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网站“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查询的重要公告

日期: 2023-04-03
浏览次数: 40

关于本网站“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查询的重要公告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9
    2023 - 10 - 24
    孔子,作为中国两千年来辉煌灿烂的儒家文化的最高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今天,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世界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直是后代人瞩目的对象,其身世也历来为人们所乐于探寻。孔子的先人可以一直上溯到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这是为历次编修的《孔子世家谱》所证明了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临死前七日,因梦见自己“坐奠两柱之间”,故而对子贡说自己是殷商后人。事实的确如此。“孔”字原不作为姓氏使用,孔子本姓“子”氏,为殷商苗裔。史籍记载,黄帝生有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有十四人,共十二姓。有名玄嚣者,为黄帝正妃嫘祖所生,得姓“已”氏,他就是“少昊金天氏”。玄嚣之子名蟜极,蟜极生帝喾,继颛顼而有天下,史称“高辛氏”。帝喾之子名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喾命他为司徒,敷“五教”,封于“商”,赐姓“子”氏,成为殷商的始封祖。黄帝距孔子四十七世,契距孔子四十三世。这说明,孔姓拥有高贵的血统。根据《孔子家谱·序跋宗图》里的详细记述,孔子祖先系统治中原六百年之久的殷商王族。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名启,《史记·宋微子世家》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写成微子开,周代宋国的始祖。孔子先祖为宋国贵族,第一个可考的人便是微子。故孔氏家族的史典谱牒中,追述先代世系,均把微子列入其中。如《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微子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其母原是商王帝乙之妾,生下微子启、微仲衍以后,才被立为后,不久又生了受辛。依吉制,受辛应为嫡子,其二兄均为庶子。因此帝乙死后再议继位时,便立了受辛。当时人们称他为帝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殷纣王。纣王在历史上向来以暴虐著称,“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惨绝人寰之举,彻底动摇了经营几千年的殷商王朝的根基。微子启见纣王的行径残酷,政治黑暗衰败,深为焦虑,曾多次劝说纣,希望...
  • 点击次数: 22
    2023 - 10 - 10
    西周是礼乐文明的典范,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关于礼和乐的学问很少有人熟知了。孔子试图传习周礼以整饬这扭曲和偏离的社会。于是他遍访礼乐之师,有一次便去了周,拜访到了老子和苌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我愿随孔子一同去周。”鲁昭公赐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据说此番去周他们见到了老子,并且深入探讨了礼的问题。告辞之时,老子欲赠孔子一言:“我听说富贵的人都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则用言辞赠人。我不是富贵之人,无物为赠,只能假当品德高尚之人,用言辞来为你送行。我想说的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关于孔子与老子是否有过交集,有人在时代和年龄上提出了疑问。但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以及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有他们两个交往的相关记载。此外,汉代的《韩诗外传》和《潜夫论·赞学》也都采纳了“仲尼学乎老聃”、“孔子师老聃”的说法。《礼记》中的《曾子问》,有三则是孔子自述“吾闻诸老聃曰”,还有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有学者认为:“现传《礼记》编定于汉朝,儒道两家的对立已甚为明显。著《曾子问》中的四个故事,非传自先秦儒家之旧,则汉初儒家又何肯将其杂入,以长他人的志气呢?”南京夫子庙现藏有一方河南出土的南朝时期所制的孔子问礼图碑,说的就是这个故事。访乐苌弘《大戴礼记》谓:“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圣人无常师,孔子在周考察期间,还拜访了著名的音乐大师苌弘,并向他请教乐理。据《国语》载,苌弘是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苌弘见到孔子后,认为孔子生有异相,对刘文公说:“吾看仲尼有圣人之表。他言必称先王,躬履谦让,博闻强记,将来可...
  • 点击次数: 15
    2023 - 09 - 26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弟子三千,各有所成。《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历代帝王对于孔子的教育贡献亦多加褒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尊孔子为“太师”。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厘定祀典,认为“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阙里文献考·卷十四》),故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康熙皇帝专门为孔子御制一通“至圣先师”石碑,1684年还亲至孔庙拜祭,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如今,台湾、香港等地将每年9月28号的孔子诞辰日定为中国教师节。那么,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又有过哪些老师呢?先来看看孔子关于“师者”的一些谈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所有这些足可见孔子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圣贤。他的弟子子贡也曾谈到孔子不师常师,贤者皆可以为师。《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曾想以具备贤德的古帝古王为师,《中庸》载:“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就和孟子把自己当做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离娄上》:“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一样。《论语》阐述尧舜禹的就不下十章,第二十篇之名即为“尧曰”,可见一斑。但先贤已远,已不能及,孔子现实中的老师又有那些呢?后世儒者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此有所阐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 点击次数: 6
    2023 - 09 - 19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周代确立的宗法制分崩离析的时代。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在鲁国创办私学,聚徒讲学,传授“六艺”,“诲人不倦”,传播文化,鲁国俨然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他适齐仕鲁,周游列国,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晚年,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进入战国时代,鲁国则日益衰弱,疆土领地一削再削,春秋末年尚有“革车千乘”,到二十八代鲁穆公姬显时,则降为小国之流,与邹并称。到了三十三代鲁文公姬贾时,齐湣王破燕灭宋,威震天下,“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公元前278年,楚徙都陈(今河南淮阳),直接威逼鲁国,如楚人所言,“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公元前254年,楚攻取鲁地徐州。《史记·周鲁公世家》记:“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公元前249年,即鲁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王十四年,鲁被楚所灭,地入楚,设鲁县。此即曲阜建县之始。公元前223年,即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chú)五年,秦灭楚,县入秦,为秦之鲁县。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鲁县属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楚汉战争之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曲阜县志》载:“癸巳二年县入于项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汉兵围项籍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以鲁公礼葬于谷城。”据《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汉夏村有古冢,俗呼‘霸王头’,相传葬项王首处”,即城东五泉庄村旁之大冢为霸王墓。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此地仍名鲁,下属鲁、卞、汶阳、蕃、驺(zōu)、薛6县。至吕后...
  • 点击次数: 6
    2023 - 09 - 12
    回溯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各种文化异彩纷呈,交替生辉。在这其中,周代鲁国为礼仪之邦,文化发达、学术进步。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鲁文化,成就了儒家文化的创始、发展,最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其后两千五百年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周代鲁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何以及它的前身怎样,在汉代又经受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鲁区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考古界所说的北辛文化时期,曲阜则是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除曲阜发现的3处化石遗址外,曲阜发现的新时期时代遗址就有20余处,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至商、周、秦、汉考古文化,连续承传,从未缺环。大汶口文化则是在北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曲阜地处大汶口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发展到大汶口文化中期,以曲阜为中心的汶泗流域便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率先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汶泗流域同时也是传说时代的重要区域乃至中心区域。商代时,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后,此地成为商王朝重要的东方陪都,直至西周初年周公践奄,被周公所灭。“奄”地名随之被改造,逐渐消失殆尽,以鲁都“曲阜”著称于世。这里保持了完整的夏商文化底蕴仍具有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周公东征胜利后,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他的弟弟、王朝的重要辅臣周公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立国为“鲁”,镇守东方。周公因天下未靖,留佐武王。武王崩后,成王年少,周公恐天下闻讣而叛周,便盛祚代成王摄行天子事,以其长子伯禽代为赴鲁就封。从伯禽为第一代鲁公起,中间世袭相沿34代,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楚灭鲁止,曲阜作为鲁国都城,历时长达780余载,成为当时除王都镐京以外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和东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因为周公的原因,鲁国在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相对于其他受封的国家来说,还得到了很多的特权...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
2
2020 - 02 - 20
抗疫日记 | 援鄂医疗队员马文浩和他的同事们(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本篇的主人公是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彭门弟子马文浩。让我们根据他所分享的内容,走近战“疫”第一线。工作感受 根据马文浩的介绍,虽然全国各省(除湖北外)的病例增长数量已经下降连续十几天,但湖北的疫情局势仍然相当严峻,我们需要有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当提到第一天正式投入工作时的情景,他说道:“今天上班第一天,整体感觉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但目前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不过明天会转过来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同时,他也提到,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整体感觉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全身冒汗,汗水流个不停。此外,由于所在医院尚未配备护工与保洁人员,也需要他们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环境提到工作的环境,马文浩说:'因为整个大别山医院还在修建当中,没有修建完毕,条件还不是特别的好;人员、物资也相对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来自各个医院,千差万别,需要重新学习、熟悉。”不过,他也相信随着人员与物资的不断到位,这些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山东的医疗队十分感激。他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病患,对咱山东这边救援队都感谢;一个做维修工作的黄冈当地人,看到我们之后,谢不离口,甚至能在眼里看出他的那种感激。”工作日记致敬逆行...
3
2020 - 11 - 21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视频观看请点击下列文字:更好研究《孔子家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今年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先贤探索晒书、曝书之法,肇始于周汉。每年农历七月七,都有晒书的传统。古人晒书是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护书籍,又逐渐涵养了独特的书籍文化。那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传,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这些典籍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经典、活化经典呢?闪电新闻独家推出《大家话经典》专栏,众多知名文化使者分享他们的晒书感悟,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活化经典!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 “看到孔子研究院的成果中有《论语》和《孔子家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闪电新闻独家专访时谈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情形。“这两本书,《论语》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孔子家语》相对来说就陌生一些。事实上,《孔子家语》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记载的内容和《论语》性质相同,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杨朝明院长介绍到,《孔子家语》的字数超出了...
4
2023 - 08 - 14
导读           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程度与否,可与这一地区出现的名人多少直接相关。曲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地区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象群星一样,闪烁在中国历史的上空。孔纬孔纬,字化文,孔子四十代孙。唐宣宗朝状元。《阙里文献考·子孙著闻》说:孔纬“父遵孺,华阴丞,纬少孤,依诸父温裕,多与有名者游,故才誉早成。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擢进士第。”孔纬的父亲孔遵孺是华阴县的县丞,死于华阴任上。孔遵孺去世的时候,孔纬年龄尚小,他的叔父温裕官至天平节度使,堂叔孔温业做过吏部侍郎、太子宾客。孔纬藉叔叔们的余荫,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年龄不大,便有了名声。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孔纬参加省试。帖经、杂文、时务策三场考试下来,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孔纬高中榜首。后又经过吏部考试,孔纬被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掌校勘典籍。孔纬任秘书省校书郎不久,“东川崔慎由表置幕府。从崔,铉淮南复从。”(《曲阜县志·孔纬传》)孔纬又在剌吏崔慎幕下为官,崔慎改任河东节度使,孔纬乃旧相随。懿宗咸通四年(863年)五月,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杨状出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臣之一。他奏请任命孔纬为长安尉,主管长安县的治安。僖宗初年,孔纬出任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佐官,职司监察。“纬器志方雅...
5
2018 - 06 - 23
宫像区前合影       6月23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课题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乘坐大巴车来到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先后参观考察尼山圣境、尼山书院和尼山书院酒店景区。曲阜市尼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华晓宁总经理及主要负责人陪同参观。      在尼山圣境项目展区,考察团一行听取了讲解员对尼山胜境景区总体规划和未来发展情况介绍。在孔子宫像区,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带领大家以传统方式三拜先师,向先师致敬。随后,华晓宁总经理带领大家参观了正在紧锣密鼓装修中的儒宫。儒宫装修极其讲究,内部富丽堂皇,目前已可初现其整体宏伟景象,令考察团成员赞叹不已。随后,课题组一行人员又游览了尼山书院景区。景区内先后发现了彭门创作室彭庆涛导师撰写张仲亭导师书丹的碑文以及孟继新导师题写牌匾——观川亭。最后,考察团一行乘坐大巴来到百花谷中的尼山书院酒店,深深体会了书院酒店内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在酒店北部圣母泉景点,彭庆涛导师向大家讲述了此景点的历史传说。中午游览结束后,全体人员乘车返回曲阜市迎宾馆。     (来源:彭门创作室秘书处)          考察团三拜先师——孔子尼山圣境讲解员讲解项目整体规划华晓宁总经理介绍...
6
2020 - 02 - 20
汉书佐酒,余音绕梁——纪念安作璋先生逝世一周年安作璋先生千古!去年此时的山东,冰消雪融,大地回春,一位老人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缅怀这位故去的老前辈——著名学者、秦汉史大家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简介安作璋(1927—2019),山东曹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网专家顾问、彭门创作室导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曾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省首批拔尖人才,首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2月20日,安作璋先生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安作璋先生的治学作为历史学者,安作璋先生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著作等身,以“传承历史,资政育人”作为自己学术的主要任务。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便发奋苦读,到79年时,书架上的“前四史”已经置换了数套。从20世纪80年代始,安先生践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治史思想,主张治史贵在乎通,其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通史、地方史、文化史、文献学等领域。安作璋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出版《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评传》《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制史稿》(合著)《秦汉官吏法研究》(合著)《学...
7
2020 - 11 - 22
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今日小雪 |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位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第二十,反映了降水与气温的较大变化,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气”的变化。“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动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唐·李咸用《小雪》《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作品《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
8
2023 - 08 - 14
1、以曲阜为核心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完整无缺的考古链是中国唯一特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大的类型看,基本归纳为三个大类别:一是仰韶文化,二是大汶口文化,三是龙山文化。根据这三类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基本并行,亦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结构和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得出的结论;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及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能够证实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是龙山文化,这一文化类型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即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最初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或者说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是从哪个区域开始并带动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域父系文明的全面确立呢?具有这种过渡时期性质的文化遗存,只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毫无争议的,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无可争议的同类文化遗存与之相媲,这也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多年来被教科书认定为填补考古文化中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空白的基本意义所在。因此说,传说时代早期所标定的记忆符号应该是起源于大汶口文化区域。曲阜处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的核心地带,其各个时代文化的典型遗址大都分布在曲阜及其周围地...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