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门快讯 |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考察报告

日期: 2022-07-12
浏览次数: 100148
2022年7月4号,彭门创作室为推进《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前往聊城东阿收集素材,部分《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考察之行。


本次考察之行由彭门导师彭庆涛先生带领彭门弟子,共分为三组,一组由朱雅斤带队,二组由郭云鹏带队,三组由尚树志带队,各组分工明确,组织纪律良好,收集到大量有效素材,为后期的创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7月4日,《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组成员上午八点集体从曲阜出发。下午前往了毛驴博物馆、阿胶城、阿胶博物馆、全透明生产车间,收录了大量关于毛驴和阿胶工艺发展的图片资料和录音材料。考察之行初步细化了课题组成员对于阿胶生产过程的认知,对于古迹的参观也提升了课题组成员对于东阿的历史感悟和思考,对于阿胶的生产与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7月5日上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前往参观曹植墓,梵唄寺,对于东阿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下午则前往聊城东昌府区参观光岳楼,提高了课题组成员对于整体地区文化的认识。


彭门快讯 |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考察报告


7月6日,课题组成员前往阳谷的古阿井阿胶厂,探访了古阿井遗迹,岳家庄,海会寺,了解了阳谷地区的丰富文化底蕴。课题组成员对陶厂长,陈站长和当地的炼胶老工匠进行了采访,收集了大量录音材料和图片材料,对阿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彭门快讯 |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考察报告


7月7日,各小组依旧分组行动,一组前往了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走访群众,考察古东阿治所,考察了霸王墓,狮耳山,洪顶山摩崖石刻,二组前往了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平阴县县城,游览了东阿镇的古城遗迹,采访了原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原文化站站长马文平。三组则对东阿阿胶集团的老工匠孙庆帮,赵明启,王芙蓉进行了采访。各组进展顺利,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于阿胶的生产过程,历史变迁,礼俗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认识。


彭门快讯 |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考察报告


本次考察之行,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相关人员进行口述资料的收集、参观阿胶制作过程以及查阅相关历史文档等,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为《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的后期发展做好了充分的材料储备。预祝《阿胶历史文化通典》课题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9
    2023 - 10 - 24
    孔子,作为中国两千年来辉煌灿烂的儒家文化的最高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今天,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世界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直是后代人瞩目的对象,其身世也历来为人们所乐于探寻。孔子的先人可以一直上溯到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这是为历次编修的《孔子世家谱》所证明了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临死前七日,因梦见自己“坐奠两柱之间”,故而对子贡说自己是殷商后人。事实的确如此。“孔”字原不作为姓氏使用,孔子本姓“子”氏,为殷商苗裔。史籍记载,黄帝生有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有十四人,共十二姓。有名玄嚣者,为黄帝正妃嫘祖所生,得姓“已”氏,他就是“少昊金天氏”。玄嚣之子名蟜极,蟜极生帝喾,继颛顼而有天下,史称“高辛氏”。帝喾之子名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喾命他为司徒,敷“五教”,封于“商”,赐姓“子”氏,成为殷商的始封祖。黄帝距孔子四十七世,契距孔子四十三世。这说明,孔姓拥有高贵的血统。根据《孔子家谱·序跋宗图》里的详细记述,孔子祖先系统治中原六百年之久的殷商王族。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名启,《史记·宋微子世家》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写成微子开,周代宋国的始祖。孔子先祖为宋国贵族,第一个可考的人便是微子。故孔氏家族的史典谱牒中,追述先代世系,均把微子列入其中。如《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微子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其母原是商王帝乙之妾,生下微子启、微仲衍以后,才被立为后,不久又生了受辛。依吉制,受辛应为嫡子,其二兄均为庶子。因此帝乙死后再议继位时,便立了受辛。当时人们称他为帝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殷纣王。纣王在历史上向来以暴虐著称,“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惨绝人寰之举,彻底动摇了经营几千年的殷商王朝的根基。微子启见纣王的行径残酷,政治黑暗衰败,深为焦虑,曾多次劝说纣,希望...
  • 点击次数: 22
    2023 - 10 - 10
    西周是礼乐文明的典范,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关于礼和乐的学问很少有人熟知了。孔子试图传习周礼以整饬这扭曲和偏离的社会。于是他遍访礼乐之师,有一次便去了周,拜访到了老子和苌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我愿随孔子一同去周。”鲁昭公赐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据说此番去周他们见到了老子,并且深入探讨了礼的问题。告辞之时,老子欲赠孔子一言:“我听说富贵的人都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则用言辞赠人。我不是富贵之人,无物为赠,只能假当品德高尚之人,用言辞来为你送行。我想说的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关于孔子与老子是否有过交集,有人在时代和年龄上提出了疑问。但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以及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有他们两个交往的相关记载。此外,汉代的《韩诗外传》和《潜夫论·赞学》也都采纳了“仲尼学乎老聃”、“孔子师老聃”的说法。《礼记》中的《曾子问》,有三则是孔子自述“吾闻诸老聃曰”,还有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有学者认为:“现传《礼记》编定于汉朝,儒道两家的对立已甚为明显。著《曾子问》中的四个故事,非传自先秦儒家之旧,则汉初儒家又何肯将其杂入,以长他人的志气呢?”南京夫子庙现藏有一方河南出土的南朝时期所制的孔子问礼图碑,说的就是这个故事。访乐苌弘《大戴礼记》谓:“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圣人无常师,孔子在周考察期间,还拜访了著名的音乐大师苌弘,并向他请教乐理。据《国语》载,苌弘是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苌弘见到孔子后,认为孔子生有异相,对刘文公说:“吾看仲尼有圣人之表。他言必称先王,躬履谦让,博闻强记,将来可...
  • 点击次数: 15
    2023 - 09 - 26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弟子三千,各有所成。《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历代帝王对于孔子的教育贡献亦多加褒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尊孔子为“太师”。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厘定祀典,认为“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阙里文献考·卷十四》),故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康熙皇帝专门为孔子御制一通“至圣先师”石碑,1684年还亲至孔庙拜祭,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如今,台湾、香港等地将每年9月28号的孔子诞辰日定为中国教师节。那么,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又有过哪些老师呢?先来看看孔子关于“师者”的一些谈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所有这些足可见孔子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圣贤。他的弟子子贡也曾谈到孔子不师常师,贤者皆可以为师。《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曾想以具备贤德的古帝古王为师,《中庸》载:“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就和孟子把自己当做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离娄上》:“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一样。《论语》阐述尧舜禹的就不下十章,第二十篇之名即为“尧曰”,可见一斑。但先贤已远,已不能及,孔子现实中的老师又有那些呢?后世儒者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此有所阐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 点击次数: 6
    2023 - 09 - 19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周代确立的宗法制分崩离析的时代。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在鲁国创办私学,聚徒讲学,传授“六艺”,“诲人不倦”,传播文化,鲁国俨然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他适齐仕鲁,周游列国,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晚年,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进入战国时代,鲁国则日益衰弱,疆土领地一削再削,春秋末年尚有“革车千乘”,到二十八代鲁穆公姬显时,则降为小国之流,与邹并称。到了三十三代鲁文公姬贾时,齐湣王破燕灭宋,威震天下,“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公元前278年,楚徙都陈(今河南淮阳),直接威逼鲁国,如楚人所言,“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公元前254年,楚攻取鲁地徐州。《史记·周鲁公世家》记:“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公元前249年,即鲁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王十四年,鲁被楚所灭,地入楚,设鲁县。此即曲阜建县之始。公元前223年,即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chú)五年,秦灭楚,县入秦,为秦之鲁县。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鲁县属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楚汉战争之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曲阜县志》载:“癸巳二年县入于项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汉兵围项籍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以鲁公礼葬于谷城。”据《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汉夏村有古冢,俗呼‘霸王头’,相传葬项王首处”,即城东五泉庄村旁之大冢为霸王墓。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此地仍名鲁,下属鲁、卞、汶阳、蕃、驺(zōu)、薛6县。至吕后...
  • 点击次数: 6
    2023 - 09 - 12
    回溯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各种文化异彩纷呈,交替生辉。在这其中,周代鲁国为礼仪之邦,文化发达、学术进步。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鲁文化,成就了儒家文化的创始、发展,最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其后两千五百年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周代鲁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何以及它的前身怎样,在汉代又经受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鲁区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考古界所说的北辛文化时期,曲阜则是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除曲阜发现的3处化石遗址外,曲阜发现的新时期时代遗址就有20余处,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至商、周、秦、汉考古文化,连续承传,从未缺环。大汶口文化则是在北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曲阜地处大汶口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发展到大汶口文化中期,以曲阜为中心的汶泗流域便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率先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汶泗流域同时也是传说时代的重要区域乃至中心区域。商代时,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后,此地成为商王朝重要的东方陪都,直至西周初年周公践奄,被周公所灭。“奄”地名随之被改造,逐渐消失殆尽,以鲁都“曲阜”著称于世。这里保持了完整的夏商文化底蕴仍具有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周公东征胜利后,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他的弟弟、王朝的重要辅臣周公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立国为“鲁”,镇守东方。周公因天下未靖,留佐武王。武王崩后,成王年少,周公恐天下闻讣而叛周,便盛祚代成王摄行天子事,以其长子伯禽代为赴鲁就封。从伯禽为第一代鲁公起,中间世袭相沿34代,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楚灭鲁止,曲阜作为鲁国都城,历时长达780余载,成为当时除王都镐京以外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和东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因为周公的原因,鲁国在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相对于其他受封的国家来说,还得到了很多的特权...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06 - 23
宫像区前合影       6月23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课题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乘坐大巴车来到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先后参观考察尼山圣境、尼山书院和尼山书院酒店景区。曲阜市尼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华晓宁总经理及主要负责人陪同参观。      在尼山圣境项目展区,考察团一行听取了讲解员对尼山胜境景区总体规划和未来发展情况介绍。在孔子宫像区,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带领大家以传统方式三拜先师,向先师致敬。随后,华晓宁总经理带领大家参观了正在紧锣密鼓装修中的儒宫。儒宫装修极其讲究,内部富丽堂皇,目前已可初现其整体宏伟景象,令考察团成员赞叹不已。随后,课题组一行人员又游览了尼山书院景区。景区内先后发现了彭门创作室彭庆涛导师撰写张仲亭导师书丹的碑文以及孟继新导师题写牌匾——观川亭。最后,考察团一行乘坐大巴来到百花谷中的尼山书院酒店,深深体会了书院酒店内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在酒店北部圣母泉景点,彭庆涛导师向大家讲述了此景点的历史传说。中午游览结束后,全体人员乘车返回曲阜市迎宾馆。     (来源:彭门创作室秘书处)          考察团三拜先师——孔子尼山圣境讲解员讲解项目整体规划华晓宁总经理介绍...
2
2020 - 02 - 20
汉书佐酒,余音绕梁——纪念安作璋先生逝世一周年安作璋先生千古!去年此时的山东,冰消雪融,大地回春,一位老人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缅怀这位故去的老前辈——著名学者、秦汉史大家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简介安作璋(1927—2019),山东曹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网专家顾问、彭门创作室导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曾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省首批拔尖人才,首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2月20日,安作璋先生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安作璋先生的治学作为历史学者,安作璋先生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著作等身,以“传承历史,资政育人”作为自己学术的主要任务。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便发奋苦读,到79年时,书架上的“前四史”已经置换了数套。从20世纪80年代始,安先生践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治史思想,主张治史贵在乎通,其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通史、地方史、文化史、文献学等领域。安作璋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出版《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评传》《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制史稿》(合著)《秦汉官吏法研究》(合著)《学...
3
2020 - 11 - 22
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今日小雪 |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位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第二十,反映了降水与气温的较大变化,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气”的变化。“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动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唐·李咸用《小雪》《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作品《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
4
2023 - 08 - 14
1、以曲阜为核心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完整无缺的考古链是中国唯一特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大的类型看,基本归纳为三个大类别:一是仰韶文化,二是大汶口文化,三是龙山文化。根据这三类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基本并行,亦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结构和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得出的结论;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及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能够证实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是龙山文化,这一文化类型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即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最初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或者说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是从哪个区域开始并带动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域父系文明的全面确立呢?具有这种过渡时期性质的文化遗存,只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毫无争议的,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无可争议的同类文化遗存与之相媲,这也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多年来被教科书认定为填补考古文化中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空白的基本意义所在。因此说,传说时代早期所标定的记忆符号应该是起源于大汶口文化区域。曲阜处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的核心地带,其各个时代文化的典型遗址大都分布在曲阜及其周围地...
5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六)编者按每当病院走廊里匆忙的脚步声响起,那是无数淌着鲜血汗水的医者与死亡的竞赛。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一曲90后与90岁的生命之歌。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每一个奉献者都是大写的“人”医务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部分笔记展示2020.2.22又是一昼夜。彭门弟子马文浩于凌晨5:13下班回来进行自身的消毒工作。上班的途中,黄冈城市显得格外一新,他说这是下雨的缘故。这也是对心灵少许的放松。重症监护室里,马文浩照看着多位重症人员。一位89岁的老奶奶,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是一位重症人员。在敏锐的感觉下,马文浩依稀觉得老人的心电图不正常,当机立断。将所有情况告诉主治医师。怀疑老人有房颤现象。经过主治医师的安排。马文浩做了对症处理。他机动灵活的做法受到了医生的表扬。这里还有这另外几位特殊的重症患者。一位90岁的双目失明的老人家,晚上想去上厕所。执意想自己去。她说:“我自己可以的,你们辛苦了,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面对老人的好意。马文浩说:“奶奶如果不让我帮忙的话,我给你拿便盆在床上使用便盆吧,怕你磕到碰到。”老人仍然执意自己去,她不想再让国家破费,不想再花国家的钱给自己治病。晚上日常巡逻的时候,马文浩发现50多岁的男性患者正打算起身拿水杯。马文浩快速的将水杯拿起递给了这位患者。患者说:“真希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睡觉,按时休息。你们背井...
6
2020 - 12 - 07
节气简介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在公历12月6至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廿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气温与光照,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鸣。因为天气寒冷,寒声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们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大雪习俗腌腊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盐加花椒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到来。吃红薯粥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提高人体抵抗力;冬季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中老年人脾胃虚弱,可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
7
2023 - 08 - 26
3、鲁国群圣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骨架鲁国是圣贤挺出之地,我国先秦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先哲圣贤,多发祥于此。周代礼乐文化的兴盛,使鲁国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而鲁文化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的成果,则是滋养和孕育诞生了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等一批思想文化巨人。他们继承、弘扬和发展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最终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开创了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明的基础,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骨架,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以来,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结构和民族心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中华文化史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孔子也逐渐的超越国界,广为世界各地人民所认识和了解,其思想学说的意义和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和认同。子思,名级,是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开创了先秦时代的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述圣”。孟子是在战国中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高潮中涌现出来的著名的思想家。他学识渊博、思路敏捷、能言善辩并在各派论敌的论辩中捍卫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早期儒家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由他的思想和孔子思想结合而成的“孔孟之道”,构成了中国儒家思...
8
2019 - 04 - 05
己亥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岁在己亥,清明吉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2019年4月5日上午,孔林内鲜花雅乐、钟鼓齐鸣,己亥年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清明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至圣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担任主祭官,带领来自韩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安徽、青海、云南、台湾等地的孔子后裔代表500余人,秉持心中之至诚,追缅先人之盛德,齐聚桑梓,恭祭祖灵。孔垂长等祭拜先师            孔林万古长春坊前、大林门至二林门路两旁、洙水桥前,数十面“2019年清明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共祭祖”的旗帜迎风飘扬,洙水桥栏上黄色绸带十分醒目,给参与者强烈的仪式感。数百名参祭人员身着深色服装,佩戴金色胸章,手持祭文和黄菊,早早地聚集在万古长春坊前,静候仪式开始。集体合影后,庄重礼乐声响起,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主祭官孔垂长带领全体参祭人员,沿孔林神道缓缓前进。经由大林门、二林门、洙水桥、享殿到达孔子墓前,列队肃立。       ...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