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师(上)——郯子、师襄

日期: 2023-09-26
浏览次数: 325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弟子三千,各有所成。《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历代帝王对于孔子的教育贡献亦多加褒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尊孔子为“太师”。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厘定祀典,认为“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阙里文献考·卷十四》),故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康熙皇帝专门为孔子御制一通“至圣先师”石碑,1684年还亲至孔庙拜祭,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如今,台湾、香港等地将每年9月28号的孔子诞辰日定为中国教师节。那么,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又有过哪些老师呢?

先来看看孔子关于“师者”的一些谈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所有这些足可见孔子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圣贤。他的弟子子贡也曾谈到孔子不师常师,贤者皆可以为师。《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孔子曾想以具备贤德的古帝古王为师,《中庸》载:“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就和孟子把自己当做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离娄上》:“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一样。《论语》阐述尧舜禹的就不下十章,第二十篇之名即为“尧曰”,可见一斑。但先贤已远,已不能及,孔子现实中的老师又有那些呢?后世儒者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此有所阐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那么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尘埃,去追寻孔子之师。


问官郯子


《春秋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季,郯国国君郯子到鲁国朝见。鲁昭公款待郯子,并向其询问到少昊氏用鸟名作为官名的原因。郯子回答说:“从前黄帝用云纪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云字命名;炎帝用火纪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纪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太昊氏以龙纪事,所设各部门的长官都是以龙字命名。我的高祖少皞挚即位的时候,恰巧有凤凰飞来,所以就用鸟开始纪事,各部门的长官也都用鸟名来命名。”

郯子关于各职官的具体名称解释到:“凤鸟氏是历正,负责掌管历法。玄鸟也就是燕子,它们春分飞来,秋分离去,故把掌管春分和秋分的官命为玄鸟氏。伯赵就是伯劳鸟,它夏至开始鸣叫,冬至停止,所以掌管夏至、冬至的官为伯赵氏。青鸟也就是鸽鸬,它在立春开始鸣叫,立夏停止,故掌管立春、立夏的官职以青鸟命名。丹鸟即雉,它立秋来,立冬离去,故掌管立秋、立冬的官职以它命名。以上这四种鸟都是凤鸟氏的属官。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鸠聚百姓的。五雉是五种管理手工业的官,是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让他们放纵的。从颛顼之后,因为无法记录远古时代的事情,就从近古时代开始记录。作为管理百姓的官职,就只能以百姓的事情来命名,而不像从前那样以龙、鸟命名了。”

当时孔子27岁,还在鲁国做司职吏。他听了郯子这番论谈之后,“见于郯子而学之”。之后说到:“我听说天子创制了古代官制,但由于现在天子身边的人才流失和制度的破坏,有关古代官制的学问都只保存在四方的小国了。这话是可信的。”

在曲阜孔庙保存的《圣迹图》中,有一幅名为《学于郯子》,讲的便是这个故事。这一典故,对于研究古代官制形成和远古民族演变都具有重大意义。考古学者在郯国故城内采集到大宗以陶器为主的遗物,其中一件凤鸟纹半瓦当印证了古郯国崇鸟的习俗。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郯国。后人为了纪念孔子来郯,称其所登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明代海州刺史张峰在考证孔望山的由来时写道:“孔子问官于郯子,曾经登山望海,世传其崇山峻岭为孔望山。”其说和《左传》在问官之所上相悖,应以《左传》为准。


学琴师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练了十天,也没再学新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了这首乐曲,但对弹琴的技法还不熟练。”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又过了几天,孔子又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子的人物。”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说:“我体会到作曲子的人物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听后,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再拜,说:“我老师先前说过,这正是《文王操》呀!”

《韩诗外传》第五卷还记载,师襄子问孔子是如何知道此曲是文王之操的。孔子答到:“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孔子向贤达学习,又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如阳,照亮那一种思想之光。

孔子之师(上)——郯子、师襄

相关弟子 / STUDENT More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12 - 27
近期,彭门创作室、中国孔子网招募一线名师在圣城曲阜以泰山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段教科书为范本开展示范教学,近日更是走进了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录制示范教学视频。尼山是孔子诞生地,孔庙、书院、大学堂、孔子像营造出浓郁的儒家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学视频在此进行录制,既是追溯滥觞、正本清源的行动,也为示范教学融入了儒家祖庭独特的文化格调。此外,依据课程内容,策划组和摄制组在曲阜选择了不同的文化景点进行录制,圣城气派、传统经典、名师讲解汇成了一股强烈的国学教育热流。据悉,此次示范教学视频录制由彭门创作室和中国孔子网领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委全程监制,彭门讲师团吴兆灵、颜保华、朱宁燕、姬晓灿、王新莹、束天昊等十余位名师担任主讲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学视频的拍摄旨在解决一线教师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门新课程不知如何开展教学的难题,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真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探索。据了解,七、八两个年级的示范教学视频已经进入后期制作,九年级预计明年春季完成录制,届时将正式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学视频,以飨广大使用泰山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的一线师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
2
2020 - 08 - 23
彭门创作室召开《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中期调度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8月22日至23日,彭门创作室在市机关招待所召开《中华传统礼乐丛书》课题中期调度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主持,各分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前期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创作安排。孔子研究院院长、彭门创作室导师杨朝明先生作为丛书顾问对前期编写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相关指导性意见。曲阜师范大学孙永选教授、高尚举教授,孔子博物馆文博专家孟继新先生、刘岩先生,及各分册主要创作人员、课题联合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共计8卷,分别从国家祭典、人生礼俗、服饰通考、音乐通考、民间祭祀、行业祭祀、节庆礼俗和家族礼制等层面对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进行了细致剖析、形态复原和系统阐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彭门创作室积极发掘传统礼乐文化,对于提升国人历史认知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3
2022 - 07 - 12
2022年7月4号,彭门创作室为推进《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前往聊城东阿收集素材,部分《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考察之行。本次考察之行由彭门导师彭庆涛先生带领彭门弟子,共分为三组,一组由朱雅斤带队,二组由郭云鹏带队,三组由尚树志带队,各组分工明确,组织纪律良好,收集到大量有效素材,为后期的创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7月4日,《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上午八点集体从曲阜出发。下午前往了毛驴博物馆、阿胶城、阿胶博物馆、全透明生产车间,收录了大量关于毛驴和阿胶工艺发展的图片资料和录音材料。考察之行初步细化了课题组成员对于阿胶生产过程的认知,对于古迹的参观也提升了课题组成员对于东阿的历史感悟和思考,对于阿胶的生产与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7月5日上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前往参观曹植墓,梵唄寺,对于东阿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下午则前往聊城东昌府区参观光岳楼,提高了课题组成员对于整体地区文化的认识。7月6日,课题组成员前往阳谷的古阿井阿胶厂,探访了古阿井遗迹,岳家庄,海会寺,了解了阳谷地区的丰富文化底蕴。课题组成员对陶厂长,陈站长和当地的炼胶老工匠进行了采访,收集了大量录音材料和图片材料,对阿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7月7日,各小组依旧分组行动,一组前往了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走访群众,考察古东阿治所,考察了霸王墓,狮耳山,洪顶山摩崖石刻,二组前往了...
4
2019 - 03 - 16
3月16日上午,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曲阜市机关招待所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廷善先生、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孔子博物馆馆长孔德平先生、中国孔子网总编王承山先生莅临指导,尼山圣境、三孔旅游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出席了仪式。仪式上,中国孔子网副主编杨光向来宾介绍了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彭庆涛等专家先后致辞,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孔子网在曲阜设立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刘廷善先生说,新时代是一个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时代,在曲阜彭门创作室成立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有利于发挥曲阜圣人之乡的优势,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杨朝明先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细致阐释了在彭门创作室成立研学基地的重大意义,并代表孔子研究院表示了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孔德平先生对研学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彭庆涛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表示钦佩,并赞许以彭庆涛先生领衔的彭门创作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王承山主编介绍了中国孔子网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曲阜当地领导和各界同仁为中国孔子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王君毅先生高度评价了彭庆涛先生的学术成就,并认为彭门创作室一定能将研学基地建设好,同时表示了尼山圣境对基地建设的支持。...
5
2020 - 09 - 27
献礼尼山,恭祝孔诞——彭门课题成果亮相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7日上午,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期间,彭门创作室最新课题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式亮相,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2019年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由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出版,彭门创作室承担课题创作。该课题以国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为根本准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基本指导,旨在做好《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章句的疏解和现代性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采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与《十三经注疏》为底本,英文对照主要参考理雅各(James Legge)经典翻译版本,对极具现实意义的章句进行现代性阐释,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其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以其极富创新性的编排方式和鞭辟入里的经典阐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和一致赞赏。杨朝明先生评价此书说:“《中国传统文化书系》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学术性与普及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该书出版,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由著名文博专家、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担任主编,孙永选...
6
2024 - 01 - 14
2024年1月13日,2023年度总结暨集体办公会议在彭门创作室召开。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老师,孙永选老师,高尚举老师,创作室成员郭云鹏、张博、李瑞利、李懂浩、谷骋、刘璐、薛兆恒、孙加兵、宋志轩、金之昊、王伟臣等参与会议。会议首先播放了《圣城研礼 弘道游艺——传统文化“双创”进程中的彭门创作室》纪录片,使全体成员加深了对彭门创作室的了解,加深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接着进行各部门的年度总结。学术部年度总结由孙加兵汇报、郭云鹏完善。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果,并提出2024年学术规划:1.蒙学系列丛书《三字经》完成正式出版,2.古籍《孔氏家仪(含问答)》《仪礼图》《泮宫礼乐疏》整理,3.八卷本中华礼乐丛书出版,4.《阿胶志》出版等。新的一年学术课题继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力为目的。媒体部由金之昊总结:在新的一年里,媒体部要努力扩大彭门影响力,做好学生遴选和培养的工作,宣传导师成果,探索新内容,推进宣传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办公室由张博总结年度收支,对2024年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细化规划。由李懂浩进行掌故知鲁的寒假任务安排,明确写作方法和基本路径,分析写作常见问题。由孙加兵进行《三字经》课题安排,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具体要求,明确课题中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进行师生恳谈,各位同学依次发言,回顾去年的收获,展望新的一年的规划。
7
2018 - 06 - 26
《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现场。  6月22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暨课题学术研讨会在曲阜机关招待所开幕。丛书课题组全体成员,王学仲的夫人曹凤珍、画家于志学、吴泽浩,书法家张仲亭等彭门创作室导师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中,《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各出品单位、协作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发言,最后由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副主编王立玲宣布《中华传统礼乐丛书》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三天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  据悉,《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联合主编,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并特邀史学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由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
8
2019 - 04 - 17
2019年3月30日下午,彭门资讯联合中国孔子网共同拍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示范教学视频录制工作在颜府圆满完成。由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主编、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教科书在去年秋季正式启动,邀请多位山东省教学名师、博士担任主讲教师。彭门创作室导师、曲阜师范大学孙永选教授莅临指导并审核。此次教科书示范视频录制工作在彭门创作室讲师束天昊老师“下课”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拍摄完成的示范教学视频将通过中国孔子网网站、客户端面向全国投入使用,以飨广大使用泰山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的一线师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录制组在曲阜尼山圣境、衍圣公府、颜翰博府、文宪王庙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地进行了现场教学拍摄,益于莘莘学子重温圣贤经典,汲取圣贤学养。课程示范教学视频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领,既突出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符合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纲要求,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对重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记忆、重塑国人的精神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