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1
点击次数:
阙里故宅到衍圣公府(上)孟继新 张柏杨(一)阙里故宅孔子生前所居之堂,被称为“阙里故宅”。典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司马贞《索隐》释云:“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阙里”街位于孔庙东侧,街道中心树有明代所建“阙里坊”一座,系木制牌坊,四柱三楼,雕梁画栋,中书金色“阙里”二字。此街原是古鲁城内西南隅的一个小街巷,街北端即为孔子故宅。关于“阙里”故址的问题,历史上有过一些讨论。伍缉之《从征记》说:“阙里,背洙面泗。”《括地志》说:“兖州曲阜县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舆地志》说:“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后人因此指孔子故宅为阙里。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水经注》‘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故名阙里。’……《史记·鲁周公世家》:‘炀公筑茅阙门,盖阙门之下,其里即名阙里。夫子之宅在焉。’亦谓之阙党,《鲁论》有阙党童子,《荀子》仲尼居于阙党,是也。”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曾对相关问题进行过考证:“朱子集注云:孔子时无阙里之名,阙里首仅见《汉书·梅福传》,东汉后方盛称之。盖缘鲁恭王徙鲁,于孔子所居之里造宫室,有双阙焉。人因名孔子居曰阙里。真阙里则伍缉之所云背洙面泗。”孔子当时居住的鲁国都城,是周公之子伯禽创建。《汉书·地理志》说:“周兴,以少昊之虚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括地志》又云:“曲阜县外城,即周公旦子伯禽所筑。”鲁城平面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公里。自鲁城始建之后,曾进行过多次增修,其大致位置一直没有变化。城内大道纵横,布局规整,宫殿区位于城之中央,鲁国贵族的居住区则位于宫殿附近。《管子·小匡》说:“凡仕者近宫,不仕者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巿。”鲁国自然亦如此。而孔子居住的阙里,是一处普通居住区,位于鲁城...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9
点击次数:
孔子周游列国郭云鹏  于明德 公元前479年,孔子离开了自己为之倾注无数心血的鲁国,开始了他为期十四年的列国周游。其实,一开始孔子对鲁国抱有极大期望,在《论语·雍也》中他曾说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他认为鲁国的国风要远远好于当时的齐国,和“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最为接近,只要稍加变革就可以重致太平,进而复兴周公之业。鲁定公九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的一年里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兼摄相事,鲁国一时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但由于当时鲁国大权是由“三桓”实际掌握,“堕三都”半途而废,孔子也招致了“三桓”的极力排斥。随后鲁国举行郊祭,按惯例祭祀后要把祭肉送到大夫们的家中,但孔子没有收到祭肉,他便知道此时的季氏已不再想任用他了。加之鲁国国君沉溺女色、不事君事更让孔子心灰意冷,一系列打击之下孔子终于还是离开了鲁国。孔子离开鲁国后的第一站到达卫国,孔子对卫灵公治下的卫国大加赞许,在《论语·子路》中说到:“鲁卫之政,兄弟也。”认为卫国和鲁国一般,同样是稍加变革就可以重致太平。孔子全然把卫国当成自己施展抱负的沃土。并且根据卫国的情况提出了“庶、富、教”的政治理论。《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然而事与愿违,卫国也并非孔子的归宿。卫灵公虽然按照鲁国的标准给孔子六万粟的俸禄,但却没有给孔子具体的官职,也没有让孔子为政。后因小人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前往自己周游列国的第二站陈国。孔子前往陈国过程中并不顺利。路经匡城时,因孔子长相酷似暴掠过匡的鲁国人阳虎而被匡城人拘禁。《论语·述而》中载,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6
点击次数:
孔 门 四 科郭云鹏  刘佳亮 距今约2000多年前,有一位贤师圣人,他从30岁起就创办了当时社会的第一所私学,开始传业授徒并且周游列国去传播自己的思想。他不拘泥于当时备受青睐的正统官学,打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理念,一时海内弟子如云,他便是——春秋末年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于孔子的弟子,《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二人。”足见孔子弟子之多。那么孔子在那个礼坏乐崩的多事之秋,孔子到底开设什么样的学科来与官学争衡抗礼并且有“三千弟子”呢?在这方面孔子可以说是有自己独到的学科教学。《论语·述而》载:“子有四教,文、行、忠、信。” “文”所代表的文学是四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孔子认为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文学知识以达到“博学乐学”的境界,否则就会懈怠无知。孔子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还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行”。孔子在《中庸》提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如果说学习让一个人多闻有涵养,那么实践才是检验所学知识的唯一标准。要做到“仁善”就必须要亲自去做,只喊口号不办实事只是无用功。至于“忠”“信”科目,是孔子希望学生们所能遵守的做人原则,忠实和诚信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坚守,像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人无信不知其可”等对“忠”和“信”的反思和要求,对当下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关于孔子教授的学科“孔门四科”学界还有一种“孔门四科十哲”的说法。这一说法源于《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在这里表述了自己对于学科的侧重点,“德行”为首,“德”是做人的出发点,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其次是学习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言语”,最后孔子还...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7
点击次数:
( 景灵宫“万人愁”巨碑)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五)彭庆涛 倪毅锋 五、景灵宫宋代的曲阜又进入一个光环有加的时期,除对孔子及其后裔一再加封外,沉睡了四千年的黄帝出生地遗址也被宋朝统治者重视起来。真宗妥协于燕辽以后,总想以华夏民族的文化优势震慑北方,故有儒释道三家并重之举,封泰山、尊孔子、容释家,潜心向道,数度“天书”之能事,梦见神人而尊黄帝为赵氏始祖,故于大中祥符五年召集群臣审定,下诏京城与曲阜寿丘各修建景灵宫,京城景灵宫奉祀黄帝及赵氏先皇诸“神仙”,曲阜景灵宫祭祀始祖黄帝及圣母。曲阜寿丘是黄帝出生地,因此真宗颁诏将曲阜更名仙源县,属袭庆府(后改兖州府)。《宋书·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戊寅,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宋书·地理志》袭庆府下:“鲁郡,泰宁军节度;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为府。……仙源(县),中上。魏曲阜县。大中祥符五年改。” 明代万历二十年刻本《兖州府志·沿革志》:“宋大中祥符元年,以轩辕降于延恩殿,谓曲阜有寿丘,改名仙源,属袭庆府。”按《宋书》为大中祥符五年,而非元年,《兖州府志》《曲阜县志》谓元年,当为误。京城的景灵宫因北宋改南宋而有重建,其规模宏大,可见《宋书·礼志 ·吉礼》:景灵宫。创于大中祥符五年,圣祖临降,为宫以奉之。天圣元年,诏修宫之万寿殿以奉真宗,……元丰五年,始就宫作十一殿,……诸神御门置亲事官五百人,立戟二十四。累朝文武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并图形于两庑。凡执政官除拜,赴官恭谢。其后南郊先诣宫行荐享礼,并如太庙仪。……政和三年,奉安哲宗神御于重光殿。昭怀皇后神御殿成,诏名正殿曰柔仪,山殿曰灵娭。于是两宫合为前殿九,后殿八,山殿十六,阁一,钟楼一,碑楼四,经阁一,斋殿三,神厨二,道院一,及斋宫廊庑,共为二千三百二十区。……绍兴十三年二月,臣僚...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7
点击次数:
( 鲁灵光殿北陛石)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四)彭庆涛 倪毅锋 四、鲁灵光殿汉代的曲阜,具有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仅从建筑史的角度就可见一斑。东汉辞赋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由此可知,鲁灵光殿由鲁恭王所建。这一建筑杰作与长安皇城的未央宫、建章殿齐名。东汉末年,长安的未央宫、建章殿皆毁于战争之乱,而鲁灵光殿仍岿然独存。按《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载:鲁恭王为景帝子。孝景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三年(前154年),景帝将淮阳王刘余封于鲁,是为鲁恭王,号鲁国,隶徐州,辖鲁、卞、汶阳、蕃、驺、薛六县。都于曲阜,28岁薨。鲁恭王好治宫室苑囿,曾毁孔子旧宅,以广其居,并破孔宅“鲁壁”,得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鮒古文藏经(鲁壁藏书),由此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有此可示鲁国文化厚重之叹为观止,动一墙而引两千年之争者,大抵空前绝后矣!而恭王所建鲁灵光殿,至两汉尽灭遂成中国建筑之最,成为了汉代建筑史上最光辉的记忆符号。关于灵光殿的形状,《鲁灵光殿赋》云“状若积石之锵锵,又似乎帝室之威神。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高门拟于阊阖,方二轨而并入。……俯仰顾眄,东西周章。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涆涆,流离烂漫。皓壁皜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电烻。霞驳云蔚,若阴若阳。瀖濩磷乱,炜炜煌煌。隐阴夏以中处,霐寥窲以峥嵘。鸿爌炾以爣阆,飋萧条而清泠。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耳嘈嘈以失听,目矎矎而丧精。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霭霭而晻暧。旋室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灵光殿有双层石阶,并有石栏环绕,殿以丹柱擎檐,建筑群门前左右各有“石阙”,灵...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7
点击次数:
(圣迹图 孔子太庙问礼)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三)彭庆涛 倪毅锋 三、鲁太庙鲁太庙是鲁国的宗祖庙,与鲁国的故宫连体,其建筑规模已经无从查考。鲁国商时为奄,据《竹书纪年》载,商第十八王南庚曾在曲阜建都。公元前11世纪,以奄国为代表的拥商势力,纠聚邻邦徐戎、淮夷,与管叔、蔡叔一起,趁周在东方立足未稳之际,拥戴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险些颠覆了西周新政权。周公率大军东征,历时三年苦战,于成王三年(前1044年)镇压了叛乱,史称“周公践奄”。奄国敢与西周政权抗衡,说明其国力的强盛和丰富的人文基础。还因为它保持了完整的夏商文化底缊而仍具有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   周公东征胜利后,将奄国国君流放于薄姑,在奄国旧地建立了鲁国,鲁国与奄国疆域、国都等同。“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由周公长子伯禽赴鲁就国,鲁自周公始,至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被楚所灭,历34世800余年。鲁国在周初大分封时位列各诸侯国之首,受封待遇优厚,享有特权。《左传•定公四年》记伯禽替父“封于少昊之虚,”不仅“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即率领本宗族的大宗,集合其他小宗),而且还“将其类丑”、“因商奄之民”,即统领所属的“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其疆土广大,北及泰山之下,东过龟蒙、南包凫、峄诸山,加之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并还分得了“大辂、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即良弓),……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即赏赐周王室所拥有的辂车、龙旗、青铜器等最高级别的宝器,以及各种历史典籍,具备天子礼乐建制的人员和条件。成王十四年,“周公薨,成王赐鲁以天子之乐礼之,立太庙。”鲁国享有两大特权:一是以天子仪效祭文王,以后稷配享;二是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礼乐。在礼仪和规格上与周天子几近相...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7
点击次数:
(曲阜火神阁)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二)彭庆涛 倪毅锋 二、牛首亭《后汉书·郡国志》载:“鲁国,古奄国。有大庭氏库。有铁。有阙里,孔子所居。有牛首亭。有五父衢。”“牛首亭”是纪念炎帝之迹。或为炎帝所创之台榭。《史记·索隐·补遗·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尚书·正义》孔颖达疏曰:“神农母曰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而生炎帝,人身牛面。”“人身牛面”或“人身牛首”是中国传说历史中人神感应的神话之一,原始祖先们大都具有类似的虚应故事,这说明当历史迈进父系文明的初期,在相当一个时期保留着母系血缘的纽带,人们刚刚脱离“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文明时代,世界各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大抵都有人神感应的传说时代。因传说炎帝神农制耒耜,种五谷,始创农业,故以牛人合和来作为神话历史标示,此所谓“人身牛面”或“人身牛首”是也。其所创之台榭,故以“牛首亭”称之。《史记·索隐》载神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民,始教耕,故号神农氏”。《皇王世纪》载:炎帝“相土田燥湿肥硗,兴农桑之业,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为台榭而居,治其丝麻为之布帛。” 《白虎通》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宣之,故谓之神农。”《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以上记载神农炎帝的丰功伟绩,当然这业绩包含着或者说肯定体现了对原始先民们经过长期劳动探索做出的原始发明的人格化的因素,但这种人格化的结晶是通过一种记忆符号将先民们的足迹记录下来,而纪录先民足迹人格化的符号,肯定有其承载能力和承载资...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5
点击次数:
宋代鲁国之图(局部)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一)彭庆涛 倪毅锋 曲阜,有许多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这里有多类文化资源,其中古建筑是曲阜尤为重要的突出亮点。广为人知的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庙宇——孔庙,天下第一家——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等等;还有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尼山书院、洙泗书院等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还有历史上已失的许多古建筑不太为人所知,这些建筑,曾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建筑符号意义。如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座宫殿——大庭屋庐;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座台榭——牛首亭;西周时期鲁国的宗庙——鲁太庙;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灵光殿;宋代最著名的道教建筑群——景灵宫等等。这些已失的建筑或建筑群,有的仅有遗址可循,有的只有通过文献记载的碎片链接才能知道它们曾经确实地存在过。一、大庭屋庐、大庭氏之库大庭屋庐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建筑物,它始建于传说时代的太昊时期,太昊的“昊”字从日从天,谓日出光明之意,为东方“太阳”部族崇拜的领袖。故《帝王世纪》云“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世称太昊”。自先秦成书的《世本》、《吕氏春秋》等著将太昊、伏羲连称,视为一人,后世便合二为一,惯称太昊伏羲氏。《尚书·正义》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风姓,母曰华胥,以木德王,即太皞也。”《淮南子·天文篇》称:“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时则篇》又说:“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死,祀于东方。”不难看出,太昊处于东方是无可置疑的。刘道原《通监外纪》:“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这是大庭屋庐曾经存在的直接证据,如果《通监外纪》存疑的话,可以对比其他文献资料:《...
399页次33/50首页<...  28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