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5
点击次数:
朝廷颁赐的“中和韶乐器”郭耀 张香萍 孟继新 中和韶乐被誉为“中华正声”,传承于周代时的雅乐,是儒家礼乐文化体系的集大成之作。直接将致中和定名为乐名的,大约是在唐贞元年间。据《唐会要》载:时有太常乐人刘玠作《继天诞圣乐》,由昭义节度使王虔休进于地,“以叶中和之乐”,并记“今中和乐起于此”。唐德宗李适据此乐作了中和,并作《中和乐诗》给百官看。到明初制定雅乐时,始由儒臣冷谦等称当时的宫廷雅乐为“中和韶乐”。清代则继续沿用。韶,相传为虞舜乐曲名,歌颂虞舜能够继承尧的盛德致太平。《论语·八佾》有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提倡礼治,认为制礼必先作乐,复礼必先正乐。乐,是儒家社会政治与教化的基本内容。“乐”与“礼”常并列而相辅相成。《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乃以礼乐为政治民的重要内容。孔庙使用的中和韶乐的乐器,是清代朝廷颁赐的。这些乐器的材质遵循先秦以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制造乐器的质料分类,称为“八音”,共十六种。各种乐器在重要的祭祀中,因为等级的不同,其使用的数量也有所不同,但是种类都是一样的。清朝时的中和韶乐基本沿袭明制。不同的地方是,比明代的多了镈钟和特磬。其余的乐器在个别乐器的形制和名称上有所差异。“中和韶乐”是庙堂祭祀音乐,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赐孔庙“中和韶乐”乐器一副,乾隆年间又增加了一些乐器,一共有:镈钟2枚,编钟16枚,特磬2枚,编磬16枚,琴6把,瑟4把,箫6支,笛6支,篪4支,排箫2个,笙6架,埙2个,柷、敔各1个,搏拊2个,鼓(楹鼓、足鼓、鼗鼓各1个)共3个。其中,编钟为铜质敲古乐器,一套16枚,外形基本相同。鼓状,中空,顶交龙纽。通高31厘米,纽高6厘米,上径17.2厘米。钟身饰八卦纹,有8个外突...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2
点击次数:
清代孔府内宅女主人的画像郭兆东 魏欣恬 孟继新 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元配张夫人,有两幅画像。其一,孔毓圻元配张夫人衣冠像。绢本,纵173厘米,横97厘米。画中,张夫人端坐于圈椅上,头戴凤冠,身穿红地蟒纹服装,圆脸,柳眉小口,双手拱于袖内。画幅上方横题篆书一行“皇清诰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元配张太夫人遗像”。左下竖题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乐敬题并篆”。其二,孔毓圻元配张夫人小像。绢本,纵173厘米,横102.5厘米。这是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画像。画中,张夫人身穿青纱长对帔,绣四爪蟒纹图案,白衬衣,挽衣抱腿坐于大炕上。头梳旗髻,椭圆脸稍胖,面稍左斜,柳眉小口,右手执小铜锅烟袋,左手执白手绢,臂肘支于圆桌上。炕上满铺五彩织锦炕衣,上设长方乌木炕桌,四周雕云牙,上嵌螺钿花边,桌上放插花瓶、青花盖杯、佛手盘,并有古书一卷半展开状。这幅画像原存于南府,南府是孔毓圻次子孔传鋕及后裔的府第。1925年由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请回孔府保存,画幅左下有孔德成请回此像时隶书题记。张夫人,河北涞水人,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军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铉锡长女。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终年二十六岁。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继配叶夫人,有两幅画像。其一,孔毓圻继配叶夫人衣冠像。此幅为叶夫人年轻时的画像,绢本,纵166厘米,横97厘米。画中,叶夫人端坐于高椅上,头戴凤冠,身穿红地蟒纹服装,瓜子脸,柳眉小口,双手拱于袖内。画幅上方,横题篆书一行“皇清诰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继配叶太夫人遗像”。左下竖题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乐敬题并篆”。其二,孔毓圻继配叶夫人衣冠像。此幅为叶夫人年龄稍长时的画像,绢本,纵185厘米,横101厘米。画中,叶夫人端坐于圈椅之上,头戴凤冠,身穿红地蟒纹服装,长圆脸,柳眉小口,双手拱于袖内。这幅画像原存于南府,1925...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8
点击次数:
清代衍圣公画像举隅魏欣恬 李金鹏 孟继新 有清一代,衍圣公众多,限于篇幅,现取清初和清末二例言之。孔胤植是清代的第一位衍圣公。实际上,孔胤植这位衍圣公历经了两个朝代,他在明代末年袭封为衍圣公,清代初年逝世。孔府内保存了他的三幅画像。孔胤植云身像。纸本,纵65.5厘米,横42.5厘米。画中,孔胤植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蓝袍,胸前的补纹是仙鹤图案,这是文官一品服色。画幅左上方,竖题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讳胤植”。显然这幅画像是绘制于明代。孔胤植小像。绢本,纵101.5厘米,横52.5厘米。画中,孔胤植站立,头戴七梁冠,身穿蓝色交领大袖长袍。画幅左上方,竖题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讳胤植小像”。这幅画像也是绘制于明代。孔胤植行乐图。绢本,纵150厘米,横54厘米。此图是绘于山峦之中,孔胤植头戴飘飘巾,身穿宽袖袍衫,身后有童子一人侍奉。他的右边有两株参天古松,布满画幅的上部;他的左边有瀑布流水;下有峦石、杂树、溪流。整幅画面呈现了一种空谷幽静的恬淡气息。孔胤植,字懋甲,号对寰。后世为避清帝胤禛的“胤”字,改称孔衍植,孔子六十五代孙,袭封衍圣公。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天启元年(1621年)袭封衍圣公,清顺治四年(1647年)十二月十五日卒,终年五十六岁。到了清代,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统治集团,为扩大和巩固清朝的统治,则要利用孔子偶像,标榜“尊儒崇道”,优待“圣裔”的手段,以缓和汉族地主和士大夫对他的敌视态度。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清军定山东。初一日,孔胤植就上了一道《初进表文》,明确表示向清朝统治者靠拢。十月初二日,摄政王多尔衮就根据山东巡抚方大猷的奏请和吏部的题复,颁发令旨,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以明朝旧例优待孔氏后裔,并特别指出:“先圣孔子为万世道统之宗。本朝开国之初,一代纲常培植于此,礼应敕官崇祀,复衍圣公并四氏学博等之封,可卜国脉灵长,人文蔚起。”(《...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6
点击次数:
明代衍圣公夫人画像郭云鹏 张博斐 孟继新 用“夫贵妻荣”来形容衍圣公的夫人们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明代衍圣公屡受殊恩,其夫人也享有同等待遇。有的时候在敕封衍圣公时,也敕封衍圣公的夫人。衍圣公府是高居文官之首的显赫门第。中国历史上的男女婚姻之事,最重视和最重要的就是“门当户对”,因此,与衍圣公府联姻的大都是豪族世家,高门显宦。与衍圣公画像一样,孔府里也保存了衍圣公夫人的画像。孔弘绪二室江夫人小像。绢本,纵183厘米,横90厘米。画中,江夫人正面端坐于庭院中,身穿蓝色竖领裙,手持折扇。身后有竹帘屏风。屏风右是一株挺拔的松树,树高入云。屏风后是一道石雕围栏,栏后绘一梅花鹿及花树两株。屏风前还置一长条几案,案右摆放寿桃,案左摆放书籍,瓶插翎羽等物。江夫人的身右还放有一圈脚高几,上摆放盆景。脚下是五彩鹅卵石铺地。画幅的最前边,石雕围栏内外,有花草数盆。江夫人,明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十二日生,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十二日卒,终年七十三岁。江夫人是济宁卫指挥江耘之孙女,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二室,生子孔闻韶为衍圣公,赠夫人。孔尚贤元配严夫人小像。绢本,纵187厘米,横101厘米。严夫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一日生,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有二十六日卒,享年五十六岁。江西分宜人,华盖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严嵩之孙女,工部侍郎严世蕃长女。画中,严夫人身穿淡蓝色长裙,坐于红漆榻上,榻的两侧和背后有透雕围屏。右边是一圆窗,窗外庭院中植有花木。前左放置一盆茂盛的兰草。当仔细观察这幅画像时,却发现了许多使人诧异之处,如严夫人裙边的蟒纹图案,却用墨色涂盖上了。这显然是后人涂抹的,因为墨色粗糙且无渲染规则;甚至边沿的墨色已染出线条之外,明显地与整幅画面不协调。再看严夫人坐的榻上,也放置了一件蓝色蟒服,同样也用墨色把上面的蟒纹涂盖上了。人们不禁要问,孔氏子孙一向提倡崇功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4
点击次数:
明代衍圣公画像郭兆东 张香萍 张博斐 中国历来就有祭祀祖先、崇功报德的传统,孔氏家族更是如此。作为孔氏嫡长府第的孔府,在这方面尤为重视。祭祀列祖列宗,怀念瞻拜先祖,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明代衍圣公画像,作为孔府收藏的衍圣公和夫人画像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表现。虽然称“明代衍圣公画像”,但因明代前期的画像没有保存下来,所以确切地说应当是“明代后期的衍圣公画像”。这些画像可分为衣冠像、云身像、小像及行乐图。衣冠像是孔府家人在祭祀时悬挂的肖像,这类画像数量比较多,人物衣冠楚楚,蟒袍玉带,色彩浓重,绘制精细,人物大都正襟端坐,表情庄重严肃。云身像,即是半身画像。小像及行乐图,是生活画像,多着常服或便服,造型灵活随便,有坐有立,环境也不局限于高堂之上。窗前屋下,山林庭院,均可入画。下面,就让我们按照衍圣公的排序,观摩一下这些画像。“孔弘绪衣冠像”。绢本,纵193厘米,横104厘米。画中,孔弘绪头戴乌纱帽,身着团领大红蟒衣玉带,端坐于大红高椅之上。画像上边,横题篆书一行“明六十一代袭封衍圣公南溪公遗像”。左上方,竖题小楷一行“江左后学胡二乐敬题并篆”,并钤有二方印章。胡二乐,字象愉,清代歙(今安徽)人,秀才,雍正八年(1730年)被荐来曲阜参加纂修《阙里盛典》。孔弘绪,字以敬,号南溪。孔子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景泰六年(1455年)年仅八岁的孔弘绪继祖父孔彦缙袭封为衍圣公,成化六年(1470年)因宫室逾制免除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卒,终年五十七岁。弘治十六年(1503年),孔弘绪弟孔弘泰去世,孔弘绪的长子孔闻韶袭封衍圣公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孔弘绪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孝宗闻讯,遣布政使司官员谕祭,赐葬于孔子墓西北。后来,由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孔...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2
点击次数:
珐琅五供许晓帆 王思源 孟继新 雍正御赐五供,乃御赐的珐琅供器,也称珐琅五供,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世宗胤禛赐给孔庙的器物,在祭祀孔子时使用。这组器物,做工精良,年代确切,十分难得,实为珐琅中当之无愧的精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珐琅。“珐琅”原为一种物质名词,通常称所谓珐琅者,并不是指这种物质,而是涂珐琅之铜器。即凡铜器表面涂以珐琅烧成者,均称之谓珐琅。俗称珐蓝,亦称洋瓷。珐琅是不透明的玻璃物体。以铅丹、硼砂、玻璃粉等熔制而成,涂于金属表面,外国的烫瓷,均以此法。明代的景泰蓝即是珐琅,惟制法略有不同。珐琅之称,始于清康熙年间。因康熙之时,西洋输入钟表等器物,常嵌有洋瓷画片,非常精美。在当时并不知其原质与景泰蓝相同,故仿制时取料西洋,或直接取于法兰西。法兰西当时译为珐琅。故凡御敕及一般称谓均为“珐琅”或“法琅”。珐琅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完全为宫廷所垄断,平民不得一窥,况且产量不大,所以传世较少,极为珍贵。即便是在当时,也仅供皇帝、妃嫔们玩赏和作为宗教、祭祀之用。雍正皇帝胤禛赐予的珐琅五供,至今仍保存在孔府的文物库房内。五件供器中,有两件是烛台,两件是花瓶,鼎一件。鼎通高71厘米,口径36厘米,内深41厘米,足高18厘米,腹45厘米。圆形鼓腹圜底,双耳,三圆蹄形足。铜胎,黄地珐琅彩绘,牡丹缠枝花卉。四面中间各有一“寿”字,底款竖写蓝色楷书“雍正年制”,双方框。圆花瓶通高73厘米,口径23.7厘米,足高6.8厘米,内深60.2厘米,腹径22.4厘米。鼓腹,外撇圈足,铸较长双龙形二垂耳,铜胎。通体珐琅彩绘黄地,上为缠枝牡丹,底边沿红色楷书横款“雍正年制”,蓝色双龙形边框。圆烛台分为二层圆盘形,上有铜烛签。通高73厘米,足高6.5厘米,中盘径34.5厘米。铜胎,通体珐琅彩绘黄地,缠枝牡丹。底边红色楷书横款“雍正年制”,蓝色...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0
点击次数:
雷氏七弦琴朱宁燕 王凡 孟继新 孔子后裔的府第,一直被认为是“诗书礼乐”之家,从始祖孔子开始,便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的后人们除学诗、学礼外,抚琴应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况且每年大大小小的祭孔活动中,都少不了琴的演奏。因此,孔府里不乏制作精良、美观、琴音透彻的好琴,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堪称此中精品的“雷氏七弦琴”。这张古琴,系明代制作,题款为“金徵玉骨雷氏七弦琴”,简称“雷氏七弦琴”或“七弦琴”。琴长127厘米,宽19厘米,琴的整体是扁长形,通体髹漆,拱形的面板张七弦,琴面外侧嵌十三个螺蚌做的徽,表示每条弦的五个高八度。但是由于长年风化和演奏振动,或许是木质、漆底的不同,琴表面已有些许断纹,弹拨处漆表面也有些磨损。琴的各个部位都有称谓,如:龙池、凤沼、承露、弦眼、琴轸、凤眼、护轸、琴尾、雁足、琴徽等。琴面用桐木,属阳;琴底用梓木,属阴,取阴阳相配之义。面圆象天,底方象地。宽六寸,象征六合。长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徽十三,应律吕,象征十二月;余一象征每年的闰月。弦有三种节声:自尾至中徽为浊声;中徽至第四徽为中声;上至第一徽为清声,始于黄钟而终于应钟。文上叫池,池即水,取平之义。琴前宽后窄,象征尊卑。龙池八寸,象征八风。凤沼四寸,象征四气。腰腹四寸,象征四季。琴轸,以其急于发令,很快以成礼。轸侧有凫掌二所,有护轸之动而合制。琴底有雁足,用枣木,表其赤心。这张琴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但现在依然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这主要是其木质音箱,由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音响深沉、浑厚、结实,具有古朴、苍茫的神韵。春秋末期,孔子曾向当时著名的乐师师襄子学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居卫期间,向乐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一曲,孔子反复操奏,“十日不进”,师襄子言此曲已可,“可以益矣”。孔子不可,言“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过些时,师襄子言“已...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7
点击次数:
奉天诰命盒朱宁燕 吕静茹 李筱 人们习惯把孔府称为“天下第一家”,其最主要原因若是细细追究下去,应当是:孔府与历代统治者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关系,而这种关系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这种关系也使得孔府与朝廷之间的往来变得愈加频繁和亲密。孔府里有一件专门为迎接皇帝圣旨和保存圣旨而精雕细刻的“圣旨盒”,这件物品为孔府所特有,是孔府与朝廷保持亲密关系和联络情感的最好的佐证。圣旨盒也称“奉天诰命盒”,清代制作。盒高42厘米,长45厘米,宽21厘米。木雕鎏金,中为满汉两种文字“奉天诰命”,竖方蓝匾,周围镂雕盘旋云龙,下衬起伏波涛。整个圣旨盒是由底座、内盒、外盖三部分组成。底座采用须弥座式,中饰卷云纹,纹饰和谐而舒畅。最令人惊叹的是,外盖上的雕刻图案,雕刻采用深浮雕技艺,整个盖面雕满云龙图案。正面刻有五龙,正上方刻一正面龙,两边刻四侧龙,四龙左右两两相对。正面龙下有一宝珠,宝珠下是层层云团,云团中托起一块蓝底金字的竖匾,匾题满汉两种文字“奉天诰命”,字分两行,左为满文,右为篆书。盖底边沿,满饰汹涌澎湃的波涛。通观整个雕刻画面,会给人一种云龙聚集、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那么圣旨盒上为什么雕饰着这么多的龙?在古代中国,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帝王也被称为真龙天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龙,帝之象。”有关龙的图案和称谓,一般平民百姓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只有与帝王相关的事才可采用。帝王的床为龙床,舟为龙舟,旗为龙旗,服装为龙衮。自然,帝王发出的令旨,也一定要打上龙的烙印。然而孔府与朝廷的亲密关系由来已久。清初,山东巡抚方大猷曾向朝廷进言,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这是清初朝廷与孔府亲密关系的开始。此后,凡前代所有对孔府的恩例,在清代统统都“具应相沿,期于优渥,以成盛典”。那么,朝廷对孔府的恩例都有哪些?在《孔府档案·孔氏历朝锡爵设官案簿》中有...
399页次27/50首页<...  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