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参之“参”的读音 (孙永选)

日期: 2018-07-09
浏览次数: 159

                                      关于曾参之“参”的读音

孙永选

 

孔子弟子曾参,又称曾子。曾参之“参”,一般人都读shēn。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人重提古代学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观点,认为“参” 是“骖”的借字,当读cān,(见《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理由是,“根据名字相应的规律,此参字只有读‘骖’才说得通。”笔者以为不然。

首先,历代相沿,曾参的“参”一直读shēn。笔者久居孔子故里曲阜,访知当地人上至饱学硕儒,下至田夫野叟,两千余年沿称至今,都称曾子为曾参(shēn),无有读曾参(cān)者。曾子故里山东鲁西南一带地区的百姓也都读shēn。如果曾子名参(cān),怎么会两千多年其故里百姓一直误读呢!笔者访问了中国孔子研究院、孔府档案馆、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和孔子研究所的多位教授专家,他们也都一致读shēn,未有主张读cān者。

其次,中国历史上,明末之前,也未见有读cān者,不读cān倒有确证。

《说文·林部》给“森”注音说,“读若曾参之参。”“参”与“森”同音,可见汉代儒学大师许慎是不读cān的。汉儒重师承,讲家法,师徒相授,代代相传,弟子不敢随意妄改。汉人注的音,多保存古音面貌。所以,汉儒音读是可信从的。据汉儒音读来看,也当以读shēn为是。读cān之说,于古未见。

另外,我们还可以参考诗歌韵脚字找到很多证据。例如:

唐代员半千《陇右途中遭非语》:

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冠冕无丑士,贿赂成知己。名利我所无,清浊谁见理。敝服空逢春,缓带不著身。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正须自保爱,振衣出世尘。

诗中的韵脚字,“参、心”为韵(后面“己、理”为韵,“身、人、尘”为韵,属于古体诗的换韵现象)。

唐代李昂《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

世业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竹抱卢门暗,山衔晋国深。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

诗中的韵脚字,“金、林、参、深、音”为韵。

唐代徐夤《赠杨著》诗:

藻丽荧煌冠士林,白华荣养有曾参。十年去里荆门改,八岁能诗相座吟。

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钓鱼台上频相访,共说长安泪满襟。

诗中的韵脚字,“林、参、吟、深、襟”为韵。

宋代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

留犁挠酒得戎心,并袷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

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

诗中的韵脚字,“心、深、参、林、金”为韵。

王安石的另外一首《初去临安》: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诗中的韵脚字,“林、心、参、侵、襟”为韵。

宋代吴潜《谢世诗二首》(其一):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诗中的韵脚字,“心、深、参、阴、襟”为韵。

宋代李弥逊《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此间此景乐最深,世路好恶君酌斟。下车何必笑冯妇,投杼未免疑曾参。

诗中的韵脚字,“深、斟、参”为韵。

宋代连文凤《三省斋为洪中行赋》:

机巧日相寻,谁能自警深。惟君学夫子,此意即曾参。钟破平生梦,灯明半夜心。遥知读书处,松桂已成林。

诗中的韵脚字,“寻、深、参、心、林”为韵。

连文凤的另外一首古体诗《慈乌》:

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昔人称尔孝,鸟中之曾参。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

诗中的韵脚字,“林、音、心、深、参、禽”为韵。

宋代赵师秀《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

诗中的韵脚字,“金、林、心、深、参”为韵。

宋代魏兴祖《挽薛艮斋》(其一):

奥学传伊洛,平生尽此心。多闻推子贡,一唯妙曾参。知识皆文武,才猷冠古今。斯人苦斯疾,吾党恨尤深。

诗中的韵脚字,“心、参、今、深”为韵。

明代王应斗《咄咄吟》(其二):

颠毛频拥雪霜侵,累日牢骚付短唫。未肯酖人款叔子,终怀慈母识曾参。

身当磨蝎宫中老,路向羊肠历后深。却喜蒲团心弗动,尽教山鬼自浮沉。

诗中的韵脚字,“侵、唫、参、深、沉”为韵。

明代张一旸《咏植孝子》:

养志徽猷耀古今,千秋谁复继曾参。归巢已听慈乌哺,跪食今看孝子心。

王宅冰鳞堪入馔,孟家冬笋又成林。曾然菽水非三釜,若比庄公抵万金。

诗中的韵脚字,“今、参、心、林、金”为韵。

以上诗中,与曾参的“参”押韵的字都是“侵”韵字,古人诗歌此类例子甚多。可见从唐代到明代,曾参的“参”是不读cān的。

清代车万育编的《声律启蒙》在下卷“十二侵”里有“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的韵句,曾参之“参”也在“侵”韵。

再次,从读cān说提出的时代和背景分析,此说在历史上提出较晚,产生于标榜古音通假的明末清初,当时训诂正处于转变时期,解读古书常常打破旧说,标新立异。明清之际,方以智提出:“曾参,字子舆,参当音参乘之骖。”(《通雅·姓名》)后来继此说者有王引之、卢文弨等人。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说:“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名骖字子舆者,驾马所以引车也。”不过当时很少有人信从。卢文弨《经典释文考证》就说:“案曾子字子舆,当读为七南反,与骖同,而今人咸不然。”可见此说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主张,一般人并不这么读。清初学者于古书解释认为难通之处,便求之通假,这是当时治学的风气。王引之是清代著名学者,治学还是很严谨的,其借助通假,的确解决了古书中的许多问题,为人称道。但其说也偶有失误处,并非百分之百都正确。本字可通,却滥用通假,改字为训,就犯了训诂之忌,并不一定可靠。

又次,从用字分析,难圆其说。方以智、王引之、卢文弨等人认为,“参”与“舆”(车)没有关系,如果解释为假借字“骖”,就有了马和车的关系,所以主张读cān。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明明有一个“骖”字不用,却偏偏要用一个假借字,这不是很奇怪吗?

又次,从名与字的关系来看,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是字从名义,未见有名从字义的。读cān说先从字出发,把“舆”解释为车,再与名相联系,改“参”为“骖”以使名曲从字之义,颠倒了名与字之间的主从关系。而且古人名字中罕见有用“骖、驷”等字为名的。

又次,从“参”的古义来看,与“骖”无关。“参”古字写作“曑”,《说文·晶部》:“曑,商星也。”(段玉裁认为“商”为“晋”之误)本义是星宿名,不读cān。“骖”只能算是其假借义。舍本义而用假借义,并不是很圆满的解说,似不可取。而且段玉裁注《说文》,只说 “参”作“骖”字的声符,不言假借。

综上所述,读cān说违背历史和现代大众读音实际情况,不合情理;从“舆”的车义出发求解“参”字,使名从字义,本末倒置;本字可通却标榜通假,改字为训,实不可取。笔者认为,曾参之“参”用的就是其本义星宿名称,应读shēn。与名相应,其字“子舆”用的并不是“车”义,而是“地”义。“舆”古代有大地的意思。古人有天覆万物、地载万物之观念,“舆”本义为车,车可载物,故“舆”可指地。这在古书中不乏例证。《周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舆,圆天为盖。”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故又称大地为“方舆”。清初学者顾祖禹著有一部地理书《读史方舆纪要》,史书中有《方舆志》(或称《舆地志》),其中的“舆”即是地理义。星宿与大地相对,这是古人的分野观念。曾参以星宿为名,取地理为字,名与字的意义联系是十分恰切的,并非只有读“骖”才说得通。古人以星宿取名的例子常见,如孔子另一弟子卜商(字子夏)、西晋文学家张亢(字季阳)、汉末黄巾军领袖张角等便是如此,“商”、“亢”、“角”都是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名。所以,曾参之“参”应该读shēn而不能读cān,更不烦改字为训。《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780页“曾参杀人”条特别给“参”注音shēn,是十分正确的。不懂得“舆”有“地”义,执“车”义而强为之解,就只能乞助于通假了。


READING / 相关阅读
2018 - 07 - 09
点击次数: 159
关于曾参之“参”的读音孙永选 孔子弟子曾参,又称曾子。曾参之“参”,一般人都读shēn。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人重提古代学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观点,认为“参” 是“骖”的借字,当读cān,(见《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理由是,“根据名字相应的规律,此参字只有读‘骖’才说得通。”笔者以为不然。首先,历代相沿,曾参的“参”一直读shēn。笔者久居孔子故里曲阜,访知当地人上至饱学硕儒,下...
2018 - 07 - 05
点击次数: 121
“礼之用”与彬彬有礼刘岩 若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礼”以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讲究等级及层次分明,贯穿于我们民族发展史中,博大精深。礼的本质,是制约人们的行为规范,在社会各时期,为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秩序稳定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纵观“礼”在人类史河中的社会践行,无不与执政者的执政理念息息相关。对“礼”在社会践行这一现象的观察研究,于今天社会所倡导的“彬彬有礼”之风尚,将大有裨益...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9 - 10 - 13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
2
2020 - 02 - 18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二)用心阅读,用爱分享2月15日,济南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护师、彭门弟子马文浩,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奔赴疫区,并于当晚安全到达。2月16日中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战前”第一次碰头会。培训2月16日下午,医疗队紧接着进入培训阶段。当天下午的主要内容为自我防护与防护用具的使用。因为医用物资宝贵,很多防护用具并没有在练习中真正使用。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据悉,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经培训后,将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区与疫情战斗。据山东广播电台报道,该病区原由山东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有十二张重症病床。第十一批医疗队培训完成后,充实原有医护人员,重症病床将增加十八张,总计三十张,从死神手中抢人。致敬逆行者,武汉加油!部分图片来源于山东广播电台头条号编辑:韩振终审:李筱
3
2023 - 08 - 04
曲阜孔庙大成殿正中供奉孔子,东西两旁则列有“四配十二哲”。所谓“四配”,又称“四圣”,即复圣颜渊、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颜、曾、思、孟”中的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宗圣”。何谓“宗圣”?“宗”即宗教礼法,“宗圣”则意为恢复宗教礼法的圣人。孔子创立儒学,以“克己复礼”为任,终生推崇西周的礼法。而曾子无疑是孔子弟子中,继承宗教礼法最好的一位。关于曾子恢复宗教礼法的主张,在《论语》的许多言语中都有所体现。如《论语·学而》里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子张》中的“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泰伯》里的“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曾子在治国、孝亲、民风等方面都强调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完美践行者。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加赠曾参为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堂,此为曾参配享之始。元文宗时加封曾子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与颜渊、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四配”。曾子的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的政治哲学体系。“诚意”一般指使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欺己。曾子的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儒家道义礼法,不少文...
4
2019 - 11 - 18
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举办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活动初冬的曲阜,叠翠流金,景色迷人;美丽的蓼河曲桥流水,游人如织。2019年11月16日,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鲜花烂漫、彩旗招展、气球高悬,曲阜市第六届百姓儒学节——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始创于1949年11月14日,其前身是曲阜县建筑合作社,现隶属于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我市最早的土木工程营造专业公司。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凭借七十年的专业品质和深厚积累,在省内外承担了不少精品工程,多项工程荣获省级优良奖项,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时20分,庆典仪式正式举行,首先进行揭牌仪式。《曲阜建工赋》由我市著名文博专家、研究馆员彭庆涛先生撰文,篆刻家张博先生治印,全文共546字,用典严谨、文辞隽永,由前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书丹,赋中所体现的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更是勉励公司员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10时20分,各位领导、来宾们共同乘车前往儒家花园酒店参加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会议以“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主题,回顾曲阜建工70年来不畏挫折、不懈努力、勇创辉煌的光荣历程,展望企业未来的美好前景,表彰先模典范。最后,在全体与会人员热烈地掌声中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70周年庆典落下帷幕。全体曲建人将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去,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5
2020 - 02 - 19
抗疫日记 | 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三) 抗疫日记 | 临危受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系列的主人公是彭门弟子马文浩及其济南市儿童医院的同事们,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近战“疫”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15日,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按照上级要求,迅速组织一批援鄂队伍。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马文浩早早就报了名,此时马文浩成为山东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他将与其他的同事共同奔赴疫情的第一线。驰援前的准备接到通知后,六名援鄂英雄迅速到达医院。由于提前做好了援鄂的准备工作,护理部张兆芳主任提前列好了生活用品清单清单,并派专人进行采购,分装。∆援鄂队员理发∆同事对援鄂英雄叮嘱∆行囊临行前,济南市儿童医院院党委为逆行的六位英雄举行出征仪式,党委书记盖中涛表达了对英雄的信心与担心之情。身为彭门弟子的马文浩能作为一名医生支援前线,彭门人为之感到骄傲,同时马文浩此行牵动着彭门老师及师兄弟的心,大家纷纷为他点赞加油!“同事来送行的人很多,护士长张会芹、周娟、刘敏……还有好多人,得知我要去支援,她们立马从家里赶过来,给我送行”马文浩说。∆山东援鄂第十一批医疗队机场列队奔赴一线到达湖北地方安排了酒店住宿,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酒店的所有中央空调一律停止使用,队员们可...
6
2023 - 08 - 04
曾子事亲以孝,为官以廉,《说苑·立节》则记载了他“衣敝衣以耕”的故事。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国君派人封送给他一座采邑来让他修饰仪表,曾子坚决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来送,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您向人要求的,是鲁君献给您的,您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够使他的节操足以保全。”无功不受禄,曾子以实际行动向我们阐释了自食其力的廉洁之道。《论语·泰伯》载,曾子生病时,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可见他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是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神态,可谓是危言危行。曾子终身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临终之前,《礼记·檀弓上》便记载了一件“曾子寝疾”的故事。相传,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曾子的学生乐正子春坐在床下,儿子曾元、曾申坐在他...
7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
8
2020 - 02 - 20
抗疫日记 | 援鄂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篇的主人公是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彭门弟子马文浩。让我们根据他所分享的内容,走近战“疫”第一线。工作感受 根据马文浩的介绍,虽然全国各省(除湖北外)的病例增长数量已经下降连续十几天,但湖北的疫情局势仍然相当严峻,我们需要有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当提到第一天正式投入工作时的情景,他说道:“今天上班第一天,整体感觉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但目前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不过明天会转过来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同时,他也提到,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整体感觉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全身冒汗,汗水流个不停。此外,由于所在医院尚未配备护工与保洁人员,也需要他们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到工作的环境,马文浩说:'因为整个大别山医院还在修建当中,没有修建完毕,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好;人员、物资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来自各个医院,千差万别,需要重新学习、熟悉。”不过,他也相信随着人员与物资的不断到位,这些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山东的医疗队十分感激。他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病患,对咱山东这边救援队都感谢;一个做维修工作的黄冈当地人,看到我们之后,谢不离口,甚至能在眼里看出他的那种感激。”工作日记致敬逆行...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