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论文《试说先秦汉语连词用法的功能分布》发表

日期: 2018-03-31
浏览次数: 18

资讯 | 孙永选导师论文《试说先秦汉语连词用法的功能分布》发表

孙永选,1952年10月生,山东梁山人,彭门创作室导师,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学督导,齐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山东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负责人、汉语教研室主任等。


资讯 | 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论文《试说先秦汉语连词用法的功能分布》发表

△孙永选老师

全文如下:

试说先秦汉语连词用法的功能分布

孙永选

彭门导师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要:传统的虚词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普遍缺乏系统观念。汉语的虚词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每个虚词都有它特定的地位和作用,整个虚词系统共同实现语言的有效运。古汉语连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词都有独自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功能分布。

关键词:汉语语法;虚词;连词

 

自清代以来,古汉语虚词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刘淇《助字辨略》、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何乐士等人《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等虚词专著,都是经典性的古汉语虚词研究著作。这些著作一般都是逐个对虚词的用法加以描述,极其琐细。有的虚词甚至列出一二十种用法,复杂多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虚词也就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生态语言学借鉴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语言,立足于语言的动态研究。它将语言现象看成一个整体的开放型生态系统,研究语言符号系统的生态性质与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这对我们研究汉语的语言问题很有启发。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又包括若干子系统。如语音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由若干更小的子系统组成。例如词汇系统包括实词和虚词,虚词又可以分成介词、连词、语气词等更小的子系统。我们研究语言,需要具备系统观念,把每一个问题都放在系统里加以考察,注意各个语言单位的系统地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古代汉语的虚词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传统的虚词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普遍缺乏系统观念。

杨树达先生的《词诠》,对虚词研究深入细致而又全面详尽,学界公认。张在云先生《词诠校议·序》评价说:“此书收字宏富、分类精细、阐释清晰、例证翔实……不少学者都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视为语言学著作中的珍品和瑰宝。”[1]但是,我们也发现,此书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琐细有加而系统性较为欠缺。例如,关于“而”的连词用法,《词诠》讲述了10种之多:

等立连词。与也。

承接连词。《论语皇疏》云:而者,因仍也。

承接连词。则也。

转接连词。可译为“然”及今语之“却”。惟意较轻耳。

陪从连词。连续副词与其所修饰之动词。

陪从连词。接续介词与动词。

陪从连词。下接上下往来等字,与“以”字第廿一条用法同。

陪从连词。与“之”字用同。

假设连词。用同“如”。

比较连词。表直比。《诗·小雅·都人士笺》云:而亦如也。[2](P462--465)

“则”的连词用法,《词诠》列出了7种:

承接连词。表因果之关系。则字以上之文为原因,以下之文为结果。

承接连词。表文中对待之关系。

承接连词。于初发见一事之已然状态时用之。

承接连词。于始为一事时用之。与“乃”、“于是”义同。惟“乃”“于是”语气缓,而“则”语气急耳。

转接连词。与“而”同。

假设连词。若也,苟也。

陪从连词。与“之”同。[2](P274--280)

一个虚词的用法竟然这么复杂,这足以令学习古代汉语的学生们望而却步了。

某影响较大的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论述连词“则”的用法时,列出了以下几种用法:

第一,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

第二,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或“那么就”的意思。

第三,表示假设,有“如果”、“假如”的意思。

第四,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此外,“则”还可以表示让步,有“虽然”、“倒是”的意思。

应该承认,作为教材,这样讲述算是比较简明的了。但仅此也足以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一个连词,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含义和功能呢?

其实,这些所谓表示如何如何的用法,并不是连词“则”本身所具有的含义,都是其他有关词语的意义显示出来的,“则”的作用只有一种,它只起连接作用。例如以上所列第四种用法,教材所举例子是: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里的所谓“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就是前后有关词语形成的意义关系,这里的“则”与前面的用法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发现”义并不是“则”表示出来的,“则”也不具有“原来已经”的意思,那是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需要加上去的。去掉了“则”字,这种关系仍然是存在的。

汉语的虚词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完整系统。每个虚词都有它特定的地位和作用,整个虚词系统共同实现语言的有效运。虚词用法不会这么复杂。传统的虚词用法分析,是把其他有关词语的意义附着在了虚词身上,才把虚词用法讲得繁琐而复杂。事实上,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各个词在语言的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对立互补的。换句话说,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即它们之间都有差别,绝对等义的词是不需要的,某种作用也只要有一个词就够用了。这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决定的。

本文以先秦语料文献中的连词为例作点粗浅的分析。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句子,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3](P347)连词用于连接词语,也连接比词语大的语言单位。古汉语连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连词都有独自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功能分布。

先秦汉语常见的连词主要有“与、及、之、而、以、且、则、虽、然、故、况、若、如、苟”等。有的主要用于连接词语,有的主要用于连接分句和句子,有的还可以连接句群。本文对这几个比较常用的连词从功能分布的角度略作分析。

与、及

用于连接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语(本文所说的词语也包括词组或结构)。名词性词语主要是名词、代词,名词性结构主要是由名词或代词为中心构成的语言单位,如偏正结构中的定中结构。也包括一些名词性的固定结构,如者字结构、所字结构等。如:

夫子之言性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不为者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生庄公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这两个连词在句子里的所起的连接作用基本相同,区别又在哪里呢?我们分析了一些用例发现,连词“与”连接的词语没有主次之分,换位后也不影响句意。“及”本是动词,有“赶上、达到”等意义。虚化为介词,又进一步虚化才成为连词。正因为如此,用连词“及”连接的词语换位以后,句子意思虽然不变,但一般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庄公”和“共叔段”两个连接项虽然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是平等的,但意义上并不完全平等,庄公出生在共叔段之前,所以放在了前面。

连词“之”是一个有争议的词。《马氏文通》把它归入介词,大部分语法著作把它归入助词,也有学者把它归入连词。郭锡良先生说:“‘之’所起的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作用,因此是连词。”[4](P346)我们赞同这个观点。

连词“之”的用法是连接偏正关系的名词性词语。如:

关关雎鸠,在河洲。(诗经·周南·关雎)

五霸者,三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

“之”后面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但这个谓词性词语的意义不再是动词义而具有了名词性质。如:

昭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这两个例子,“之”后面都是动词。不过,细玩文意可以体会到,这种动词在句子里的含义实际上是名词性的,表示的是某种事情或情况。“之”与前面两个例子中的用法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因此,用“之”连接的这个结构也是一个具有名词意义和性质的偏正结构。如果翻译成词性明确用法又有严格分工的英语,汉语的这种动词是要用英语的“动名词”来对译的。

谓词性词语除了动词以外还有形容词,因此,这种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也可以是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在句中的意义也具有名词性质。如:

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有的书上把这种用法解释为“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这个结构只能作句子成分”。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是比较牵强的。郭锡良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这种用法作过一个非常精辟的阐释:认为它是“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4](P346)并特别强调指出,它“实际上也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只不过在没有出现‘之’时,这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已。”[4](P347)

连词“之”和“与”都用于连接名词性词语,区别主要是:偏正结构中用“连接,联合结构中用” 连接。

连词“而”用于连接谓词性词语。谓词性词语主要是指动词、形容词为中心构成的语言单位。如:

任重道远。(论语·泰伯)

不战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有时我们会发现用“而”连接的是名词。但是这个名词在句子里一定具有谓词性含义。如:

子产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君子不仁者有矣夫。(论语·宪问)

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第一例“子产”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句子里的含义实际上是具有谓词性质的。子产相郑国,在位二十六年,把郑国治理得很好。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子产是一个好官员,深受郑国百姓拥戴,以致于死的时候,“丁壮号哭,老人儿啼”。百姓的心愿,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好官员死去。此句的含义是:子产这样一个好官是不应该死的,如果死了,谁还能像他那样来继续治理郑国呢?“子产”一词在句子里的谓词性含义是很明显的。第二例中的“君子”在句子中的含义是作为君子应该仁。第三例中的“人”含义是作为人应该讲信用。同样都具有谓词性质。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特别指出:

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连接名称或名词性词组的,是连词“与”和“及”字。《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述的性质。这是应该注意的。[5](P444)

连词“而”连接的前后项意思上可以是顺承的,一般称为顺接,也可以是转折的,一般称为逆接。但这是前后文意的关系形成的,并不是说连词“而”神通广大。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对此有非常精当的论述:

所谓顺接和逆接,只是从具体的上下文意来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本身有这两种性质。例如《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第一个“而”字是顺接,第二个“而”字是逆接。但是从语法作用看,这两个“而”字都是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在性质上是毫无分别的。[4](P342)

不管是顺接还是逆接,连词“而”连接的前后项在句子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并列关系。

连词“而”还可以用于连接偏正关系的谓词性词语,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如:

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

状语和中心词都是谓词性词语,语法上构成偏正结构,但是前后项的词汇意义是平等的关系,与并列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明显区别,所以可以用“而”连接。

有的状语是名词,但是这个名词在句子里具有谓词性质。如:

夫骥一日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荀子·修身)

句子里的“一”是奔跑一的意思,实际上是具有谓词性质的词语,所以用“而”连接。

连词“以”的用法与“而”相当,二字上古音近,上古音韵部同属之部,所以可以通用。如:

晋侯复假道于虞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是故治世之音安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

但是我们也发现连词“而”与连词“以”的用法有着细微的不同之处:连词“而”连接的前后项可以是逆接,连词“以”连接的前后项没有逆接关系。

用于连接递进关系的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如:

君子有酒,旨多。(诗经·小雅·鱼丽)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且”也可以连接比句子大的句群等语言单位,领起一段话。这种情况下,“且”的连接作用与连接词语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如: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连词“则”用于连接顺承关系的分句。如:

闻令下,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如果“则”连接的是词,那么,这个词是谓词性的,具有独立分句的性质。

木受绳直,金就砺利。(荀子·劝学)

这两个句子属于紧缩句。句中“直”的含义是,经过加工而变得很直。“利”的含义是,经过打磨变得锋利。两个词实际上都具有分句的地位。

连词“虽”用于连接条件关系的分句。条件关系,有的也叫做让步关系。

条件关系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现实的条件。相当于“虽然”。第二种,假设的条件,相当于“即使”。如: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史记·张仪列传)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连词“然”用于连接转折关系的分句。如:

陈平智有余,难以独任。(史记·高祖本纪)

连词也可以连接句群,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常常与“则、而”等词连用。如: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连词“故”用于连接因果关系的分句。如:

有人之形,群于人;无人之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德充符)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连词“况”用于连接递进关系的分句。如:

蔓草犹不可除,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孟子·万章上)

若、如、苟

连词“若、如、苟”用于连接假设关系的分句。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连词“如”,《词诠》解释说:“假设连词。若也。”[2](P263)连词“苟”,《词诠》解释说:“假设连词。若也,如也。”[2](P91)可见它们在连词用法上是相同的。这几个假设连词的用法区别,暂时还难以说清楚,可能是词的来源不同。

《词诠》还列了“如”字的等立连词、承接连词、转接连词、选择连词、比喻连词用法,“若”字的选择连词、承接连词、转接连词用法,过于琐细,还有的甚至不妥。例如“如”的比喻连词用法,以《孟子》中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事君如寇雠”[2](P263)为例句(按:《词诠》此处引文有误。《孟子·离娄下》原文为:“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6](P2726)),这种用法的“如”,我们一般视为动词而不是连词。

 

至此,我们可以对先秦汉语的连词用法功能作一粗略总结,如下表:

连词

作用

关系

备注

与、及

连接名词性词语

并列


连接名词性词语

偏正


而、以

连接谓词性词语

并列、偏正


连接谓词性词语

递进

可连接分句

连接分句或句子

顺承


连接分句或句子

条件(让步)


连接分句或句子

转折


连接分句或句子

因果

可连接句群

连接分句或句子

递进


若、如、苟

连接分句或句子

假设


 

这个表大致反映了先秦汉语连词的功能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连词都有它自己的特定地位,在语言运用中连接特定的词或语句。

笔者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十余年,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用这样的方法讲解虚词,把本来不属于虚词功能的各种意义从虚词用法中剥离出去,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虚词的功能分布情况,用不着再死记硬背传统语法理论中的诸多支离破碎的琐细用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具有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功效。

这里需要特别交代说明的是,笔者考察的语料,仅限于先秦时期的部分语料没有作详细的数据统计,属于不完全归纳分析法。所以,本文的结论并不一定就是定论,有待于将来通过完全语料的归纳总结进一步验证。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连词用法也会有时代差异,仅先秦语料时代跨度就有上千年。进行完全语料考察,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语料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

最后,研究连词的用法功能分布,对于读古代经典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甚至轻松解决一些争讼已久的学案。例如《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一句,自清代以来学界对它的理解就存有分歧,可以称得上历史学案。笔者大致归纳了一下,对“学”的解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解释为动词“学习”义,另一种意见解释为名词“学说”“学术”“学问”义,至今两种意见仍各执其说。如果从语言学视角加以解释,不必纠缠于“学”有多少意义,从连词“而”的语法功能入手,即可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古汉语中,“而”只用于连接谓词性词语,因此“学”在句子中是动词,问题迎刃而解。高尚举先生《论语误解勘正》就是从连词“而”的用法功能入手,认为“学”应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为当”[7],其说甚是。

 

参考文献:

[1] 张在云、李运启、杨励、张弼.词诠校议[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2] 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陈海洋主编.中国语言学大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编著.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孟子注疏[A].十三经注疏[C].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7] 高尚举.论语误解勘正[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孙永选,男,山东梁山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