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23
点击次数:
导读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烙印,有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价值。在这门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书法名家。国学少长集将于每周二定时介绍这些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带大家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 书 法 家 简 介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沈尹默的理论著作有《谈书法》、《书法论》和《二王法书管窥》等。▲沈尹默  书 法 风 格 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 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他的书法用笔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笔墨跌宕起伏,浓淡相间,有欧阳询之神韵,带赵孟頫之骨肌,深受众多文人墨客的赏识。▲沈尹默楷书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其中一种为沈老在1921年为蒋(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书墓志(现陈列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为蒋母写祭文并书“蒋母之墓”四个大字。此帖碑即将付...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22
点击次数:
宗子以下各府分支明洪武十年(1377年),孔子的第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奉敕在孔庙东侧建立府第,称为“大成至圣世袭衍圣公府”,也就是今天的孔府(衍圣公府)。孔氏正统直系后裔身居衍圣公府,掌管孔氏家族及曲阜县事。而各代衍圣公胞弟,则另选地建宅,离孔府而分居。因此,众多的孔氏贵族府第建造布置在曲阜城内。有大府、二府、三府、五府、十府、十二府等。明代以前,孔府(衍圣公府)没有太多的土地财产,没有条件给次子建立府第。从明代起,虽然土地多了,但都是祭祀孔子的田地,朝廷规定,祭田为祭孔专用,产权属国家,衍圣公没有买卖、转让、分割权力。因此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克坚虽然有九个儿子,但也没有分开建府。只有在孔氏六十户中,分成前十户,各有住宅而已。到六十二代、六十三代和六十五代,虽然都有兄弟,但也没有新建立府第。到清代康熙年间,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有四个儿子,长子孔传铎继承公爵,为衍圣公,住在孔府内。二子孔传鋕,住进南府。三子孔传钲,在五马祠街和东门大街分别建立府第,称为老五府。四子孔传镛出继。从此以后,支系渐多。这些府第中,官宦名人倍出,官职显赫,事业有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则成为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并有多种著作,刊行留传后世。据《阙里文献考》载,按照朝廷规定,祭田不准分配,只有孔府私产土地可以分配一部分。分居子弟每人给银三千两,作为置备房产之需,分支后就要独立门户。兄弟分居时,私产浮财也可能带走一部分。△《阙里文献考》到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又有六个儿子,分居时又增加了五个府第,以按叔伯排行,所以又有二府、八府、十府、十二府、后三府等。到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又有五个儿子,府第越分越多,这代有个二府、下代又有个二府,排行也有重复,所以又用“凝”字起了五个堂号,称为“五凝”。分别有:孔宪培的凝绪堂、孔宪增的凝祉堂、孔宪圭的凝静堂、孔宪筠的凝道堂、孔宪堃凝远堂。在各府的...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8
点击次数:
导读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们的姓氏从何而来?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又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呢?本号“百家姓”系列推送带您走进历史,探寻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姓氏之谜。岑姓源出岑姓主要有姬姓、百越岑姓、壮族岑姓三种源出。一、源出姬姓出自姬姓,为西周王室姬渠之后,属于以国为氏。史籍《吕氏春秋》记载:“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二、源出百越之娌人出自百越之娌人,属于少数民族改姓。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岑,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氏”。娌人,即俚人,秦汉至唐末时期大多聚居在今粤西茂名、雷州等地。对俚人活动的记载,最早见诸于史籍《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附,封为归汉里君”,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此作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族人”。三、源出古僮族出自古僮族,即今壮族,属于兄弟民族改姓。相传,壮族先民有名无姓,于是各部落首领集会商定各部落的姓氏。因主持人部落最强大,故以“黄”(表大王之意)为姓,擅长养黄牛的部落以“莫”(表黄牛之意)为姓,擅长猎鸟的部落以“陆”(大鸟)为姓,擅长养狗的部落以“麻”(神犬)为姓。就此,大家都因有了姓氏而欢呼雀跃。但在江岩之地为大家杀牛做饭的部落首领,见大家都有姓氏而自己没有,因此大发其怒,以刀拍击砧板来表示不平,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该部落就以“岑”(砧板)为其姓。岑姓名人本期百家姓为大家介绍的岑姓名人是唐代诗人岑参。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5
点击次数:
清嘉庆十年六十户户头户举名册孔氏族长造送户头户举点名清册:大宗户:户头:广淮,户举:毓廷。临沂户:户头:继祯、继珃,户举:继俭。孟村户:河南户:户头:传汭,户举:传俊。河北户:户头:昭典,户举:广俊。道沟户:户头:传滨,户举:传经。滕阳户:户头:户举旧县户:户头:传林,户举:传珍。终吉户:户头:兴荣,户举:传光。蔡庄户:户头:毓滨,户举:毓荣。戴庄户:户头:继哲,户举:继电。栗园户:户头:继谦,户举:传忠。时庄户:户头:继昌,户举:广忻。泗北户:户头:毓宦,继富,户举:继脉、传丕。店北户:户头:毓泉。西郭户:户头:毓春。仙源户:户头:传绅、广福。泉南户:户头:继玉。齐王户:户头:继潭,户举:传森。盛果户:户头:毓兰,户举:继洵。苗孔户:户头:传泗,户举:传杰。文献户:户头:传铭。沂北户:户头:毓秉,户举:毓洗。黉门户:户头:衍伦。石村户:户头:毓和,户举:传辉。鲁贤户:户头:传法、毓山,户举:毓东。沂阳户:户头:传理,户举:兴瑞。孔村户:户头:继汪,户举:继武。王堂户:户头:继富。小庄户:户头:继图,户举:广泰。宫端户:户头:兴来,户举:华店户:户头:昭贤、继先。古城户:户头:继春、传贞,户举:毓水。冈山户:户头:传俊,户举:继曾。鲁城户:户头:传辉、继纯,户举:广焙。孔屯户:户头:传磊。西城户:户头:继兰。旧城户:户头:户举:传松。吕官户:户头:传清,户举:传淮。林前户:户头:继忠、兴宝,户举:兴诚。防西户:户头:传凤,户举:毓振。林门户:户头:毓凤、户举:毓科。官庄户:户头:兴如、毓清,户举:毓琮。大薛户:户头:传桐,户举:广文户:户头:兴鲁,户举:小薛户:户头:兴柑、衍昂。陶乐户:户头:继奎、广栋,户举:传瑛。北公户:户头:毓宽,户举:传远。纸房户:户头:毓英,户举:毓书。董庄户:户头:毓璠。防上户:户头:继朗。高庄户:户头:传芬,户举:传文。南公户:户头:传礼,户举...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1
点击次数:
导读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们的姓氏从何而来?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又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呢?本号“百家姓”系列推送带您走进历史,探寻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姓氏之谜。廉姓源出廉姓主要有嬴姓、维吾尔族廉姓、子姓、芈姓四种源出。一、源出嬴姓源于嬴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二、源出维吾尔族廉姓源于维吾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之以官职名称为氏。元朝时期,有一个维吾尔族人(畏吾儿)布鲁海牙,他与大元朝政府友善,当元朝廷封他为肃政廉访使的时候,正好他的儿子降生,人们都恭贺他官拜肃政廉访使(简称廉使),布鲁海牙遂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廉允中,而且还干脆也给儿子卜鲁凯雅取了个汉名叫廉希元。今回族廉姓多出自此支。三、源出子姓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大臣飞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商纣王时期,有个鸟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后,却称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赐予的姓氏,有待进一步考证。鸟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个人叫飞廉。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恶来,是个大力士、猛将,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佞臣。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周武王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叫作季胜,是恶来的弟弟,后来成为赵氏的祖先。这在著名的东汉学者王符所撰著的《...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9
点击次数:
走进历史上的书家 | 于右任导读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烙印,有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价值。在这门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书法名家。国学少长集将于每周二定时介绍这些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带大家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 书 法 家 简 介于右任,字诱人,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祖籍泾阳,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1922-1927)、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创办人之一。1964年因为政治原因而长期郁闷成疾,病逝于台北。△于右任于右任精书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中国汉字的草体书法,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书圣”之誉。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书 法 风 格 于右任早年书从赵孟頫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腐败,国力渐衰,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他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这从他写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反映。“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否则,如果只是临习书法,是无须“夜夜泪湿枕”的。他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8
点击次数:
五位孔氏家族中的“五位”,即袭封位、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博士位。“五位”之称,源自于五位孔氏后代著名族人的职名,形成于北宋后期。《孔府档案》一一二四卷曰:“五位源皆出于四十三代文宣公,即仁玉公。生子四,曰宜、曰宪、曰冕、曰勖。冕一传绝,宪再传绝,有传者止宜、勖二人。宜为冢嫡,至孙宗愿皆袭封世爵,故称宗愿曰袭封位。勖生五子,道辅、良辅、彦辅、延济、延范。延济、延范无嗣。道辅生二子,长舜亮,为中散大夫,称中散位。次宗翰为刑部侍郎,称侍郎位。良辅生二子宗寿、宗哲。宗哲五传绝,宗寿为太子中舍,称中舍位。彦辅生二子汉英、宗彀为国子博士,称博士位。此四十六代之所分也。”△孔府档案孔仁玉的长子孔宜、长孙孔延世、曾孙孔圣祐、孔宗愿均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于至和二年(1055 年)被宋仁宗改封为“衍圣公”。孔氏后人称孔宗愿这一支为“袭封位”。孔仁玉的第四子孔勖生有五子,长子孔延鲁(后改名孔道辅),次子孔延济,三子孔延范,四子孔良辅,五子孔彦辅。次、三两支皆无传。孔道辅生有二子,长子孔舜亮官至中散大夫,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中散位”。次子孔宗翰官至刑部侍郎,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侍郎位”。孔良辅其子宗寿为太子中舍,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中舍位”。孔彦辅其子宗彀为国子博士,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博士位”。“五位”的形成,是孔氏家族遭受“孔末乱孔”后的初步复苏,这也标志着,孔氏家族中兴的开始。二十派“五位”之后,孔氏家族又繁衍为“二十派”。《孔府档案》一一二四卷曰:“至五十三代,兄弟共六十有一,有传者仅二十人,曰浣、曰沂、曰潾、曰治、曰澄、曰济、曰淙、曰涖、曰演、曰淑、曰泗、曰滨、曰滋、曰浩、曰淋、曰潝、曰洵、曰汭、曰泾、曰赣,即从五位中分出之二十派也。”元朝末年,孔氏后裔已经传至五十三代,兄弟族人虽然不少,但多有绝后者,亦有迁居外地者。所以,阙里孔族“五位”之后,有传裔孙仅为二十人。“袭封位”孔...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6
点击次数:
孔氏三垅墓地(下) 导读在孔林享殿后有一处四周红垣环绕的院子,这里是孔林的核心区域,安葬着孔子、孔子的儿子孔鲤、孙子孔伋三代世祖墓,人称“孔氏三垅墓地”或“携子抱孙”墓。△孔子墓◆孔鲤墓孔鲤墓位于孔子墓前东侧约5米处,封土高18米,南北23米,高3米,是一座大型坟冢。孔鲤,字伯鱼。《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年十九娶宋人亓官氏为妻,婚后年余得子。”鲁昭公念孔子系“以勇力闻于诸侯”的叔梁纥之后,又以知书达礼小有名气,便派人送来鲤鱼以贺喜。孔子倍感“荣君之贶”,故给儿子取名曰“鲤”,字伯鱼,后世子孙以此讳鲤鱼而称之为“红鱼”,祭祖时亦不用鲤鱼而用鲫鱼。公元前482年,伯鱼先孔子而死,终年五十一岁。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在经历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孔子还是为儿子选择了墓地,决定把儿子葬在自己将来墓地的旁边。至于孔子为什么这样决定,其因有二:《礼记》曰:“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昭穆有序,是周代宗法制度的一种典型体现。孔子的一生以恢复周代礼制为己任,在具体实践亦是如此。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按周代的昭穆顺序,始祖居中,左昭右穆,即子为昭,孙为穆,依次排列。孔子把儿子孔鲤葬在夫人墓的左侧,这预设了孙子孔伋的墓在其右侧,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子昭孙穆的墓葬格局。所以,孔子在为儿子选择墓地时,有着深刻的礼制文化内涵。《阙里志》曰:“孔子商人,盖尚右也”。意思是说,孔子作为商人之后,自古就有尚右的习惯。因此,孔鲤死后,决定把儿子葬在自己将来墓地的左侧。孔鲤自幼受孔子的教诲,其“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鲁哀公曾以帑招他做官,称疾不仕。与孔子光辉的事迹相比,孔鲤一生没有建树,但因是圣人之后,亦受到后人的尊重。宋崇宁元年(1102年),被追封为“泗水侯”。△孔鲤◆孔伋...
399页次10/50首页<...  56789101112131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