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日期: 2019-04-08
浏览次数: 467

   杨朝明,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彭门创作室导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张正本清源地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整体背景中掘发孔子儒学的真精髓,强调在学理精透的基础上弘扬孔子儒学的真精神。已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为社会各界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1000多场。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等荣誉。
   2013年11月26日,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参加总书记主持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所著《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新华社2013年11月26日报道)。2017年,《儒学精神与中国梦》入选中宣部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18年,《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名单。本书与所主编的《正本清源说孔子》在“儒家网年度十大好书”推选中,先后于2014年、2017年两度上榜,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儒学界重要的学术荣誉。本书八册共70多万字,是杨朝明与他的团队奉献的又一传统文化精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文化十分》等专门进行报道。

杨朝明


职务与兼职:

 

现任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孔子学刊》主编。曾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孔子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兼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等。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曲阜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

 

所获荣誉:

 

学术研究成果先后四次获得“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荣获2009年“山东省师德标兵”与“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著作:

 

1、《九家旧晋书辑本》(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2、《鲁国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94)

 

3、《儒家文化面面观》(主编·齐鲁书社,2000)

 

4、《鲁文化史》(独著·齐鲁书社,2001)

 

5、《周公事迹研究》(独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6、《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独著·齐鲁书社,2002)

 

7、《孔子家语通解》(主编·台湾万卷楼,2005;齐鲁书社,2009)

 

8、《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独著·台湾古籍,2007)

 

9、《鲁国历史与文化探秘》(合作·文物出版社,2008)

 

10、《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主编·台湾书房,2008)

 

11、《论语诠解》(主编·广陵书社,2008)

 

12、《孔子文化十五讲》(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主要论文:

 

1、《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史料价值刍议》,《齐鲁学刊》1987年第5期

 

2、《汤球及其对两晋时期史料的整理》,《古籍研究》1988年第2期

 

3、《从<诗经·閟宫>看鲁国前期历史》,《齐鲁学刊》1989年第1期

 

4、《唐修<晋书>的政治因素》,《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3期全文复印。该文作者名字所印有误,《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特作更正。

 

5、《鲁国的经济特点与儒家的重农思想》,《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

 

6、《齐、鲁文化比较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齐鲁学刊》1989年第6期

 

7、《索氏器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文物》1990年第7期, 该文为四人合作完成。

 

8、《鲁国与<诗经>》,《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7期、《中国古代史》 (一)1994年第7期两个专题全文复印

 

9、《“汉家儒宗”叔孙通与汉代儒学》,《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10、《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东岳论丛》1994年第5期

 

11、《“三年之丧”为殷代遗制说》,《史学月刊》1995年第2期

 

12、《鲁国礼乐传统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13、《公羊学派“<春秋>王鲁”说平议》,《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合刊

 

14、《鲁国的历史地位与鲁国史研究》,《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15、《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新考》,《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

 

16、《试谈傅斯年关于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假说》,《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第7期全文复印。

 

17、《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 中华书局《文史》第43 辑

 

18、《〈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  被收入《今本竹书纪年论集》(美国·史丹福大学邵东方、倪德卫主编,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年2月出版

 

19、《<周诰>诸篇次序考订》,《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1998年第9期全文复印

 

20、《周公长于管叔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9年第1期全文复印

 

21、《也说<金縢>》,《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今本竹书纪年>中的鲁国纪年》,《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23、《周先王继承制度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5期

 

24、《沈约与<今本竹书纪年>》,《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收入《今本竹书纪年论集》(美国·史丹福大学邵东方、倪德卫主编,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年2月出版

 

25、《周训:儒家人性学说的重要来源——从《逸周书·度训》等篇到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国学学刊》2009年第3期

 

26、《周公东征史实诠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1年第2期全文复印

 

27、《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孔子研究》2001年第2期

 

28、《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见》,《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

 

29、《出土文献与〈诗经〉研究》,《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2年1月

 

30、《子夏传经之学考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收入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31、《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32、《〈孔丛子〉“孔子论诗”与上博〈诗论〉》, 载《新出楚简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辅仁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2002.3.31—4.2。   收入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

 

33、《上博竹书〈鲁邦大旱〉管见》,《东岳论丛》2002年第5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3年第1期全文复印

 

34、《周公摄政史实诠说》,中华书局《文史》第六十三辑

 

35、《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36、《“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载《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

 

37、《礼记·孔子闲居》与《孔子家语》,载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8、《〈逸周书·宝典〉篇与儒家思想》,《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39、《〈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40、《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5期(B5)全文复印

 

41、《〈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  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中庸〉成书问题新探》,载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编《齐鲁文化研究》第三辑(2004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43、《读〈孔子家语〉札记》,《文史哲》2006年第4期

 

44、《上博竹书〈鲁邦大旱〉小议》,载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5、《鲁国郊天之礼探析》(杨朝明、王青),《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6、《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9期(B5)全文复印

 

47、《关于“周公辅成王”问题》,《文史知识》2006年第3期

 

48、《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刘大钧主编:《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9、《<周礼> “六诗”与周代的诗乐教化》,《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二辑(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学苑出版社2007年

 

50、《〈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年秋季

 

51、《史记·周本纪》关于周先王世系的记述,《文史》2008年第3期

 

52、《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孔子研究》2008年第6期

 

53、《〈论语〉成书与文本特征》,《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54、《孔子“出妻”说及其相关问题》,《齐鲁学刊》2009年第2期

 

55、《〈孔子家语〉“层累”形成说考辨》,杨朝明、魏玮合作,《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56、《〈孔子家语·致思〉篇研究》,杨朝明、张磊合作,《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

 

科研项目:

 

1、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九家旧晋书辑本,1985年—1989年 ;

 

2、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鲁国史(合作),1990年— 1993年;

 

3、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鲁文化史研究,1996年 — 1997年;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主持);2001—2003年;

 

5、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孔子家语》综合研究(主持); 2004年— 2006年;

 

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六经之教与孔子遺说(主持)2004-2008年  

 

7、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孔子智慧与文化中国(主持)

 

8、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华文化标志城基础理论研究(主持)


相关导师 / TEACHER More
  • 彭庆涛 彭门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0
    彭庆涛,男,1958年生。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文博专家,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子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离岗前任曲阜孔子博物院资料研究室主任。被聘为曲阜市文史馆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祭孔联盟顾问、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齐鲁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济宁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曲阜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等。社会兼职: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员、中国农战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理事、黾学书院艺术学术委员等。   一直致力于先秦、秦汉史及传统礼乐的研究,出版有《黄河中下游父系氏族源流探析》、《邹鲁文化研究》、《曲阜孔庙祭祀通解》、《曲阜史沉轶话》、《祭孔礼乐研究》、《始祖文化济宁探源》、《祭孔礼乐》、《中国古代国家祭祀》、《弟子规注释》等著作;执行主编《曲阜历史文物论丛》、《圣域文昌》、《游读曲阜》、《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学术论文集》等;联合主编《新译》、《济宁历史文化丛书》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文史创作方面,曲阜很多文物景区以及曲阜的许多活动中,都留存有碑刻撰文、诗文对联、展览撰文等文史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2000年以来。为济宁电视台、曲阜电视台制作多期节目,提供撰文数十篇。2014年5月《济宁晚报》周刊开辟个人专栏——掌故知鲁。2016年,担任孔子网专家顾问。在艺术领域,师承我国著名艺术大师王学仲先生,攻书法、国画、篆刻、诗文等,多有作品发表;在书画理论方面,多有论文和评论文章发表,亦多为书画名家作品撰文作序;主编有《艺以弘德而无止境》、《黾学大观——解读王学仲艺术》等学术专集;主编《粤风鲁韵——吴泽浩从艺六十年国画集》、《冰雪情怀——于志学八十华诞专集》、《啸傲江山——王学仲书画集》、《特艺之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松龄》、《三经楷范——张仲亭书论语道德经金刚经书法作品集》等名家书画精品特集;执行主编《曲阜历...
  • 彭门导师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0
    曹凤珍,王学仲先生夫人,彭门创作室荣誉导师王学仲先生与曹凤珍夫人王学仲先生与曹凤珍夫人
  • 彭门导师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7
    吴泽浩,彭门创作室导师,号铁塔轩主,广东汕头人,中国画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济南市文联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第八届济南市政协常委、第九届、第十届济南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三届、第四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第八届济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辞条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 彭门导师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7
    张仲亭,男,1947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彭门创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五、第六届),原济南兰亭书法院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仲亭自幼酷爱书法,用功极勤,习书有50余年的历史。书作以小楷名世。上追晋唐、书宗二王,有较为坚实的书法功底,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出版有《张仲亭书济南七十二名泉诗》、《张仲亭书法作品集》、《张仲亭书法作品选》、《张仲亭书历代名人咏济南》、《张仲亭书》、《张仲亭书》《张仲亭书弟子规》、《张仲亭书金刚经》等书法专集,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作品作为国礼,多次赠与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及友人,并被多家国内外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收藏。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投射的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望岳》书法就是出自张仲亭之手。五岳之尊泰山之碧霞祠道家联:“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来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也出自张仲亭先生之手。2010年,张仲亭先生入编《中国人物年鉴》书画名家栏目。 张仲亭先生以“翰墨颂泉城 真情报齐鲁”为宗旨,以其书法《望岳》在全运会上展示为契机,以书法艺术为载体,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创意发起了“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大型系列书法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宣传济南、宣传山东传统文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新浪网、网易、搜狐、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等等全国媒体对张仲亭宣传齐鲁文化做了大量的采访和报道。
  • 彭门导师
    发布时间: 2018 - 06 - 10
    孟祥才,男,1940年生。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潍坊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孟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       曾参加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现正主持十一五重大项目中华大典-政治典-农民战争与农民政权分典的编纂工作和8卷本的《中国儒学学案》的编撰工作。已发表论文160余篇,自撰专著14部,主编、叁编著作20部,累计达800余万字。《梁启超传》(1980年北京出版社版,1990年台湾风云时代公司重版)获北京出版社优秀著作奖,是国内第一部大型的梁启超传记。《王莽传》(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版)。《刘邦评传》(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获山 东省1990年社科著作一等奖,是国内第一部大型的刘邦传记。《汉高帝大传》(与 安作璋合著,199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获优秀著作奖。《新朝旧政——新帝王莽》(1997年哈尔滨出版社版)。《汉光武帝大传》(与安作璋合作。199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版)。《先秦秦汉史论》(2001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曲阜庙城与中国儒学》(与付崇兰合著)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秦始皇帝大传》(2005年中华书局版,与安作璋合著)。《滑稽大师淳于髡与东方朔》(2004年山东文艺出版社版)。《杀尽不平方太平—农民战争与反腐败》(2005年兰州大学出版社版)。《细说王莽》(中华书局2006年版)。《秦汉人物散论》(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 彭门导师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9
    朱学德,彭门创作室导师,我国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字仁山。1935年生于山东莱州市,系山东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首届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市中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刻字艺术家协会高级顾问。  自幼受其父朱祥卿启蒙,研习书法绘画,临习过欧、柳、颜诸体及隶书、魏碑,后致力于篆刻、篆书、隶书。结体自然古朴而有风采,篆刻极具齐(白石)、邓(散木)之风韵,高雅质朴而清新无俗,曾近百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展并获奖,如1976年在日本东京等地举办的“现代中国书道展”,1985年在郑州举办的“国际书法篆刻展览”及“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展”等,被中国美术馆、“吴昌硕纪念馆”、“郑和纪念馆”等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被曲阜论语碑苑、神墨碑林、翰园碑林勒石。入选数十部大型书法专集,如《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等。出版有《朱学德篆刻——泰山名胜专集》一书。学德篆刻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2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七)编者按用生命付出,与死亡赛跑,为国家挥洒青春,为人民坚守岗位,这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写照。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青年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抗疫如抗敌,救援如救火。让我们通过马文浩的日记来了解一线抗疫情况。2020.2.24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区合并的通知,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大别山医疗中心来自山东的全体援鄂医务成员都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重症二组的肩上。因为今天不光我们所在的西区监护室自己病人的转出、出院、和常规治疗,还要迎接来自东区监护室的9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入。这也是山东对口支援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全体危重症专业人员的首次“大会师”。 早上六点四十出发,我们小组的全体人员提前一个小时20分出发,提前一个小时10分到达工作岗位。刚处理完我们本科室病人的常规治疗和其他检查工作不久,自8点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转入,紧接着第二位病人转入,第三位病人转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转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重症东区监护室全部病人的转运,无一意外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次危重症病人转运工作。默契、团结,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中有序。这是我们小组在完成这次艰巨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术和有条...
3
2020 - 12 - 21
今日冬至 | 新阳后,便占新岁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习俗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吃汤圆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
4
2025 - 04 - 05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上午九时,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先生恭读祭文;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孔子博物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曲单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代表依次敬献花篮;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上午十时,领导和嘉宾们来到尼山书院前,参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诗歌会,伴随着悠悠雅乐,曲阜师生代表吟唱《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在书院上空回荡,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礼敬先师。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缅怀先师。    上午十时三十分,领导和嘉宾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鸿蒙圣开-乙巳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礼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
5
2020 - 03 - 02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周记(一)说明由于黄冈疫情依旧严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原有的《抗疫日记》栏目改为《抗疫周记》;我们将选取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彭门弟子马文浩的在一周内的工作感触与记录,于每周周天推出。编者按生命的美好,在于他的永不服输;人性的光辉,在于他的无私奉献。山东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奋勇挺进“大别山”,在湖北大地上,谱写着抗疫战歌!2020.2.26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两个病区合并后,重症患者数量也多了一些。在这其中,有一位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多处插管(呼吸机气管插管、双侧胸腔引流管、导尿管、鼻肠管、中心静脉置管等),而且病情不稳定。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我们不得不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给患者去做胸部CT。CT科室距离我们病区较远,途中需要转运多次电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脱管,或者出现其他病情变化,对于患者和我们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为此,我们护理团队几乎全员上阵,携带了大量便携设备和药品,做了充分的准备,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结束后,队员们大汗淋漓,浑身被汗水浸透,实在是有些劳累。但是每当我们看到患者们的面容,想起家人、领导、同事们的嘱托与鼓励,又让我们重新充满了斗志,再次整装上阵。△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所幸,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壮大,扩充到了十一人(含一名护士长),其中包括五名男生。我们...
6
2021 - 02 - 04
今日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一,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习俗一、祭灶王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民间传说,每年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据说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祭灶二、扫尘土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
7
2020 - 03 - 06
安先生和我的师生情缘臧知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要本文由苏州大学教授臧知非所著,记叙了“我”求学于安作璋先生的种种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我”对于安作璋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体现出浓浓的师生情。我的学术生涯,和安先生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从1985年4月第一次拜谒安先生,至2018年4月,33年间,或诣府请教,或电话请示,向安先生请教受学,我的进步和安先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对安先生的向慕,始于本科期间。这要从我的读书经历说起。1978年,我考入徐州师范学院(现在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那时的我,对历史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什么爱好。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文革”中的农村中学完成,谈不上文化课学习。1974年初中毕业以后,因为是“右派”子女,没有资格上高中(当时高中按照家庭成份推荐入学,地、富、反、坏、右是黑五类,黑五类子女没有推荐资格),只能回到生产队作一个“半劳力”社员,务农半年后,在先父学生的帮助下以走后门的方式到离家40华里的农河中学读高中。当时实行“开门办学”,在“农业学大寨”的旗帜下,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干农活,农业机械(当时主要是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水泵)倒是学了一些,其他文化课实在是不堪一提。对于历史只是在“评法批儒”过程中,接触过片段,知道一些所谓“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根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简称)上的评法批儒...
8
2021 - 02 - 18
今日雨水 | 润物细无声雨水简介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当天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每年公历2月18-20日。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习俗回娘屋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拉干爹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接寿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