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

日期: 2018-07-17
浏览次数: 198

《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

《论语》是一部孔子部分弟子,乃至弟子之弟子们按各自记忆与理解而辑录的以孔子言论为主线的书籍。其内容反映了孔子思想,汉时给它打上了儒家标签,而逐渐成为治世主导经典。但孔子思想并不等同于后世儒家文化,后世儒家为我所用歪曲了孔子的本意,给其附着了太多令人讨厌的糟粕,这是至今有许多人还没明白的问题。

一、《论语》的底色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史称礼崩乐坏,在鲁国礼乐制度虽然没好好履行,却依然留存并苟延残息般地执行着。孔子迷恋这个制度,认为礼制仁爱是拯救无序社会的法宝。于是,不断学习积累,认真研读解析,终于成为一位名噪一时的政治学大师。许多人向他问政:应该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的更好?孔子借势极力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其理论在当时及后世并未得到实质性全面贯彻落实,那实在是历史的悲哀。所以说: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理论家。《论语》就是在礼乐制度背景下生长形成的一种政治立论,其中蕴含了许多原始政治哲学术语。

如果说《尚书》是记录先贤圣王们事迹故事,那么《论语》则是彼时目的鲜明、措施得当的政治理论教科书。它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把握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身怎样才能入仕成为一名合格的君子。触摸历史的底色,才能体味《论语》的真谛,了解历史的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论语》真实含义。至于篇章之间重复出现的词句,是因《论语》成书有一较长的过程,行文时间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注释与递进的语意。

关于《论语》的注释,史上可谓浩浩荡荡,释义内容仰或时局所需,抑或个人理解,亦不尽相同。本人结合读史感受及对古文字的偏爱,试对《论语》开篇首章逐字句进行一番探讨。无意颠覆传统,只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当,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二、《论语》的密码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杨伯峻著《论语译注·导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10月,第30页。)当为金文大篆写成,汉时改为隶书。期间的转换,字义必然发生变化,《论语》的本意势必有所流失,这是研究《论语》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倘若之初全方位转换就另当别论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人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如是断句亦无不妥。但其译文则过于以字释义,缺乏阐述,略显单薄,恐失去原有的语意。杨伯峻先生如是说: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同上,《译注·学而》第1页。)

以杨伯峻先生学识之功力,治学之严谨,其释义当然有着令人信服的合理性。但在笔者看来,解读《论语》必须站在政治的角度,因为《论语》不是《弟子规》,更不是当今流行的《村民守约》。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孔子的嫡传弟子都是平民子弟,但凡贵族有自己的学校:泮宫。所谓“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职业、贫富;第二、此语是孔子勉励弟子的话语,入仕目的性明确。若以现代思维习惯阅读此篇章,而缺乏历史背景的考量,稍有不慎会使得其本意或流失,或过滤掉。那么,究竟《论语》开篇给我们讲述了什么?单单是有关如何学习、会友、做君子无关大局的生活琐事?

1、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从字面释义,杨伯峻先生讲的一点没错。可不就是学到的东西得到社会实习锻炼,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但如果触摸到历史底色,其意并非如此简单。

“学”,无需解释,但学什么?《论语》直面告诉我们“学而”,使人困惑。“而”是什么?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词典》第235页中,给了我们七种释义。如杨伯峻先生所言此学而之“而”为连词,语句贯通,并无不妥。但“学而”二字连用作为篇目,总给人以无目之感。那么,学而是不是一词组呢?我们还是探寻一下“而”字的初始意,来还原“学而”的本意。

“而”,甲骨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J21689)或“《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J21691),与雨字的甲骨文相似。雨字甲骨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铁32·3)或“《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前3·20)、“ 《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燕143)。雨、而同为指事字。雨,上面一横示意天,从天,从水。参照雨字甲骨文造字写法,可证:而,从天,从道。“而”的初始意,乃有指事天下之道、自然而然的意思,逐步引申为规律或道理。吃而饱,穿而暖,是人人明白的道理,“学而”亦然。

如此,“而”便是古人的哲学词汇;“学而”之学,是指孔子所授“六艺”,暗喻治理国家、社会所需技能。

“时习之”。时,通常解释为时常、以时;习,解释为温习、练习、践习、实习;之,虚词。杨伯峻释义为“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笔者不完全赞同。观孔子所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排列严谨,课程呈现从低到高递进。礼乐,是当时繁琐严谨的政治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所以知礼乐,是入仕的基础;射御,是士大夫阶层必备的战术技能,彼时战场上只有他们才有资格驱车射箭,一般庶民只能执兵步行,《左传》有例证;书数,即先世典籍,《尚书》《诗经》《易经》之类,属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也,此乃所学最高层次,非公卿大夫不能应用:引经据典向君谏言。如此一来,哪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的机会,彼时协助国君管理国家或治理邑地,是不设实习基地的。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演习所学之而。

“不亦说乎”。杨伯峻先生解释为:不也高兴吗?

笔者以为此解有所欠缺,起码意蕴不足。今天我们无论是学,还是习,都是一件寂寞无奈的事情,没有多少高兴的成分,每当遇到乏味的课程更是毫无喜悦而言。即便是孔子时代把所学课程演习一番,除射御有较强的娱乐性外,弟子们未必个个内心充满喜悦,因为此举在根本上解决不了个人目的:入仕。除非得到了实惠,或看到希望,学习不能当饭吃,古人不傻。  

古字初始意蕴涵丰富,一个字相当于一幅画,向我们传达彼时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对古字义释读,加深对此句的理解。

亦字的甲骨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前7·4),金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召伯簋),指事字,从大。甲骨文“人”的造型我们排列一下就会发现共分五个等级,依次为天“《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王“《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大“《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人“《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女“《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其中“《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代表普通众多的人,而被保留人的本义;其他字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流失了人义,保留了原字的初始意。故古“亦”字,指事有一定社会地位“《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人及其荫护下的子孙。如:《商书·太甲上》“相亦惟终”的亦,即释为“大臣”。(关永礼主编《白话十三经》,济南出版社,19941月,第154页。)后引申为同样。说,与悦通假。乎,本指号角吹出急促高昂的声调,后为上声调语气助词,与兮下声调相反。

“不亦说乎?”情绪激昂饱满,潜台词可理解为:没有祖上的荫护,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富贵,不同样有着喜悦的心情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具备的含义概括起来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学好治理国家的本领,时常演习以便熟练掌握,一旦有时机踏入仕途,把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平民出身的你不同样具备大夫般的快感吗?

2、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通常解释为: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可是,孔子明明告诉我们是“有朋”自远方来,此处无友字,朋友不连词,古人用字特别讲究,朋与友有区别。杨伯峻先生注意到这一点,释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但他所注释的朋是同门“弟子”。

“朋”,本意是古代货币单位,为贝壳所制数量史无定说,一般采用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之说。甲骨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甲777),金文写作“《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中作且癸鼎),从朋字的造型来看,有相同、同等的意思,后引申为同巢、同门。难道孔子是说有同门弟子自远方而来感到快乐吗?显然不是,人之常情无需载记在《论语》里加以炫耀,会让人感到弱智。笔者认为,这里寓意为知识含量、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与自己相当的人,即后世常言的“同仁”。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孔子这里所谓朋,是指能和你一起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同仁。所以杨伯峻先生把“朋”释义为“志同道合的人”有一定道理。

“远方”,不难理解,但多远为远方呢?古人的地理概念与今人不同,从语境分析,应该是自己生活圈之外不常到达的地方皆称之为远方。

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不禁要问,为什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会感到快乐呢?单从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得来的角度讲,难道你身边就没有此类人?这里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孔子再教大家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使远方的同仁发现了解自己,传播自己的名誉,以待早日进入仕途。这在春秋时期是常见的一种庶民入仕途径,名誉远扬自然会有人聘用你,孔子便是如此。彼时没有文凭、证书之类来证明你的能力,名誉只能靠同仁之间加以传播,如同当下找工作“多个朋友多条路”一样的道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具备的含义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遇到远方有学问的同仁,要主动介绍自己,尽量展示你的才华与能力,让对方欣赏认可你。如此,才能使你的名誉传播。学习好治世之道,能够交天下朋友,作为一介平民,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吗?

3、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伯峻先生如是断句。朱熹《论语集注》断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笔者以为,此句应断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较为妥当。因为此章孔子的三句话,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讲的同一道理:平民子弟要想入仕跨进上流社会,不但要好好学习治世本领“而”,还需谈经论道、貌恭谦逊,首先以君子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人不知而,不愠”。此条字面上容易解释,接上一句语境分析,大意是说:推销自己,交接天下朋友,但并非所有人都是与你为朋的。当遇到政见不同,或不关心时事政治的人,应当宽容对待,要让别人知道你,你也知道别人。但要深刻理解此条内涵并做到,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绝非易事。别说是政见不同,即便是学术观点有分歧,恶语相向者屡见不鲜。此条与《论语》中“君子矜而不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上,《卫灵公篇》164页)等言论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不亦君子乎?”君子的原本是指国君的儿子,商周时期,对他们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很高,不但知礼怀仁,还要“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同上)否则的话,一旦袭位后就有亡国的危险。后引申泛指道德高尚的人。《论语》中有关对君子的要求及标准有不少论述,主要表现在做人处事的态度行为上,其次在能力。态度端正了,能力有所欠缺,也一样符合君子的标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此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可听出话外之音:人存差异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生存哲学,何必要求对方与自己世界观相同呢?当遇到不理解我们政治理念的人时,不要心存怨恨,应该宽容对待,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这不正是君子应该做到的吗?

《论语》开篇并非随意而为,当开明宗义、阐述要旨的话语,如同今天培训班的开课致辞。宋代大儒朱熹看出点门道,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论语集注·卷一》说到:“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当然,各抒己见,和睦共存是践行孔子思想,更是弘扬传统文化,《论语》正是在不断探讨中发展的。但经验告诉笔者,读《论语》,身心要进入那个时代,了解礼乐制度,了解春秋社会,如此,才能正确理解《论语》。


READING / 相关阅读
2018 - 09 - 30
点击次数: 460
孟祥才,1940年生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师从侯外庐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先秦秦汉史研究工作。近日,在第六届中国临沂东夷文化论坛期间,孟祥才教授接受齐鲁晚报记者专访,就东夷文化、齐鲁文化与儒学等问题进行了对话。  齐鲁晚报:近期,曲阜尼山论坛、临沂东夷文化论坛、外交部全球推介等一系列和山东有关的文化盛事密集...
2018 - 09 - 12
点击次数: 370
鲁国请回孔子为什么没有任用                                                    ...
2018 - 09 - 14
点击次数: 582
曲阜孔庙建筑的思想文化内含 彭庆涛 曲阜孔庙,是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庙宇,自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起,历经两千多年七十多次重修扩建,到清代形成了最后的规模,占地9.6公顷,有建筑104座,碑刻1172幢,古树1250余株。规制宏伟,气势巍峨。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 &#...
2018 - 07 - 17
点击次数: 198
《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刘岩《论语》是一部孔子部分弟子,乃至弟子之弟子们按各自记忆与理解而辑录的以孔子言论为主线的书籍。其内容反映了孔子思想,汉时给它打上了儒家标签,而逐渐成为治世主导经典。但孔子思想并不等同于后世儒家文化,后世儒家为我所用歪曲了孔子的本意,给其附着了太多令人讨厌的糟粕,这是至今有许多人还没明白的问题。一、《论语》的底色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史称礼崩乐坏,在鲁国礼乐制度虽...
2018 - 07 - 12
点击次数: 411
“孔林三宝”寻踪                                      孟继新        孔林是孔子和孔氏家族的共同墓地,这里绿树成荫、...
2018 - 07 - 04
点击次数: 216
乾隆皇帝的女儿是否下嫁孔府孟继新     在曲阜,有关乾隆皇帝女儿下嫁孔府的故事广为流传,且有许多版本,至今,成了一个理不清的谜团。    其一,尊孔崇儒说:乾隆皇帝一向尊孔崇儒,为更大程度地满足这一心理,他决定与孔府联姻,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了孔府。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为了避开这个族规,乾隆又将女儿寄养在大...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06 - 26
《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现场。  6月22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暨课题学术研讨会在曲阜机关招待所开幕。丛书课题组全体成员,王学仲的夫人曹凤珍、画家于志学、吴泽浩,书法家张仲亭等彭门创作室导师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中,《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各出品单位、协作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发言,最后由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副主编王立玲宣布《中华传统礼乐丛书》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三天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  据悉,《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联合主编,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并特邀史学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由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
2
2019 - 04 - 17
2019年3月30日下午,彭门资讯联合中国孔子网共同拍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示范教学视频录制工作在颜府圆满完成。由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主编、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教科书在去年秋季正式启动,邀请多位山东省教学名师、博士担任主讲教师。彭门创作室导师、曲阜师范大学孙永选教授莅临指导并审核。此次教科书示范视频录制工作在彭门创作室讲师束天昊老师“下课”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拍摄完成的示范教学视频将通过中国孔子网网站、客户端面向全国投入使用,以飨广大使用泰山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的一线师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录制组在曲阜尼山圣境、衍圣公府、颜翰博府、文宪王庙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地进行了现场教学拍摄,益于莘莘学子重温圣贤经典,汲取圣贤学养。课程示范教学视频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领,既突出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符合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纲要求,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对重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记忆、重塑国人的精神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3
2020 - 10 - 17
圣域研礼,弘道游艺——传统文化“双创”进程中的彭门创作室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一套图书引发与会学者的广泛讨论,随着这套书进入大家视野的是曲阜一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术团体。那么,这套书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学术团体又有何能量?为何有学者评价他们在曲阜的出现是值得分析和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曲阜电视台魅力曲阜栏目近期播出的《圣域研礼,弘道游艺》专题节目,为我们解答了以上疑惑,带我们共同走进传统文化“双创”进程中的彭门创作室。视频观看请点击下列文字:《圣域研礼,弘道游艺》专题节目
4
2024 - 01 - 27
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在济南成立1月27日,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中华文化学院)院长孙继业,山东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特聘专家孙矩,山东省政府参事、二级研究员张述存,山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张孟强等有关领导、专家、嘉宾和发起单位代表、139名会员出席会议。  大会履行了法律手续,审议通过了《章程(草案)》等事项。大会通过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谢孟存、高峰强、赵慧峰、刘云超、张兵、卢军、马银华、陈光磊、温韬当选为副会长,贾月臣当选为监事长。江林昌当选为会长。他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文明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战略工程《(新编)中国通史》春秋战国卷主编。曾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历史学)”“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荣誉称号。他在当选会长讲话中,对研究会下一步的发展从政治立会、规范建会、学术强会、人才兴会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安排。  据悉,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是一个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会成立后,将围绕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搭...
5
2018 - 06 - 27
人民网曲阜6月23日电 (张代生)《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22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该系列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著名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先生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先生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先生联合主编,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学术顾问。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古代家族礼制》等分册,涵盖了中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的全方面、各层次。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勇立潮头的彭门创作室对中华传统礼乐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细致剖析、形态复原和系统阐释,对重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记忆、重塑国人的精神素质具有重要价值。丛书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
6
2020 - 02 - 15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马文浩,彭门弟子,现工作于济南市儿童医院,担任重症护理护师。二月十五日受政府紧急抽调,应征为山东省第11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疫情之紧急急于星火,医疗队员们上午集结完毕,下午便在济南遥墙机场出征。他们个个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医护工作者们出征湖北,为抗疫情再添一份山东力量。二月十五日上午十一时二十三分,在济南儿童医院,出征人员在准备物资。主任护师石继巧自费为出征的同事购买豆腐乳、辣椒酱、老干妈,希望他们平平安安顺利完成任务。马文浩听闻马文浩将赶赴抗疫第一线,彭门创作室导师以及马文浩的师兄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并致以热忱的关切与祝福。彭门上下纷纷为马文浩点赞,“致敬,做好防护”、“无私奉献,定平安归来”、“文浩兄乘瑞雪南下,必能凯旋北归”,一句句嘱托,凝结着对逆行者的无限敬意,没有紧张和畏难的情绪,马文浩回到:“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尽自己所能,大家等我平安归来。”英雄,要平安归来!虽然病毒无情、形式严峻,但我们都信心战胜它,为全国抗“疫”行动奉献自己的力量。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在这疫情紧张的时刻,每一位华夏儿女万众一心,给予每一位白衣逆行者同疫情鏖战下去的力量。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请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7
2024 - 03 - 09
社区里的孔子学堂让文化走“新”入“心”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组织发起的“孔子学堂” 落户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舜华社区,这是全国首家“孔子学堂”,也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公益文化品牌项目建设的起点。目前,孔子学堂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3300家。“孔子学堂能把大家集中到一起,用文化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这对于基层治理是很有益的。”志愿者张潇说,新的一年,他们打算把学堂建设和当地的舜文化进一步结合起来,让文化资源、文化传承人发挥优势,“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绝对不应该局限于一时一地。以孔子学堂为载体,我们要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山东、走出国门,把传统文化用更多更好的形式讲给大家听。”社区孔子学堂守护基层的文化温度,在旧岁新年交替之际,为社区群众搭起文化传承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此代代接续、薪火相传。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廉洁品牌入选省直机关近日,省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印发了《清廉致远——省直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品牌》一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廉洁文化品牌成功入选。此书是为了展示省直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成果汇编而成,收纳了23个省直部门廉洁教育阵地,38个廉洁文化工作品牌、19项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工作。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入选的工作品牌有“清风儒家 谦谦君子”廉洁文化品牌、孔子博物馆“文物话清廉 鉴古沐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孔子博物馆廉洁教育体验基地入选...
8
2020 - 02 - 18
致敬逆行者 | 彭门弟子马文浩赴鄂抗疫(二)用心阅读,用爱分享2月15日,济南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护师、彭门弟子马文浩,随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奔赴疫区,并于当晚安全到达。2月16日中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战前”第一次碰头会。培训2月16日下午,医疗队紧接着进入培训阶段。当天下午的主要内容为自我防护与防护用具的使用。因为医用物资宝贵,很多防护用具并没有在练习中真正使用。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据悉,山东省第十一批医疗队经培训后,将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区与疫情战斗。据山东广播电台报道,该病区原由山东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有十二张重症病床。第十一批医疗队培训完成后,充实原有医护人员,重症病床将增加十八张,总计三十张,从死神手中抢人。致敬逆行者,武汉加油!部分图片来源于山东广播电台头条号编辑:韩振终审:李筱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