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祭孔乐器——笙孟继新 郭云鹏 孔庙主要是用来举行孔子祭仪的地方。在祭仪过程中,要举行许多活动。而释奠乐就是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释奠乐为古老的宫廷雅乐,在摆设、诗词、演奏、乐律等方面,均存有儒家及古老对应于天地自然间的理念。在乐器的配置方面,更是八音具全。笙就是其中之一。笙,簧管乐器。因笙竽一类乐器用匏做座,上设簧管,所以古属八音之一匏类。笙在殷商时已流行。由簧片、簧管、斗子三部分组成。演奏时,手按簧管下端的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能奏和声。常用的有十三簧、十四簧两种。今有二十四簧笙,三十六簧键钮笙等。《世本》记为女娲氏或作笙簧,有的版本记“随作笙”,并记女娲氏为黄帝之臣,而随又是女娲之臣,这些皆系传说。另除《周礼》中记有“笙师”之外,《诗经·小雅》也记有“笙磬同音”,可证明当时已有笙,并可说明这两种乐器都是有固定音高的。孔庙乐队中有巢笙、和笙之别。所谓巢笙和笙,实则是大小之差。如《尔雅·释乐》所说:“将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巢笙其名来自外形,即由多竹管巢居于一匏之中。祭孔礼乐中的巢笙与和笙都为十七管,而大、小笙两者的区别在于各有簧片多少。我们先来说说和笙。这种笙的雏形成于我国殷商时期,在已经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龢”字,卜辞有三种笙的象形字,像编管吹奏乐器,也就是原始型的和笙。这种和笙的形制与排箫有些相似,即无斗、无簧,是用绳子捆起的木框等物,将许多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而成。1978年,在湖北隋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的笙,其形制是葫芦瓢为斗,木质笙嘴,圆箭形。笙苗排列呈前方后圆卫列式。笙斗与笙苗之上均有黑漆朱描图案。就是这种唯一能吹奏和声的中国古代簧管乐器,从演奏技巧到制造工艺,是以证明当时的乐器制造已经很发达。隋唐时期,笙以其优美而恬静的音色,丰满圆润的和声效果,曾风靡乐坛,是九部伎、十部伎中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成为皇家贵族倍加厚爱的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祭孔乐器——笛孟继新 尚树志 曲阜孔庙内的奎文阁以北,有五组庭院,是孔庙祭祀的主体区域。这五组庭院以大成殿为核心,前、后、左、右护以四座单体庭院。“大成殿庭院”核心区,包括大成殿南面的大成门,左右两侧为供奉孔门弟子及历代贤儒神位的东庑和西庑,后侧为孔子夫人神位所在的寝殿,组成完整的院落。大成殿,原名文宣王殿、宣圣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宋徽宗崇宁三年,取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并亲笔题写匾额。明清两代又重建。大成殿极其宏伟壮丽,无论从台基、阶陛,还是大殿本身的梁柱上,雕刻均非常精细,并绘有大量图案。整个建筑的色彩也经过周密的设计:朱红色的门扇,深红色的墙壁,屋檐下的斗栱和彩画均用冷色调的青绿色,这不仅从色调上同暖色调的屋顶和门墙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也增加了出檐的深度。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极为鲜明强烈。大成殿建于高台之上,石雕的须弥台座上、台阶上、都有很精细的龙,以及各种花卉、神兽等。双层台基,每层均有栏板,台基上雕有探出的龙头,底部有排水口。高台建筑居高临下,巍峨壮丽,同时又具有通风防湿、接纳阳光好等优点。盛大的祭孔典礼,就是在这座庭院中进行的。祭典中的乐队,被安置在大成殿前的月台上。乐队中有一种大家熟悉的乐器,这就是“笛”。笛。古时亦被写作“篴”。当时只有五孔,后增为六孔。笛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位于领奏的地位。任何事物都是简单开始,然后向复杂发展。乐器的形成必然与社会生活有关,它们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靠野兽的肉为主要食物,在吃肉吸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骨头管子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发明了骨制笛子。1987年,河南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八千年的舜阳县贾湖村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十多件骨笛。这些骨笛都是用鹰鹫一类的猛禽的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的骨节制成的,长度约在20厘米左右。管径约1...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曲阜四氏学学宫王广恒  彭庆涛  四氏学学宫位于孔庙“观德门”西,原曲阜一中内。四氏学是专为孔孟颜曾四姓氏子弟,在曲阜所设享有一定优渥的学校。其前身为三氏学,源于魏黄初二年(221年),经孔氏家学、庙学、三氏学相沿而成。 《三国志》载:魏文帝黄初二年,曹丕下诏重修孔庙,“又于其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此乃孔氏家学之始。 乾隆《曲阜县志》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孔子四十四代孙孔勖太常博士、知曲阜县事,奏请“于家学旧址重建讲堂,延师教授。帝曰:‘讲学道义,贵近庙庭,当许于斋厅内学书。’庙学之名始起。” 宋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知兖州孙奭修葺庙学,始给学田。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十月,“改建三氏学于庙之东南隅,初置庙学教授一员” 令教谕三氏本家子弟,并规定“于举到文官内差,或委本路监司举有义行者为之”。自此三氏学迁出孔庙,规模不详,总体上形成右庙左学之制。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增置三氏学学正、学录各一员。” 金明昌元年(1190年)三月,“诏修庙学”。敕“于四举五举终场进士出身人内,选博学经史、众所推服者”充任四氏学教授,秩正八品。据《祖庭广记·金阙里庙制》图所示:“学”位于今孔府之南,有两并院落,学舍在西,教授厅在东,各自独立。学舍另辟西门,以便进入孔庙。 元中统二年(1261年)九月,“以进士杨庸为三氏学教授”;至元三十年(1293年)三月,“以张頿(zī)为三氏学教授”;元贞元年(1295年),“以杨演为三氏学教授,孔思逮为学正”;元贞六年(1299年)六月;“制三氏学官,听衍圣公遴補”。此时官秩为九品,由官方任命。元宪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召庙学教授陈俨赴京师”。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朝廷议准:“三氏子孙学官,初本不以常例拘...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9
点击次数:
曲阜艺圣庙刘岩 彭庆涛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摩擦不断,有些弱者早已被强者所吞没,礼坏乐崩,大地上空气中蔓延着浓烈的战争味道。嗅觉灵敏的君主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大战的来临,招数之一便是广揽天下各路人才。于是,英雄们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战国的序幕即将拉开。鲁国此时在群雄并起的格局里,群臣相讦,军事力量明显偏弱。但依托文化底蕴之厚重,却也不乏雄才大略者和能工巧匠。定公三年(前507年),一个婴儿在鲁国公族之家降生了,呱呱坠地后并无异于常人,谁又会料到长大后不但成为一代旷世奇才,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建筑史。他便是被后世建筑工匠尊为“祖师”的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字依智。因“班”与“般”音同,后人逐以鲁班相称。他与孔子为同期之人,年龄小于孔子28岁,那时因环境造就,士大夫以及庶民们大都能勤奋自强,努力塑造自己的完美人生,孔子如此,鲁班亦如此。鲁班虽然出生于公族之家,仅是鲁公后裔而已,自谋生计,主业以手工业木工为活,不过小康,远不比“三桓”贵族豪门,食邑、军队、家臣应有尽有。自懂事起,他就跟随大人左右,看着忙碌的父辈与伙计劳作,贪婪的呼吸着木材散发出的阵阵芳香,甚至能够分辨出材质的不同。他似乎体味到父辈的辛苦,看到了笨拙器械使用的种种不便,不但耗费体力,不时还会伤及皮肉,作品亦不精巧美观,小小的年纪常常独自依附一旁若有所思。如果说一个人天资聪慧,总是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己的勤奋,对客观事物无微不至的观察揣摩。    鲁班在艰辛忙碌、但亦不乏温馨的生活中渐渐长大,小小的家园难以圈栏萌动的心愿,他渴望了解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如同雏鹰初翔跃跃欲试,急促地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鲁城南不远处有一山,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一日,伙伴相约郊游攀爬,因此山不高,亦不陡峭险峻,父母应许。阳光明媚,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攀山时手脚并用,留下一道少年...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9
点击次数:
孔庙藏汉画像石《扁鹊行医》孟祥明 彭庆涛 曲阜孔庙神庖处,是旧时祭祀前,准备牺牲和祭品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变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但作为孔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依然完整的保留着。现在的神疱已成为“汉画像石陈列馆”,展览着许多汉画像石,其中引人瞩目的就有《扁鹊行医》画像石。《扁鹊行医》画像原有四石,现存三石(其中一石已调人中国历史博物馆)多为浅浮雕。此画像石是从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于1956年运往曲阜孔庙保存。画面所表现的就是扁鹊在为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在中华医学历史上,他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宗师齐名。关于他的故事历史上曾以各种形式流传,汉画像石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画像石是运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扁鹊的呢?从现存三图可以看出,扁鹊皆以人首鸟身的面目出现,这就是被神话以后的扁鹊形象。图中,有的手持砭针,为披发病人针刺;有的为母亲怀中的婴儿诊治;有的为病人切脉。扁鹊在为病人诊治时,神情专注,态度严谨,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颇为感人。三画像中,以《扁鹊针灸图》最为生动、形象。画面中的扁鹊神态自然平静,面对患者一手切脉,一手持针扬臂作针灸状,这是扁鹊在动手治疗前,先根据病人的症状来选择针灸的穴位,仿佛还在宽慰病人。患者端坐平视,披头散发,宽衣博带,其身后另有静坐候诊的病人。望闻问切一系列诊断过程,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图左上方还有一只小鹊,正凝目观看扁鹊的举动,好一幅生趣盎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历史上确有扁鹊其人,秦姓,名越人,原籍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因他曾在卢国(今山东长清)落户,所以人们又称他“卢医”。扁鹊年轻时曾跟一位叫长桑君的人学医,他虚心好学,医术长进很快,不几年就能够熟练掌握了中医理论的望、闻、问、切。有人甚至说,他仅凭双目能直接看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即所谓“洞达五内”。 由于他的医...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刘欢  孔府,在古代享有很高的特权和优渥,其经济财富有多少自不用说,在孔府的百户奴仆中,户人是依附于主人的主奴关系,无论户人建立何等功劳或有多高的提携,孔府对户人都有着绝对的生杀处置的权力。 孔府的三堂,从表面的布局和陈列上看,庭院小巧别致,格局繁简有度;室内铜鉴依存,文案书香,和谐优雅。三堂,旧时也叫退厅,为孔府内部处理家族内务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按照孔府家规,府内仆役但凡有违法乱纪者,无论大小都要在此审理。表面上看上去令人感觉闲适宁静,但拨开历史外表笼罩的云衣,便会看到一种威严凝重、深沉肃穆的真实面目。 孔府三堂审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案子,最大的一宗命案发生在清代初年。 清顺治年间,孔府内发生了一起衍圣公孔兴燮责毙府内长班刘国梁兄弟二命案。刘氏亲属上诉至朝廷,控衍圣公滥杀无辜,一时间惊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街头巷尾纷纷议论,阙里衍圣公府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时,大清帝国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出于统治的需要,对于儒家学派宠爱有加,更是对孔子后裔倍加优渥。事件突发,也使得朝野上下惊愕不已。孔府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惊天大案呢?为了使案件有一清晰脉络,先将案件的主要人物名字做一介绍:衍圣公孔兴燮;衍圣公管家桂存正;刘氏弟兄四人:刘国栋、刘国材、刘国梁、刘国楫。一日,京员刘国栋入衍圣公府邸来看望胞弟刘国梁,结果两人命丧府内,再也没有走出来。事后,刘氏家族感到十分冤枉和委屈,按当时旧制,非庙户民人衍圣公府是无权对其惩治的。于是,刘国材之妻陈氏、刘国栋之妻俞氏上诉吏部,言辞恳切称:刘氏祖上自明末就已不是衍圣公庙户,实属民人,孔家无权对其用刑。刘国栋前往曲阜衍圣公处看望弟弟刘国梁,哥弟两人商议进京城探家之事,将要成行之时,衍圣公却不放行。刘国栋依理讲说,衍圣公发怒,令管家桂存正等商议,将刘国栋拿住,打了一百棍。然后,衍圣公...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敖翔 孔府旧藏有许多历代衍圣公画像,其中一幅七十六代衍圣公的衣冠像,因其人尚近,争议颇多,故而格外引人瞩目。画中的这位衍圣公,头戴朝帽,身着官服,项挂朝珠,神情庄重地端坐于虎皮圈椅之中,他便是近代而逝的衍圣公孔令贻。孔令贻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变革中,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呢?孔令贻,字谷孙,号燕庭,孔子七十六代嫡孙,4岁丧父,5岁袭封衍圣公。光绪十四年(1888年),年满十六岁首次入朝觐见。不久,告假回阙里与吏部右侍郎孙毓汶之女成婚。光绪十五年(1889年),奉谕为翰林院侍讲,正式主持衍圣公府府务。光绪十八年 (1892年),署理四氏学堂学务。孔令贻作为孔子嫡系子孙,自然站在了传统文化的阵营前线,在晚晴洋务大兴之时,他坚决反对洋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西方传教士欲在曲阜古泮池兴建教堂。他便与曲阜知县及当地士绅戮力同心,在古泮池北岸建立“文昌祠”,以示对传教士的分庭抗礼。此东西方文化碰撞事件,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除了反对洋务外,作为衍圣公的孔令贻,政治上还是一位坚定的保皇派。民国初年,地方推举他为国会议员,孔令贻却坚决不就;1912年2月,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他却上书恭贺。次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并准予衍圣公仍然膺受前代荣典、祀典,并向其颁发“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是年8月14日,其心腹谋士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孔令贻也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被推举为“名誉理事”,并担任教育界请愿团理事长,代表教育界支持袁世凯称帝。袁复辟后,更是册封孔令贻为“郡王”,以示功勋。不久,袁世凯的洪宪帝制白日梦无情破碎。康有为又在此时提出“孔教为中国之基础”的言论,孔令贻此时立刻通电回应道“请定孔教为国教”。1917年7月,张勋拥末代皇帝溥仪复辟,他又忙发贺电,称这是“日月重光...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宋代《鲁国之图》碑彭庆涛  刘欢 长期以来,人们把苏州保存的石刻《平江图》,当成我国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殊不知还有比它更早的同类图,那就是保存在湖北省阳新县的《鲁国之图》。《鲁国之图》刻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即公元1154年,比苏州的《平江图》要早57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存世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鲁国之图》碑高194厘米 ,宽110厘米 ,碑额题隶书“鲁国之图”,碑身中部为鲁国故城布局图,下部为跋文。公元1985年,此时新中国成立不到四十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的起步期。举国上下,百废待兴。社会面临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提升的迫切要求,而作为遭受战争摧残,文革劫难等百余年冲击的民族文化亟需回归和重构。这一年秋天,湖北省阳新县第一中学,似乎像往年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师者为师,学生修学。而就在对原学堂旧房改造之时,却在一面墙上发现了一块宋代《鲁国之图》石碑。可惜在发现时,石碑上面所刻内容已不甚清晰。但值得庆幸的是,此碑刻成之后不久,即被人拓,拓帖现存于国家图书馆,传世至今。此碑一经发现,立即在当时的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关于其真伪的争论颇为激烈。此地距离曲阜甚远,交通并不发达的当时,鲁国地图为什么会出现在阳新呢?他的始作者又是谁呢?“鲁国之图”碑下的跋文为我们提供了模糊的答案线索:   恭惟!国家广开黉宇以幸多士,士之弦诵六经,如见圣人。森森乎!有邹鲁之风,可谓盛矣。犹是东鲁之邦,阙里杏坛之迹,宛然如在,而耳目或未接。为游圣人之门,而不知其出处,游怠之地岂足以称军师教育之意乎!舜凯顷者负笈四方,得此图于袭庆府,藏之逾三十年。今幸承乏,敢请于郡,模刻置‘大成殿’之东庑。庶使朝夕于斯者,得以考圣贤之轨躅。而他日成才之効举,无愧于从游速肖之列,仰副圣朝化成之文,则此图亦不为无补。绍兴甲戍四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兴...
403页次40/51首页<...  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