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0
点击次数:
秦汉政治思想史 | 绪论(一)导读孟祥才,彭门导师、著名历史学家,山东临沂人,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后前往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农民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先秦秦汉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总绪秦汉两朝(前221-220年)近4个半世纪的悠长岁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正是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东方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当时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东亚历史的走向。从那时至今,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了2236年,当年雄视东亚的秦汉帝国已经发展成为令当今世界瞩目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那时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已经繁衍成为今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那时基本定型的汉字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而那时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丰富和不断的新陈代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最悠久、内涵最宏富的文化系统,在世界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秦汉两朝的历史地位秦朝(前221-前206年)是一个短命皇朝,如果不计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悠悠创业史,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年代算起,它只存在了16个年头,可以称得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尽管如此,其在历史上的开创之功却是永垂千古。这主要体现在奠定祖国疆域之基,创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建立地主私有的土地制度,育成中国一统的民族认同观念。继承秦制的两汉皇朝极大地弘扬了秦朝的功业,从而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推向一个辉煌的顶峰,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大秦帝国如果说,统一的秦皇朝奠定了今日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的基础,那么,汉皇朝就...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7
点击次数:
族规家训孔氏家族内部制订有族规家训,严格约束着族人的言行、生活诸方面。如果族人有违犯者,就要受到家法的究办,官府惩处,以致被家谱除名,革除族籍。衍圣公作为全族的大宗主,颁布有纲领性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具有指导作用,各地族人必须共同遵循。祖训箴规共分十条。箴规中有一条是“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是姓孔的人去做奴仆,一律改姓,不入家谱。孔府里有些当差的仆役,就是原来姓孔,进府为仆改了姓。流寓各地的孔氏族人,也要根据大宗主衍圣公的训规精神和自己的具体情况,自订家规。往往他们制订的家规内容繁多,细仔入微。如《丹阳县孔氏天启族谱规纪》中,在详细制订了崇孝道、睦友于、秩尊卑、训子孙、勤农桑、戒争讼、安生理、毋赌博等八个大项后,又制订了实施细则 :“一、生男喜银五分。生女三分。二、娶媳喜银五分。三、起屋每间三分。买田每亩三分。四、牛生一犊,出银三分。五、犯窃盗事者,送官究治。六、犯奸淫事者,送官究治。七、卑幼犯尊者,罚银二钱,重责二十。以大欺小者,罚一钱。八、妇人撒泼干犯长辈者,罚银一钱,责夫十板。九、偷盗菜薪鸡犬者,罚银一钱。十、偷盗衣服五谷者,罚银五钱。十一、侵损坟茔树木者,罚银一两,草皮一钱。十二、窝藏盗物之家,罚银三钱。十三、男女混杂、嬉笑、隙窥者,罚银五钱,责十板。其妇人责其夫。十四、凡赌博者,罚银一两。”(《孔府档案》一〇五五)江西临川孔氏支谱家规条例制订了,遵族长、立房长、立纲首、首孝弟、重节义、励读书、崇学校科第、贵教子、义同居、正婚姻、诛不孝、除淫乱、戒赌博、究窃盗、禁僧尼道师学戏隶卒之类、禁妇女不许朝神拜视、禁负养螟蛉、禁构讼、禁穿构衙蠹、禁拖欠钱粮等二十个条目。族规对妇女的束缚最为严重,有许多专门的规定,《皖江增修孔子世家谱家训》规定妇女“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馈食之间而已矣。是故女及日乎闺门之内,不百里而奔丧。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5 - 31
点击次数:
族长修谱告示续修孔氏家谱,族长是重要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孔子世家谱《孔府档案》中记载有族长向全族发出的修谱告示:照得家门谱牒,传信之书。蒙宗主榜示,力欲表彰懿行,垂法后世。其于科弟显宦,道德硕儒,既已填册开送外,窃念我族多有孝子、悌弟、义士、仁人、高隐、名流、词林、艺苑,或家贫,或位卑或谢世之已遥,或卜居之甚僻,若不极力搜访,难免遗美之憾。为此,示仰各户户头留心挨次查问,如有上项数等,即便抄出本人行状、志铭、墓表及生平著作,或止据闻见,亦必开载事迹,刻期投入家庭,转送纂局,以便立传。如户头等贪贿受嘱,虚誉冒开,或挟嫌勒索,故行遗漏者,皆在不恕。特示。家庭族长为晓谕事:照得纂修谱牒,家门大典。屡奉宗主明示,族众有不孝、不弟、干名犯义者,具痛惩严逐,不许滥入谱系外,仍恐有不才匪类,趋入僧道邪巫,托处优卒贱役,辱祖玷宗,丧名败节。为此,示仰各户户头,即速开送行劣款册,以便严究,勿得徇庇漏报。如有乡愚无知,或因贫乏所迫,能自首悔过者,其户头等即与出具甘结,准令入谱,亦勿得指端掯勒。若实实执迷不改,阳奉阴违,即指名报出,依家范重责。立刻具申本县,编入民籍,一例当差。子孙永不许入林赴庙。言在必行,勿致后悔。特示。为严查遗漏以彰懿行事:照得阖族之中,其一切品行闻望勋名事业,无不备载谱牒,以示表扬。更有一等族人,于年少之时,名字已例旧谱,至今尚乏子嗣者,既因旧谱有名,不复给以格册,又无子孙三代履历可考,虽有功名勋业,嘉言懿行,尽皆湮没,殊堪怜悯。合行出示。为此,示仰各户族人知悉,如有此等情节,准本人自具清册送馆,免其谱费。如其人已故,即着其本支五服以内之亲族,代为具册报名,以便查核收录。倘敢视为泛常,漫不经心,致有遗漏者,一经查出,定行惩治。各宜凛遵,无负本爵府彰善之至意也。须至告示者。为严催格册谱费以修谱牒事:照得恭修宗谱,必需格册以备编次。且费用繁多,又需共捐谱费以资支发。今已于本年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5 - 10
点击次数:
太常寺博士《阙里文献考》卷十八记曰:“太常寺博士一员,正七品,奉圣泽书院祀。”太常寺博士,主奉汶上圣泽书院祀事,正七品京官,遇覃恩可以给加级奖励,并可封典二代。始设年代不详。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使广州通判孔勖以太常博士知仙源县(今曲阜),其后孔道辅、孔宗翰祖孙均曾任此官,但并非世袭。清顺治元年(1644年)山东巡抚方大猷题准依明朝旧例设置,以衍圣公第三子承袭,“主汶上县圣泽书院祀事,每随一代公爵递为更授”。衍圣公无三子时,允许以弟侄代袭。三子年幼时,允许以近支借任,待三子成年后改换。《曲阜县志·职官》记载:“顺治九年孔允钰袭。康熙二十六年孔毓琮袭,四十七年孔毓㻖袭,五十五年孔传煦袭。雍正四年孔继泰袭。乾隆三年孔传宪袭,四年孔继炳袭,十年孔继安袭,二十七年孔广增袭,三十七年孔广聪袭。”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阙里文献考》卷十八记曰:“翰林院五经博士十五员,正八品。孔氏北宗一员,奉中庸书院祀。南宗一员,奉衢州孔子庙祀。”孔氏述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邹县述圣子思祀事,明《阙里志》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设,《明史》载正德二年(1507年)授,以衍圣公次子承袭,随每一代衍圣公更授。子思没有专祠,邹县南门外相传是子思讲学的地方,元元贞年间邹县县尹司居敬初建中庸精舍,延祐二年朝廷改名子思书院,设置山长负责教学和祭祀,明代改称中庸书院,成为专门的奉祀建筑。内有述圣殿,奉子思塑像,五经博士每年春、秋前往祭祀。△子思书院孔氏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浙江衢州孔子庙祀事。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王室南渡,建炎二年(1128年),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赴扬州陪祀,未能返归曲阜,家于衢州,设家庙奉祀孔子。元灭南宋,不再承认宋封衍圣公,南宗失去奉祀祖庙的权力。明正德元年(1506年),衢州知府沈杰上书朝廷,请求为南宗设官以奉祀衢州家庙,经朝廷同意,授五十九代孙孔彦绳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4 - 26
点击次数:
族举孔氏家族设举事一人,以佑家长督理林庙。宋真宗天禧五年,诏于夫子之后选差朝官一人,监督孔庙工役,是时孔道辅任太常博士,被选。以后俱省委孔氏能干者一人充提领监修官,照依族长,正八品冠带。明初改称孔庭族举、提领林庙事,族人称为林庙举事。家庭族举,才德兼优,专一督令各户户举查理林庙及一切家务。凡有惰慢误公者,直言举出,依家范责罚。遇祭期充纠仪官,凡族人不敬不谨,许指名纠察。曾经担任孔氏家族族举的人有:孔道辅,字原鲁,四十五代孙。由朝官奉诏监督孔庙工役,谓之提领林庙监修官。孔舜亮,字君亮,四十六代孙。由匠作监丞知仙源县,监修林庙。孔若升,字公渐,四十七代孙。宋元丰五年,以新泰令监修祖庙。孔端禀,四十八代孙。金皇统二年诏权主祀事,监修祖庙。孔琇,四十九代孙。隐居,养亲不仕。金明昌间,张祺荐为开封令,省委提领监修祖庙。孔挥,字文发,五十代孙。省委提领监修祖庙。孔鼒,字器之,五十代孙。金开封令,元济、兖、单三州宣课,省委提领监修祖庙,权袭封,主祀事。孔元长,五十一代孙。权主祀事,提领监修祖庙。孔元灏,五十一代孙。提领监修祖庙。孔元让,五十一代孙。权主祀事,提领监修祖庙。孔元石,五十一代孙。省委提领监修祖庙。孔元质,五十一代孙。省委提领监修祖庙。孔之文,字才叔,五十二代孙。权主祀事,提领监修林庙,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孔之容,字仪甫,五十二代孙。提领监修祖庙,赠文林郎、汶上尹。孔之进,五十二代孙。提领监修林庙。孔澄,字世宁,五十三代孙。省委提领监修林庙,赠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孔汴,五十三代孙。省委提领监修祖庙。孔思义,字兴道,五十四代孙。省委提领林庙事。孔思用,字行道,五十四代孙,沁水教谕,威州学正,提领林庙事。孔思度,字徽道,五十四代孙。省委提领监修林庙,权主祀事。孔克伸,字刚夫,五十五代孙。冠带,林庙举事,后任曲阜世职知县。孔希韶,字士美,五十六代孙。冠带,家庭族举,提领林庙事。孔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4 - 22
点击次数:
导读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们的姓氏从何而来?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又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呢?本号“百家姓”系列推送带您走进历史,探寻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姓氏之谜。贺姓源出贺姓主要有姬姓、姜姓、兄弟民族贺姓三种源出。一、源出姬姓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汉安帝父清河孝王刘庆),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二、源出姜姓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后庄公姜光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汉孝德皇),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三、源出兄弟民族贺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4 - 19
点击次数:
孔氏宗族的组织形式孔氏宗族的组织形式,是严格按照宗法制度进行的,以嫡长为大宗,其余为小宗。衍圣公是孔裔嫡嗣,在全国孔氏族人中是大宗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度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它从血缘关系上构成了等级阶梯,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如果要说清宗法制度,还须从殷商时期说起。殷人崇拜祖先,也讲大宗小宗,但还没有系统的宗法制度。其王位有时是“兄终弟及”,有时是“父死子继”,在帝乙以前以兄终弟及为主,此后以父死子继为主。在中国奴隶社会,王位的继承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王朝兴衰的大问题。前王死后,如果兄终弟及,不仅兄弟之间要发生争执,叔侄之间也会发生争执。如果只讲父死子继,那么,长子与诸子,嫡子与庶子之间,也要发生争执。《史记·殷本纪》言:殷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周人以殷为鉴,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长子传长孙,成为一种严格的制度,争执也就不复存在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达到完备程度,在《礼记·丧服小记》及《礼记·大传》中有较详记录。周王自称天子,既是天下最高统治者,又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掌握着最高政权、军权和族权。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余诸子或受封为诸侯,或在畿内分得采邑,在王室任职,称为别子。他们在自己的封国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权机构,分成若干新的别宗,各有自己的氏号,其封地和爵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对周天子而言,他们为小宗,在自己的封国内,则为大宗。在诸侯国中,国君又封自己庶子为卿大夫,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他们各以官职、邑名、辈分等为氏。对诸侯而言为小宗,在本宗族内为大宗。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与上同。这些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礼记·曲礼下》曰:“支子(即庶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士以下的诸子就成了一般平民。如此从上到下,就形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4 - 17
点击次数:
书讯 |《曲阜历史文化丛书》——《孔庙祭孔礼乐》出版发行  近日,由孔子博物馆原馆长,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原局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荣誉会长孔德平老师,原曲阜孔子博物院资料研究室主任、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老师,彭门创作室导师孟继新老师主编的新著《曲阜历史文化丛书——孔庙祭孔礼乐》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曲阜历史文化丛书——孔庙祭孔礼乐》书影主编介绍孔德平,孔子博物馆原馆长,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原局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荣誉会长。主编有《曲阜古迹通览》、《游读曲阜》、《圣迹图》等多部著作,担任多个课题主持,出版有《祭孔礼乐研究》等著作。△孔德平彭庆涛,又名秦涛,自号蒙阳山夫,中国当代艺术大师王学仲先生弟子。1958年生,山东平邑人。山东省曲阜孔子博物院资料研究室原主任,文博专家,文博副研究员。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员、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黾学书院艺术学术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理事、济宁市历史学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致力于先秦、秦汉史的研究,出版了《黄河中下游父系氏族源流探析》、《邹鲁文化研究》、《曲阜孔庙祭祀通解》、《曲阜史沉轶话》、《祭孔礼乐研究》等著作;执行主编《曲阜历史文物论丛》、《圣域文昌》等;联合主编《新译》、《济宁历史文化丛书》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承担山东省重点课题《祭孔礼乐研究》社科项目(文物出版社出版)、《曲阜文物志》课题主持等。被聘为济宁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曲阜市政协文史办资料研究员。△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孟继新 1958年生。彭门创作室导师,就职于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资料研究室。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认证文博专家;曲阜市文史馆员。长期从事儒家文化、孔府文化研究。1998年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
399页次8/50首页<...  3456789101112...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