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2
点击次数:
结缨正冠      王慧  郭云鹏  彭庆涛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于维护周礼,这一理想也被渗入到他的教学活动中。他培养的弟子,以礼为教,甚至于殉身于礼。曾子和子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曾子作为“宗圣”被后人所知,子路则位列孔门十哲,以“为政”名传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子路对孔子礼的理想的践行和传承。《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当初出任卫国蒲邑的大夫,卫国发生了暴乱,子路为捍卫主君与礼的信仰而死。这件事起因在于当时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而灵公的太子蒉聩曾设计杀掉她,结果事情暴露了,他害怕被惩罚杀头就逃往了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但是出公没有迎回他父亲的意思,继位十二年来,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后来,蒉聩和孔悝一同作乱,企图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成为卫庄公。而此时正值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当孔悝作乱时,子路有事在外,听到消息就立刻赶了回来。当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时,正好遇到子路,他告诉子路:“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回答:“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最终没能拦住子路。子路最终找到蒉聩,那时蒉聩和孔悝都在高台之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叫他的手下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双方争执过程中,他们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这时停下动作,从容不迫地整理衣冠并且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在他系好帽子的瞬间就被杀掉了。这样的行为放到现在,无疑是迂腐和愚蠢的,系帽带和性命谁都看得出来哪一个更重要,但在子路心中,...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7
点击次数:
三复白圭贾静歌  郭兆东  彭庆涛 孔子是一位道德主义者,在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在为人处世上,亦循君子之道,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传世名言;甚至在教育方面,他也处处体现着“德育”这一先进的理念,足可以想见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程度。但孔子并不轻易以“君子”许人,大抵“君子”标准甚高。在他的学生中,他只称赞过两人有“君子”之德。南宫适(音“扩”)就是其中一人,至于他何以获孔子如此赞赏,我们也可从古书记载中探得一二。南宫适,姓南宫,名适,字子容,人们通称他为南容,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他的身份相当特别,既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侄女婿。说起侄女婿的由来,与南宫适自身品德不无关系。南宫适按照孔子的学说进行自我修养,言语谨慎,不尚兵刑尚道德,“世清不废,世浊不污”。虽无大的贡献,但他自身修养的高度便足以令我们仰而视之。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篇幅短小,不过十五六字,却充分体现了南容适言语谨慎的故事。“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即:南容因反复诵读《诗经·大雅·抑之》一诗中关于白圭的那段诗句“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孔子便把侄女嫁给了他。也许旁人会惊奇,南容不过多诵读几遍诗句,又有何特别?但正是这反复诵读,他会比旁人更加明白诗中所言“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了纰漏,就无法挽回了”。同时,这也表明南容对于这一诗句背后的含义极为重视,从心灵方面看到“慎言”的必要性。他也会对这诗中告诫人们谨慎自己的言语有更深的体悟,进而衍生出自己的思考。在自己的行动中,南容也会时时以此来提醒自己,注意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是否有不当之处。我们知道孔子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尤为希望人们言语谨慎。南容对于“慎言”的态度,着实得到了孔子的喜欢,便把...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9
点击次数:
教案设计:王明朋参考教材: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泰山出版社)环节1  导入 有部电影叫《天下无贼》,里面有句台词很经典: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历史上杰出的人才甚至可以改天换地,对人才的尊重,不管什么时代,意义都非常重大。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四课《尊重人才》。 环节2  学生质疑 师:我们通过预习原典,大家说一说都有哪些问题?1、原典一,仲弓向孔子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的回答有哪几个要点?哪一点是在谈尊重人才? (学生1)2、原典二,《论语》中说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那人们对人才的信任与否分别会产生什么结果? (学生2)3、原典三:原典三是在讲夫子好学,且圣人无常师,自然是天下的榜样。但这样的圣人毕竟千年难遇,生活中的人才形态各异,那我们又是如何区别对待呢? (学生3)4、原典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如何才能打动人才,为我所用呢? (学生4)这些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四课——《尊重人才》的学习。 环节3  教师讲解原典 (一)我们先来看原典一,大家共同诵读一遍。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大意是说:孔子的弟子仲弓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说:“先选定各部门的管理者,赦免部下的小过失,选拔贤良的人才。”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良的人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把他埋没吗?”先看第一个问题:1. 仲弓向孔子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的回答有哪几个要点?哪一点是在谈尊重人才?(学生1) 孔子交给了学生三条:第一,“先有司”。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第二,“赦小过”。...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曾子烹猪郭兆东  贾静歌  彭庆涛 曾子,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孔夫子曾多次对其赞誉有加。曾子和其他人不同,他积极践行儒家“信义”的道德要求,从不泛泛而谈,切实地以自身行动传播自己的信条,在一举一动之中影响着身边的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曾子,看看他做了什么吧。曾子有一个儿子调皮活泼,经常跟在他母亲旁边嬉戏玩耍。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可是孩子一听说母亲要出门,顿时想到没人哄自己玩儿了,哭着喊着抱住母亲的大腿,说什么也不让母亲离开他去赶集。母亲有些着急,摸摸孩子的头说:“乖,我去集市上有要紧的事办,你暂且待在家里稍安勿躁,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一番话说罢,曾子的儿子还是不想自己在家里等着,执意要跟母亲一块去,母亲觉得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去人来人往的集市不安全,却又拗不过他。面对难缠的儿子,焦头烂额之际的她沉思片刻后灵机一动,于是哄孩子说到:“儿子不要着急,安心在家里等我回来,你如果听我的话,我回来后给你宰猪吃。”这招果然奏效,孩子虽然还是不情愿,但因为想到自己马上能吃到香喷喷的猪肉,就老老实实地坐在家里不再要求去集市了。过了一会儿曾子从外面回到家中,见儿子独自在家中却十分乖巧,不禁暗自奇怪起来,感觉如同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便问儿子是何缘故。孩子对曾子一笑,得意地说:“那当然咯!因为待会儿母亲回来之后我就有猪肉可以吃了。”他边说还边抿嘴,似乎肉香已经飘到眼前似的。曾子听了之后也捋须而笑,连连附和道:“好啊好啊,等你母亲回来让你大饱口福!”又过了一段时间,曾夫人从集市上满载而归,气喘吁吁的她一进门就赶紧在门前的石头上坐下歇着了。曾子帮妻子把买来的东西运进门,然后又一样样地整理好。孩子在屋里瞧见母亲回来之后欣喜异常,激动地蹦了起来,嘴里还嘟哝着“要吃肉啦,终于可以吃肉啦!”说着说着连哈喇子都不自觉地流了出来,然后自己...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四)原宪甘贫 冯文浩 房政伟 彭庆涛 据《论语》《史记》等文献记载,孔子大部分的弟子都因为继承孔子的理论学说而有了自己的职业。他们中间有的人做了官,从政理念不仅影响着鲁国的政治,还影响着周边的许多国家,甚至对当时的局势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人则选择继承发展孔子的学说,著书育人,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于是弟子们创建了自己的思想流派。今天我们了解的这位孔子弟子似乎有些特立独行,他的一生都选择了隐居而不肯参与世俗事务,他就是原宪。原宪,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原宪出身贫寒,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很小的时候就拜孔子为师,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的时候,他曾担任过孔子的家宰,也就是孔子的管家。孔子要给他九百粟的俸禄,在常人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原宪却推辞不收。直到孔子劝他:“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劝他可以把多的分给附近的穷人他才肯接受。从这里我们就能感觉到原宪认为自己无论身居何处,也要坚守底线,不看重其俸禄和地位如何,真可谓是道义先行。孔子去世后,原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在鲁国。他的隐居可不像一些告老还乡的达官贵人一样衣食无忧,平时都是粗茶淡饭,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很整洁。他居住在茅草和泥巴盖的屋子里,因为房子在一条小巷子里,周围也堆满了杂物,所以房子显得格外的简陋,门和窗户只是用草和树枝搭成的,拿桑条做门的转轴,用瓮来做窗户,这样的房子又怎么能遮挡狂风暴雨呢?到了刮大风的时候屋里被吹得一塌糊涂,原宪只能用破旧的衣服挡住窗子,下雨的时候屋顶漏雨,屋内潮湿不堪,开始积水。碰到这样的情况原宪会怎么办呢?他却不以为意,仍旧坐在屋内弹琴唱歌,一点也没有愁苦的样子,一点也不为生活发愁。和他现在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贡。子贡早年是名震一方的商人,后来又担任高官,享受着厚禄待遇,...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三)宰予使楚 冯文浩 房政伟 彭庆涛 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平日里孔子十分注重对学生们品行的培养。良好的品行是做一切事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并不是说一定要舍弃富贵的生活,而是要“以义为先,以利在后”。宰予,字子我,也称宰我,是孔门十哲之一,他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言辞,孔子经常派遣他出使各国,下面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宰予出使楚国的过程中。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路过楚国的地界,楚昭王听说孔子来到了楚地,便邀请孔子在楚国做客,于是孔子先派遣了使者宰予前去拜见楚王。宰予来到楚国的宫殿,楚王亲切的接见了他,楚王真切地向宰予询问了孔子的情况,楚王说:“我对你的老师可是十分钦佩啊,他周游各国,敢于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表示我对夫子的敬佩,我要把这辆华丽的车子送给他,麻烦您代替他收下吧。”宰予恭敬的说:“大王,我想夫子是不会接受这个礼物的。”楚王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呢?”宰予说:“我实在无意冒犯大王,只是通过这辆华车来就事论事,请允许在下详细地解释。”楚王说:“先生请讲。”宰予思考了一会,慢慢地说:“从我侍奉夫子这么多年来看,夫子平日里的言语不离道义,行为不离仁义,崇尚高尚的品德。他平日的生活也是清廉朴素,勤劳俭朴。做官的话有自己的俸禄,却也不在乎能积攒多少财物;如果官位不合适的话就会离去,没有一点留恋的心意。自己不穿华丽昂贵的衣服,妻室也不穿丝帛的衣物,不在乎平日用的器物是否珍贵,就连平时乘坐的马匹吃的也是普通的草料。如果夫子看到消磨人意志的画面,听到靡靡之音,都会选择无视它们,因为这些事会影响夫子对于德行的修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夫子平时不喜欢娱心乱性的东西,也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所以说夫子是不会接受这辆华车的,还希望大王能够理解。”楚王显得有些生气,心想这个孔丘到底是想要什么才能满意呢?于是他问到宰予:“那你的夫子到底想怎么样呢,要得...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二)不受君邑 郭兆东 郭云鹏 彭庆涛孔门弟子能在极端艰苦的境况下坚守住自己的内心,他们同样也可以抵御住丰厚的诱惑,在重利之下不为所动,真正做到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坚如磐石的意志,筑起他们内心顺逆环境都不能打垮的防线,使得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不能左右他们的选择,“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子贡不因为环境恶劣就动摇,是“仁人廉士”的“不改节”,“富贵温柔乡”则是另一种不失严峻的考验,另一位孔门弟子曾参就演绎了这种情境下的守节。曾参是颇得孔子真传的一位弟子,幼年即勤学苦读,以贤著称。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贤者,生活却过得一贫如洗,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衣服,住着十分简陋的茅草屋,家里只耕种着几亩薄田,粗茶淡饭,箪食瓢饮,简直朴素得不能再朴素。邻里都看不下去,但他自己却怡然自乐,脸上毫无怨色。有人劝他做些营生改善生活,说:“先生大才,何不与达官贵人交游进而谋求上等人的享受,怎么能甘心屈尊在乡里过如此清贫的生活呢?”他却并不以为然,淡然回答道:“我老师教过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锦衣玉食本就不是我所看重的,生活的贫寒并不能阻碍我的志向和操守。”后来,曾子的生活状况传到了鲁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深感同情,他向来知道曾子的贤名,觉得如此拮据的日子实在是委屈了这样一位高人,于是他委派自己的一名侍从前去找到曾子的住处。侍从传达了国君的慰问,还带了不少礼物,并告诉曾子国君送给了他一座城邑作为他的封地。曾子见到侍从,非常感激国君对他的牵挂,但还是婉拒了侍从带来的礼物和封赐。侍从对他说:“国君仰慕于先生,不忍先生日日清苦。连我也觉得先生这样高尚的人却过如此不堪的生活是不公平的,与您的才能和德行不相匹配。先生还是收下吧,不要辜负国君的好意,就算是用采邑的收入缝补一下这破旧的衣服也好啊。”曾子笑着说:“我从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可忍受的。相反,...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的故事(一)仁不改节 冯文浩 郭云鹏 彭庆涛 作为中国师道之源和教育的先行者,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孔门弟子三千,其中更有七十二贤熠熠生辉。作为孔子的弟子,他们践行仁的信念,尊礼尚义,以德行出众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率。不仅如此,他们还乐学好问,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众弟子们和孔子的关系仿佛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他们是亲如生死的亲人,他们是肝胆相照的朋友,他们也是互相学习的对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每位孔门的弟子也都有自己的色彩。他们有的侠肝义胆,勇猛正直;有的好学善文,应对如流;有的诚信孝顺,恪守理想。这也正秉承了孔子一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今天起,我们将重新唤醒史书中那些孔子弟子的形象,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信仰和代代相延的历史传承。当选择周游列国的那一刻起,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行动,而是充满着许多危险和未知的征途。但是为了传播儒门思想,一切困难都不应当成为绊脚石。孔子一行人离开陈国,下一个目标指向了南方的楚国。正巧楚王听说了孔子正在周游列国到了陈国,准备邀请孔子来到楚国。但是陈国一听说这件事,生怕楚国的强大会威胁到陈国的安全,决定阻拦孔子师徒。毫不知情的孔子一干人等行走在大路上却遇到了官兵,本觉得这个年代战乱频仍,还是不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为好,于是他们选择了偏僻的荒郊野外赶路。没料想,如此一来他们却被困在了幽谷之中。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勉强找到了一间破旧的房屋暂住。几天之后炊断粮绝,情况十分危急。但孔子依旧气定神闲,每天遵照以往的安排讲颂诗书,甚至每天鼓弦作曲,丝毫没有慌乱。孔子却发现弟子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他把弟子们召集到了一起。孔子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道:“没想到我们今天的境地已经如此糟糕了,我们所推行的学说难道还有什么不对...
403页次32/51首页<...  27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