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日期: 2020-11-18
浏览次数: 66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文/020艺术观察

文章转载自020艺术观察公众号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主办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王学仲艺术馆、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福田美术馆

策  展 人:张闯

学术主持:徐小荣、孙列

执行:黄宙、谭李青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8日—2021年1月10日

开幕时间:2020年11月18日下午3:00

展览地址:福田美术馆(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2004年深圳南头古城


王学仲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巨匠。他早年师承徐悲鸿、齐白石、吴镜汀、李可染等,在晚年将一生所学所思定义为“黾学”之学派,这在中国当代艺壇也是罕见。王学仲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苦难,看到了新中国光辉以及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使得王学仲先生的作品在气格上就不同凡响。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主要是以展现上世纪八十年末到新千年代的期间,王学仲先生十多次来深圳生活、休息期间的创作及速写、手札等。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吸引着王学仲先生的感观,他对这块沃土倾注了深情。王学仲先生一生游历了许多的地方,但这么多次频繁来到深圳却不多见。他来到福田海岸即兴速写这块充满生机的红树林,也用画笔记录下了南头古城的沧桑,他走上国贸的顶层观看发展中的深圳市容,徜徉在深圳的仙湖感受这里的宁静。王学仲先生十多次来深圳,每次深圳都触动到他创作的灵感。也有学者说王学仲先生晚年最精彩的作品大多灵感来自深圳,可见深圳是王学仲先生眷念之地,凝气之地。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黾翁写秋山图》纸本设色

九七香港回归之时,王学仲先生再次来到了深圳,用他的话说是在离香港最近的地方来感受香港回归祖国。他那一次来深曾参观深圳驻香港驻港部队,为驻港将士一气挥写了数十张书法作品。而今再看到王学仲先生当年在深圳遗留下的墨宝,更能感受到先生当年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悦。

时光如影来去匆匆,王学仲先生当年在深圳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我们现在很难收集全。但经过福田美术馆的努力,今天呈现的这个展览却能一窥先生的精髓。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2004年王学仲先生和夫人深圳红树林海岸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展出的展品主要来自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以及私人藏家藏品,感谢社会各方对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

此个展览是福田美术馆开馆以来第一个东方艺术巨匠系列展中的重要研究展。将为深圳艺术长河中掀起绚烂的艺术浪花,这个展览也是给深圳特区四十周年的一个献礼。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福田美术馆馆长

张闯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庐阜三叠图》纸本设色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王学仲《宋人词意图》解析


“画有以丘壑胜者,有以笔墨胜者。胜于丘壑为作家,胜于笔墨为士气”得笔墨之机,富盈天趣,是王学仲山水画的重要特质。作于1999年旅居深圳期间的《宋人词意图》体量介于山水小品与鸿篇巨制之间,堪为作者技冶诸家之法,思续文人一脉与延展山水画时代特性的典型作品。

整体而观,王学仲擅长运用个人对传统写意方式的凝练、对自然景象的体悟概括,表述出内心恬静、悠远、旷达的境界:灵活松动的积墨、勾皴点染与书法用笔的结合,山石笔法处理多搭笔、叠笔,树石笔序注重点面层次关系,阴阳处理鲜明,简洁而尤重厚度。这种由浓至淡,从湿到干,清新苍涩,笔墨交融的现场感,塑造出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浑然一体、臻于化境的艺术气象。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宋人词意图》纸本设色

先生一生好游山水,行遍名山大川。《宋人词意图》作于己卯年间,这时,经历过西风日薰、筑波任教的王学仲已卸任中国书协领导位置,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山水画创作中,个人风格日臻化境,技法也更精进纯熟。这种文人写意与写生的适当结合,对先贤成就的集大成,昭示着山水创作的“王家样”已然形成。《宋人词意图》风格延续传统向现代文人画的变革,不拘泥于石分三面、树分四枝的传统程式表达,既有现代构成意识,个人风格烙印凸显的化繁为简,又有传统山水苦营笔法、考究位置的体现。对山水形象和气氛的塑造顺势顺意,层层生发,意境雅厚,无刻意雕琢之感;远山的洗练减笔以少许胜多许法,千岩万壑、目极影尽,这种融洽更加提升了自然造化中山与水的原本韵致。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 《山民汲水图》纸本水墨 

更为可贵的是,《宋人词意图》中笔墨本体所传递的丰富信息,显示出了诗文家之画有书卷气以气韵重,书法家之画贵乎用笔的双重意义。既有笔之力感,又有墨之润泽,文人气息充沛,林泉诗境是也。中国的古代山水画特别是文人山水,演变发展经历了从外景描绘转向内心表现、从精工细作转向自由随兴的书法用笔过程,并始终具备了“超俗”的信息内核——即人与自然、心与物、道与技合一的摆脱世俗的诗性追求。20世纪,中国山水创作的重要倾向诸如贴近现实生活,内容注重史实、情景的再现表现,难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水画的超逸性质。

时代潮流裹挟之中,虽亦有以文人风书卷气承继为主张者,但王学仲的卓荦不群之处在于将诗意与诗性作为生发之源,由此在观念与形式两个层面上延伸出自我新的审美思想和绘画风格,以“天工”与“清新”的融汇,“写生”与“传神”的备举,“法度”与“新意”的结合达至极境。《宋人词意图》左上题跋引“冷落江天寒食雨,花事关情。池馆昼盈盈。人醉寒轻。一川芳草只销凝。时有入帘新燕子,明日清明”,即是对这幅作品意境的诗性阐释。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杨柳含烟》纸本设色

在文人画面临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继承传统和沿革创新的进程中,王学仲的从艺经历贯穿了改开以来美术传统遭受质疑批判,而后重获发展生机的历史境遇。作者与黄宾虹、傅抱石、陈子庄、黄秋园一道,皆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刻领悟且保持清醒者,未敢轻言中断中国传统的自律性发展。

纵观王学仲一生,他熟谙西方绘画技术与理论逻辑,正视了外来传入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刺激作用,同时又基于对中国画传统的深度研究和预估未来潜力的自信,为中西差异找到了一条更为圆融的阐释途径。这与他的“四我”理论——“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所具备的强烈的民族风骨和文化自信,彼此相通、互为心照。作为我国当代美术史上蜚声中外,诗文书画四美俱臻的学者,王学仲的山水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画的载道传统,融入追求和个人风格体现,另一方面又为这一艺术门类发展做出了思想与实践双重意义上的杰出贡献。   

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

孙列

庚子秋于津门黾园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树密千村静大野一夫耕》纸本设色  85cm×59cm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松泉山居图》纸本设色 67cm×45.5cm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天山雪域》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生涯四季在荆筐》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色不异空》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米癫拜石》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双鹤图》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南瓜白菜农家味》纸本设色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11月18日15时在福田美术馆开幕









王学仲(1925年—2013年),字黾子,号夜泊(呼延夜泊),晚年又号黾翁。1925年生于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教授,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国家文化部国画创作组成员、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联合国世界教科文卫专家组成员。

荣获鲁迅文艺奖、世界和平文化奖、俄罗斯美术研究院院士名誉称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会荣誉委员、中国文联第七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100085
    2022 - 07 - 12
    2022年7月4号,彭门创作室为推进《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前往聊城东阿收集素材,部分《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考察之行。本次考察之行由彭门导师彭庆涛先生带领彭门弟子,共分为三组,一组由朱雅斤带队,二组由郭云鹏带队,三组由尚树志带队,各组分工明确,组织纪律良好,收集到大量有效素材,为后期的创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7月4日,《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上午八点集体从曲阜出发。下午前往了毛驴博物馆、阿胶城、阿胶博物馆、全透明生产车间,收录了大量关于毛驴和阿胶工艺发展的图片资料和录音材料。考察之行初步细化了课题组成员对于阿胶生产过程的认知,对于古迹的参观也提升了课题组成员对于东阿的历史感悟和思考,对于阿胶的生产与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7月5日上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前往参观曹植墓,梵唄寺,对于东阿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下午则前往聊城东昌府区参观光岳楼,提高了课题组成员对于整体地区文化的认识。7月6日,课题组成员前往阳谷的古阿井阿胶厂,探访了古阿井遗迹,岳家庄,海会寺,了解了阳谷地区的丰富文化底蕴。课题组成员对陶厂长,陈站长和当地的炼胶老工匠进行了采访,收集了大量录音材料和图片材料,对阿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7月7日,各小组依旧分组行动,一组前往了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走访群众,考察古东阿治所,考察了霸王墓,狮耳山,洪顶山摩崖石刻,二组前往了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平阴县县城,游览了东阿镇的古城遗迹,采访了原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原文化站站长马文平。三组则对东阿阿胶集团的老工匠孙庆帮,赵明启,王芙蓉进行了采访。各组进展顺利,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于阿胶的生产过程,历史变迁,礼俗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认识。本次考察之行,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相关人员进行口述资料的收集、参观阿胶制作过程以及查阅相关历史文档等,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为《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
  • 点击次数: 100065
    2022 - 07 - 10
  • 点击次数: 38
    2022 - 04 - 24
    “彭门讲坛”:与孟祥才导师交流会侧记 2021年10月23日下午2时30分,曲阜彭门创作室“彭门讲坛”第二期于彭门创作室召开,由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孟祥才先生主讲。出席此次交流会的有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孙永选先生、高尚举先生、刘岩先生以及众多彭门弟子。在交流会中,孟祥才先生就近代及建国后的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梳理了史学史的脉络,阐明了一些历史研究上的问题,并与各彭门导师及彭门弟子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孟祥才先生△参会人员合影
  • 点击次数: 44
    2021 - 10 - 13
    “彭门讲坛”开讲仪式暨杨朝明导师首讲交流会侧记 2021年10月9日下午,曲阜彭门创作室的“彭门讲坛”开讲仪式暨杨朝明导师首讲交流会在曲阜迎宾馆召开。出席此次交流会的有彭门导师杨朝明先生、彭庆涛先生、孙永选先生、高尚举先生、吴泽浩先生、张仲亭先生以及众彭门弟子。在交流会中,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和中国文化自信进行讲解,并与彭门弟子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交流会是彭门创作室筹备已久的,旨在让彭门弟子和社会大众了解、学习齐鲁文化,将齐鲁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这次交流会,可以提高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树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交流会一开始,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就视频连线著名画家吴泽浩先生和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两位先生为此次交流会致辞并预祝交流会圆满成功,张仲亭先生还赠与杨朝明先生书法作品《望岳》一幅。接下来,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和中国文化自信进行了讲解。杨朝明先生先是讲了齐鲁文化与当前中国实际情况的关系,突出强调了齐鲁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齐鲁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其次杨朝明先生就齐鲁文化与人的“成人”进行了论述,讲述了“道”对于人的“成人”的重要作用,用“道”去指引人,为人的成才指明方向。最后为学生的成才提出三个阶段——知止、明礼、诚敬。最后是杨朝明导师与彭门弟子现场问答互动,师生间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至此,“彭门讲坛”开讲仪式暨杨朝明导师首讲交流会圆满结束。
  • 点击次数: 42
    2021 - 03 - 29
    戏鼠——给孩童和有孩童心的人作者:曲阜退休老教师  郭铮 前言庚子新春不出户,记起戊子写老鼠。顺口溜子再补充,总共溜出三十五。从前鼠多成灾害,如今却是罕见物。既不怀念多赞美,亦不怨恨大屠戮。濒临灭绝之物种,不忍对它太残酷。且学动漫童话剧,玩弄戏耍凑个趣。老少齐唱土儿歌,戏老鼠来戏老鼠。1.小老鼠,胖肚肚。天天早晨晒褥褥,天天过午洗裤裤。捂着尖嘴儿嗤嗤儿笑:“再尿就得光屁股。”2.乖老鼠,有心眼儿,钻进棉鞋睡一晚儿。人家早起要穿鞋,他可吓得红了脸儿。一蹿蹿出门下坎儿:“差点被人踩成扁儿!”3.大老鼠,真讨厌,偷来一碗炸酱面。得了面,更忙乱,爪子抓,尾巴蘸,加油加醋又加盐,放了红椒放青蒜。撑得老鼠肚儿圆,辣得老鼠一身汗。4. 胖老鼠,做事慌,东闯西撞找粮仓。门一开就往里钻,哇,这里美食满满装。就是冷得受不住呀,原来进了电冰箱。5.老老鼠,穿旧裙儿,一辈子就爱吃零食儿。怎么吃?不懂门儿:吃花生,不剥皮儿。吃栗子,扔了仁儿。肉串光啃竹棍棍儿,西瓜得先压成泥儿。6. 笨老鼠,上戏台,不会演唱下不来 。胡编两句混下来?厚着脸皮溜下来?拿束鲜花引下来?叫他老婆拽下来?被看戏的轰下来?找个狸猫抱下来?7.大白鼠,真干净,住在医院养鼠笼。溜了出去上门诊,它想冒充大医生。偷来口罩白大褂儿,塑料管子挂前胸。像模像样桌前坐,专等患者诉病情。无论看的什么病呀,开药全是麦粒、米粒、豆粒和花生。8.一根面条长又长,缠在鼠婆脖子上。“这是什么围巾呀?粘乎乎的这么烫!”鼠婆低头咬一口:“咦,这条虫虫还真香!”9.鼠哥我生来爱吃油。  香油,豆油,花生油,  猪油,牛油,鱼虾油,  哪一种油都可口,都可口。  刚才偷得小瓶油,  又红又亮看不够。  仰头全部倒进喉,  啊呀呀,真难受!  诶...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06 - 23
宫像区前合影       6月23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课题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乘坐大巴车来到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先后参观考察尼山圣境、尼山书院和尼山书院酒店景区。曲阜市尼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华晓宁总经理及主要负责人陪同参观。      在尼山圣境项目展区,考察团一行听取了讲解员对尼山胜境景区总体规划和未来发展情况介绍。在孔子宫像区,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带领大家以传统方式三拜先师,向先师致敬。随后,华晓宁总经理带领大家参观了正在紧锣密鼓装修中的儒宫。儒宫装修极其讲究,内部富丽堂皇,目前已可初现其整体宏伟景象,令考察团成员赞叹不已。随后,课题组一行人员又游览了尼山书院景区。景区内先后发现了彭门创作室彭庆涛导师撰写张仲亭导师书丹的碑文以及孟继新导师题写牌匾——观川亭。最后,考察团一行乘坐大巴来到百花谷中的尼山书院酒店,深深体会了书院酒店内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在酒店北部圣母泉景点,彭庆涛导师向大家讲述了此景点的历史传说。中午游览结束后,全体人员乘车返回曲阜市迎宾馆。     (来源:彭门创作室秘书处)          考察团三拜先师——孔子尼山圣境讲解员讲解项目整体规划华晓宁总经理介绍...
2
2020 - 02 - 20
汉书佐酒,余音绕梁——纪念安作璋先生逝世一周年安作璋先生千古!去年此时的山东,冰消雪融,大地回春,一位老人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缅怀这位故去的老前辈——著名学者、秦汉史大家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简介安作璋(1927—2019),山东曹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网专家顾问、彭门创作室导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曾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省首批拔尖人才,首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2月20日,安作璋先生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安作璋先生的治学作为历史学者,安作璋先生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著作等身,以“传承历史,资政育人”作为自己学术的主要任务。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便发奋苦读,到79年时,书架上的“前四史”已经置换了数套。从20世纪80年代始,安先生践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治史思想,主张治史贵在乎通,其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通史、地方史、文化史、文献学等领域。安作璋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出版《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评传》《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制史稿》(合著)《秦汉官吏法研究》(合著)《学...
3
2020 - 11 - 22
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今日小雪 |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位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第二十,反映了降水与气温的较大变化,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气”的变化。“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动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唐·李咸用《小雪》《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作品《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
4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六)编者按每当病院走廊里匆忙的脚步声响起,那是无数淌着鲜血汗水的医者与死亡的竞赛。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一曲90后与90岁的生命之歌。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每一个奉献者都是大写的“人”医务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部分笔记展示2020.2.22又是一昼夜。彭门弟子马文浩于凌晨5:13下班回来进行自身的消毒工作。上班的途中,黄冈城市显得格外一新,他说这是下雨的缘故。这也是对心灵少许的放松。重症监护室里,马文浩照看着多位重症人员。一位89岁的老奶奶,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是一位重症人员。在敏锐的感觉下,马文浩依稀觉得老人的心电图不正常,当机立断。将所有情况告诉主治医师。怀疑老人有房颤现象。经过主治医师的安排。马文浩做了对症处理。他机动灵活的做法受到了医生的表扬。这里还有这另外几位特殊的重症患者。一位90岁的双目失明的老人家,晚上想去上厕所。执意想自己去。她说:“我自己可以的,你们辛苦了,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面对老人的好意。马文浩说:“奶奶如果不让我帮忙的话,我给你拿便盆在床上使用便盆吧,怕你磕到碰到。”老人仍然执意自己去,她不想再让国家破费,不想再花国家的钱给自己治病。晚上日常巡逻的时候,马文浩发现50多岁的男性患者正打算起身拿水杯。马文浩快速的将水杯拿起递给了这位患者。患者说:“真希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睡觉,按时休息。你们背井...
5
2020 - 12 - 07
节气简介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在公历12月6至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廿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气温与光照,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鸣。因为天气寒冷,寒声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们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大雪习俗腌腊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盐加花椒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到来。吃红薯粥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提高人体抵抗力;冬季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中老年人脾胃虚弱,可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
6
2019 - 04 - 05
己亥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岁在己亥,清明吉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2019年4月5日上午,孔林内鲜花雅乐、钟鼓齐鸣,己亥年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清明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至圣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担任主祭官,带领来自韩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安徽、青海、云南、台湾等地的孔子后裔代表500余人,秉持心中之至诚,追缅先人之盛德,齐聚桑梓,恭祭祖灵。孔垂长等祭拜先师            孔林万古长春坊前、大林门至二林门路两旁、洙水桥前,数十面“2019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共祭祖”的旗帜迎风飘扬,洙水桥栏上黄色绸带十分醒目,给参与者强烈的仪式感。数百名参祭人员身着深色服装,佩戴金色胸章,手持祭文和黄菊,早早地聚集在万古长春坊前,静候仪式开始。集体合影后,庄重礼乐声响起,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主祭官孔垂长带领全体参祭人员,沿孔林神道缓缓前进。经由大林门、二林门、洙水桥、享殿到达孔子墓前,列队肃立。       ...
7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七)编者按用生命付出,与死亡赛跑,为国家挥洒青春,为人民坚守岗位,这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写照。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青年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抗疫如抗敌,救援如救火。让我们通过马文浩的日记来了解一线抗疫情况。2020.2.24日常报备,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区合并的通知,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大别山医疗中心来自山东的全体援鄂医务成员都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重症二组的肩上。因为今天不光我们所在的西区监护室自己病人的转出、出院、和常规治疗,还要迎接来自东区监护室的9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入。这也是山东对口支援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全体危重症专业人员的首次“大会师”。 早上六点四十出发,我们小组的全体人员提前一个小时20分出发,提前一个小时10分到达工作岗位。刚处理完我们本科室病人的常规治疗和其他检查工作不久,自8点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转入,紧接着第二位病人转入,第三位病人转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转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重症东区监护室全部病人的转运,无一意外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次危重症病人转运工作。默契、团结,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中有序。这是我们小组在完成这次艰巨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术和有条...
8
2020 - 12 - 21
今日冬至 | 新阳后,便占新岁冬至简介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习俗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吃汤圆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