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礼器——爵

日期: 2024-09-14
浏览次数: 0

祭孔礼器——爵

孟继新 牛秋鹏

 

孔庙举行的祭孔大典,是一个既庄严又隆重的活动,要经过一系列的仪程。如“启户”与“合户”、“瘗毛血”与“望燎”、“迎神”与“送神”,这是人神“精神交会”的重要形式和过程。又有“进馔”与“撤馔”、“三献”与“饮福受胙”等,这又是人神“经物交会”的重要形式和过程。通过仪式性的效果,以迎神和送神队伍,强化敬神,并予拟人化的效果。神在不可知的天上,透过大成殿以外的空间,迎接神灵。送神后,亦将对神的祝文、陈拜的帛等,通过焚烧的形式送予神。

祭祀人员,要对孔子行“三跪九叩”之礼,三跪九叩,也称三跪九拜,是清代才产生的一种礼法,与历朝历代的礼法都不甚相同。明代的最高礼节是五拜三叩之礼,这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与诸藩国的关系上。清廷定鼎中原后,在许多方面都承袭明制,但也尽可能展现其不同于明朝的一面。于是,五拜三叩,变成了三拜九叩。通过三跪九拜,在纵横两个领域的推广,以一种贯穿“身、家、国、天下”的同构体系得以在人的心中产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顶礼膜拜,一般百姓也得以在心目中产生对所有权威,对所有在上者的敬畏感。也正是如此,这种礼节所产生的敬畏效应才显得那么深不可测。这种仪式动作,再配以一套儒学的宇宙观,每一个动作便成了一种具有宇宙意义的象征,而敬畏感也得到进一步的上升。虽然,三跪九拜这种礼法,到清代才产生,但其跪、叩、舞拜却带有鲜明的古礼成分,应是中国古礼的延续和继承。

“饮福受胙”也是祭祀当中的古礼之一。正献官随引赞升东阶,来到大成殿的香案前,接爵、受胙,行礼后,由西阶回到原位。

在整个祭祀过程中,不管“三献”也好,“饮福受胙”也好,都离不开一种礼器,这就是爵。

   爵,这个名称听起来十分雅致,有闻其名而知高贵的感觉。其实在《说文·鬯部》就有:“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而在《左传·桓公二年》中也提及道:“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杜预注:“爵,饮酒器也 。”爵下设足,架起杯形身,应还有温酒的功能。所以说青铜器爵应是奴隶主贵族所享用,或举行宴饮时使用的酒具,功能如同现代的酒杯一样。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当属最早期的酒杯。

     1975年夏季,在河南偃师县著名的“二里头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乳丁纹爵,高22.5厘米,长31.5厘米,器的形状精巧玲珑,简练而又朴素。“二里头文化”是现知我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故有的学者称之为“早商文化”,但是也有的学者疑其是夏代的遗存。所以,出土发现的乳丁纹爵也算是我国青铜器时代文化现存最早的青铜器了。

作为古代最早的一种酒器,爵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爵前的流为倾酒的流槽,便于液体流出的嘴,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爵的名称是由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的意思。《博古图·总说》有记载:“爵则又取其雀之象。盖爵之字通于雀。雀,小者之道,下顺而上遂也。俛而啄,仰而四顾,其虑患也深。今考诸爵,前若噣,后若尾,足修而锐,形若戈然,两柱为耳。”其实前人对于爵的解释多少有附会穿凿,取其鸣声,知足节饮,恐怕也只是臆说。

    早期爵的制作比较淳朴,器身之上不加纹饰,即或有的时候也很简单,胎壁也比较薄,三只足比较纤细,表面上留有范铸痕迹,总的看来,制作显得相对粗糙。但是随着青铜器的发展,爵的制作与其他器物一样,也制作的越来越精致。器物的平底逐渐变为圜底,像卵的形状一样,腹部的装饰也越来越繁复,器壁不断加厚,三足也逐渐变得壮实,口上出现了兽形的器盖。有的爵甚至流、尾、腹都有扉棱,器的表面光洁圆润,不留铸造的范痕,看上去精美无比。有的爵还在腹内和鋬上铸有铭文,所以在此阶段,爵的发展也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爵在古代常常与觚、斝等酒器在一起使用。《仪礼·特牲馈食礼》中记载有二爵、三觚、四觯、一角、一散(斝)。青铜爵在“二里头文化”中开始出现,未发现成组的。商代墓葬中陪葬青铜饮酒器最低限度为一爵,有一爵一觚成组合,也有爵与斝单独成组合的,最大的青铜爵群出土于殷墟妇好墓,有数种形式的爵器。

    爵在古代除了指饮酒器外,还可以指爵禄中的“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既然有禄(俸禄),必定有官位,因此也可以称为“爵位”。既然有爵位的“爵”,也就有酒可以喝,可以享受喝酒的乐趣。所以说二者可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礼记·王制》上说:“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这五等的爵是区分爵禄等级、官衔大小的五个标准。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可见,在古代爵禄的等级何等森严,界限是何等的分明!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五等爵之前,明写着“王者之爵禄”五个字。就是这五个不寻常的字,可以看出,爵是一种贵族阶层所使用的器物。

    孔庙祭祀孔子时所使用的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圣门礼志》中对这些爵还作了一番解释:“爵,礼器也。《明堂位》云:‘夏以栈,商以斝,周以爵。’太常爵制:两柱、三足、双耳、侈口,范金为之,象爵形。《礼记·书禽》:‘小者名爵,大细者名爝。’其义取小为贵,戒贪饮也。福爵同式。”可见,爵作为一种祭孔礼器是受到十分重视的。 

    从“二里头文化期”出土的爵来看,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二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冈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而青铜器爵在各期的特征,有不同的发展,其间最辉煌与最早当为青铜器“爵”。而透过爵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爵是青铜器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簇奇葩。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