天下,此尤览谱思训,所当騐于心,而体于躬者,然则所谱也,又岂徒昭世统而已耶。昔归震川记其家谱,谓求其所以为谱者,归氏学圣人之道者也,言深且旨而况圣人之后哉。吾族人其家有以知所勉矣。”
除孔德成的序文外,并附新旧《序》10篇。列有《事宜》、《榜示》、《凡例》、《仪注》和《姓源》、《宗派总论》、《嫡裔考》、《伪孔辨》及各种《世系》图表等资料。谱中包括孔子世系、中兴、二十派六十户及中兴祖前、后流寓的支派。详细记载了孔子之后两千多年中,孔氏家族历代裔孙们。
谱成仪式在孔庙的诗礼堂举行。一部新修的族谱置于香案之上,孔氏宗子“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首先到崇圣祠、报本堂告祭。告文曰:
“七十七代孙奉祀官德成等敢昭告于始祖(考妣)、二代祖(考妣)、三代祖(考妣)、四十三代祖(考妣)神位前,曰:荷神之庥,新谱告成,敢具牲牷用申虔告。”(《孔子世家谱》卷首)然后到诗礼堂鞠躬四拜。执事者奉谱一部授给孔德成,孔德成跪接。族众以次进跪领接家谱,然后依次向孔德成作揖行礼。礼成,宗子孔德成和各地族人代表合影留念。然后,孔府设筵于大堂,偏酬馆员及族人。在修谱过程中,曾效力于谱牒者,甚至于作坊工匾均有赏犒。
1937年,日军侵我中华,10月,济南岌岌可危。
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的馆长王献唐,预感到馆内珍藏的大量珍贵文物书籍,如不迅速转移,将落入日军之手或毁于战火。转移到哪里去呢?王献唐颇费思量。最后,王献唐觉得转移到曲阜孔府较为安全,这是考虑到日本也有尊孔的习俗,短期内曲阜不致遭遇战火,这里应是山东最安全的地方。王献唐立即与孔德成取得联系,孔德成深明民族大义,深知文物之珍贵,不顾危险,慷慨应诺。
王献唐马上派图书馆的编藏部主任屈万里,担当这批文物的押运任务。屈万里辞别家人,冒着枪林弹雨,置生死与度外,经兖州到曲阜,将文物藏于孔府内。屈万里是山东鱼台人,与孔德成同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很容易地进行沟通。
后王献唐又将另一批珍贵文物从济南运抵曲阜。计古籍善本4382659册,名人字画143182件(轴),金石器物734件。后来,王献唐与屈万里又携文物离曲阜,经郑州抵汉口,转宜昌、渡三峡、入万县,最后到达四川歌乐山,才算暂时安顿下来。
193712月,时局越来越紧张,日军逼近山东。
蒋介石急电韩复榘,退出山东时,一定要带着孔德成,不能使孔德成落到日本人手里。韩复榘又电告驻兖州的二十二师师长孙桐萱,令他马上带孔德成南下。本来,省政府先前打算迁曲阜抵挡一阵,但局势发展紧急,容不得再等,只能尽快南迁。
孙桐萱接电后,当夜十点钟赶到孔府,找到孔德成,告诉他:日本人快过黄河了,请你马上处理一下家中的事务,立刻动身南迁。并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同时派了四个护兵跟着他,怕他藏起来。
刘长厚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孔德成想不通,祖庙无人奉祀,家中无人代理,夫人怀孕在身,路途不便,摆出了如此等等不愿离家的理由。孙桐萱对他是只有快走一条路,走便好,不走也要强走。孔德成无可奈何,只好喊起孔霅光来,说明中央来意,拜托其大叔掌握府内外一切家务,代理奉祀官。让其伯母袁氏分担内务,重大问题由族长、四十员、老师庄陔兰、王毓华协商办理,直到四点多钟孙桐萱急着走,孔德成才草草收拾,带着夫人,两个女仆,两个男仆陈景荣、吴建章,老师吕金山,秘书李炳南上汽车走了。日后来信说在路上生了个女孩,起名维鄂,达重庆又生一男孩起名维益。”
19381月孔德成内迁武汉,国民党军委和文化界行动委员会举行欢迎会,印维廉发表《从孔德成南来说到孔子民族的思想》一文。该文推崇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盟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尊孔。”并称“孔子的民族思想,一直到现在还不曾丧失了他的时代精神。”
在武汉,孔德成发表了抗日宣言。后武汉陷落,又转往重庆,被安排到这个战时“陪都”里。蒋介石特在歌乐山为其修建了奉祀官府,并且让他参加国民党参政会。
1946年抗战结束后,9月初,孔德成迁往南京,住在琅琊路五号一座二层楼房里。同时,在南京还设有孔德成的“奉祀官办事处”,办事处设在中华门里一巷子里,办事处主任是他的老师吕金山,秘书由他的私人秘书李炳南兼任,庶务由夫人孙琪芳的表兄陈壮飞掌管,会计是梅慕贤,稍后一些时候到南京的王毓华老师也算作办事处职员,还有从重庆带去的厨师张同治。在南京,孔德成除了是国民政府委任的“特任大成至圣奉祀官”外,还是一位“国大代表”。虽是代表,但每次开会,无论好话坏话,从来没人听他讲过什么……
曲阜方面。在孔德成走后,孔府的府务有孔令煜代管。
孔令煜,字霅光,号一庵。孔德成结婚的时候,孔令煜担任喜事总理。他曾就读于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历任山东省运河船捐局局长,山东省财政厅科长等职。19376月,他由济南搬来孔府的红萼轩居住。
孔令煜是孔府本家中最近的一支,他的曾祖父孔庆銮,是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的亲弟弟。孔庆銮生二子,长子繁洙、次子繁沂。孔繁洙生三子,长子祥棫、次子祥榛、三子祥楫。孔繁沂生三子,长子祥桓、次子祥桢、三子祥棣。
孔繁沂的次子孔祥桢生有三子,长子令煜、次子令灿、三子令烜。孔令煜在孔府本家中支分最近,年龄较长,素有威望,又一直住在孔府。没有分出府外,所以,在日寇侵华,曲阜沦陷前夕,奉祀官孔德成挈眷南下,一切府务由孔令煜代理。
孔令煜自1937年冬到19474月,管理府务十年的时间,可称得上治家有方,口碑不错。尤其是在日寇侵占曲阜伊始,为了保护曲阜民众不受是日寇蹂躏,事前将孔庙、孔府开放,让曲阜城的老百姓进里避难,在群众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19461月,曲阜第一次解放。孔府成立了“孔府工人会”,会员有一百多人,正、副会长由全体差役、工人推选产生。这时,孔府的代理人孔霅光仍住在孔府主持工作,每逢有重大事情,工会与他商量决定行事。政府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对孔庙、孔府、孔林实行开放。并成立了孔子祀田整理委员会,负责孔府祀田的普查、清理工作,将祀田重新登记造册,贯彻减租减息的政策。
19473月,解放军撤离曲阜。5月,孔德成偕夫人孙琪芳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孔令煜遂辞任退居(一说为孔德成罢免)。
孔德成回到孔府后,他立即召开了全体管事人员会,有人建议将解放军占曲阜时使行的减租减息,反攻倒算,孔德成坚决不同意。为了防止管事人员私自去找佃户退粮,又把这个决定写成布告在曲阜张帖。
布告说:“取消收租中的‘斗尖’‘地皮’‘合子粮’等剥削制度,减轻佃户的负担。这部分收入原属佣人管庄人员,所以对相应规定管庄人员粮食按原额由孔府粮库内支发。二、销毁过去打人的皮鞭、大板、黑红棍等刑具。三、取消各佃户庄的集市税收。四、外省外县的土地移交当地政府管理。本县祀田作为办理博物院金……”
孔德成决定成立“府务委员会”,管理孔府的日常事务,并召开了第二次府务委员会会议。
府务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会计处,总务处,庶务处,招待处,承启处,林庙供应处,林庙管理处,祀田征收处等。取消了以前各厅、房的公府官衙制度,改为行政机关制度。同时对所有孔府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整,制订了各项制度,其中包括8小时工作制。实行祀田收租制度的改革。
府务委员会的主任是孔灵叔,秘书是孔思庭、孔纯洁,以后又增加孔瑞泉、孔雨含等人。如有重要事情,可以直接请示南京孔德成,一般事情可以通过府务会议商定解决。如遇有关孔庙、孔林祭祖问题,以及孔氏家族问题,再请孔庭族长孔传垲和孔庙三等首领官孔广沾等人,共同商议解决。
当时,因形势所迫,孔德成并没有打算在曲阜长住下去,只是处理完府务后,又匆匆地离开了家乡。孰料,这一别竟是永远的诀别,此后,再也没有来过家乡。
1947年,离开曲阜不久的孔德成,大概看到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呈落日迟暮之势,开始担心起孔庙、孔府珍藏的文物古器来。他连连呈文内政部,函请转呈行政院转饬山东省政府,拨车将曲阜圣庙的礼乐古器装运南京,待形势定局,再作进一步安排。
曲阜方面。孔灵叔接到孔德成指示,也开始忙活起来,把文物古器整理装箱,准备发运。共装:五供五箱,十供十箱,博钟一箱,特钟一箱,特磬一箱,编钟八箱,编磬四箱,历代衣冠一箱,击蛇笏、象牙笏各一件(在前箱内),历代文卷共三箱……编号造册,加封上锁,运往兖州,准备由兖州用火车转运南京。
孔灵叔抓紧发电与兖州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李玉堂联系,以尽早办妥运送事宜。孔灵叔电文道:“本府存有商周十贡及历代乐器均为祀圣重要文物,为数不甚少,拟于最近期内装箱运京,以策安全……贵总司令察照,设法拔付铁皮火车一辆,以便派员押运赴京,妥为保存。是否可行,请示复为荷。”李玉堂很快复电:“祀圣重要古物核与军运条例不符,此项运费无法列入军运费报销。”李玉堂以不符合军运条例为由,未予安排火车皮。孔灵叔没有办法,只好“押运古物赴兖州送天主堂保存。”
19486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曲阜。1948年,兖州解放,713日解放军查获法国天主教堂的这批物品,经查实属孔府所有。为安全起见,将其中二十多箱贵重文物,如“十供”“五供”等,用大马车运往东部老根据地,其余运回孔府。
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派张云天、陆大荒、李季陶等专家陆续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曲阜县文教科科长王新台派人协助清点,并进行造册登记。济南解放后,又将这二十多箱文物运往济南。抗美援朝战火燃起后,为保障安全,将这批文物又保藏在千佛山石洞中,直到1955年才又重新运回曲阜。
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退到台湾。他走的时候,运走了大批黄金和文物珍宝。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嫡孙,在他身上承袭着孔子的神圣血脉,而被视为“国之重宝”,理所当然地被带到了台湾。孔德成离开大陆的时候,还不到30岁。时间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海峡阻隔,音信难通,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漫长的孔氏家族史上,又出现了一位客死异土他乡的孔子嫡系后裔。


相关弟子 / STUDENT More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20 - 02 - 18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二)用心阅读,用爱分享2月15日,济南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护师、彭门弟子马文浩,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奔赴疫区,并于当晚安全到达。2月16日中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战前”第一次碰头会。培训2月16日下午,医疗队紧接着进入培训阶段。当天下午的主要内容为自我防护与防护用具的使用。因为医用物资宝贵,很多防护用具并没有在练习中真正使用。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据悉,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经培训后,将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区与疫情战斗。据山东广播电台报道,该病区原由山东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有十二张重症病床。第十一批医疗队培训完成后,充实原有医护人员,重症病床将增加十八张,总计三十张,从死神手中抢人。致敬逆行者,武汉加油!部分图片来源于山东广播电台头条号编辑:韩振终审:李筱
2
2024 - 03 - 09
孔子博物馆春节开放活动圆满收官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9851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7011人次,已然成为“东方圣城、孔子故里”的热门打卡地。孔子博物馆提前研判,召开春节假期开放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开放工作方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服务供给,保障节日期间运行平稳。节日期间,讲解接待共计142场/次,服务观众1834人。从细致入微的设施维护到信息咨询、助老助残、母婴关爱等贴心服务,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孔子博物馆通过打造年节文化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春节开放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孔子博物馆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反响热烈近日,孔子博物馆“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式开展。本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共四个单元,第一部分龙行千年包括龙起东方和龙藏百器两个单元,第二部分年至圣府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三单元敬神祭祖和第四单元欢庆祈福。通过130余件(套)馆藏文物讲述年味里的中华文化。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孔子博物馆配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蒸壮、写春联、印门...
3
2019 - 03 - 19
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共同上台为研学基地揭牌3月16日上午,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曲阜市机关招待所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廷善、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博物馆馆长孔德平、中国孔子网总编王承山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中国孔子网副主编杨光向来宾介绍了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彭庆涛等专家先后致辞,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孔子网在曲阜设立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刘廷善说,新时代是一个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时代,在曲阜彭门创作室成立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有利于发挥曲阜圣人之乡的优势,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朝明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细致阐释了在彭门创作室成立研学基地的重大意义,并代表孔子研究院表示了对基地建设的支持。  孔德平对研学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彭庆涛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表示钦佩,并赞许以彭庆涛领衔的彭门创作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王承山主编介绍了中国孔子网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曲阜当地领导和各界同仁为中国孔子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王君毅高度评价了彭庆涛的学术成就,并认为彭门创作室一定能将研学基地建设好,同时表示了尼山圣...
4
2020 - 02 - 19
抗疫日记 | 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三) 抗疫日记 | 临危受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系列的主人公是彭门弟子马文浩及其济南市儿童医院的同事们,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近战“疫”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15日,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按照上级要求,迅速组织一批援鄂队伍。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马文浩早早就报了名,此时马文浩成为山东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他将与其他的同事共同奔赴疫情的第一线。驰援前的准备接到通知后,六名援鄂英雄迅速到达医院。由于提前做好了援鄂的准备工作,护理部张兆芳主任提前列好了生活用品清单清单,并派专人进行采购,分装。∆援鄂队员理发∆同事对援鄂英雄叮嘱∆行囊临行前,济南市儿童医院院党委为逆行的六位英雄举行出征仪式,党委书记盖中涛表达了对英雄的信心与担心之情。身为彭门弟子的马文浩能作为一名医生支援前线,彭门人为之感到骄傲,同时马文浩此行牵动着彭门老师及师兄弟的心,大家纷纷为他点赞加油!“同事来送行的人很多,护士长张会芹、周娟、刘敏……还有好多人,得知我要去支援,她们立马从家里赶过来,给我送行”马文浩说。∆山东援鄂第十一批医疗队机场列队奔赴一线到达湖北地方安排了酒店住宿,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酒店的所有中央空调一律停止使用,队员们可...
5
2024 - 03 - 09
温阳乡校大成殿重修竣工仪式举行2024年2月24日,韩国孔子文化中心总裁朴洪英一行出席了温阳乡校大成殿的重修竣工仪式。与会者包括国会议员李明洙、牙山市市长朴庆贵、牙山市议会议长金熙英等相关人士,以及该地区儒林百余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成均馆元老、温阳乡校前任典校、牙山的精神支柱李兴馥会长,尽管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在朴洪英总裁及在场众人的搀扶下,也出席了此次仪式,为在场来宾以及儒林众人带来了感动与鼓舞。温阳乡校建立于朝鲜时代,经历了壬辰倭乱的大火摧毁,于1610年重建至今。在1982年,曾进行过一次对大成殿和明伦堂的重修。此次大成殿的修缮工程于2023年5月启动,最终于2024年1月底竣工。  “龙经济”活跃济宁文旅市场龙年春节,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迎来众多游客,文旅市场红火。古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大年初一,新年首趟龙船搭载着百余名游客向龙拱港进发,开启新春“寻龙之旅”。龙拱港依运河支流龙拱河而建,相传远古时期有巨龙从天而降,拱出一条沟壑,行云布雨,水流溢满成河,从此旱魔降缚,灾民得救。游客乘船找寻古老的传说,祈福龙年风调雨顺。春节期间,济宁每天举办多场文旅活动,为中外游客奉上文化大餐。曲阜孔府过大年暨明故城夜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三孔景区“寻龙”“汉服秀·游三孔”、孔府皮影春节专场《年宝大贺岁》等活动精彩纷呈。“‘龙经济’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6
2019 - 10 - 13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
7
2020 - 02 - 20
抗疫日记 | 援鄂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篇的主人公是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彭门弟子马文浩。让我们根据他所分享的内容,走近战“疫”第一线。工作感受 根据马文浩的介绍,虽然全国各省(除湖北外)的病例增长数量已经下降连续十几天,但湖北的疫情局势仍然相当严峻,我们需要有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当提到第一天正式投入工作时的情景,他说道:“今天上班第一天,整体感觉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但目前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不过明天会转过来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同时,他也提到,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整体感觉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全身冒汗,汗水流个不停。此外,由于所在医院尚未配备护工与保洁人员,也需要他们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到工作的环境,马文浩说:'因为整个大别山医院还在修建当中,没有修建完毕,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好;人员、物资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来自各个医院,千差万别,需要重新学习、熟悉。”不过,他也相信随着人员与物资的不断到位,这些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山东的医疗队十分感激。他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病患,对咱山东这边救援队都感谢;一个做维修工作的黄冈当地人,看到我们之后,谢不离口,甚至能在眼里看出他的那种感激。”工作日记致敬逆行...
8
2020 - 11 - 21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视频观看请点击下列文字: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今年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先贤探索晒书、曝书之法,肇始于周汉。每年农历七月七,都有晒书的传统。古人晒书是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护书籍,又逐渐涵养了独特的书籍文化。那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这些典籍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经典、活化经典呢?闪电新闻独家推出《大家话经典》专栏,众多知名文化使者分享他们的晒书感悟,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活化经典!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 “看到孔子研究院的成果中有《论语》和《孔子家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闪电新闻独家专访时谈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情形。“这两本书,《论语》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孔子家语》相对来说就陌生一些。事实上,《孔子家语》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记载的内容和《论语》性质相同,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杨朝明院长介绍到,《孔子家语》的字数超出了...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