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祖(中)
孟继新 郭兆东
之前的殷商王室和宋国贵族都是以“子”为氏,而“孔”字真正开始作为姓氏,则要追溯到孔父嘉——这位在孔族发展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文庙祀典考》引江永语曰:“圣师之所以为孔氏,实由孔父嘉始。孔父,字也。嘉,名也。后世以字为氏。”孔父嘉是孔子的第六代先祖,在他这里,发生了几个标志性变化。首先是“五世亲尽,别为公族”,自成一系。这是人口增殖,枝脉繁衍的自然结果,也是东周时代的惯例。其次,是从他开始,孔氏始有了族姓。而更加令人瞠目的是,在孔父嘉这一代,曾经上演过一幕惊心动魄的惨剧。
孔父嘉的父亲正考父,是宋戴公、成公、宣公三朝佐命大臣,地位显赫而持久,他既是一位谦柔退守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注重礼乐、熟悉历史的诗人。《国语·鲁语下》说:“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也许孔父嘉是由于子因其父荫,很快也进入了宋国的政坛上层,历任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享有与其父同样的地位。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孔父嘉不但掌管邦政,而且还拥立废夺之权。这一点《左传·隐公三年》有载,穆公欲使贤者居君位,指示孔父嘉不要立其子冯。为了使宣公之子与夷顺利地继承国君之位,宋穆公还下令自己的儿子冯离开京都,到郑国去。这年八月,宋穆公卒,孔父嘉便拥立了与夷为宋国之君,这就是宋殇公。殇公即位,孔父嘉有拥立之功,在朝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而孔氏在宋国的荣耀,也将止步于此了。当时,宋国对外战争频繁,民众不堪忍受,太宰华父督趁机散布谣言,攻击孔父嘉。制造舆论,鼓动臣僚发动政变。在政变中,华父督先杀死了孔父嘉,接着杀死了殇公,并从郑国迎回了宋穆公的儿子冯做了宋国国君,这就是宋庄公。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宋国历史上继鲋祀弑炀公之后第二起弑君事件。事见《左传·恒公二年》。
从此以后,孔氏家道很快衰落了。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华父督先杀孔父嘉,而不是先杀殇公?《公羊传·桓公二年》解释道:“督将弑殇公。孔父嘉生而存,则殇公不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亡,皆死焉。”宋殇公和孔父嘉上演的这出“君救臣、臣忠君”,而又一同罹难的悲剧,听起来也确实够感人的。此外,关于孔父嘉和华父督的这场血腥政治斗争,史家又有另一种解说。根据《左传·桓公二年》的描述,是华父督贪图美色,才陡起歹心,而向孔父嘉发难的,这真是一个香艳而又有趣的故事。若如此,那么华父督堪称是个禽兽般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孔父嘉确实是被杀了。至于是什么原因,暂且不去管他。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非同小可!首先是抄没家产;尔后是剪灭后人。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下,孔父嘉的子孙是很难有生活空间的。迫于无奈,孔父嘉的后人也只有避祸而逃奔鲁国一条路了。
关于孔子祖先避祸奔鲁一事,历来存有二说。其一是木金父奔鲁说,其二是防叔奔鲁说,此二说尚有争议。木金父奔鲁之说主要理由如《文庙祀典考》中所辨:“督杀孔父嘉。此云至防叔始奔鲁,且三世矣,于事不相次。” 防叔奔鲁说主要依据《孔子家语》:“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至于为什么鲁国成为孔父嘉后人避难地的选择,这除了地理相邻的原因外,还有历史方面的原因。鲁本奄土,奄故国即鲁都曲阜,曾是商朝迁殷之前的都城。周公东征,灭奄,其子伯禽代其受封于此,又迁来殷民六族,建立了鲁国。因此,鲁国虽由周人统治,但多数居民仍是殷人旧部。孔氏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避难所,想必也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后来,孔子也曾说过:“丘也,殷人也。”
孔防叔做了鲁贵族臧孙氏的家臣,出任防邑宰。防是臧孙氏的采邑,位于曲阜以东。人们呼其为防叔,也是由于他担任此职的缘故。防叔生伯夏,是为孔子的祖父。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曾任鲁国陬邑宰。
叔梁纥任职的陬地,位于防邑之南,原是邾国的故都。公元前614年,邾迁都于绎,陬成为鲁邑。陬邑宰是国家的正式地方官,自然比作为家臣的防邑宰显耀一些。从祖上迁鲁到叔梁纥,他们虽家居鲁国,或做家臣,或做地方小官,但终没有在鲁国这片土地上显赫起来,更没有重振昔日的家风,甚至连自己的行迹也留世无多。然而,使祖先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在时隔几千年后的清代雍正年间,他们居然真得也显贵起来了。不但自己被封了“王爵”,而且还立了专祠,享受跟孔子一样的供奉。祠中香火年年不断。五代先祖如此风光,全是沾了孔子的光。如若先祖们地下有知,定会体会到光宗耀祖的滋味。这等幸运的大事,使对木金父、睾夷、防叔、伯夏、叔梁纥在孔族史上的地位,又增添了最为辉煌和耀眼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