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3
点击次数:
曲阜两观台郭云鹏  尚树志两观台是鲁故国又一“台”建,但不同于其它台的是它成对出现。而且,“观”与“台”也是两种不同形制的建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台,观四方而高者也。《释名》曰:观,观也。于上观望也。观不必四方。其四方独出而高者,则谓之台。《大雅》:经始灵台。《释宫》、《毛传》曰:四方而高曰台。传意高而不四方者则谓之观、谓之阙也。”由此可见,“台”四周空阔而“观”则或依郭而建、不必四方。两观台就是依凭城郭,在城门外两侧而建。《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公羊传》:齐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是也。争门,一云当作净门。净,鲁北门池也。吏门,或以为史门矣。《吕氏春秋》:归父居石门。石门盖亦郭门名也。又有雉门,有两观。定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雉门盖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这里谈到的和《说文解字注》之意无别,对两观台的位置也有了足够的明确。而且,还详细记载了鲁定公二年两观台遭火后迁移一事。两观台遭火后迁移一事也见于《春秋左传·定公二年》:“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灭。秋,楚人伐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杜预注云:“雉门,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鲁城南垣正门即为“公宫之南门”,是为雉门,或称稷门、高门。可知,两观春秋时期已有。而迁移之后的两观台与鲁故城南东门“章门”相近。《吕氏春秋》又载:“孔子为鲁司寇,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又雉门之左有亳社,右有周社,成季之繇曰:间于两社,为公室辅。两社之间,朝廷议政事之所也。”这里不仅记载了孔子在两观台斩杀少正卯一事,更说明了两观台一带建筑在当时的重大政治意义。关于孔子在两观台斩杀少正卯一事,《史记·孔子世家》也有记载道:“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3
点击次数:
鲁昭公台郭云鹏  尚树志昭公台是鲁国为鲁昭公而建的台,位于后来曲阜明故城的西北二里处,大约是今三孔啤酒厂东门大道北一带。昭公台始建于鲁昭公即位后,也就是公元前542年之后,其始建规模并未见诸于记载。鲁昭公,即为姬裯(也有史书将其名记为“稠”或“袑”),生于公元前560年,卒于公元前510年,终年五十一岁,因谥号“昭”遂称“鲁昭公”。他是鲁国“春秋十二公”之一,鲁襄公之子,于公元前542年至公元前510年在位,共计33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因斗鸡而发生内乱,三家大夫共同攻伐鲁昭公,鲁昭公先后逃亡到齐国和晋国,最终卒于晋国的乾侯。因为鲁昭公是在太子子野死后继位,并非襄公嫡长子,故各家大臣对其执政多有反对。后终因季武子支持而上台,但还是不能赢得各家的尊重,这也就为后来鲁国的内乱埋下了隐患。正如当时他即位时鲁国有人说“是不终也”,他最终也确因内乱而外逃他国。关于鲁国内乱,《史记》记载如下:“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于鄪,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驹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后来起了矛盾,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由此也恼怒季平子。臧昭伯的弟弟暗中作梗,致使臧昭伯囚禁了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就又囚禁了臧氏大臣。于是,臧氏和郈氏都向鲁昭公告难。同年九月十一日,鲁昭公攻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3
点击次数:
曲阜季武子台郭云鹏  彭庆涛季武子,即为季孙宿,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35年,因谥号“武”遂称“季武子”。他是鲁国“三桓”之一季友的曾孙,季孙氏发展到季武子执家时已然掌控了鲁国大政。季武子于公元前568年至公元前535年执政,作为鲁国正卿,位列三卿之首,曾辅佐过鲁襄公、鲁昭公两位国君。季武子台就是在鲁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即季武子刚一上台时就开始建造。然季武子台当年始建位置未见诸记载,现在只能赖于后来的一些史料进行考证。“筑台”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许慎《说文解字》道:“台,观四方而高者。”“台”在发生战争时既可以用于军情瞭望,还可以作为御敌壁堡,而恰恰季武子台发挥了它这一重大作用。据《春秋左传》载,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鲁国到定公时已经是礼崩乐坏,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则话高度概括了当时天下的情况,尤其直击了鲁国大权为各卿大夫的家臣所攫取的现实。孔子对此痛心疾首,于是想乘借三家大夫之力消除“陪臣”势力,就提出了“堕三都”的建议。“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夏,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见于《史记·孔子世家》)虽然对此事太史公所载时间与《春秋左传》比晚了一年,但从两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季武子台在公山不狃等费人袭鲁时为鲁定公和季桓子提供了最后一道屏障。关于这件事的前...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曲阜矍相圃彭庆涛  秦天龙  矍相圃在曲阜孔庙西侧,相传是孔子师徒演练射箭的地方。孔子授弟子六艺,即六种入士必备的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射,便是其中之一。后人以圣迹之地而倍加呵护,故,矍相圃之名不绝于史。 “矍相”,即射箭时态的表情神态描述。“矍”,本意为双目鹰隼般的警觉,以手(又)示意射箭。“相”,眼中的木质靶心、目的。时无“矍相圃”之名,因孔子在此传授射术而得名。 《礼记•射义》载:“孔子射於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矍相圃在县西三里鲁城中。”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矍相圃周回二里,高一丈。县西南二里、孔子庙西侧,孔子射所。” 宋孔传《东家杂记》载:“庙西南一百二十步,有圃曰矍相,周回二里,高一丈”。 《曲阜县志》载:“矍相圃,孔子而观者如堵墙。处在圣庙西南一百二十步,周回二里,高一丈,中有旧井。”“金泰和四年(1204年),衍圣公孔元措筑台,其中嗣割其西为儒学,其东为圃。明御史郭本题石:矍相圃。” 明代《孔子圣迹图》中绘有《射矍相圃》 已故原曲阜一中教师、书画艺术家周翰庭先生曾回忆旧时印象写到:“矍相圃位于孔庙西侧,面积不大,南北较长,约三百米,东西极窄,约五十米。面街有矮矮土墙,因年久失修,大半坍塌。圃内菜畦整齐,四季长青,井上有辘轳,井畔有瓜架,四周野花簇簇,景色宜人。从水井南去约二十米,有汉石人二,制作古朴,状貌端正,以千年风雨,已纹理不清,从整体看尚称完好。时人写诗纪实:‘凝眸袖手肃然立,苔迹斑斑几岁时?百代兴亡均过眼,无言默默笑谁痴?’后该地段兴建房屋,矍相圃不复存在。至于汉石人,则已移入孔庙保护。”    关于“观者如堵墙”的故事,则出自《孔子家语•观乡射》,其文...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祭孔乐器——笙孟继新 郭云鹏 孔庙主要是用来举行孔子祭仪的地方。在祭仪过程中,要举行许多活动。而释奠乐就是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释奠乐为古老的宫廷雅乐,在摆设、诗词、演奏、乐律等方面,均存有儒家及古老对应于天地自然间的理念。在乐器的配置方面,更是八音具全。笙就是其中之一。笙,簧管乐器。因笙竽一类乐器用匏做座,上设簧管,所以古属八音之一匏类。笙在殷商时已流行。由簧片、簧管、斗子三部分组成。演奏时,手按簧管下端的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能奏和声。常用的有十三簧、十四簧两种。今有二十四簧笙,三十六簧键钮笙等。《世本》记为女娲氏或作笙簧,有的版本记“随作笙”,并记女娲氏为黄帝之臣,而随又是女娲之臣,这些皆系传说。另除《周礼》中记有“笙师”之外,《诗经·小雅》也记有“笙磬同音”,可证明当时已有笙,并可说明这两种乐器都是有固定音高的。孔庙乐队中有巢笙、和笙之别。所谓巢笙和笙,实则是大小之差。如《尔雅·释乐》所说:“将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巢笙其名来自外形,即由多竹管巢居于一匏之中。祭孔礼乐中的巢笙与和笙都为十七管,而大、小笙两者的区别在于各有簧片多少。我们先来说说和笙。这种笙的雏形成于我国殷商时期,在已经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龢”字,卜辞有三种笙的象形字,像编管吹奏乐器,也就是原始型的和笙。这种和笙的形制与排箫有些相似,即无斗、无簧,是用绳子捆起的木框等物,将许多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而成。1978年,在湖北隋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的笙,其形制是葫芦瓢为斗,木质笙嘴,圆箭形。笙苗排列呈前方后圆卫列式。笙斗与笙苗之上均有黑漆朱描图案。就是这种唯一能吹奏和声的中国古代簧管乐器,从演奏技巧到制造工艺,是以证明当时的乐器制造已经很发达。隋唐时期,笙以其优美而恬静的音色,丰满圆润的和声效果,曾风靡乐坛,是九部伎、十部伎中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成为皇家贵族倍加厚爱的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祭孔乐器——笛孟继新 尚树志 曲阜孔庙内的奎文阁以北,有五组庭院,是孔庙祭祀的主体区域。这五组庭院以大成殿为核心,前、后、左、右护以四座单体庭院。“大成殿庭院”核心区,包括大成殿南面的大成门,左右两侧为供奉孔门弟子及历代贤儒神位的东庑和西庑,后侧为孔子夫人神位所在的寝殿,组成完整的院落。大成殿,原名文宣王殿、宣圣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宋徽宗崇宁三年,取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并亲笔题写匾额。明清两代又重建。大成殿极其宏伟壮丽,无论从台基、阶陛,还是大殿本身的梁柱上,雕刻均非常精细,并绘有大量图案。整个建筑的色彩也经过周密的设计:朱红色的门扇,深红色的墙壁,屋檐下的斗栱和彩画均用冷色调的青绿色,这不仅从色调上同暖色调的屋顶和门墙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也增加了出檐的深度。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极为鲜明强烈。大成殿建于高台之上,石雕的须弥台座上、台阶上、都有很精细的龙,以及各种花卉、神兽等。双层台基,每层均有栏板,台基上雕有探出的龙头,底部有排水口。高台建筑居高临下,巍峨壮丽,同时又具有通风防湿、接纳阳光好等优点。盛大的祭孔典礼,就是在这座庭院中进行的。祭典中的乐队,被安置在大成殿前的月台上。乐队中有一种大家熟悉的乐器,这就是“笛”。笛。古时亦被写作“篴”。当时只有五孔,后增为六孔。笛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位于领奏的地位。任何事物都是简单开始,然后向复杂发展。乐器的形成必然与社会生活有关,它们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靠野兽的肉为主要食物,在吃肉吸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骨头管子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发明了骨制笛子。1987年,河南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八千年的舜阳县贾湖村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十多件骨笛。这些骨笛都是用鹰鹫一类的猛禽的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的骨节制成的,长度约在20厘米左右。管径约1...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曲阜四氏学学宫王广恒  彭庆涛  四氏学学宫位于孔庙“观德门”西,原曲阜一中内。四氏学是专为孔孟颜曾四姓氏子弟,在曲阜所设享有一定优渥的学校。其前身为三氏学,源于魏黄初二年(221年),经孔氏家学、庙学、三氏学相沿而成。 《三国志》载:魏文帝黄初二年,曹丕下诏重修孔庙,“又于其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此乃孔氏家学之始。 乾隆《曲阜县志》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孔子四十四代孙孔勖太常博士、知曲阜县事,奏请“于家学旧址重建讲堂,延师教授。帝曰:‘讲学道义,贵近庙庭,当许于斋厅内学书。’庙学之名始起。” 宋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知兖州孙奭修葺庙学,始给学田。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十月,“改建三氏学于庙之东南隅,初置庙学教授一员” 令教谕三氏本家子弟,并规定“于举到文官内差,或委本路监司举有义行者为之”。自此三氏学迁出孔庙,规模不详,总体上形成右庙左学之制。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增置三氏学学正、学录各一员。” 金明昌元年(1190年)三月,“诏修庙学”。敕“于四举五举终场进士出身人内,选博学经史、众所推服者”充任四氏学教授,秩正八品。据《祖庭广记·金阙里庙制》图所示:“学”位于今孔府之南,有两并院落,学舍在西,教授厅在东,各自独立。学舍另辟西门,以便进入孔庙。 元中统二年(1261年)九月,“以进士杨庸为三氏学教授”;至元三十年(1293年)三月,“以张頿(zī)为三氏学教授”;元贞元年(1295年),“以杨演为三氏学教授,孔思逮为学正”;元贞六年(1299年)六月;“制三氏学官,听衍圣公遴補”。此时官秩为九品,由官方任命。元宪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召庙学教授陈俨赴京师”。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朝廷议准:“三氏子孙学官,初本不以常例拘...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9
点击次数:
曲阜艺圣庙刘岩 彭庆涛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摩擦不断,有些弱者早已被强者所吞没,礼坏乐崩,大地上空气中蔓延着浓烈的战争味道。嗅觉灵敏的君主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大战的来临,招数之一便是广揽天下各路人才。于是,英雄们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战国的序幕即将拉开。鲁国此时在群雄并起的格局里,群臣相讦,军事力量明显偏弱。但依托文化底蕴之厚重,却也不乏雄才大略者和能工巧匠。定公三年(前507年),一个婴儿在鲁国公族之家降生了,呱呱坠地后并无异于常人,谁又会料到长大后不但成为一代旷世奇才,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建筑史。他便是被后世建筑工匠尊为“祖师”的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字依智。因“班”与“般”音同,后人逐以鲁班相称。他与孔子为同期之人,年龄小于孔子28岁,那时因环境造就,士大夫以及庶民们大都能勤奋自强,努力塑造自己的完美人生,孔子如此,鲁班亦如此。鲁班虽然出生于公族之家,仅是鲁公后裔而已,自谋生计,主业以手工业木工为活,不过小康,远不比“三桓”贵族豪门,食邑、军队、家臣应有尽有。自懂事起,他就跟随大人左右,看着忙碌的父辈与伙计劳作,贪婪的呼吸着木材散发出的阵阵芳香,甚至能够分辨出材质的不同。他似乎体味到父辈的辛苦,看到了笨拙器械使用的种种不便,不但耗费体力,不时还会伤及皮肉,作品亦不精巧美观,小小的年纪常常独自依附一旁若有所思。如果说一个人天资聪慧,总是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己的勤奋,对客观事物无微不至的观察揣摩。    鲁班在艰辛忙碌、但亦不乏温馨的生活中渐渐长大,小小的家园难以圈栏萌动的心愿,他渴望了解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如同雏鹰初翔跃跃欲试,急促地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鲁城南不远处有一山,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一日,伙伴相约郊游攀爬,因此山不高,亦不陡峭险峻,父母应许。阳光明媚,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攀山时手脚并用,留下一道少年...
399页次39/50首页<...  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