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物 | 孟子在梁(魏)的主要活动和理论创造

日期: 2018-04-10
浏览次数: 466

作者简介

孟祥才(1940年——)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出版社出版《孔子新传》《孟子传》《秦汉史》《先秦秦汉史论》《先秦人物与思想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续集》《梁启超评传》《王莽传》《中国古代反贪防腐术》《齐鲁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汉代的星空》《汉朝开国六十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山东思想文化史》《秦汉政治思想史》等个人专著32部,主编、合撰、参编著作31部。有关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炎黄春秋》《文物》《文艺报》《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文史哲》《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史学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史学集刊》《孙子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文史博物 | 孟子在梁(魏)的主要活动和理论创造

∆孟祥才先生

公元前320年,孟子离滕赴大梁(今河南开封),在此盘桓了约一年的时间。第二年即离开大梁再回齐国。孟子在大梁待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他的思想发展史上却是重要的节点,因为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他提出了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一统”观念,完善了“仁政”理论和义利之辩,对当时熏焰张天的纵横家做了完全否定的评价,同时阐发了他心目中的“大丈夫”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成本”的理论。等等。这一年,是孟子53岁至54岁之年,可以说是他思想最重要的创造之年。

第一, 提出“大一统”观念。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尽管统一的趋势日渐形成,但能清醒地看出这一趋势并且抽象出“定于一”三个字的,只有孟子,这就是他高于其他思想家的地方。此后,董仲舒进一步将这一观念发展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的著名论断。孟子之后,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构成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持久不衰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对维系中国历史上较长期的统一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国内众多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认同,强化了各族人民对民族英雄的崇拜,在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遭遇严重危机的的岁月里,中国各族人民总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战,一次次渡过艰难险巇,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在最动人心扉的辉煌篇章。

第二, 完善了“仁政”理论和义利之辩。

孟子在与梁惠王谈话时,阐发了儒家的义利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的义利观的基本要点就是义高于利,利寓于义,利服从义。发展至董仲舒,就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后,在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成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孟子尽管有将义、利绝对对立和将“仁义”的力量强调到脱离物质基础无往而不胜的偏颇,但他以义统利的基本观念与“仁政”相结合,奠定了中国伦理本位的传统思想,其影响基本上是积极的。反观当前社会上由于对“官本位”和“钱本位”的痴迷所带来的道德滑坡,再回望孟子的义利之辨,不能不由衷佩服他的高明和远瞻。

孟子在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他“仁政”理论。

孟子仁政理想的理论基础是民本思想。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在孟子看来,在百姓、土谷之神和君主三者之中,百姓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后二者,因为只有得到百姓的欢心和拥护才能稳坐天子之位,所以在诸侯之宝中,人民也就与土地和政事并列为三。孟子之所以将被统治的百姓认定为国之本,是因为他从历史经验中悟出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殴鱼者,獭也;为丛殴爵者,鹯也;为汤武殴民者,桀与纣也。

文史博物 | 孟子在梁(魏)的主要活动和理论创造

∆孟子

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百姓施仁,即从各方面给百姓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因为只有施仁才能得民心,也才能得天下: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如何施仁呢?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主要是农民有稳定的赖以生活和进行生产的各种资料,同时,又要保证农时,使其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劳作: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夺其时,八之家可以无饥矣。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