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3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卜商(下)冯文浩 彭庆涛 卜商(前507—?),字子夏,晋国人,一说卫国人,孔子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从孔子学后,曾为莒父(今山东高密东南)宰,卜商以博学著称,他长于《诗》,深于《书》,明于《易》,著于《礼》。孔子死后,到魏国西河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权。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等观点。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学生,魏文侯也尊以为师。他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极好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结交,并擅长于主持礼节仪式。历史上相传《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如今,当我们翻开史书,通过他和老师孔子的对话,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卜商的个人的性格和志向。卜商作为孔子的弟子,自然少不了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从史记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和孔子之间进行问答交流,孔子提倡学生要有“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同时老师教育学生要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这段故事节选自《礼记·孔子闲居》中,讲述的是孔子老年闲居在家之时和卜商进行的对话,其中蕴含着孔子多年以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阅历。首先子夏向孔子问道:“请问《诗》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怎样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嘛,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于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到这儿并没有结束,子夏依旧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于是他继续询问什么是“五至”,什么又是“三无”。孔子回答说:“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3
点击次数:
孔门弟子——卜商(上)冯文浩 彭庆涛 孔子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其门下弟子有三千之众,其中有七十二弟子尤为出众,被后人称作“七十二贤”。他们都追随孔子的脚步,践行儒家思想。孔子之后,历朝历代都会在孔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孔庙祭祀以孔子弟子配享始于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汉明帝刘庄到曲阜祭孔并祭七十二弟子。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这是先儒从祀的开始。其后,历代帝王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增添,将贤、儒分为“四配”、“十二哲”、“先贤”和“先儒”。孔庙有“四配”始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哲”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当时为“十哲”,是命以圣门四科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祭,至清乾隆三年(1738年)定为“十二哲”,将朱熹和有若二人加入。“四配”、“十二哲”在大成殿内从祀。在“十二哲”中以文学著称的子夏便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人物。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关于卜商的记载: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向孔子提问关于《诗经》中的一个句子,孔子回答说:绘画的要旨在于一个“素”字。子夏立刻深刻认识到做人也应当以礼为先。后面“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句在《论语》中也同样出现了,意思是孔子教诲子夏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为职业的小人物。从这几句话里, 我们可以看到子夏和老师之间亲切的互动交流,以及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我们要想更加立体的了解子夏这个人物,还可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2
点击次数:
衍圣公的品秩郭云鹏 张柏杨 顾名思义,衍圣公便是指圣人世代衍续的后裔,即孔子的嫡长子孙。这一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历经宋、金、元、明、清,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期间,衍圣公的品秩多有变化,在官阶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衍圣公封号由北宋仁宗赵祯始封,第一个受此封号的便是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孔宗愿受封后,主持孔子祀事,从此开启了衍圣公代代世袭的历史。始封孔宗愿为衍圣公时,只兼仙源知县,品秩不高。虽然不久升任尚书比部员外郎、淮州通判,也不过仅是六品。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仕至郴州知州,是为正五品。孔端友以后,由于宋金元三朝并起纷争,使得孔子后裔册封出现了南、北两宗。女真族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随其南迁,遂寓于衢州(今浙江省衢州),是为南宗。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后因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所以,在公元12世纪宋、金、元政权各拥“衍圣公”,一在衢州、一在开封、一在曲阜。元朝统一,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访查孔子后裔宗子,曾召孔洙至京师,孔洙则让位于曲阜宗子。忽必烈对孔洙大加赏识曰:“乃真圣人后也。”于是命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赐护持林庙玺书,而免去衍圣公封号。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皇帝派大臣元明善调查,并亲取孔氏族谱查考,确定宗子继承人应该是孔思晦。因此,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封孔思晦为衍圣公,授中议大夫(正四品)。泰定四年改嘉议大夫(正三品),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秋七月给衍圣公三品银印。至正六年(公元134...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1
点击次数:
阙里故宅到衍圣公府(下)孟继新 张柏杨《孔氏祖庭广记》中附有“宋阙里庙制”图。从图看:孔氏府第位于孔庙的东侧,一周墙垣将庙府围在一起。当时不仅长孙衙署位于庙内,其他子孙也依庙居住。而且此时已出现“袭封宅”,标志着孔府的规模和形制已经大体完备。家学部分已于宋景祐年间从孔氏府第中独立出来,在孔庙东南建立了庙学。斋厅一组建筑,规模没有变化,只是斋堂改建成纪念性的金丝堂,斋厅由家学改为官位,即接待官方人员拜谒的场所。另依“宋阙里庙制”图所示,孔氏府第的大门是庙宅门,即为原孔子旧宅。金时,孔庙有扩大,孔氏府第也随之进行扩建。金末,孔庙毁于兵火,《阙里志》言:“殿堂廊庑,灰烬十分之五。”后经孔元措重修一次,也只恢复了寝殿。元时,孔氏家族多难,宪宗三年(1252年),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浈被夺爵,世爵中绝三十多年,由孔治权奉祀事。至延祐三年(1316年),世爵大宗之统治归于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孔思晦虽以恢复孔庙旧制为己任,但窘于用度,维修金丝堂就不得不补入自己的俸禄,于袭封廨署更无力维修。所以《阙里志·卷二十四》说:“所居就袭封旧廨,不改作,终不构私室,其薨也家无尺寸之遗。”在此期间,孔庙虽经多次重修,“苟且完葺”,但终没超出金代的范围。 (四)奉敕建府明洪武初年,孔子嫡孙衍圣公宠遇殊隆,阶秩二品,朝会时班亚丞相,并特令开府设置属官,“袭封宅”原有建筑已不符爵秩制度。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特敕孔子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于孔庙东侧建造衍圣公府第。这是孔氏宗子爵阶相符、准建府第之始。自此,孔子嫡裔居住的宅第始称“衍圣公府”,或称“孔府”。这次奉敕创建的衍圣公府,为官衙与宅居相结合,纵深九进,辅以东西二路的宏伟建筑。《阙里志》记载:“袭封衍圣公府在今家庙东,外门与今庙外东便门相邻。洪武十年宣圣五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希学创造。正厅五间,后厅五间,东西司房各十数间...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1
点击次数:
阙里故宅到衍圣公府(上)孟继新 张柏杨(一)阙里故宅孔子生前所居之堂,被称为“阙里故宅”。典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司马贞《索隐》释云:“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阙里”街位于孔庙东侧,街道中心树有明代所建“阙里坊”一座,系木制牌坊,四柱三楼,雕梁画栋,中书金色“阙里”二字。此街原是古鲁城内西南隅的一个小街巷,街北端即为孔子故宅。关于“阙里”故址的问题,历史上有过一些讨论。伍缉之《从征记》说:“阙里,背洙面泗。”《括地志》说:“兖州曲阜县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舆地志》说:“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后人因此指孔子故宅为阙里。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水经注》‘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故名阙里。’……《史记·鲁周公世家》:‘炀公筑茅阙门,盖阙门之下,其里即名阙里。夫子之宅在焉。’亦谓之阙党,《鲁论》有阙党童子,《荀子》仲尼居于阙党,是也。”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曾对相关问题进行过考证:“朱子集注云:孔子时无阙里之名,阙里首仅见《汉书·梅福传》,东汉后方盛称之。盖缘鲁恭王徙鲁,于孔子所居之里造宫室,有双阙焉。人因名孔子居曰阙里。真阙里则伍缉之所云背洙面泗。”孔子当时居住的鲁国都城,是周公之子伯禽创建。《汉书·地理志》说:“周兴,以少昊之虚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括地志》又云:“曲阜县外城,即周公旦子伯禽所筑。”鲁城平面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公里。自鲁城始建之后,曾进行过多次增修,其大致位置一直没有变化。城内大道纵横,布局规整,宫殿区位于城之中央,鲁国贵族的居住区则位于宫殿附近。《管子·小匡》说:“凡仕者近宫,不仕者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巿。”鲁国自然亦如此。而孔子居住的阙里,是一处普通居住区,位于鲁城...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9
点击次数:
孔子周游列国郭云鹏  于明德 公元前479年,孔子离开了自己为之倾注无数心血的鲁国,开始了他为期十四年的列国周游。其实,一开始孔子对鲁国抱有极大期望,在《论语·雍也》中他曾说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他认为鲁国的国风要远远好于当时的齐国,和“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最为接近,只要稍加变革就可以重致太平,进而复兴周公之业。鲁定公九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的一年里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兼摄相事,鲁国一时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但由于当时鲁国大权是由“三桓”实际掌握,“堕三都”半途而废,孔子也招致了“三桓”的极力排斥。随后鲁国举行郊祭,按惯例祭祀后要把祭肉送到大夫们的家中,但孔子没有收到祭肉,他便知道此时的季氏已不再想任用他了。加之鲁国国君沉溺女色、不事君事更让孔子心灰意冷,一系列打击之下孔子终于还是离开了鲁国。孔子离开鲁国后的第一站到达卫国,孔子对卫灵公治下的卫国大加赞许,在《论语·子路》中说到:“鲁卫之政,兄弟也。”认为卫国和鲁国一般,同样是稍加变革就可以重致太平。孔子全然把卫国当成自己施展抱负的沃土。并且根据卫国的情况提出了“庶、富、教”的政治理论。《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然而事与愿违,卫国也并非孔子的归宿。卫灵公虽然按照鲁国的标准给孔子六万粟的俸禄,但却没有给孔子具体的官职,也没有让孔子为政。后因小人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前往自己周游列国的第二站陈国。孔子前往陈国过程中并不顺利。路经匡城时,因孔子长相酷似暴掠过匡的鲁国人阳虎而被匡城人拘禁。《论语·述而》中载,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6
点击次数:
孔 门 四 科郭云鹏  刘佳亮 距今约2000多年前,有一位贤师圣人,他从30岁起就创办了当时社会的第一所私学,开始传业授徒并且周游列国去传播自己的思想。他不拘泥于当时备受青睐的正统官学,打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理念,一时海内弟子如云,他便是——春秋末年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于孔子的弟子,《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二人。”足见孔子弟子之多。那么孔子在那个礼坏乐崩的多事之秋,孔子到底开设什么样的学科来与官学争衡抗礼并且有“三千弟子”呢?在这方面孔子可以说是有自己独到的学科教学。《论语·述而》载:“子有四教,文、行、忠、信。” “文”所代表的文学是四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孔子认为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文学知识以达到“博学乐学”的境界,否则就会懈怠无知。孔子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还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行”。孔子在《中庸》提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如果说学习让一个人多闻有涵养,那么实践才是检验所学知识的唯一标准。要做到“仁善”就必须要亲自去做,只喊口号不办实事只是无用功。至于“忠”“信”科目,是孔子希望学生们所能遵守的做人原则,忠实和诚信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坚守,像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人无信不知其可”等对“忠”和“信”的反思和要求,对当下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关于孔子教授的学科“孔门四科”学界还有一种“孔门四科十哲”的说法。这一说法源于《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在这里表述了自己对于学科的侧重点,“德行”为首,“德”是做人的出发点,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其次是学习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言语”,最后孔子还...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7
点击次数:
( 景灵宫“万人愁”巨碑)曲阜已失的重要古代建筑(五)彭庆涛 倪毅锋 五、景灵宫宋代的曲阜又进入一个光环有加的时期,除对孔子及其后裔一再加封外,沉睡了四千年的黄帝出生地遗址也被宋朝统治者重视起来。真宗妥协于燕辽以后,总想以华夏民族的文化优势震慑北方,故有儒释道三家并重之举,封泰山、尊孔子、容释家,潜心向道,数度“天书”之能事,梦见神人而尊黄帝为赵氏始祖,故于大中祥符五年召集群臣审定,下诏京城与曲阜寿丘各修建景灵宫,京城景灵宫奉祀黄帝及赵氏先皇诸“神仙”,曲阜景灵宫祭祀始祖黄帝及圣母。曲阜寿丘是黄帝出生地,因此真宗颁诏将曲阜更名仙源县,属袭庆府(后改兖州府)。《宋书·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戊寅,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宋书·地理志》袭庆府下:“鲁郡,泰宁军节度;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为府。……仙源(县),中上。魏曲阜县。大中祥符五年改。” 明代万历二十年刻本《兖州府志·沿革志》:“宋大中祥符元年,以轩辕降于延恩殿,谓曲阜有寿丘,改名仙源,属袭庆府。”按《宋书》为大中祥符五年,而非元年,《兖州府志》《曲阜县志》谓元年,当为误。京城的景灵宫因北宋改南宋而有重建,其规模宏大,可见《宋书·礼志 ·吉礼》:景灵宫。创于大中祥符五年,圣祖临降,为宫以奉之。天圣元年,诏修宫之万寿殿以奉真宗,……元丰五年,始就宫作十一殿,……诸神御门置亲事官五百人,立戟二十四。累朝文武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并图形于两庑。凡执政官除拜,赴官恭谢。其后南郊先诣宫行荐享礼,并如太庙仪。……政和三年,奉安哲宗神御于重光殿。昭怀皇后神御殿成,诏名正殿曰柔仪,山殿曰灵娭。于是两宫合为前殿九,后殿八,山殿十六,阁一,钟楼一,碑楼四,经阁一,斋殿三,神厨二,道院一,及斋宫廊庑,共为二千三百二十区。……绍兴十三年二月,臣僚...
403页次33/51首页<...  28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