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 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他的书法用笔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笔墨跌宕起伏,浓淡相间,有欧阳询之神韵,带赵孟頫之骨肌,深受众多文人墨客的赏识。
![走进历史上的书家 | 沈尹默 走进历史上的书家 | 沈尹默](https://135editor.cdn.bcebos.com/files/users/1022/10227181/202103/0rPjcLdhP_23sB.jpg)
▲沈尹默楷书
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其中一种为沈老在1921年为蒋(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书墓志(现陈列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为蒋母写祭文并书“蒋母之墓”四个大字。此帖碑即将付印。
![走进历史上的书家 | 沈尹默 走进历史上的书家 | 沈尹默](https://135editor.cdn.bcebos.com/files/users/1022/10227181/202103/bELvQMTU_uV6E.jpeg)
▲沈尹默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