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精读——《中庸精读》(二十五)

日期: 2018-03-31
浏览次数: 12

导读

曲阜彭门创作室编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2019年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由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对儒家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进行了现代性阐释。《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原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南宋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为之作注。宋代以后直至清末,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也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思想文化影响巨大。

四书精读——《中庸精读》(二十五)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1]也,而道自道[2]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3]之宜也。

【注释】[1]自成:自我完善。[2]自道(dǎo):自我引导。道,同“导”。[3]措:实施。

四书精读——《中庸精读》(二十五)▲张仲亭书法


译文

【译文】真诚是自我完善,道是自我引导。真诚是事物的终结和开始,不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要完善万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万物是智,这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外物与自身合为一体的准则。所以,随时施行都是适宜的。

四书精读——《中庸精读》(二十五)

▲篆刻·正心修身 张博篆刻

中庸今读

【今读】本章从三个方面论述君子的成人之道。首先是解析诚和道的概念,认为诚是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关键要因,道是指导人们完善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然后论述君子以诚为贵的原因,因为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就是诚,所以君子也以诚为贵,追求至诚之道。最后特别强调,君子不能仅仅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还要推己及人,积极入世,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章对“至诚”之道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君子追求至诚之道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做内心道德完善的自觉修炼外,还必须通过实践将其外化到他人和周围的事物中去。这就是真诚的外化问题,隔绝了与世间万物的联系,个体的自我完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实际上是对儒家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积极有为的入世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己”也就是要立身处世,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最好的状态。在孔子看来,这个最高境界就是“仁”。他认为“仁者爱人”,即作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要有普度众生、悲天悯人、胸怀无私的大爱,能够修己以安人。从提升个人修为做起,循序渐进,再到治国平天下。唯有如此,才符合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的成功。只有把个人的修为,个人的价值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不负此生的意义。但是,“成物”则需要智慧,需要根据外物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这样才能完善万物。


需要指出的是《中庸》所说的“诚”,不能理解为单一行为的诚实,这里的“诚”是事物的运行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是世间万物的秉性。没有“诚”就没有事物。太阳不诚,就不会每天东升西落;海潮不诚,潮汐就会涨落失序。对于人来讲,“诚”是站在生命的高度,体悟自然本源的特性,贯通三界万物的真理,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菜根谭》写道:“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一个人,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发自内心,则由衷而释然。君子以诚修身,追求“至诚”的最高道德境界,以己之小诚感通天地之大诚,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完善之境。这种境界不只是精神心灵的体验,还要体现在行动言行上,内外兼修,内圣外王,兼济天下,治国安民。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