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孔府重光门孟继新  敖翔 当你走入孔府二门时,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抬头上望,你便会看到门额上的牌匾写着浮光跃金的四个大字“恩赐重光”,这座门楼因此被人们称为“重光门”。重光门,旧时亦称之为“垂珠门”。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高5.95米,长6.24米,宽2.03米,四柱三间三楼垂以莲花,明间略高,檐下施一斗二升云拱,明间平身科二攒,次间一攒,梁架结构,前后各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莲蕾,建筑学上称“垂花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向来是清廉纯洁的象征,在此寓意衍圣公府高尚廉洁,清白无瑕。中间四柱立于须弥座抱鼓石上,有抱牙板扶持。柱顶以云拱承脊檩,担梁下垫通长替木,柱头云拱与平身科云拱等大。云拱线条顺畅,形象饱满。整座门比例匀称,造型庄重,具有明显的明代前期建筑风格,为该时期建筑的上乘之作。那么,这座门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话说这座“重光门”不仅周围没有垣壁相连,而且还常常闭着,平时是不开的,唯有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因而它又被称为“塞门”或“仪门”。人们熟悉《论语·八佾》里孔子批评季平子“八佾舞于庭”的故事。实际上《八佾》里还有一则类似的故事:“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日孔子说道:“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啊!”便有人问道:“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又回答说:“国君大门口设立塞门,管仲在大门口却也设立塞门。国君会见别国国君时,在堂上有用来放置空...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九龙山汉鲁王墓群房政伟  孔波     曲阜南行10公里有九龙山,南北九个山头延绵起伏,形如长龙蜿蜒,故名九龙山。主峰海拔215.4米,山势两坡基本对称,北端龙首山头往西北眺望,山阳的崖壁上,开凿有五座西汉鲁王的崖墓,即西汉鲁王墓群。其规模之大,工程之巨,可谓天工开物。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大型墓群,究竟埋葬的哪些皇亲贵胄?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汉高帝七年(前200年)曲阜仍名鲁,下属鲁、卞、汶阳、蕃、驺(zōu)、薛六县。高后元年(前187年)以其地封鲁元公主之子张偃为鲁王,改鲁县为鲁国。高后八年(前180年)张偃坐罪废为侯,鲁国亦随之废除。景帝三年(前154年)又将淮阳王刘余封于此,是为鲁恭王,仍号鲁国,隶徐州,辖鲁、卞、汶阳、蕃、驺、薛六县。    按《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载:鲁恭王为景帝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三年徙鲁,为鲁恭王,在位28年薨。其子鲁安王刘光在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嗣,在位40年薨。其孙鲁孝王刘庆忌,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嗣,在位37年薨。其曾孙鲁顷王刘劲,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嗣,在位28年薨。其玄孙鲁文王刘睃,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嗣,在位19年薨,时为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国除。可知西汉时刘姓鲁国自鲁恭王起至文王止,共5代5君150多年。    1970年,考古工作者对九龙山崖墓群进行了探测发掘。除1号墓封土完好仍旧保留未予探掘外,对另4座崖墓进行了发掘。    4座崖墓形制相似,墓门东西排列,皆为南向,均是在半山腰处的岩...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孔褒碑刘岩  牛秋鹏 在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立有一通《汉故豫州从事孔君之碑》,俗称为“孔褒碑”。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为“庆九十华诞,迎百年奥运”曾举办中国历代碑拓精品艺术展,其中就有“孔褒碑”的拓片。这是一通什么样的石碑如此珍贵?其内容记载了怎样的往事?它和大家熟知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又有什么关联呢?“孔褒碑”高270厘米,宽101厘米,厚23厘米,有额,有穿,额隶书题“汉故豫州从事孔君之碑”,为东汉立石无疑。与众不同的是,该碑史上常年不为人所知,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才被发现于曲阜城外周公庙东侧,随即移入孔庙加以保护。而近年来对它立碑确切年月的考据也颇有争议,更为其增添了几许传奇色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此碑被发现后,清代学者们对它的关注: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卷七有原文及释;武亿《金石三跋》之《一跋》卷二有释;《金石图说·甲下》有图及释;王昶《金石萃编》卷十四有释。另外还有《校碑随笔》、《环宇访碑录》、《汉碑录文》、《金石聚》、《平津读碑记》、《山左金石志》等诸多书籍把它收录其中。“孔褒碑”一时被人们所熟知,名起四方。因该碑出土时,受到岁月的蚕食,碑表削落严重,字迹已模糊不清,损毁严重,故对其书法价值评价逊于内容的探究。当我们知道这通碑的来历之后,不禁要问,此碑承载了一段什么历史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该碑隐在背后的历史,解读那一段不为人熟知的悲惨故事。这里我们先提起几个人的名字,孔宙、孔晨、孔谦、孔褒、孔融、孔昱、张俭,这其中有我们如雷贯耳熟知的大人物,也有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的小人物。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是什么把一个张之外姓,给孔氏家族带来一场的杀戮中呢?尽管碑文字迹不清,但历史是不会轻易忘却的,特别是带着血迹的历史。东汉年间,孔子的嫡孙已传至十九世,他便是孔门中著名的人物孔宙。孔宙官至泰山都尉,生...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尼山书院谢轩  彭庆涛      尼山,有着神话传奇般的面纱和底蕴,赞曰:一溪清流,隐蕴智慧源泉,不亚四渎孕育生命领厚德;五峰曲转,内涵坤灵根基,堪比五岳囊括寰宇占高雄。远远望去,雾气蒙蒙的五老峰氤氲出文化和历史的沧桑厚重,灰白石与苍翠松点缀的尼山面貌愈加清晰,建筑群在苍翠松柏中零星展露。 尼山位于曲阜城东南25公里,主峰海拔340米,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讳,故称“尼山”。尼山书院依傍尼山主峰,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年),距今已走过千年的历史。书院共分两大部分,庙宇为三路布局,占地面积约15318平方米,有各种建筑27座69间,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尼山诞育书院”为民居式四合院建制,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放眼望去,错乱有序的古松柏苍翠茂盛,青砖灰瓦的墙体踏实古朴,历史感顿时油然而生。 今天,尼山书院的每一片砖瓦都能诉说自己的存在历史。 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曾于尼山祈祷而生孔子,因此后人在此建庙奉祀。尼山书院的初形应为“叔梁庙”,尼山有庙始见于《魏书·地形志》“鲁县有叔梁庙”,而在唐《括地志》中记载“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20里尼丘山东址。”(注:尼山东北约25公里为泗水县城)由此看出,唐之前的尼山书院初形实为祭祀孔子父亲叔梁纥的庙宇。 然而,历史也经历风云变幻,在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极少人顾及庙宇的维修,先前庙宇渐渐消失,且不复存在。而后再次修建庙宇应该追溯到兖州太守赵侯,并且此次再建庙宇的功能已由祭祀孔子父亲转向祭祀孔子,并且这种祭祀对象的转变一直延续下来。 要说尼山书院兼有的教育功能,应该上溯到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有庙,有夫子之殿,有夫人之位,有讲堂,有学...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孔府“六代含饴”匾额孟继新 孟祥明 孔府里,有一座叫三堂的地方,这座建筑位于二堂之后,内宅门之前。这里庭院小巧别致,堂前为地平露台,正南立一太湖石,高约3米,周边石栏围护。两旁排列六盆景石,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树并列于庭院两旁,把这个小院装扮得古朴典雅。三堂,也叫退厅,为明代建筑.是衍圣公处理家族内务的地方,内设公案和文房四宝、印盒等办公用品。堂之正面有康熙年间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的书法作品《后赤壁赋》,作为三堂的屏风。三堂明间正上方,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六代含饴”四字,蓝底雕龙金边。匾正上方镶金字“乾隆玉玺”大印,此匾为乾隆御赐。今天的故事,就从这“六代含饴”讲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四次来阙里朝圣,孔子第六十七代孙孔毓圻的夫人黄氏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了,而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也已经出世,从黄氏到孔宪培已是六代同堂。乾隆帝看到孔府人丁兴业,家庭和睦,生活像吃了饴糖一样甘甜,遂赐此“六代含饴”匾。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普遍的愿望。而生育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繁衍,一向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古代传统家庭的普遍愿望是家大业大,子孙满堂,五世其昌。当时的孔府,不只是“五世其昌”,而是六代同堂。这无疑是孔府人丁兴旺、家业昌盛的具体体现。这六代是:孔毓圻、孔传铎、孔继濩、孔广棨、孔昭焕、孔宪培。这六代中,多人与皇帝有过密切接触。康熙六年(1667年),孔子第六十七代孙孔毓圻袭封衍圣公,年仅十一岁,康熙召见他时,特许他从皇宫的御道上步入太和殿,开清朝先例,这是满朝文武官员所不及的,在当时,只有衍圣公可以在皇宫的御道上与皇帝并行。而皇帝到曲阜后,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头大礼,这也是别的王公贵族都无法企及的。由此可见,“衍圣公”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玄烨到曲阜祭祀孔子,亲行三跪九叩头礼,并听孔子后裔讲解儒家经书...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北阁山玉皇阁          彭庆涛  房政伟  谢轩 北阁山玉皇阁位于曲阜市息陬乡大峪村北阁山之巅,是曲阜古代著名道观之一。大凡以玉皇阁命名的道观,多建于明代中后期,且以山林道观居多。古代修道有祈禳、存思、养性、内丹、外丹等多重方式。求的是“清静无为”、“离境坐忘”,所以需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基本环境。为了避开城市的嘈杂,多数道士、道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尽管城市中也有道观,但多数道观同佛寺一样选择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隔绝与世俗的繁华,营造道教中的洞天福地。因此,道观所处的环境一定是人间仙境,更是风水宝地。从阴阳学、风水学角度看,鲁都曲阜南北各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圣脉风水带,均起源于尼山。北线从尼山、双山、五营山、防山、八宝山、旧县大岭到五泉庄接鲁国古城延伸到孔林为末端,在这条风水带上,有孔子出生地、周代鲁诸公墓、梁公林(孔子父亲)、东颜林(颜子墓)、宋景灵宫(道观)、少昊墓、颜庙旧址、霸王坟(项羽墓)、西颜林、盛国寺、孔林等,这是孔氏家族和颜氏家族认定的风水圣脉。这条圣脉孕育了至圣孔子和复圣颜子。南线从尼山、昌平山、盘龙山、四基山、守羊山、九龙山、亭山到马鞍山凫村为末端,在这条风水带上,除孔子出生地,有孟子墓、孟林、玉皇阁、二贤坟(柴家峪古墓)、明代鲁王陵(荒王陵)、西汉鲁诸王墓、孟母林、凫村(孟子出生地)等,这是孟氏家族认定的风水圣脉。这条风水带孕育了亚圣孟子。从两条风水带所布局的古代文化遗存看,古代的庙宇、寺院、道观、高规格的墓葬等,也大都选择在风水带上。玉皇阁位于南线圣脉的中部,孟子墓、孟林所依的四基山向北延伸,经过凤凰山折转成勾字形山脉的末端巅峰。东接凤凰山,南对四基山,西瞻九龙山,往北俯瞰沂河平川。风景秀美,得天独厚。玉皇阁始建年代大致在明末或明清之际,原有大门、院墙、...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孔府百户衙门刘璀  周敬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十八日,康熙皇帝下了一道谕旨,恩准了衍圣公孔毓圻等人设“百户”的请求。林庙守卫百户一职得到朝廷的认可,衍圣公府正式成立了百户机构。其基本职能为管理林庙、书院、户丁,治安巡防,护卫林庙,征收丁银及办理一切祭典。其成员姓名送朝廷兵部注册备案,所给俸禄,按彼时同品级由孔庙祭田内开支。此举乃孔府的一件大事,其执法权得到朝廷的认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立之初的“百户”具有什么样的规模与气派呢?史料记载如下:庙户中选健丁八十名,分为二班,本百户率领守卫林庙及本府公出随从拥卫,用绿旗。百户凡谒见本府及公所,行礼俱照堂参礼行。百户接见州县官及本县官,照管勾一体接见。百户仪仗:伞、锣、兽刀、棍、锁、蓝旗,俱用军牢。百户服色照典制,四品顶带、补服、系刀。本府庙丁,素因无人统领,暂隶办官统率。今既经钦设百户,应俱隶百户统率。百户封条、悬牌,应写“钦设至圣林庙守卫司”。百户公所参谒行礼,应自为一班,以分文武。百户谒见上官及本府,手本应写“钦设至圣林庙守卫百户某人”。如此班底的钦设建制,具有了独立的司法体系,可谓是威风凛凛、名震四方。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百户武装司法只是针对家族管理系统内部,比如户丁寻衅滋事、佃户之间的摩擦纠纷、执事官的渎职失职等,不能干涉过问地方民间事宜。否则,一旦惹上官司还是要被追究责任的。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在曲阜盛国寺就发生了一起命案被人告上山东省部的事件。彼时的诉状称:林庙百户越权行事,处理民间纠纷,致使张文柱自刎身亡。山东提刑按察使司以林庙百户干扰民事,“擅受民词,滥差滋扰”,以至逼毙人命,一路追究下来。要求衍圣公府详查案情,对肇事者严惩不怠,革究林庙百户陈曰训之职;百户成员田开泰除革职外,追缴葬银十两付与死者家属,尸棺有其领埋。致使衍圣公府内惶惶不可终日,一向“诗礼传家”的圣公府怎么...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孔氏家谱掌故孟继新  石文学 中国人一向有追根溯源之传统,《论语·学而》篇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语,后儒解释说,“终”是人到终极即死,“远”指故去的祖先,“慎终追远”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怀念、追忆、祭祀远代祖先,这样才能够使得民风朴实,道德厚重。在我国各种缅怀祖先的形式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平民化方式,就是续修家谱,族脉得以传承永续。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从它的内容来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特色的文献,它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情况。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或许有人认为,家谱的修撰是一件较为轻松的事情,其实不然,就以《孔子世家谱》来说,是经过一代代人不辞劳苦、全心全力,才得已完成的,而且在整理和保护《孔子世家谱》的历史中,还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的故事!西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孔子世家》,他历数孔子之后十余世,不论是名字、世系还是生卒年、官职,都能信手拈来,凿然不紊。可见,定有谱牒为依据。可惜的是,尽管之后的孔氏后裔不断修补增续,还是因为各种历史的、人为的、自然的原因,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里,我们讲一段孔子家谱的故事。    宋元丰八年(1085年),有一人殚精竭虑,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创举。他就是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宗翰字周翰,孔道辅次子。嘉佑年间登进士第,在仙源县任职,期间,他以德服人,治理地方有礼有节。后经司马光等上书推荐,升迁为太常博士,历任陵州通判、夔峡转运判官、虔州知府、刑部侍郎。孔氏家族中早期传有的手抄族谱,谱序不清。始于唐黄恭之的《孔子系叶传》,又只记有承袭一人,有很多疏漏不足的地方。孔宗翰感叹道:“盖先圣之没...
403页次47/51首页<...  4243444546474849505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