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的故事·蝉緌蟹匡

日期: 2013-11-30
浏览次数: 180

蝉緌蟹匡


孔子弟子的故事·蝉緌蟹匡


  郭耀  郭云鹏  彭庆涛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修养来讲有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德目,其中“悌”是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列,称之为为仁之本

《礼记》有云:“高子臯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凡人涕泪,必因悲声而出。若血出,则不由声也。今子皐悲而无声,其涕亦出,如血之出,故云泣血。之所以说泣血三年,才有微笑,是因为凡人之情,有哀有乐,哀至则泣血,乐至则微笑。凡人大笑则露齿,微笑则不见齿。君子以高柴所为,凡人难可为之。凡人发声始涕出,乐至为大笑。今高柴恒能如此,其他人不能,所以说能做到高柴那样是很难的。

此中所述之人名为高柴,郑人,字子皐,齐国人,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少孔子三十岁,身高不满五尺。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高柴担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了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褒扬。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也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其孝悌风范在其当职期间也对当地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其品行从成邑的故事中可窥一斑。

成邑这个地方有一对兄弟,哥哥从小对弟弟特别好,辛苦活总是替弟弟扛,珍贵的食物也都是先给弟弟吃。后来,因为意外兄长不幸去世,待到丧期,弟弟竟穿着一身平常衣物走在大街上,成邑人看到气恼不已,纷纷指责他:“兄长生前对其如此之好,如今早逝,珍爱的弟弟连孝服都不愿为兄长穿上一天,实在不悌。”有人劝他:“你兄长生待你如此之好,如今去世,作为弟弟的你本应穿上丧服为他守孝。可是,为什么你却不愿意穿?你哥哥如果地下有知,难道不会寒心吗?你这是不悌啊。”那人听了却不以为然、一脸不屑地对劝说的人吼道:“穿不穿丧服关你何事。哥哥去世,我在心里默哀即可,为何一定要穿上丧服。而且我俩如今阴阳相隔,他走阴间桥,我走阳间路,互不相干,为何要让我一个活人浪费时间与精力去为他穿孝服服丧。”成邑人听后纷纷摇头,离他而去,皆认为此人不可交。一个不孝不悌的人,他人与其相处又怎么可能会落得一个好下场,于是大家开始有意疏远他,但那人却仍旧我行我素,毫不在意。

翌日,那人穿着丧服奔向墓地,在其兄墓前行了大礼。众人皆惊:此子莫不是幡然醒悟,终于记起了他兄长的好,愿意为兄长穿孝服了?于是,便有人上前夸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呀!你终于愿意披上孝服了,不枉你哥哥生前对你的好了,你哥哥一定会很欣慰的。”那人却瞅了瞅四周,低声说道:“听说咱们新来的长官是孔子的弟子高柴,早就听说高柴十分重视孝悌。若是他得知我不愿为兄长穿丧服,我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其实,我服丧是很不情愿的。”众人闻之,皆匆匆离他远去,都为其兄感到不值。

穿孝服与新长官上任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如今却被放在一起谈论。并且一个人穿上丧服不是因为孝悌,而是因为一个新任长官,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成邑当地人都说:“养蚕吐丝需要筐子,蟹壳像筐子却和蚕筐没有任何关系,吐丝也用不了蟹壳。蜂头上有一个东西像帽子,蝉喙本来长在树下,却像是帽子下的丝,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又为何强加因果。哥哥死了竟是因为子皋而服丧。”当地人在感慨这人品德不端、表里不一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高柴“重孝悌”的高尚品行,皆以其为榜样,重孝悌、守礼节,以致一方欢乐。

高柴作为孔子弟子,深得孝悌的精髓,并且将教化与孝结合,能以平日之威望使人向善。正如论语所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而教化本身的前提是:教化实施者具备育人的能力,其本人应以身作则。高柴一生为孝,以平日重孝形成的名望促使人向善,自有教化作用。“长兄如父”,丧兄的成邑人不愿为兄长着丧衣,但又因高柴改变。无论是因为高柴的身份,还是因为他以身作则的品质,都足以知晓高柴的为人是重礼、重孝、重悌的。他以孝悌为本的思想自然一直深深影响他治理的民众。

高柴能够将负责的区域治理妥当也是有其原因。《论语·学而》中有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正所谓,孝者,敬父母也;悌者,善兄弟姐妹也。欲要以仁立身,必要先懂得孝悌之理,父母和兄弟姐妹是至尊至亲,若不为尊、不为敬、不为善,还何以谈仁。高柴正是因为集孝悌于一身,才能做到了“善为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的观念应当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泱泱中华儒风长存,孝悌不仅是修德为学的重要部分,更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根基。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