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日期: 2019-10-13
浏览次数: 398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编者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

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

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

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

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仅有一些自力维持生活的商店店员和小手工业者。

原曲阜文管局资料研究室主任彭庆涛是一位儒学专家,也是一位研究曲阜文物多年的文博专家。他拿出一张张泛黄的曲阜解放前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孔府门前积满污水,孔庙前杂草丛生,低矮的民房靠到了孔庙墙上,孔林门前的神道破烂不堪……

是新中国让曲阜这座儒家文化绵延2000多年的文化古城重获新生!

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从曲阜解放就已经开始。

曲阜解放于1948年,1949年3月1日,鲁东南行政公署就批准成立了曲阜县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1950年3月20日,鲁中南区党委决定开放孔庙、孔府、孔林,让群众参观。1950年12月3日,曲阜全县402处冬学同时开学。

曲阜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城市面貌也逐步得到改善。

曲阜有一条老街叫龙虎街,因其街东口有一眼正对东城墙根被称为青龙的水井,街西口有一块名曰白虎的巨石,故用“左青龙右白虎”之意取名为龙虎街。

79岁的靳立亮,是龙虎街的老人,他的祖辈从清朝时就在龙虎街居住。

靳立亮说,曲阜解放后,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建学校。那时候学校少,为了满足大家上学识字的需求,建了两所民办小学;1952、1953年,又相继办了两个补习班,为老百姓扫盲。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龙虎街的文化教育很有起色,出了不少大学生,孔祥云、杜豫都是从龙虎街出来的,后来成为大学教授。

同样住在龙虎街的赵洪玉今年75岁。5岁时,赵洪玉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人将他们姐弟三人养大。

“要不是赶上新中国这好时光,我们姐弟三人根本上不了学,识不了字!如果不识字,连孔子的书都读不了!”赵洪玉感慨地说。喜爱书法的赵洪玉现在每天都要拿起笔写几个字。他最喜欢写的是儒家经典语句,“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曲阜龙虎社区颜庙街(摄影:张博)




改革开放让曲阜乘着春风出发

“国学发展既要‘登峰’,又要‘落地’。也只有‘落地’,才能使场子真正热起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杨朝明这样认为。

泱泱大中华,浩荡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前,即便是在曲阜,能真正享受传统文化滋润的也只是少数人。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开展扫盲活动,才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真正普及,走进百姓中间。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贤哲,给曲阜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而改革开放为其释放了活力。

1984年,孔庙大成殿孔子塑像修复完成并正式揭幕。以此为契机,曲阜在孔子诞辰日策划了“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吹响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角,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989年,“孔子诞辰故里游”改名为孔子文化节,并在海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据彭庆涛回忆,那次来的人远远超出了曲阜当时的接待能力,曲阜所有的宾馆都爆满,许多人因找不到旅馆而无法住宿。

大手笔的文化实践使得曲阜人潮涌动,读论语、看“三孔”、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发展的“场子”真正热起来了!许多人开始关注曲阜,曲阜开始走出国门。

为了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曲阜加强了建设力度,“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曲阜城市建设规模由原来的明故城及其周围区域扩展到了大沂河北岸,城区面积扩大了约4倍。”彭庆涛说道。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孔子研究院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2008年,首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举行:2011年,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式启用……

谈及曲阜的历史变化,曲阜一中的年过八旬的顾国华老师说:“我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曲阜变化的见证人了。”

他回忆,1959年来曲阜的时候,交通很不发达,只能先到兖州,然后从兖州坐汽车到曲阜。当时到兖州后,没有去曲阜的车了,他步行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曲阜。那时候,曲阜很小,全是平房,宫墙前面就是农田。整个曲阜城只有西关大街、东关大街、棋盘街三条街,每条街也就100来米长。去北京要到兖州,坐十二三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北京。

“现在曲阜的变化不得了了!”顾老师乐呵呵地说,城市高了、大了、美了!尤其是城市建筑,带有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交通方便多了,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特别是通了高铁以后,从曲阜去北京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改革的春风浸人心脾!改革开放初期,我的直观印象是:庄稼种在明故城里,土堆、粪堆、柴草堆满城都是。现在与过去比:翻天覆地!”说起曲阜的变化,曲阜市政协原主席赵元山感慨万千!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孔子研究院(摄影:张代生)



肩负起文化担当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曲阜大力弘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至街道、乡村,全力打造“东方圣城·首善之区”。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动下,曲阜形成了勤俭、仁孝、诚信、和谐的社会风尚,在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与“文化气质”良好融合的独特发展之路。

“欢迎来到曲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庙的大成殿高24.8米,在老城里所有的建筑物不能超过孔庙的大成殿,寓意所有的人不能超过孔子,也是对孔子的一种尊重。” 坐上曲阜的仿古马车,马车夫看似很随便的交谈,却处处熟练地运用着论语和典故。

如今,在曲阜古城,儒家文化无处不在。无论是晨练的人们、三轮车夫,还是古城里的商店店员,都对曲阜的文化典故如数家珍,并且能把这些历史典故运用到现代的生活当中,有理解,有传承。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现在的孔林万古长春坊(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受惠于经济助力 “孔子坐上高铁了”

“有人问我,高铁对孔子儒学传播有什么意义?我说孔子坐上高铁了!传统文化在曲阜这么多年的传承,它和这个城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城市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对于儒学的弘扬,非常有意义!”杨朝明感慨地说。

在杨朝明看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是互动的,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先导。”

在这座城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互通,同时,曲阜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新版图——东西两个经济开发区蒸蒸日上,一张文化与经济携手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

回顾曲阜的发展历程,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同时抓牢“经济”与“文化”两大抓手,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深挖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在经济保持长足增长的同时牢牢坚守传统文化价值观。

文化如一杯香茗,滋养精神,涤荡心灵。文化的振兴带动产业的振兴,“钱袋鼓起来”,也具备了让“脑袋富起来”的条件。

2019年8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曲阜成立,曲阜正以更加雄伟的姿态走向世界!

此时,忽然想起一篇文章中的话,“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曲阜大成桥夜色(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791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 点击次数: 581
    2025 - 04 - 05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上午九时,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先生恭读祭文;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孔子博物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曲单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代表依次敬献花篮;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上午十时,领导和嘉宾们来到尼山书院前,参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诗歌会,伴随着悠悠雅乐,曲阜师生代表吟唱《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在书院上空回荡,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礼敬先师。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缅怀先师。    上午十时三十分,领导和嘉宾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鸿蒙圣开-乙巳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礼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许愿六项议程。    尼山春季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缅怀先圣孔子,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游客在曲阜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附:  2025尼山春季祭孔文  (撰文 彭庆涛)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节逢清明大吉之日,社会各界代表汇聚尼山孔庙大成殿前,谨遵彛章,敬陈明荐,...
  • 点击次数: 383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乐》、《射》《御》、《书》、《数》六幅作品。第四部分:孔子列国行篇。包括《飞雪途中》、《陈蔡绝粮》、《桓魑伐坛》、《如沐春风》、《跋涉十四载》等。第五部分:教学著书篇。包括《韦编三绝》、《修编诗经》、《退修诗书》、《授徒曾参》、《有教无类》、《孔伋嬉戏》、《泗水寻芳 亦步亦趋》、《救人授牛》、《乐山乐水》等九幅精品,也是弘扬孔子治学精神的重要篇章,人物庄重。第六部分:孔子十哲篇。表现的是孔门弟子...
  • 点击次数: 480
    2019 - 11 - 18
    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举办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活动初冬的曲阜,叠翠流金,景色迷人;美丽的蓼河曲桥流水,游人如织。2019年11月16日,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鲜花烂漫、彩旗招展、气球高悬,曲阜市第六届百姓儒学节——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始创于1949年11月14日,其前身是曲阜县建筑合作社,现隶属于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我市最早的土木工程营造专业公司。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凭借七十年的专业品质和深厚积累,在省内外承担了不少精品工程,多项工程荣获省级优良奖项,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时20分,庆典仪式正式举行,首先进行揭牌仪式。《曲阜建工赋》由我市著名文博专家、研究馆员彭庆涛先生撰文,篆刻家张博先生治印,全文共546字,用典严谨、文辞隽永,由前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书丹,赋中所体现的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更是勉励公司员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10时20分,各位领导、来宾们共同乘车前往儒家花园酒店参加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会议以“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主题,回顾曲阜建工70年来不畏挫折、不懈努力、勇创辉煌的光荣历程,展望企业未来的美好前景,表彰先模典范。最后,在全体与会人员热烈地掌声中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70周年庆典落下帷幕。全体曲建人将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去,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附:《曲阜建工赋》启山林,筚路蓝缕;七十载,栉风沐雨。建国伊始,三会并立,经合作社而立建筑公司。改组凡几,名号数易。腾飞于改革开放,壮大于市场经济,终获全国优秀企业之桂冠。何也?其来有自也。一曰物华。曲阜可谓中国建筑领先之域。上古大庭屋庐,商迁奄国古都,周有鲁宗太庙,汉则灵光殿庑。北宋三教并重,诏建景灵宫,奉祀黄帝人祖。春秋以降,先师祭享于阙里文庙,后世优渥有府第供养,加之数千亩林地葬瘗,列国内...
  • 点击次数: 398
    2019 - 10 - 13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仅有一些自力维持生活的商店店员和小手工业者。原曲阜文管局资料研究室主任彭庆涛是一位儒学专家,也是一位研究曲阜文物多年的文博专家。他拿出一张张泛黄的曲阜解放前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孔府门前积满污水,孔庙前杂草丛生,低矮的民房靠到了孔庙墙上,孔林门前的神道破烂不堪……是新中国让曲阜这座儒家文化绵延2000多年的文化古城重获新生!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从曲阜解放就已经开始。曲阜解放于1948年,1...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06 - 27
人民网曲阜6月23日电 (张代生)《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22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该系列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著名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先生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先生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先生联合主编,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学术顾问。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古代家族礼制》等分册,涵盖了中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的全方面、各层次。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勇立潮头的彭门创作室对中华传统礼乐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细致剖析、形态复原和系统阐释,对重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记忆、重塑国人的精神素质具有重要价值。丛书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
2
2020 - 02 - 15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马文浩,彭门弟子,现工作于济南市儿童医院,担任重症护理护师。二月十五日受政府紧急抽调,应征为山东省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疫情之紧急急于星火,医疗队员们上午集结完毕,下午便在济南遥墙机场出征。他们个个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医护工作者们出征湖北,为抗疫情再添一份山东力量。二月十五日上午十一时二十三分,在济南儿童医院,出征人员在准备物资。主任护师石继巧自费为出征的同事购买豆腐乳、辣椒酱、老干妈,希望他们平平安安顺利完成任务。马文浩听闻马文浩将赶赴抗疫第一线,彭门创作室导师以及马文浩的师兄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并致以热忱的关切与祝福。彭门上下纷纷为马文浩点赞,“致敬,做好防护”、“无私奉献,定平安归来”、“文浩兄乘瑞雪南下,必能凯旋北归”,一句句嘱托,凝结着对逆行者的无限敬意,没有紧张和畏难的情绪,马文浩回到:“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尽自己所能,大家等我平安归来。”英雄,要平安归来!虽然病毒无情、形式严峻,但我们都信心战胜它,为全国抗“疫”行动奉献自己的力量。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在这疫情紧张的时刻,每一位华夏儿女万众一心,给予每一位白衣逆行者同疫情鏖战下去的力量。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请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3
2024 - 03 - 09
社区里的孔子学堂让文化走“新”入“心”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组织发起的“孔子学堂” 落户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舜华社区,这是全国首家“孔子学堂”,也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公益文化品牌项目建设的起点。目前,孔子学堂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3300家。“孔子学堂能把大家集中到一起,用文化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这对于基层治理是很有益的。”志愿者张潇说,新的一年,他们打算把学堂建设和当地的舜文化进一步结合起来,让文化资源、文化传承人发挥优势,“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绝对不应该局限于一时一地。以孔子学堂为载体,我们要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山东、走出国门,把传统文化用更多更好的形式讲给大家听。”社区孔子学堂守护基层的文化温度,在旧岁新年交替之际,为社区群众搭起文化传承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此代代接续、薪火相传。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廉洁品牌入选省直机关近日,省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印发了《清廉致远——省直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品牌》一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廉洁文化品牌成功入选。此书是为了展示省直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成果汇编而成,收纳了23个省直部门廉洁教育阵地,38个廉洁文化工作品牌、19项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工作。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入选的工作品牌有“清风儒家 谦谦君子”廉洁文化品牌、孔子博物馆“文物话清廉 鉴古沐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孔子博物馆廉洁教育体验基地入选...
4
2020 - 02 - 18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二)用心阅读,用爱分享2月15日,济南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护师、彭门弟子马文浩,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奔赴疫区,并于当晚安全到达。2月16日中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战前”第一次碰头会。培训2月16日下午,医疗队紧接着进入培训阶段。当天下午的主要内容为自我防护与防护用具的使用。因为医用物资宝贵,很多防护用具并没有在练习中真正使用。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据悉,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经培训后,将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区与疫情战斗。据山东广播电台报道,该病区原由山东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有十二张重症病床。第十一批医疗队培训完成后,充实原有医护人员,重症病床将增加十八张,总计三十张,从死神手中抢人。致敬逆行者,武汉加油!部分图片来源于山东广播电台头条号编辑:韩振终审:李筱
5
2024 - 02 - 25
孔子博物馆春节开放活动圆满收官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9851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7011人次,已然成为“东方圣城、孔子故里”的热门打卡地。孔子博物馆提前研判,召开春节假期开放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开放工作方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服务供给,保障节日期间运行平稳。节日期间,讲解接待共计142场/次,服务观众1834人。从细致入微的设施维护到信息咨询、助老助残、母婴关爱等贴心服务,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孔子博物馆通过打造年节文化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春节开放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孔子博物馆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反响热烈近日,孔子博物馆“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式开展。本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共四个单元,第一部分龙行千年包括龙起东方和龙藏百器两个单元,第二部分年至圣府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三单元敬神祭祖和第四单元欢庆祈福。通过130余件(套)馆藏文物讲述年味里的中华文化。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孔子博物馆配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蒸壮、写春联、印门...
6
2019 - 03 - 19
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共同上台为研学基地揭牌3月16日上午,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曲阜市机关招待所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廷善、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博物馆馆长孔德平、中国孔子网总编王承山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中国孔子网副主编杨光向来宾介绍了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刘廷善、杨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彭庆涛等专家先后致辞,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孔子网在曲阜设立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刘廷善说,新时代是一个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时代,在曲阜彭门创作室成立中国孔子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有利于发挥曲阜圣人之乡的优势,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朝明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细致阐释了在彭门创作室成立研学基地的重大意义,并代表孔子研究院表示了对基地建设的支持。  孔德平对研学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彭庆涛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表示钦佩,并赞许以彭庆涛领衔的彭门创作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王承山主编介绍了中国孔子网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曲阜当地领导和各界同仁为中国孔子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王君毅高度评价了彭庆涛的学术成就,并认为彭门创作室一定能将研学基地建设好,同时表示了尼山圣...
7
2020 - 02 - 19
抗疫日记 | 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三) 抗疫日记 | 临危受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系列的主人公是彭门弟子马文浩及其济南市儿童医院的同事们,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近战“疫”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15日,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按照上级要求,迅速组织一批援鄂队伍。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马文浩早早就报了名,此时马文浩成为山东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他将与其他的同事共同奔赴疫情的第一线。驰援前的准备接到通知后,六名援鄂英雄迅速到达医院。由于提前做好了援鄂的准备工作,护理部张兆芳主任提前列好了生活用品清单清单,并派专人进行采购,分装。∆援鄂队员理发∆同事对援鄂英雄叮嘱∆行囊临行前,济南市儿童医院院党委为逆行的六位英雄举行出征仪式,党委书记盖中涛表达了对英雄的信心与担心之情。身为彭门弟子的马文浩能作为一名医生支援前线,彭门人为之感到骄傲,同时马文浩此行牵动着彭门老师及师兄弟的心,大家纷纷为他点赞加油!“同事来送行的人很多,护士长张会芹、周娟、刘敏……还有好多人,得知我要去支援,她们立马从家里赶过来,给我送行”马文浩说。∆山东援鄂第十一批医疗队机场列队奔赴一线到达湖北地方安排了酒店住宿,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酒店的所有中央空调一律停止使用,队员们可...
8
2024 - 02 - 25
温阳乡校大成殿重修竣工仪式举行2024年2月24日,韩国孔子文化中心总裁朴洪英一行出席了温阳乡校大成殿的重修竣工仪式。与会者包括国会议员李明洙、牙山市市长朴庆贵、牙山市议会议长金熙英等相关人士,以及该地区儒林百余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成均馆元老、温阳乡校前任典校、牙山的精神支柱李兴馥会长,尽管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在朴洪英总裁及在场众人的搀扶下,也出席了此次仪式,为在场来宾以及儒林众人带来了感动与鼓舞。温阳乡校建立于朝鲜时代,经历了壬辰倭乱的大火摧毁,于1610年重建至今。在1982年,曾进行过一次对大成殿和明伦堂的重修。此次大成殿的修缮工程于2023年5月启动,最终于2024年1月底竣工。  “龙经济”活跃济宁文旅市场龙年春节,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迎来众多游客,文旅市场红火。古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大年初一,新年首趟龙船搭载着百余名游客向龙拱港进发,开启新春“寻龙之旅”。龙拱港依运河支流龙拱河而建,相传远古时期有巨龙从天而降,拱出一条沟壑,行云布雨,水流溢满成河,从此旱魔降缚,灾民得救。游客乘船找寻古老的传说,祈福龙年风调雨顺。春节期间,济宁每天举办多场文旅活动,为中外游客奉上文化大餐。曲阜孔府过大年暨明故城夜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三孔景区“寻龙”“汉服秀·游三孔”、孔府皮影春节专场《年宝大贺岁》等活动精彩纷呈。“‘龙经济’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