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鲁孔子庙碑

日期: 2024-07-27
浏览次数: 0

谢轩  彭庆涛

 

现存孔庙东庑的鲁孔子庙碑,又名《封孔羡碑》、《孔羡碑》,魏黄初元年(220年)刻。碑额呈圭形,有穿,高234厘米,宽93厘米,厚25厘米。篆书题额“鲁孔子庙之碑”显赫6字,碑文隶书22行,行20字。

此碑文记述了曹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议郎孔羡为宗圣侯,使奉祀孔子、修理孔庙等事。在此碑刻之上,具体内容虽有几字模糊之缺憾,但仍能详尽其意。

碑刻内容如下:

黄初元年,魏王承受天命,继黄帝、舜帝这些有伟大功绩的千古帝王之后,顺应了天之法道,改革国家政治制度,弘扬仁爱的风尚作为教化的法令。于是会集五种玉制礼器,分发祭器,统一衡量器具的标准;按制度依次祭祀群庙,顺应天时来颁布教化。然后再光大古之圣王功绩,继承发扬夏商之礼乐,追封孔子后代为候。于是凭借鲁县上百户任命孔子第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来供奉祭祀孔子。天子颁布诏书赐命三公说:“昔时孔子展露圣贤之才,兼有帝王之利器,却处于没落的周朝,因此没有承接天命的运气。他生于鲁国,在洙水、泗水之间教化弟子。终日忙碌深感惶恐不得安稳,即便委屈自身也想要发扬道义,贬低自己身份也要终结今日乱世。但其思想学说最终没被当时的王公贵族所采纳,于是退居外世追溯考察唐、虞、夏、商、周五代的法度礼仪,修葺整理那些有帝王才德却未居其爵位之人的事迹,依据鲁国历史而修订《春秋》,依据历代太师乐官所遗留的成果订正《雅》、《颂》的乐音。致使千百年来,没有不在借鉴其著述的基础上叙述创作的,没有不依据其高尚哲理而做出谋划论断的,因此,孔子可以说是当世最负有盛名的,并且可作为万世师表之人。但如今天下已遭受大乱,上百个祀堂堕落损毁,孔子故居的庙堂毁坏后并未得到及时修复,褒成侯的爵位于汉献帝之后不再继续册封,阙里不能听到儒家学说的讲学诵读之声,一年四季看不到祭祀孔子的活动;这哪里是所谓的千秋万世若要尊崇教化、颂扬功德、兴盛品德必然要隆重祭祀孔子的景象啊?唉!朕深感怜悯忧虑。因此册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食百户的俸禄,奉命筹备祭祀孔子的祭品。任命鲁郡修复孔子先前的宗庙,并且安置上百名卒吏守卫。又在宗庙外面广泛修建屋室,供有学问的人居住。”于是,从这之后鲁郡有声望的老者、诸位儒生、游士,亲眼目睹庙堂的复兴,包括观案台礼器的架设,赞许飘渺的圣灵,认为这是吉祥之兆聚集前来。于是感慨称赞说:儒家道义衰败颓废,礼制学说断绝三十多年了。皇上胸怀圣明仁德之志,造化泽被万物,胸怀广大,恩德广施,普及万民。因此,自从皇上奉命承继帝位以来,天人合一,风调雨顺,祥和之气氤氲人间;百姓和乐,气宇轩昂,品行高尚,继先人之伟业,吉祥之气纷至沓来;其他地区不同的民族解下发髻仰慕这边的仪礼仁义风俗,从而接受汉族风俗,并且经历千山万阻不远万里来此臣服。即使伏羲氏驾神龙出游治理百姓,虞氏犹如凤凰亲临百姓治理国事;即便大禹因治水有功而开创夏王朝,西伯侯姬昌自岐山起事而成为文王;又怎么能比得上大魏的功绩呢?如果能承继古之礼制,将之基本不丢弃,兴修废弃的官署;访求古代的事理,尊崇恭敬于天地;相信并且认同上天神明的赐福,全体国民都会欢欣鼓舞,其福泽又怎会仅限于鲁郡一地呢!便感慨这个措施正如商朝听政之处般仁义,赞美其如同鲁国修葺泮宫之事;把高宗继承王位,鲁僖公管辖诸侯之国的事宜,认为这就如同仁德的名声依旧显赫称颂,并且赞美之声流芳千古;更何况现在的圣明皇帝作为开国之君,创下的基业能够绵延恩泽后人;承受天命之日还未到管理地方行政之时,便即刻赞美推崇圣人,教化万民到如此境地,怎么能不受到歌颂呢?于是作诗称颂:
                                                                     煌煌大魏,受命溥将。继体黄虞,含夏苞商。

降厘下土,廓清三光。群祀咸秩,靡事不纲。

嘉彼玄圣,有邈其灵。遭世霿乱,莫显其荣。

褒成既绝,寝庙斯倾,阙里萧条,靡歆靡馨。

我皇悼之,寻其世武,乃建宗圣,以绍厥后。

修复旧堂,丰其甍宇。莘莘学徒,爰居爰处。

王教既备,群小遄沮。鲁道以兴,永作宪矩。

洪声登遐,神祗来祜,休征杂遝,瑞我邦家。

内光区域,外被荒遐。殊方慕义,搏拊扬歌。

于赫四圣,运世应期。仲尼既没,文亦在兹。

彬彬我后,越而五之。垂于亿载,如山之基。
    此文作者为陈思王曹植,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字里行间皆能透露曹植文风气质。从内容来看,叙事详备、条理清楚;从艺术来看,除了惯有文章色彩,更多彰显新颖之处。曹植是建安文坛上留下诗、赋作品最丰富的诗人和辞赋家。诗、赋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当时时代的特色,而且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比如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评论其创作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确是如此,他既不同于其父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其兄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父兄之长,达到风骨文采的完美结合。不但具有阴柔美、婉约美、雄奇美,同时充满悲歌慷慨的悲剧性的生命意识。曹植在文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创作以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由于社会、个人、家庭等方面的发展变故,使其作品在前后期创作中,有迥然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也彰显了其人生的起伏跌宕。其前期创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贯穿着强烈的慷慨激昂的格调,充满建功立业的热情,与整个建安风格一脉相承;但现实的险恶使他后期的创作,主要抒发他被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献己立功的愿望。不得不插入一种委婉曲折的抒情笔法,传达无奈失落的情调,感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此作品并不为众人熟知,且并非曹植代表作,然而艺术成就也是独树一帜,原因在于恰处于他人生的过渡时期,由此正显露了过渡时代的特色,承上启下、委婉雄浑,发自肺腑、真情至深。

此文由梁鹄书写。梁鹄自小喜爱书法,但苦于寻找不到用于学习的善本和教师。当时有一位大书法家师宜官,最善八分书。其书“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洒直,计钱足而灭之。每书辄削而焚其粄,梁鹄乃益为粄,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粄。”梁鹄采用“窃”粄的办法,搜求到师宜官墨迹,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汉灵帝时为选部尚书,担任过凉州刺史。后归曹操,传世代表作为《孔子庙碑》。

《鲁孔子庙碑》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内容上来说,彰显儒学的复兴和崇高地位;从艺术上来说,用词典雅华丽、庄重严肃;从书法上讲,隶书工整流畅、方劲古拙;从作品自身来看,上承两汉,下道北魏,遒劲寒俭,茂密雄强,为魏隶极其难得的代表之作。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