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卜商(下)

日期: 2024-07-27
浏览次数: 0

孔门弟子——卜商(下)


孔门弟子——卜商(下)


冯文浩 彭庆涛

 

卜商(前507—?),字子夏,晋国人,一说卫国人,孔子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从孔子学后,曾为莒父(今山东高密东南)宰,卜商以博学著称,他长于《诗》,深于《书》,明于《易》,著于《礼》。孔子死后,到魏国西河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权。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等观点。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学生魏文侯也尊以为师。他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极好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结交,并擅长于主持礼节仪式。历史上相传《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如今,当我们翻开史书,通过他和老师孔子的对话,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卜商的个人的性格和志向。

卜商作为孔子的弟子,自然少不了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从史记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和孔子之间进行问答交流,孔子提倡学生要有“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同时老师教育学生要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这段故事节选自《礼记·孔子闲居》中,讲述的是孔子老年闲居在家之时和卜商进行的对话,其中蕴含着孔子多年以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阅历。首先子夏向孔子问道:“请问《诗》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怎样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嘛,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于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到这儿并没有结束,子夏依旧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于是他继续询问什么是“五至”,什么又是“三无”。孔子回答说:“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而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形体的礼仪,没有丧服的丧葬。这就叫做‘三无’。如果拿《诗经》中的诗句来举例子的话“夙夜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仪态安详,无可挑剔’,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形式的礼仪;‘看到他人有灾难,千方百计去支援’,这句诗最近乎没有丧服的服丧。”子夏明白了什么是“五至”什么又是“三无”。

于是子夏又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与天地并列而为三。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与天地并列而为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神,以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做‘三无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曰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做‘三无私’。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大地承载着神妙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圣人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妙如神。在他行将称王天下的时候,神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之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 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而立,说:“弟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我们发现,在孔子和卜商的对话中,孔子并没有因为卜商的问题多而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而是具体而又详尽的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从而受到了卜商由衷的敬佩。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卜商敏而好学的求学治学精神,这都给予我们后世启发。

或许,我们已经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卜商的形象。那是一个意气风发,孜孜好学的年轻人,他手握竹简,心怀大略,饱读诗书,精通礼仪,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我想,我们不会忘记他,也不会忘记历史上许许多多如他一般的人,正是他们让我们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光彩照人!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