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四)原宪甘贫 冯文浩 房政伟 彭庆涛 据《论语》《史记》等文献记载,孔子大部分的弟子都因为继承孔子的理论学说而有了自己的职业。他们中间有的人做了官,从政理念不仅影响着鲁国的政治,还影响着周边的许多国家,甚至对当时的局势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人则选择继承发展孔子的学说,著书育人,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于是弟子们创建了自己的思想流派。今天我们了解的这位孔子弟子似乎有些特立独行,他的一生都选择了隐居而不肯参与世俗事务,他就是原宪。原宪,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原宪出身贫寒,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很小的时候就拜孔子为师,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的时候,他曾担任过孔子的家宰,也就是孔子的管家。孔子要给他九百粟的俸禄,在常人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原宪却推辞不收。直到孔子劝他:“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劝他可以把多的分给附近的穷人他才肯接受。从这里我们就能感觉到原宪认为自己无论身居何处,也要坚守底线,不看重其俸禄和地位如何,真可谓是道义先行。孔子去世后,原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在鲁国。他的隐居可不像一些告老还乡的达官贵人一样衣食无忧,平时都是粗茶淡饭,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很整洁。他居住在茅草和泥巴盖的屋子里,因为房子在一条小巷子里,周围也堆满了杂物,所以房子显得格外的简陋,门和窗户只是用草和树枝搭成的,拿桑条做门的转轴,用瓮来做窗户,这样的房子又怎么能遮挡狂风暴雨呢?到了刮大风的时候屋里被吹得一塌糊涂,原宪只能用破旧的衣服挡住窗子,下雨的时候屋顶漏雨,屋内潮湿不堪,开始积水。碰到这样的情况原宪会怎么办呢?他却不以为意,仍旧坐在屋内弹琴唱歌,一点也没有愁苦的样子,一点也不为生活发愁。和他现在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贡。子贡早年是名震一方的商人,后来又担任高官,享受着厚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